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排行

Baidu   Google scholar   CSCD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Sciencedirect  

文章出版日期: 一年内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选项: Baidu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黄河流域水循环动力机制与模拟”专题研究
    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郑度, 李双成,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2): 189-196.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3.02.010
    Baidu(2681) CSCD(1087)
    论文根据一系列1∶1000000自然资源专题图,把青藏高原生态资产划分为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水面、荒漠6个一级类型,应用GIS技术进行了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编制了青藏高原1∶4000000自然资产图。生态资产价值评估以Costanza等人(1997)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部分成果为参考,同时综合了对我国专业人士进行的生态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以此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对青藏高原不同生态资产的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的生态服务价值为9363.9×108元/年,占全国生态系统每年服务价值的17.68%,全球的0.61%。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中,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最高,占19.3%;其次是废物处理价值,占16.8%;水源涵养价值占16.5%,生物多样性维持的价值占16%。高原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1.3%和48.3%。
  • 资源研究方法
    谢高地, 甄霖, 鲁春霞, 肖玉, 陈操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5): 911-919.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8.05.019
    Baidu(2064) CSCD(515)
    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化评估方法在中国直接运用存在一些缺陷:低估或者忽略了某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此,笔者在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在2002年和2006年对中国700位具有生态学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单价体系。通过对比发现,调查获得的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单价体系与基于物质量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该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可以用于已知土地利用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为精确的结果。
  • 资源生态
    赵同谦, 欧阳志云, 郑华, 王效科, 苗鸿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4): 480-491.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4.04.010
    Baidu(1986) CSCD(104)
    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客观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效能,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及其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机制、类型和效用,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四大类,建立了由林木产品、林副产品、气候调节、光合固C、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净化环境、养分循环、防风固沙、文化多样性、休闲旅游、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多样性13项功能指标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的10项功能指标以2000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10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生态经济价值为14060.05×108元/a,其中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分别为2519.45×108元和11540.60×108元,间接价值是直接价值的4.6倍。研究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工作应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机制的基础研究和不同尺度下空间数据的耦合和应用方法研究。
  • 论文
    顾朝林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14(4): 307-312.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99.04.003
    Baidu(1771) CSCD(129)
    利用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SPOT)3个时段北京市土地利用资料进行土地利用/覆盖研究,分析其变化机制。北京土地利用变化的形式主要以轴向扩展、卫星城建设、工厂郊迁、郊区大型中价商城建设、郊外别墅区等为主,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形式有:①内城更新与改造;②商贸街的重建;③粗放型用地向集约型用地的转变。
  • 论文
    杨桂山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2): 121-127.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1.02.004
    Baidu(1526) CSCD(134)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增长最快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经济快速发展加剧的人地矛盾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利用近50年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5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研究揭示了长江三角洲高强度土地开发的特征和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并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作用。研究表明,近5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呈现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基本变化过程,其中分别在1958~1963年、1985年前后和1993年前后出现了三次明显的耕地流失高峰,其形成机制主要是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驱动。
  • 论文
    谢高地, 张钇锂, 鲁春霞, 郑度, 成升魁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1): 47-53.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1.01.008
    Baidu(1470) CSCD(391)
    文中参照Constaza等提出的方法,在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格根据其生物量订正的基础上,逐项估计了各类草地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出全国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价值为14979×108US$。其中扰乱管理价值占1607%,水管理和水供应价值占1444%,侵蚀控制和沉积保存价值占908%,废物处理价值占4203%,授粉价值占783%,生物控制价值占72%,食物和原材料生产价值占2226%,娱乐和文化价值占578%,其它如气体管理价值、土壤形成价值和栖息地价值低于5%。受各类草地生物群落分布广度和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强弱的综合影响,各类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有很大差异,其中,沼泽类对草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为5234%。温性草原类、热性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低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对总服务价值的贡献分别在503%~774%之间,其余类型的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在5%以下。
  • 论文
    张明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14(4): 381-384.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99.04.018
    Baidu(1177) CSCD(75)
    采用经典的数理统计方法———典型相关分析,选择位于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的榆林地区作为典型代表,对区域性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驱动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大型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操作运行,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专业分析,定量诊断出各驱动因子对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分布贡献作用的大小。同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对诊断结果进行了检验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夏军, 朱一中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3): 262-269.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2.03.001
    Baidu(1176) CSCD(174)
    水资源承载力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关系,论文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包括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需求量的计算,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水资源承载力分量的测度等。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地区,因此,论文就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生态需水研究等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水文基础与水资源、社会经济学科的综合研究,促进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区域差异研究。
