“其他研究论文”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其他研究论文
    黄伊婧, 张姗琪, 林昀, 甄峰, 赵赛帅, 李璐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823-84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05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机制,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效率和水平,是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应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过程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行为进行长期性、动态性监测,为了解国土空间规划实时运行状态、推动规划实时反馈优化提供基础。系统回顾中国规划实施监测相关工作的发展历程,从监测工作定位、内容技术体系和传导衔接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现有工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全过程支撑”的工作定位,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从规划要求落实监测、规划实施效果监测和规划过程调整监测三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内容体系,进而建立规划监测指标与规则库、趋势分析与预警模型库和弹性监测分析单元三大技术体系,为全面开展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 其他研究论文
    陈曦, 梁松斌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842-857.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06

    生态系统服务尺度与人类治理尺度错配是造成生态系统服务退化的原因之一,界定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是认识与解决该问题的首要环节。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界定分析框架与身份变动机制,并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与发展提供来自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实践尝试和研究思路。研究认为:利益相关者是生态系统服务反馈机制中重要社会属性变量,且存在于层次性空间结构中,呈现出竞争性动态平衡和差异性权重位次等特殊属性,是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目标达成的惠益对象。利益相关者理论演化与类型划分标准为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界定带来助益,但存在适配性差异。引入布迪厄实践理论,这一体现综合性、关系性、模糊性、生成性和再生产性的独特研究视角,能够为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界定提供由场域、惯习、资本等核心概念构成的分析框架,并为阐释其身份变动机制提供思路;同时,为回应利益相关者理论融合规范主义“价值”与实证主义“事实”的发展定位和趋势,拓展其理论解释边界带来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实践尝试。围绕该分析框架,就制度设计,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场域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探索建立从利益相关者界定出发到规制生态系统服务尺度与人类治理尺度错配的制度体系。

  • 其他研究论文
    王林艳, 夏敏, 邹伟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858-877.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07

    开展县域尺度农业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研究,差异化推进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对协调人地耦合系统、促进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以宜兴市农业空间为研究对象,耦合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格局与需求格局,构建供需综合安全格局进行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结果发现:(1)宜兴市农业空间各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格局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空间差异较大。土壤保持服务需求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总体格局;食物供给服务需求整体较高,空间上与人口分布类似;碳固存服务需求格局表现为“北高南低”;水源涵养服务需求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匀;生境质量保持服务需求在空间上呈八块状分区。(2)宜兴市农业空间土壤保持、碳固存、水源涵养以及生境质量保持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格局均表现出“南强北弱”的特征,而食物供给服务的高值区位于研究区东北方向及西部腰线区域。(3)依据供需综合安全水平,宜兴市农业空间可分为农业生态重塑区、农业生态优化区、农业生态护养区以及农业生态保育区。结合各分区土地利用现状,分别提出全局治理与重点区域生态重塑、整体优化与关键区域生态修复、综合生态养护与局部生态整治、严格生态保护与控制开发强度等差异化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研究为宜兴市及其他类似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 其他研究论文
    孔冰清, 王磊, 张潇冉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878-896.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08

    高铁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其网络化进程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演变。基于2009—2019年长三角地区215个县级及以上研究单元铁路数据、城市社会经济数据及商服用地交易数据,构建高铁开通、可达性、连通性等指标,对高铁网络化特征进行分析,借助多期DID模型,探讨高铁网络化对区域城市商服用地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铁网络形成了以沪宁杭城际为骨架的区域连通性格局。高铁网络化显著压缩了城市间旅行时间,对地级市及以下等级研究单元的可达性提升更为明显,而对区域中心城市连通性的提升更为显著。(2)高铁开通、可达性和连通性提升对长三角研究单元平均商服用地价格作用不断增强,分别使城市商服用地价格增加6.6%、7.2%和7.4%,高铁网络化促使商服用地交易活动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明显。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铁规划建设,地方政府需结合城市本底条件理性对待高铁网络化效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商服用地供应与调控。

