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家访谈
    金晓斌, 叶超, 岳文泽, 马利邦, 罗震东, 杨忍, 吕晓, 王成, 李传武, 张国俊, 范业婷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1): 1-2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101
    PDF全文 (772) HTML (1168)   可视化   收藏

    城乡融合发展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大现实需求。为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探寻城乡协同治理的路径,明晰城乡融合发展的策略,特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专家就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态势与路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乡村聚落重构、乡村新业态发展、数字技术驱动乡村转型、不同区域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以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等前沿问题进行笔谈,以期推动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关注:(1)全局统筹与区域联动导向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主要壁垒与创新路径。构建城乡有效衔接和互补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以县域为载体加快城乡联动发展,推动流动人口的弹性治理和城乡自然社会统筹治理。推动跨界治理,鼓励东西部地区帮扶协作,实现区域尺度的城乡协同发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强化县域及小城镇的联动作用,增强人才、技术、资本流入的吸引力,推动产业结构向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东部发达地区要构建多点支撑、网络布局、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体系,拓展城乡要素流动的广度与精度,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转型升级和普惠发展。(2)国土空间“规划—利用—整治”驱动下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城乡共治和乡村重构。通过国土空间规划锚定城乡发展空间格局,由规划实施落实城乡空间布局优化,通过空间有机更新提升空间品质,驱动不同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重点关注乡村功能供给水平、资源利用方向和产业发展模式,挖掘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景观等复合功能,探索区域适配、特色凸显、高效增益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强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整治,推动资源要素整合和价值提升,加强城乡产业互动、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有序流动。(3)数字技术和智能化平台支撑下城乡治理精细化和乡村转型发展的认知提升与实践创新。建立城乡数据共享平台,破解城乡融合的“数字鸿沟”,实现城乡治理精细化。深度应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数字设备的覆盖面,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城乡文化资源。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数字技术对接消费市场,打通多元化的农产品上行渠道,刺激城乡居民消费转型和消费能力提升。将数字技术植入乡村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全过程,推动农业生产智慧化、乡村产业发展数字化、乡村政务智能化和乡村社会治理数字网格化。以上观点可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专栏
    谢花林, 李致远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2): 2933-2949.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201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两山”转化理念、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现有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地方实践模式存在治理主体单一、参与主体驱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借助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解析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据此设计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生产—供应—销售”机制、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共创机制和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信息交流机制为核心要件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主体协同机制,基于多主体协同机制的提出,拓展土地资源生态产品、水资源生态产品、森林资源生态产品、湿地资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新模式。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主体协同机制为指引,创建多元主体共治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格局。

  • 新质生产力专家访谈
    王金伟, 陆林, 王兆峰, 魏敏, 宋瑞, 杨勇, 白凯, 林明水, 虞虎, 朱鹤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7): 1643-1663.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709

    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的核心动力,是建设旅游强国的战略支撑。为了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并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战略路径,特邀请区域经济、数字经济、旅游管理、旅游地理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开展访谈。访谈基于“问题导向—创新思维—路径机制”的逻辑思路,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机遇与挑战、核心内涵、动力机制、创新路径等内容展开。主要结论如下:(1)科技革命下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旅游业的生产效率和增长质量,而且还能有效催生出旅游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并不断释放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然而,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创新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尤其是旅游创新软硬环境缺乏系统化建设、旅游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传统旅游业的复杂性带来的创新发展阻力以及新技术新动能转化带来的“阵痛”等问题值得关注。未来开拓旅游新质生产力可以重点关注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培育旅游业新质劳动者,优化整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为代表的生产力要素,全面提升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2)新发展理念下创新成果向现实旅游生产力转化的核心标志与动力机制。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有以下具体特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现代化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要素整合和供需匹配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3)国家战略导向下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进路与科学图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科技已成为旅游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与此同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旅游业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也日益突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要素资源流通不畅、旅游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能效,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深化旅游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旅游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加快建设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专业化人才培养质量。上述观点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学理解,同时也能为推动旅游强国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 其他研究论文
    徐保昌, 李涵, 郭玉明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1): 2899-291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114