  • 论文
    史培军, 潘耀忠, 陈晋, 王平, 周武光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14(4): 293-299.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99.04.001
    Baidu(1074) CSCD(98)
    应用1980、1988、1994年的MSS、TM资料,编制了相应时期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图,分析了近20年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中城镇用地的增加导致城市洪水的加剧和水土流失的增加;以乡镇为单元的环境污染的空间差异与对应区域城镇用地比例的大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达到0-001,由此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确保相当数量的绿地对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论文
    傅泽强, 蔡运龙, 杨友孝, 戴尔阜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4): 313-319.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1.04.003
    Baidu(1054) CSCD(187)
    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条件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而耕地资源是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21世纪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粮食需求压力日益增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将使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部分流向非农化利用,人地矛盾将更趋尖锐。论文分析了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中国21世纪粮食安全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耕地的数量保持和质量改善。
  • 论文
    傅伯杰, 陈利顶, 马诚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12(2): 112-11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97.02.003
    Baidu(1031) CSCD(18)
    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系统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土地利用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主导因素也不同,从田块—农场—流域或景观—区域或国家—全球,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分别是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生态因子,依据这一特点,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过程。
  • 论文
    刘盛和, 何书金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5): 533-540.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2.05.002
    Baidu(1030) CSCD(135)
    论文首先从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涵义出发,细分出未变化部分、转移部分和新增部分等3种空间类型,并据此对现有测算土地利用变化速率的数量分析和动态度模型进行了评析,提出了修正后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旨在更为精细和准确地测算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程度;并以北京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作为案例,对3种模型的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分析测算模型由于细分并同时考虑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转移及新增过程,能更为准确地测算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程度与速率。
  • 书讯
    王书华, 毛汉英, 王忠静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6): 776-782.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2.06.018
    Baidu(1005) CSCD(139)
    论文对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方法产生的背景、理论、计算方法和近期成果作了简要介绍,详尽综述了该方法的优缺点。指出该模型具有概念形象性、内涵丰富性、理论思想的角度全面、新颖,实现了对生态目标的测度及极强的可操作性等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其与传统经济指标相脱离的生态偏向性、静态性、忽视污染的生态影响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对其当前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作了较详细的分析,指出其动态性、多指标的整合性、污染影响分析等渐趋完善的发展趋势。
  • 论文
    李秀彬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14(4): 329-333.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99.04.007
    Baidu(970) CSCD(231)
    利用国家、省、县三级行政单位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特征和驱动因子。揭示出:①减少的耕地主要是分布在东部地区质量较好的耕地,而增加的耕地主要是质量较差的边际土地;②非农产业占地的多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减仍十分敏感;③城市化和乡镇企业的分散程度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者建议重新检讨现行的土地管理政策,提出了应尽快从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向“基本农田的有效保护”转移等政策措施
  • 论文
    陈百明, 张凤荣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3): 197-203.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1.03.001
    Baidu(936) CSCD(108)
    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是《21世纪议程》中对各国提出的科学技术优先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部已开始了该研究项目。论文就此对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进行了探讨。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 ,分析归纳了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状况及可借鉴之处 ;指出在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与评价的研究中 ,必须从3个方面开展深入探讨。第一是土地利用分区及制定区域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第二是研究制定主要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 ;第三是研究制定典型区域(以县域为单位)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只有把3个方面的研究有机融合起来 ,互相反馈 ,互为依存 ,才能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 论文
    李双成, 傅小锋, 郑度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4): 297-304.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1.04.001
    Baidu(877) CSCD(108)
    在对现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度量方法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能值分析(EMA)为理论支撑的区域性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作为案例研究,计算了中国1978~1998年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ESI)。中国经济系统的ESI从高到低的变化历程表明,以经济系统能值流来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处于下降态势,表征为前期下降剧烈,目前趋于平缓。具体表现为对资源特别是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持续强大压力。
  • 论文
    庄大方, 刘纪远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12(2): 105-111.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97.02.002
    Baidu(815) CSCD(207)
    本项研究工作直接应用“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项目和“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取得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研究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极地”模式,并建立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经度、高程模型。
  • 资源生态
    秦艳红, 康慕谊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4): 557-567.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7.04.006
    Baidu(787) CSCD(65)
    通过回顾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拉丁美洲国家)在实施生态补偿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即:界定受偿方和支付方,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机会成本为理论依据,将受偿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设定具有差异性的补偿标准,并将补偿分为基本补偿、产业结构调整补偿以及生态效益外溢补偿3个阶段;综合受益程度、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确定支付方的支付标准;建立融资渠道,有效配置资金;建立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生态补偿机制应以“造血式”补偿为目标,在研究中需加强生态学与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交叉。