  • 其他研究论文
    张扬, 陈雨露, 王兴平, 龚杰, 姬萌荣, 赵晶晶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897-91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09

    促进城市群要素自由有序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双循环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区,集成百度人口迁徙、快递物流网络、百度指数等多源大数据建立要素流动强度实测方法,利用修正引力模型模拟自然状态下要素流动强度,构建要素流动障碍指数测度城市间要素流动障碍水平,并借助QAP回归分析探讨要素流动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实测要素流和模拟要素流网络中,重庆—成都关联区间要素流动强度最高,两市与其他地级市组成的关联区间次之,均高于其他地级市组成的关联区间。(2)四川省内大多数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存在促进作用,而重庆市与四川省内大多数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存在阻碍作用。(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素流动障碍水平受体制、社会、政策、设施、空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行政分割、城乡结构差异易形成城市间要素流动壁垒;道路设施互联互通、空间邻近有助于促进要素在城市间的高效流动,而行政级别高的中心城市对要素流动具有较强的支配作用。据此,针对破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素流动障碍,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 其他研究论文
    李秋芳, 汪文雄, 崔永正, 陈丹玲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912-92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10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整合多方资源要素、协调多元主体行动、提升整治效率提供了有效路径。从组织关系视角构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以湖北省J县GQ镇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包含命令传递、资源流动和信息沟通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网络,并分析网络结构特征,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剖析这些网络的内外生机制。结果显示:(1)案例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三个网络密度较低,尚未形成紧密联系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2)命令传递网络和资源流动网络具有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和“小世界”特征,存在以县政府、镇政府为中心的命令传递集群和以施工企业为中心的资源流动集群,大量农村集体和村民位于网络边缘未发挥主体作用;(3)三个网络的形成不同程度上受互惠性、核心—边缘结构效应、传递闭合效应、连通效应等内生机制和主体属性、夹带效应等外生机制的影响。据此提出,为提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有效性,应强化核心主体的稳定作用,搭建多元化参与渠道,发挥农村集体和村民的内生动力。

  • 其他研究论文
    范擎宇, 杨山, 刘帅宾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929-94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11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旨在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具有全球重要竞争力的长三角地区为案例地,从城市发展的竞争与合作的角度,在测度2006—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竞合水平基础上,运用空间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和重叠社区发现模型等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城市竞合水平的时空特征及交互关系。结果表明:(1)伴随着长三角地区竞合水平整体向上发展的变化,长三角地区在空间上呈现从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孤岛式分布格局逐步向以沪宁合、沪杭甬“片状”连绵一体化空间格局转变,长三角中心区的功能越发突出。(2)从竞合水平时空转移特征看,城市受到自身发展影响存在类型间的转移惰性和路径依赖,多数城市不论是邻域还是自身转移类型均保持很强的稳定性;邻域状态强化了区域低竞合城市的空间集中和高竞合城市的空间溢出,并带动了俱乐部收敛的空间扩散。低邻域和较低状态下各竞合水平类型城市基本位于长三角外围区,高邻域和较高邻域状态下各竞合水平类型城市主要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和中心区。(3)从网络社区和交叠城市看,长三角地区竞合水平不断向网络化和组团化转变,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开始从城市间竞合转向城市圈之间竞争和城市圈内部合作的关系。

  • 其他研究论文
    袁源, 王亚华, 徐萍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942-959.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12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大背景下,对耕地数量的单一管控已转向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大食物观”也赋予粮食安全新的内涵,“非粮化”治理亟需探索新时期耕地用途管制的应对逻辑并构建理论框架体系。通过对“非粮化”治理的政策回溯和困境揭示,提出应对逻辑要着眼于底线管控、动态发展和价值实现三个不同维度的治理视角,深入辨析安全与效率、供给与需求、资源与资产的关系。理论框架需参照多层级规划目标、精细化分区管理、全生命周期流程和差别化规则体系的原则,围绕管制基础、管制模式、管制环节和管制手段四个核心内容构建用途管制体系。研究结果可为防止耕地“非粮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参考。