    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在繁荣经济活动的同时为入境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以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9年中国282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入境旅游发展;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通过对外开放效应与互联网建设效应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异质性检验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对入境旅游发展的促进效应在省会城市更显著,而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发挥中国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的福利效应、实现新发展阶段入境旅游高效复苏提供了经验依据。

  • “海洋地缘经济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专栏
    马学广, 蒋策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1): 2687-2703.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101

    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区域化嬗变重构推动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持续重塑,而海外战略支点以其突出的地缘影响对国家的海外战略部署起到显著支撑作用。基于地缘政治理论、新国家空间理论和区位理论,构建中国海外战略支点空间选择的逻辑框架与模型,并明晰具体行动路径。研究发现:(1)地缘政治、国家选择和区位资源分别主导高、中、低尺度海外战略支点空间选择逻辑;(2)各尺度海外战略支点的空间选择逻辑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嵌套,从而塑造了空间选择的逻辑框架;(3)根据海外战略支点空间选择模型,在具体实践中应参考“政府主导、多元联动”的行动路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战略支点研究框架,为提升中国地缘政治影响力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启示。

  • 其他研究论文
    原晋涛, 陈万旭, 曾杰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2): 3135-3149.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212

    近40年来中国耕地时空格局经历了深刻重塑。科学揭示中国耕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特征并评估其对耕地NPP的影响,对于准确研判中国耕地资源利用形势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鲜见研究关注中国耕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特征及对耕地NPP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重心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数字地形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1980—2020年中国耕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特征及对耕地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20年间中国转入耕地数量逐渐超过转出耕地,总体呈南减北增、东减西增的空间分布特征,耕地转入转出重心总体都在向西南方向移动;(2)转入转出耕地都向高海拔高坡度地区推进,转入耕地平均海拔与坡度总体高于转出耕地,存在“占缓补陡”“占低补高”现象;(3)转入转出耕地破碎化程度都不断加剧,且转入耕地破碎化程度更高,存在“占整补零”现象;(4)1980—2000年间耕地与草地、林地转换最频繁,2000—2020年间退耕还林还草和建设用地侵占耕地现象愈发明显;(5)研究期间中国耕地NPP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多个城市群及其周边区域有所下降。研究结果为认识中国耕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对耕地NPP的影响提供了依据,为精细化耕地保护政策制定以及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 其他研究论文
    黄伊婧, 张姗琪, 林昀, 甄峰, 赵赛帅, 李璐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823-84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05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机制,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效率和水平,是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应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过程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行为进行长期性、动态性监测,为了解国土空间规划实时运行状态、推动规划实时反馈优化提供基础。系统回顾中国规划实施监测相关工作的发展历程,从监测工作定位、内容技术体系和传导衔接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现有工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全过程支撑”的工作定位,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从规划要求落实监测、规划实施效果监测和规划过程调整监测三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内容体系,进而建立规划监测指标与规则库、趋势分析与预警模型库和弹性监测分析单元三大技术体系,为全面开展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 “海洋地缘经济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专栏
    谢永顺, 何廷堃, 易文, 彭鑫, 刘欢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1): 2741-2756.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104

    针对目前贸易统计数据粒度粗、无法精准解析战略物资海运格局及风险的瓶颈,本文基于AIS大数据和贸易数据的细粒度耦合,刻画了中国铁矿石海运输入高分辨率空间特征;结合多源异构数据,利用空间多标准分析量化了风险水平。结果表明:(1)输入格局在始发和终到两端均高度集聚,澳大利亚和巴西是一主一次的双寡头供应国,并主要流入环渤海地区港口群。(2)输入风险呈显著空间分异,且主导因素不同,故而对风险的判断应兼蓄多重外部因素与自身暴露程度。(3)基于高分辨率的通道细分纠正了既有认知的错判,并通过通道层级的风险水平映射,平衡了科学研究的精确性与分析决策的直观性。研究结果可为全球范围内战略物资海运格局的细粒度解析及风险评估提供借鉴。