  • 其他研究论文
    林雄斌, 牛步青, 潘琦, 詹双芬, 马仁锋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960-977.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13

    在交通强国战略下,各地积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沿线土地开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应。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溢价效应差异化结果,基于元分析回归方法,从情景因素与方法论因素两个方面解析差异化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城市轨道交通能通过交通模式替代、土地开发演化等效应,产生一定的土地溢价。(2)基于不同的情景因素与方法论因素,如评估对象选择、轨道成熟度、可达性等情景因素以及不同实证研究方法,会显著影响轨道交通溢价的评估结果。相比特征价格模型,多时期价格变化对比和局部线性回归测算结果相对较高,而双重差分模型较低。(3)轨道交通溢价效应具有动态复杂性。鉴于轨道交通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可构建溢价捕获等机制保障交通服务的可持续、均等化与可及性。

  • 其他研究论文
    侯学博, 李现康, 张蚌蚌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978-996.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14

    通过构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促进劳动力非农就业动态理论模型,探析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对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效应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4—2020年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857户家庭的追踪数据,验证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促进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有效促进了家庭非农就业占比和跨区域就业。政府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协助对接企业就业等措施,有效促进了搬迁前无非农就业经历家庭非农就业人数增加和非农就业地点变化。机制分析发现,农业特色产业扶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定向劳务派遣、组织招工会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促进家庭非农就业占比的政策效应中存在中介效应。研究提出,应当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群体分类开展就业创业扶持,着力稳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群体就业规模。加强公共服务与后续扶持政策结合,助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群体更好地实现经济融入。

  • 其他研究论文
    王彦开, 赵渺希, 吉瑞, 师浩辰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564-58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05

    受极端天气、公共卫生和俄乌战争等重大突发事件影响,维育食物系统的稳定成为保障城市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议题。利用食品企业公共交易数据构建耦合地理空间的食物供应网络,并结合网络分析方法,探究珠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食物供应网络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风险传播视角下区域食物供应网络的“动态”韧性表现,并识别影响网络稳定的关键性节点。研究发现:珠三角形成了以广佛、深圳为核心的多中心食物供应组织结构和城市自环结构,多中心避险能力较高;区域食物供应具有空间邻近性和来源多样性的特征,交易总量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蓄意攻击相比随机攻击能显著降低食物供应网络的韧性,度中心性排名前15的节点是引发级联效应并导致网络性能严重下降的关键性节点。基于上述结果,从深化国内外生产网络合作、强化食物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格局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区域食物供应稳定的政策建议。

  • 其他研究论文
    江帆, 种聪, 宋洪远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582-600.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06

    基于全国14个省份2022年的微观调查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逆概率加权和逆概率加权回归调整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生产托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农业生产托管参与决策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农户的一种“自选择”行为。(2)农户购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相较于未购买服务的农户,购买服务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会高出约2.51%~3.40%。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托管能够有效减少粮食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投入,提高种粮农户的技术采纳概率。(3)农业生产托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在产销平衡区、在小麦生产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且这一正向作用在小规模、高兼业水平、新生代的农户群体中更为突出。

  • 其他研究论文
    田彩红, 李琳, 廖斌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601-619.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07

    基于2006—2021年长江经济带5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非线性调节机制。研究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县域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并呈现“下游高、中游平、上游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长江经济带县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但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下游县域>中游县域>上游县域。(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在下游县域呈“U”型特征,在上游县域先呈边际效应递增再呈边际效应递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产业升级的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上游县域、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在下游县域呈“增长—缓冲—增长”特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技术创新的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下游县域呈“增长—缓冲—增长”特征,上游县域不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也为其他欠发达国家的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 其他研究论文
    吕晓, 孙晓雯, 彭文龙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620-639.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08

    基于曲阜、莒县526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碳足迹、能值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估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SICLU),在对耕地转入影响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耕地经营规模、细碎化水平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耕地转入户SICLU水平较高,耕地利用可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生态效率有待提高。转入户、未转入户、全样本农户户均耕地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分别为0.115、0.067、0.081,0.623、0.630、0.628,0.045、0.043、0.044,0.261、0.247、0.251。(2)基准回归表明耕地转入对SICLU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抚养比是影响SICLU的重要因素。(3)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耕地转入对经营规模、平均地块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经营规模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19;平均地块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021%;以上中介效应均通过稳健性检验。(4)农户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耕地转入对“高家庭抚养比”“参加农业保险”组农户SICLU水平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低家庭抚养比”“未参加农业保险”组农户SICLU水平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耕地转入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推动耕地利用转型具有指导意义。

  • 其他研究论文
    刘海龙, 王改艳, 张鹏航, 王争磊, 张丽萍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640-667.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09

    构建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三维流域生态韧性分析框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并分析2000—2021年汾河流域县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揭示耦合协调的空间集聚特征,引入协调影响力指数表征各子系统对整体耦合协调度的作用力及作用程度。结果表明:(1)2000—2021年汾河流域各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缓慢提升,“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显著,生态韧性综合指数持续降低,空间格局上高值区呈“S”型分布,低值区集中于中部谷地。(2)耦合协调度呈现由“轻度协调”向“轻度失调”下滑的发展特征,受区位优势和生态禀赋因素影响,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呈现由核心向边缘逐级提升的“环状”分布格局,空间集聚趋势显著。(3)新型城镇化中人口、空间、社会、绿色子系统对综合耦合协调度起反向阻滞作用,经济城镇化对综合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先阻滞后推动,生态韧性子系统对综合耦合协调度均起反向阻滞作用,规模、密度韧性阻滞力增强,形态韧性阻滞程度减弱。(4)新型城镇化水平不均衡发展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生态韧性受制于生态资源本底,空间演变存在路径依赖现象,汾河流域兼具城镇化推进对生态产生负效应的流域普遍性特征和资源发展型县域产业转型缓慢、生态建设较城镇化显著滞后的特殊性。

  • 其他研究论文
    张潇, 李冬花, 张晓瑶, 司月芳, 谷人旭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668-68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10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创性举措,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重构具有深远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30 a土地利用数据,借助景观指数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多尺度检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对城市形态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3 km与5 km缓冲区内均实现了从乡村地域到城市地域的转变,城市形态趋于规则化和紧凑化,并且具备一定空间分异特征;(2)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导致两种缓冲尺度内的形状指数下降,紧凑度指数上升,还致使5 km缓冲区内的规模指数显著降低;(3)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集聚与约束效应,行政托管的管辖模式,以及企业超额用地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周边地区城市形态演化格局。

  • 其他研究论文
    徐可西, 詹冰倩, 姜春, 鲍海君, 苏婕妤, 何旻宇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682-69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11

    构建低碳城市空间格局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城市碳排放约束目标,构建了集约、紧凑、高效、绿色导向下的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理论框架,剖析了城市空间格局要素与碳核算体系的内在关系,进而开发了涵盖城市规模、城市形态、城市布局和蓝绿空间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城市规模维度旨在控制无序扩张,涉及人口、经济和空间规模三方面指标;城市形态以外部紧凑为导向,涵盖城市平面形态和立面形态两方面指标;城市布局以功能高效为落脚点,涵盖居住密度、职住平衡比等指标;蓝绿空间关注城市碳汇的提升,包括蓝绿空间占比、融合度等指标。遵循“评价指标—规划策略—规划内容—空间响应”逻辑主线,提出了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合理控制城市扩张,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打造紧凑城市形态,人城产交通一体化、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构建市域生态网络、提升固碳增汇能力四条实践路径,为碳排放约束下的城市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了方向。