  • 其他研究论文
    郭建科, 董梦如, 韩增林, 秦娅风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287-306.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04

    在提出海洋地缘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梳理海洋地缘经济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中国学者研究重点,总结其研究特点与现有不足,对未来研究趋向进行展望。(1)海洋地缘经济由地缘经济和海洋地缘政治衍生而来,受地缘政治影响,研究核心主题是涉海国家经贸联系。(2)西方海洋地缘经济研究从海洋地缘思想萌发,到对海权争夺的战略思考,到地缘经济理论的定性描述,再发展到多元化的定量探索。(3)中国的研究重点包括海洋地缘经济理论、海洋地缘经济活动、海洋地缘经济关系、海洋战略资源竞争格局、海洋地缘经济战略、公海保护区等。(4)当前海洋地缘经济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基础理论研究和定量分析均相对缺乏,但其受多学科关注,研究内容愈加多元化。今后可加强对海洋地缘经济研究的理论范式与决策支持、公海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其空间效应、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海上运输通道安全与港航供应链韧性、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海洋地缘经济环境等的研究。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麻学锋, 赵洁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749-767.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01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探究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富裕效应,为加快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指明探索方向。为厘清旅游资源开发通过收入增长、基建强化、文化传播和要素流动助推共同富裕实现机理,基于规模和质量维度,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2007—2021年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1)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呈现平缓增长趋势,但空间差异明显。(2)共同富裕水平持续提升,市级行政中心永定区、吉首市和鹤城区位于前列。(3)旅游资源开发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旅游规模和旅游质量均可赋能共同富裕,且旅游质量优于旅游规模;不同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富裕效应差异显著,其中张家界市最大,怀化市和湘西州次之。以共同富裕目标为导向,提出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利用、质量升级和区域整合模式。

  • 新时期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
    李逸, 赵媛, 夏四友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547-563.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04

    能源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能源运输管道安全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跨境油气运输管道为研究对象,从管道自身安全、管道途经国家安全两个方面,构建涵盖管道、资源、经济、政治、外交五个维度的油气运输管道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模型对2020年中国跨境油气运输管道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划分类型区。结果表明:(1)原油运输管道安全性突变级数值排序为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缅原油管道;天然气运输管道安全性突变级数值排序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各管道在分维度下各具优劣势。(2)根据系统聚类法将管道划分为安全性较高型、安全性较低型两种,安全性较高型管道目前运行态势良好,但仍存在安全隐患;资源短缺、政局动荡、经济弱势成为影响安全性较低型管道安全评价的不利因素。

  • 新时期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
    杨振山, 杨航, 杨林生, 葛全胜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489-507.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01

    评估与监测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研究和本土化方案设计已全面展开,但在相关评估与实践过程中对于目标约束、层级传递等方面的考量仍然不足。为此,从系统性和开放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多尺度空间解构与评估方案。结果表明: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生态安全、环境适宜、绿色发展等维度与可持续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差距在快速缩小,社会和谐维度虽然水平逐年提升,但距离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异等问题较突出。针对差异化目标,多尺度协同推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该评估方案可为诊断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问题、理解不同地区间和不同目标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支撑,也有助于不同层级、不同参与主体在开放框架下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系统地评估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进程。

  • 其他研究论文
    汪宗顺, 张海鹏, 岳超, 杨红强, 张寒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731-74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14