  • 其他研究论文
    刘志华, 徐军委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697-71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12

    基于2007—2021年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省域碳排放公平性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与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会对省域碳排放公平性的提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仍然成立;(2)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升环境规制强度、优化能源结构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省域碳排放公平性水平;(3)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省域碳排放公平性的影响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这种效应通过“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对“地理邻近”省份与“经济邻近”省份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 其他研究论文
    张雪纯, 曹霞, 宋林壕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712-730.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13

    在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要求下,碳排放交易制度作为典型的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其减污降碳效应备受关注。基于2000—2020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碳排放交易制度对试点地区减污降碳的影响效果,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碳排放交易制度推动减污降碳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碳排放交易制度在试点地区具有较为显著的减污降碳效应;考察试点地区个体政策实施效应,北上广的减污降碳效果最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东部地区的减污降碳效应更为显著;不同大气污染物异质性分析显示,碳排放交易制度对PM2.5减排有更明显的效果。

  • 其他研究论文
    汪宗顺, 张海鹏, 岳超, 杨红强, 张寒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731-74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14

    造林增汇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但其碳中和效果背后的成本有效性不可忽视,这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重要。基于西北地区GIS平台数据,构建地理—经济—生态三维整合分析框架,采用环境因子叠加模型和土地利用动态优化模型,从自然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角度识别了西北地区边际可造林区域,采用Richards生长方程预测了造林碳汇潜力,以此为基础拟合了碳汇供给曲线,并对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成本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满足自然和经济双重可行性的造林土地面积为102.71万hm2,仅占自然可行造林土地面积的20.56%。其中以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主要分布在青海和甘肃两省。(2)西北地区造林的碳汇潜力为9.37 Mt CO2/年,到2060年能够为该地区碳中和目标提供约9.70%~15.06%的贡献,不可忽视。(3)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平均成本为948.81元/t CO2,相比于能源碳减排路径,整体上不具有成本有效性。且在迫切应对气候变化情景下,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成本有效性更弱。据此,提出强化造林增汇对碳中和贡献的政策建议。

  • 其他研究论文
    王梦成, 董又铭, 林娜娜, 漆信贤, 黄贤金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352-37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08

    耕地利用转型为应对全球耕地利用碳减排提供了新途径。采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模型方法,以黄淮海平原为例,探究“双碳背景”下耕地利用转型对耕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黄淮海平原耕地利用碳排放量、耕地利用转型及其具体形态均存在显著正向的空间自相关,且耕地利用碳排放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2)显性转型加剧了本县域和邻近县域的碳排放,而隐性转型则对本地和邻近地区均具有碳减排效应;(3)数量转型、空间结构转型以及生产功能转型对耕地利用碳排放具有正向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生活功能转型和生态功能转型则均具有碳减排效应。研究表明,应稳妥推进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合理调整耕地空间分布格局,发展现代化低碳农业;因地制宜引导耕地利用转型;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耕地利用隐性转型的区域耕地碳减排效应,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其他研究论文
    陈先鹏, 方恺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307-31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05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的焦点议题。作为行星边界框架向社会经济领域的拓展,甜甜圈框架为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甜甜圈框架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本地化拓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甜甜圈框架有机整合了环境边界和社会经济基本需求,进而将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该框架以稳态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既要一定的人造资本以满足人的社会经济需求,又要恒定的自然资本以维持环境的可持续性。甜甜圈框架的本地化拓展应用多以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自评估为主,缺乏对内在交互机制的深入阐释。为增强对环境边界与社会经济边界之间传导机制的科学认知,亟需加强基于生态系统单元的环境边界、生态系统服务和社会经济边界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甜甜圈框架对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与中国兼顾生态保护红线和社会经济底线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甜甜圈框架在中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空间。

  • 其他研究论文
    马林燕, 潘子纯, 魏凤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465-48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14

    研究双向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对于优化中国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31省(市、自治区)2003—2021年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各省(市、自治区)历年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指数的基础上构建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SDM模型,分析外商投资、对外投资与双向投资协同发展分别对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商投资会加剧资本错配,但能改善劳动力错配,对外投资能同时改善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双向投资协同发展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替换指标及样本后结果仍然稳健;(2)双向投资能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效应对资本与劳动力错配产生影响;(3)双向投资对东、中、西部地区以及资源配置不足和配置过度地区资本与劳动力错配的影响存在差异;(4)双向投资对劳动力错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高于直接效应。基于此,提出坚持吸引外资并鼓励企业“走出去”、制定差异化的双向投资发展策略、发挥双向投资对资源配置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的政策启示。

  • 其他研究论文
    胡舒云, 陆玉麒, 胡国建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446-464.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13

    吃饱和吃好成为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通过明确冷凉地区概念及范围界定,采用K-means聚类对中国中海拔冷凉区内43500个10 km精度的格网要素进行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功能的空间识别和类型分区。结果显示:(1)中海拔冷凉区面积约263万km2,约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8.47%,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北和西南9省域的山地高原地形区;(2)中海拔冷凉区可划分为以林为主山地湿冷区、以林为主高山温凉区、以农为主耕地旱凉区、以牧为主高原旱冷区、以牧为主高山高寒区五种农业发展类型;(3)农林牧优势发展区域栅格面积占比分别为9.97%、34.21%和55.82%,区县占比分别为27.34%、35.90%和36.76%。研究结果为探索特色农业布局与山区独特冷凉气候资源相结合提供科学依据,对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 其他研究论文
    宋琼, 金贵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411-425.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11

    土地资源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的物质实体,如何从自然和人文系统理解并预测土地利用对于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至关重要。基于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基础地理信息等数据,建立综合反映产业发展与供需关系的土地利用CGE模型,开展了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情景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社会经济发展路径下土地利用结构差异明显,经济与环境的权衡关系显著;(2)低挑战的SSP1和不均衡发展的SSP4两种路径下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发展趋势相较平稳,而区域竞争SSP3路径下土地利用结构存在明显突变,环境账户土地面积减少10.68%,加剧了生态安全风险;(3)中间的SSP2和化石燃料模式的SSP5路径下土地利用结构存在较大波动,但环境账户土地面积呈现小幅上升,是较为兼顾经济生态的土地利用发展模式。研究结果及分析思路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设计和高质量国土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 其他研究论文
    陈韵凌, 王茂军, 曹广忠, 刘涛, 蔡蓓蕾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392-410.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10

    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规模外流重塑了中国农村家庭类型,耕地利用方式相应呈多元化特征。区别于既往强调家庭特征的独立指标,本文提供了一种兼顾家庭离村情况、留村人口代际组合的农村家庭类型划分范式,并构建了农户耕地利用决策假说。基于全国抽样的万份农户问卷数据,采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类型分化对耕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家在村家庭比率呈“东—中—西”递减态势,城乡两栖家庭比率呈“东—中—西”递增态势。留村人口中,中坚型农户集中于东部,完整型、老幼型农户集中于中、西部。(2)全家在村家庭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城乡两栖家庭倾向于土地转出及种植粮食。(3)全家在村的中坚型、完整型农户分别倾向于种植粮食、经济作物;城乡两栖的中坚型、完整型农户倾向于种植粮食作物,老幼型农户倾向于转出、撂荒耕地或种植林木。(4)农村家庭的本地非农就业、地块数量、家庭资产、农业补贴等因素也对耕地利用方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可为耕地用途管制政策的顶层设计提供农村家庭耕地决策行为的底层逻辑,为因户、因类施策依据提供现实参考。