    造林增汇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但其碳中和效果背后的成本有效性不可忽视,这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重要。基于西北地区GIS平台数据,构建地理—经济—生态三维整合分析框架,采用环境因子叠加模型和土地利用动态优化模型,从自然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角度识别了西北地区边际可造林区域,采用Richards生长方程预测了造林碳汇潜力,以此为基础拟合了碳汇供给曲线,并对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成本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满足自然和经济双重可行性的造林土地面积为102.71万hm2,仅占自然可行造林土地面积的20.56%。其中以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主要分布在青海和甘肃两省。(2)西北地区造林的碳汇潜力为9.37 Mt CO2/年,到2060年能够为该地区碳中和目标提供约9.70%~15.06%的贡献,不可忽视。(3)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平均成本为948.81元/t CO2,相比于能源碳减排路径,整体上不具有成本有效性。且在迫切应对气候变化情景下,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成本有效性更弱。据此,提出强化造林增汇对碳中和贡献的政策建议。

  • 其他研究论文
    王梦成, 董又铭, 林娜娜, 漆信贤, 黄贤金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352-37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08

    耕地利用转型为应对全球耕地利用碳减排提供了新途径。采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模型方法,以黄淮海平原为例,探究“双碳背景”下耕地利用转型对耕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黄淮海平原耕地利用碳排放量、耕地利用转型及其具体形态均存在显著正向的空间自相关,且耕地利用碳排放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2)显性转型加剧了本县域和邻近县域的碳排放,而隐性转型则对本地和邻近地区均具有碳减排效应;(3)数量转型、空间结构转型以及生产功能转型对耕地利用碳排放具有正向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生活功能转型和生态功能转型则均具有碳减排效应。研究表明,应稳妥推进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合理调整耕地空间分布格局,发展现代化低碳农业;因地制宜引导耕地利用转型;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耕地利用隐性转型的区域耕地碳减排效应,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周小平, 梁颖, 李小天, 柴铎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5): 1174-1192.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512

    耕地系统健康与“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目标密切相关,对于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粮食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基于系统论和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构建了耕地系统健康评估模型,综合运用Sen-MK趋势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GIS空间分析等方法量化了2000—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系统健康的时空演变,并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多要素对耕地系统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维度看,2000—2020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耕地系统健康总体上呈现轻微下降趋势,这与耕地系统的组织结构稳定性和韧性变差有关;从空间维度看,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东部沿海区域的耕地系统健康状况持续向好,长江三角洲、湖南和江西南部耕地呈现出由差转好的态势,但江汉平原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2)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耕地系统健康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其中,地表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变化对整个区域的耕地系统健康变化起负向作用,年均GDP变化和耕地空间密度变化对耕地系统健康表现出正向影响。本文所构建的耕地系统健康评估模型可为构建“三位一体”耕地保护绩效评估提供参考,对于完善耕地系统评估的理论研究和推动区域耕地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孙佼佼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245-25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01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传统以存量资源空间盘点为主要思路、以经济为主要指向的旅游资源研究范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亟待明晰旅游资源新属性、新框架与新方向。基于此,从国内外研究总格局出发,基于CiteSpace 6.2.2分析中外旅游资源研究知识图谱,对比其研究现状与趋势特征,揭示理论需求;进而基于中国实践与时代趋势,探索旅游资源新属性与新范畴变迁模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旅游资源新属性为起点,以人本理念为基础、以科技与文化为动力、以创新和创意为引领,阐释旅游资源性质拓展与研究范畴的新变化;从核心层、发展层、系统层(点、线、面)提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旅游资源创新研究框架,阐释旅游资源内涵创新、旅游资源全链理念创新、“五位一体”领域架构创新;提出“五位一体”与“三层级”交叉融合的旅游资源研究矩阵,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维度的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提出旅游资源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方向。旨在推动旅游资源研究承担时代使命、服务国家战略,以资源研究为杠杆促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 “海洋地缘经济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专栏
    彭飞, 王浩然, 刘春涛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1): 2704-272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102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争夺空间逐步由“领地化”海洋向公海领域拓展,公海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多重威胁,公海保护区的划定成为当前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议题。基于人海互动关系,对BBNJ协定下的公海保护区地缘环境系统展开研究,提出具有地理特色的公海保护区解析思路与方法。首先,解构公海保护区人海关系为本底层与运行层,分别探讨本底层中人类领域化行为、海洋本体属性以及运行层中人海互动过程的三大环节、四大系统,引出人海互动核心公海保护区海洋地缘环境系统;其次,对公海保护区海洋地缘环境系统展开系统解析,并提出公海保护区海洋地缘环境系统演变机制;最后,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对中国下一步介入公海保护区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专栏
    盛蓉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2): 2966-2985.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203

    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效率对其稳定、可持续供给、增进人民生态环境福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动态价值当量法、超效率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测算中国省域生态产品价值及供给效率改善情况,从技术—制度双视角探究效率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和财政补贴仅显著促进纯技术效率(PEC)改善,但同时财政补贴也明显抑制规模效率(SEC)改善;生态产品消费意愿可显著促进综合效率(MI)和PEC改善,乡村反哺水平则显著促进SEC改善。后两者为技术创新和财政补贴对SEC改善的缺位提供了补充,形成了制度整合优势。应促进生态消费和乡村反哺价值观等非正式制度建设的长效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生态产品投入产出的要素市场化流动和收益机制,全面改善生态产品供给效率。

  • 其他研究论文
    郎宇, 王桂霞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1): 29-4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102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整全开发理念盘活乡村生态资源价值,是新时代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在揭示生态资源价值化所经历的“生态资源价值培育—生态资源资本深化—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三阶段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阐述生态资源价值化与乡村振兴的内涵逻辑关联,并深入剖析生态资源价值化助推乡村振兴的三阶段逻辑机理,探讨助推乡村振兴的区域典型模式以及在助推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区域现实难点和共性现实难点。基于逻辑发展、区域难点、共性难点三个视角提出生态资源价值化助推乡村振兴的突破路径,为盘活生态资源价值,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 “海洋地缘经济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专栏
    马腾, 李一杰, 杜德斌, 胡志丁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1): 2722-2740.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103

    以南海周边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间的贸易数据,基于地缘经济联系紧密度模型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模型,分析2003—2021年国家与产业尺度下地缘经济关系,讨论潜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地缘经济联系紧密度上,国家尺度呈上升趋势,核心区域由南向北转移;产业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行业的增速差异显著;海洋产业呈现南北东相互制衡的三核心局面。(2)产业竞合关系上,国家尺度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国别差异明显;行业内竞合关系稳定,但行业间差距扩大;海洋产业国别差异显著,整体竞争大于合作。(3)空间因素、自然禀赋因素、文化因素和制度环境在不同的尺度与行业对地缘经济联系紧密度和产业竞合关系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专栏
    游和远, 张津榕, 夏舒怡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2): 2950-2965.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20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用地优化是满足不同整治目标下差异化的用地需求,缓解潜在用地冲突的重要途径。以海南省儋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起步区国家级试点项目区为研究区,基于生态价值增长目标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目标之间的权衡,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用地设定生态价值优先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潜力优先两种整治情景,以2019年试点项目区三调成果为现状,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和GeoSOS-FLUS模型分析两种整治情景下的用地结构优化和用地布局优化。结果表明:生态价值优先整治情景下,与现状相比,试点项目区红树林地和水田规模增加明显;整体景观分离程度较高,分布更加均衡且破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潜力优先整治情景下,与生态价值优先整治情景相比,试点项目区红树林地和水田增加规模有所变小,但商业服务业用地规模明显增加;整体景观进一步破碎化。两种整治情景的用地布局与《儋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起步区国家级试点实施方案》中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布局相似与差异并存。因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若增加生态价值与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潜力需要统筹配置各用地类型,同时也要关注优化用地后可能对景观格局产生的影响。

  • 其他研究论文
    刘平阔, 桂俊卿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2): 3003-3023.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205