  • 其他研究论文
    程遥, 王启轩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274-286.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03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已经建构形成的背景下,摸清国土空间开发现状绩效,建立科学系统的工作框架,并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空间开发与用途管制提供基础性支撑至关重要。依据既有实践中的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工作,试图阐释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的国土空间开发绩效内涵,进而结合正在开展的各层级规划实践,提出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工作的框架体系和关键议题。研究认为:针对国土空间开发绩效的研究源于传统空间开发模式存在的严峻问题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长期的战略需求,其已经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将有助于国土空间规划中各类型空间的格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及提升工作,应该与各层级空间规划相协调,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的多级框架。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的开展,可为指导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空间绩效提升提供综合性思路,并对相应空间挖潜与再开发等政策的制定有所启示。

  • 其他研究论文
    郭建科, 董梦如, 韩增林, 秦娅风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287-306.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04

    在提出海洋地缘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梳理海洋地缘经济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中国学者研究重点,总结其研究特点与现有不足,对未来研究趋向进行展望。(1)海洋地缘经济由地缘经济和海洋地缘政治衍生而来,受地缘政治影响,研究核心主题是涉海国家经贸联系。(2)西方海洋地缘经济研究从海洋地缘思想萌发,到对海权争夺的战略思考,到地缘经济理论的定性描述,再发展到多元化的定量探索。(3)中国的研究重点包括海洋地缘经济理论、海洋地缘经济活动、海洋地缘经济关系、海洋战略资源竞争格局、海洋地缘经济战略、公海保护区等。(4)当前海洋地缘经济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基础理论研究和定量分析均相对缺乏,但其受多学科关注,研究内容愈加多元化。今后可加强对海洋地缘经济研究的理论范式与决策支持、公海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其空间效应、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海上运输通道安全与港航供应链韧性、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海洋地缘经济环境等的研究。

  • 其他研究论文
    郭宇, 张敏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319-335.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06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引入文化生态系统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评估,有助于全面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但是目前缺乏对空间规划中如何运用CES的路径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与展望,影响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有效应用。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国内外CES评估应用于空间规划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有关CES形成的理论解释从关系性和交互性视角得到深化,将CES视为人与自然交互的实践和结果,表现为CES在供给方、生产方、需求方和消费方之间的流动。(2)有关CES的概念得到了细化,促进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的CES评估理论框架形成。(3)CES评估主要包括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益处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三种进路,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空间范围的数据获取方法、基于空间位置的数据获取方法和集成式空间分析评估方法三种。(4)CES评估与规划编制的结合方式主要包括前置于规划编制和融入规划编制全过程两种。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应融入CES评估,并为此提出总体思路,以及在规划编制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目的和方法,展望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潜力。

  • 其他研究论文
    雷馨圆, 张祎彤, 仇焕广, 杨晓婷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336-35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07

    推动多元产业发展是破解易地扶贫搬迁“人地分离”后耕地撂荒难题、促进迁出村人—地—业“资源重组”的关键途径,但当前较少研究关注迁出村的耕地利用和产业发展问题。基于此,在廓清研究对象为具备生产功能的迁出村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构建了人—地—业关系的理论框架,并从“人地分离”程度与“资源重组”程度两个维度归纳出搬迁户自行种植、新型经营主体间接参与和新型经营主体完全代理三种产业帮扶模式。基于中西部地区8省区846份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数据,利用OLS回归分析了搬迁距离对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并讨论产业帮扶模式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后农户面临的“人地分离”问题加剧了耕地撂荒行为,参与产业帮扶能显著减少耕地撂荒行为;产业帮扶能缓解搬迁距离对撂荒行为的影响,且不同产业帮扶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进一步结合典型案例资料,深入剖析了三种产业帮扶模式的运行机制、适用条件和优劣势,为迁出村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帮扶模式的实践应用提供依据。并从迁出村资源盘活、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帮扶模式选择三个方面,为推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