    构建能源回弹的优化测算模型和影响因素评估模型,对2007—2022年全国整体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能源回弹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在碳中和情境中,区域短、长期能源回弹在考虑技术溢出的条件下均呈现“逆反效应”,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完全回弹”或“部分回弹”;(2)碳中和技术创新的节能降耗效果在区域层面会因能源需求增长被部分或全部抵消,且各区域能源回弹对技术溢出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局部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压力加剧;(3)相较于正向影响因素,产业结构、低碳化水平、碳排放绩效压力和劳动力基数等负向影响因素才是破除供给侧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长期压力的有效“抓手”,而环境治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能源需求侧的转型压力。

  • 其他研究论文
    刘海龙, 王改艳, 张鹏航, 王争磊, 张丽萍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3): 640-667.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309

    构建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三维流域生态韧性分析框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并分析2000—2021年汾河流域县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揭示耦合协调的空间集聚特征,引入协调影响力指数表征各子系统对整体耦合协调度的作用力及作用程度。结果表明:(1)2000—2021年汾河流域各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缓慢提升,“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显著,生态韧性综合指数持续降低,空间格局上高值区呈“S”型分布,低值区集中于中部谷地。(2)耦合协调度呈现由“轻度协调”向“轻度失调”下滑的发展特征,受区位优势和生态禀赋因素影响,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呈现由核心向边缘逐级提升的“环状”分布格局,空间集聚趋势显著。(3)新型城镇化中人口、空间、社会、绿色子系统对综合耦合协调度起反向阻滞作用,经济城镇化对综合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先阻滞后推动,生态韧性子系统对综合耦合协调度均起反向阻滞作用,规模、密度韧性阻滞力增强,形态韧性阻滞程度减弱。(4)新型城镇化水平不均衡发展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生态韧性受制于生态资源本底,空间演变存在路径依赖现象,汾河流域兼具城镇化推进对生态产生负效应的流域普遍性特征和资源发展型县域产业转型缓慢、生态建设较城镇化显著滞后的特殊性。

  • 新质生产力专家访谈
    金晓斌, 沈镭, 黄贤金, 邓祥征, 胡守庚, 柯新利, 吴志峰, 赵多平, 刘晶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9): 2011-202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901

    中国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对于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的逻辑与路径,邀请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学者,就“新质生产力”与自然资源管理的逻辑关系、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定位与功能、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启示与要求、促进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的重点领域,以及新质生产力应对气候变化与践行“双碳”目标、赋能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建设、重塑城乡协调发展新形态、保障粮食安全与助推农业强国建设路径等前沿议题发表观点。旨在深入解析这一议题及相关关键问题的解决路径,探索新质生产力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为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参考。综合各位专家的主要观点,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应特别关注以下关键问题:(1)面向全域、全要素、全过程、多部门协同的自然资源系统管理与机制创新;(2)面向综合保障自然资源安全与强化关键资源供给稳定的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领域与路径;(3)面向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与精准管理的“数智化”新质生产力培育体系建设与实践创新。

  • 徐章星, 邱晓楠, 田贵良, 李祎雯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5): 1222-1240.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515

    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基于规模和结构双重视角,考察了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于受水区农业用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水北调工程通水降低了受水区农业用水规模和农业用水占比,其中的作用机制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比例的减少,以及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的增加;(2)相较于东线而言,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于受水区农业用水的负向影响在中线地区更为严重;(3)南水北调工程“通水间接返还农业用水”的效应存在,但现阶段被工程对受水区农业用水的直接效应所遮掩。因此,需要从战略高度清晰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于受水区农业用水的影响,强化农业用水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 其他研究论文
    万欣, 丁欣宇, 张天天, 李灵芝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1): 2919-2932.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115

    利用舆情大数据探究暴雨灾害的多样化社会影响,为城市水灾害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构建暴雨灾害社会影响分析框架,采集“郑州暴雨”事件中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微博数据,分别运用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探究细粒度情感以及人与设施多种响应行为随灾情进展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灾前悲哀和愤怒是主导消极情绪,而灾中恐惧占主导,应及时公开灾情焦点信息,疏导高唤醒消极情绪;公众对设施中断的感知体现了级联失效关系,加强建成区积水点改造和新区交通与排水设施配套设计是关键;灾中公众对各类设施修复感知存在时滞性,应加强重点设施灾前联合防护,避免关键路段积水断行;灾前政府救助准备不足,导致公众负向行为较多,应提升基层重大风险决策与处置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防洪减灾制度及政策优化提供有益参考,有助于提升政府水灾害管理水平。

  • 蒋卫国, 王晓雅, 荔琢, 凌子燕, 邓雅文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6): 1241-126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601

    城市湿地在城市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社会功能。国际湿地城市是《湿地公约》推行的表彰城市保护湿地取得成就的荣誉举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目前解决全球问题的关键,引领和指导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本文对接国际湿地城市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试图探索城市发展和湿地保护协同的新路径。(1)全面梳理了国际湿地城市的发展历程和申报认证流程,总结了中国13个湿地城市的创建经验。(2)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阶段并总结可持续发展目标支持下的湿地、城市可持续发展举措。(3)未来趋势应面向“国际公约组织—创建成效监测—发展指标评估”促进湿地城市可持续发展范式探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城市建设”促进湿地城市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围绕城市湿地的“遥感监测—模拟预测—综合评估服务”开展城市湿地智慧决策服务技术支撑。

  • 其他研究论文
    谭淑豪, 王硕, 叶卓卉, 朱永梅, 倪坤晓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11): 2841-2855.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31110

    粮食安全为国之大者。基于经营规模异质性探讨土地流转对农地非粮化的影响,有助于识别重点监管对象,降低监管成本,更有效地治理农地“非粮化”。采用2017—2019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评估土地流转对农地“非粮化”的影响,并细化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土地流转的农地“非粮化”效应。研究发现:(1)从整体来看,土地流转加剧了农地“非粮化”;(2)土地流转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非粮化”行为具有差异化影响:10亩以下的农户会“趋粮化”,10~20亩的农户无显著差异,而20亩以上的农户倾向于“非粮化”。据此,为有效防止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节约监督和管理成本,提高农地“非粮化”监管效率,提出重点监管20亩以上规模经营农户,不过多干预20亩以下的农户,完善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议,以解决流转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信息获取成本过高和租金过高等问题。

  • 其他研究论文
    程遥, 王启轩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2): 274-286.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203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已经建构形成的背景下,摸清国土空间开发现状绩效,建立科学系统的工作框架,并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空间开发与用途管制提供基础性支撑至关重要。依据既有实践中的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工作,试图阐释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的国土空间开发绩效内涵,进而结合正在开展的各层级规划实践,提出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工作的框架体系和关键议题。研究认为:针对国土空间开发绩效的研究源于传统空间开发模式存在的严峻问题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长期的战略需求,其已经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将有助于国土空间规划中各类型空间的格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及提升工作,应该与各层级空间规划相协调,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的多级框架。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的开展,可为指导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空间绩效提升提供综合性思路,并对相应空间挖潜与再开发等政策的制定有所启示。

  • 游猎, 刘晓琴, 陈睿山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5): 1160-1173.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511

    系统研究建设用地与人口的时空耦合关系,是优化调整建设用地与人口政策,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利用1990年以来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与多时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基于人口—建设用地变化率模型分析1990—2020年间上海市域及16个行政区建设用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耦合关系。研究发现:(1)30年间上海市建设用地和人口均大幅扩张,强度剧烈,呈典型的蔓延特征。(2)全市16个区人口用地变迁同时呈现空间分异和地理邻近特征。(3)在近郊区和远郊区变迁强度先增后减的同时,部分中心城区出现人口用地的减少。研究结果反映出30年来上海市人口用地变化与城市发展呈现出一种“补偿式启动、扩张式发展、收缩式平衡”的阶段性特征。首次提出了变迁强度、弹性等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加入地理信息增强结果可视化,为超大城市人地关系提供了评价方法和价值导向,可为相关政策制定和规划编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