  •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倪绍祥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6): 672-683.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3.06.005
    Baidu(561) CSCD(44)
    近10年来,中国土地评价更重视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因素,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农业土地评价较普遍地开展,但林、牧业土地评价仍为薄弱领域。城市土地评价广泛开展。旅游用地评价出现了一些新的评价思路和方法。针对土地退化、土地整理等的土地评价新应用领域不断出现。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已成为土地评价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新方法开始尝试应用。GIS技术在土地评价尤其是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资源生态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1): 105-112.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5.01.015
    Baidu(776) CSCD(150)
    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涵义的基础上,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并对1985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时序基本处于颉颃阶段,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较低;②从空间上看,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明显存在着地域性差异,且耦合协调度表现出东部省区普遍高于中西部省区的规律,同时它还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③由于经济发展、历史基础、自然条件和政策影响的差异作用,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对应性。
  • 论文
    张正峰, 陈百明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6): 664-669.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2.06.002
    Baidu(735) CSCD(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整理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因此,科学分析土地整理潜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及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需要。从内涵上讲,土地整理潜力是相对于一定土地整理标准而言的潜力,是经济、生态条件约束下的潜力,其实质是土地利用潜力。从来源上分析,耕地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农村道路、排灌沟渠的整治与完善、田块的合并与规整、限制因素的改造与消除、农田防护林网的修建与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居民宅基地用地量的降低、建筑容积率的提高、闲散土地的再利用、自然村向中心村的合并以及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配套完善。
  • 资源生态
    章锦河, 张捷, 梁玥琳, 李娜, 刘泽华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5): 735-744.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5.05.013
    Baidu(729) CSCD(68)
    建立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态补偿制度,是自然保护区取得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关键。文章提出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以九寨沟为例,构建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效率的自然保护区居民生态补偿标准的测度模型。结果表明:①2002 年九寨沟游客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61hm2,其年度转化值为8.881 7hm2,是当地居民人均生态足迹0.961 6hm2 的9.27倍;②叠加游客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九寨沟总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005 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202 6hm2,生态盈余为0.197 3hm2;③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为8 643 元/hm2,是当地居民生态足迹效率2 613 元/hm2 的3.31 倍;④以居民退耕还林还草的直接收益损失作为生态补偿最低标准,户均应补偿2 159 元,人均应补偿472 元,以退耕还林还草的游憩功能价值作为生态补偿上限,户均应补偿7 142 元,人均应补偿1 561 元,以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生态足迹效率之差来确定合理的补偿水平,户均应补偿4 983 元,人均应补偿1 088 元。
  • 论文
    摆万奇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15(2): 112-116.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0.02.003
    Baidu(726) CSCD(59)
    在分析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的基础上 ,将城镇用地细化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 ,并将它们与耕地和工业投资、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水资源状况等主要驱动力纳入统一的总体结构中 ,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定量地描述它们的动态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模拟结果显示 ,城镇用地的长期变化趋势是一种“S”型的增长规律 ,从1980年至2030年是城镇用地变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在城镇用地的变化过程中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在总的城镇用地中所占的比例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波动后 ,大约从2020年开始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耕地的变化趋势是持续下降 ,并逐渐消失
  • 论文
    刘宝元, 张科利, 焦菊英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14(4): 345-350.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99.04.010
    Baidu(721) CSCD(92)
    土壤可蚀性是土壤侵蚀预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参数,国外已有物理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应用方便的土壤可蚀性定义和指标。国外的指标在我国不适用,而我国又没有这样的指标。在系统全面查阅和分析60多年来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提出我国土壤可蚀性指标的定义和测定方法,即在15°坡度、20m坡长、清耕休闲地上,单位降雨侵蚀力所引起的土壤流失量。这一标准的确定对规范土壤可蚀性实验研究,促进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 气候变化
    邱新法, 刘昌明, 曾燕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4): 437-442.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3.04.007
    Baidu(690) CSCD(123)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23个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尽管在1960~2000年期间,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但蒸发皿蒸发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较60~70年代下降了136mm,下降幅度为7.5%;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春季,秋季和冬季不明显。对蒸发皿蒸发量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局部区域与整个流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黄河流域上游和下游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中游呈持平并略有上升趋势。
  • 资源利用与保护
    曲福田, 陈江龙, 陈雯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2): 231-241.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5.02.011
    Baidu(675) CSCD(87)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而农地非农化又是这一矛盾的焦点,合理调控农地非农化需要掌握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辨识主导因素。论文从影响土地资源部门配置的社会经济因素出发,构建了一个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1995~2001年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是农地非农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土地利用的比较效益和耕地资源禀赋是农地非农化的基础因素;地方政府的收益以及地方政府的管制应对行为与农地非农化呈正相关关系,而土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与农地非农化的面积呈负相关关系。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研究进展
    梁修存, 丁登山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2): 253-260.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2.02.020
    Baidu(600) CSCD(14)
    在国外有关旅游资源评价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的视觉质量评价、人类文化遗产价值评价和货币价值评价3个方面对国外旅游资源评价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为我国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 研究报道
    谭永忠, 吴次芳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1): 112-117.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3.01.017
    Baidu(594) CSCD(103)
    根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浙江省及各地市、杭州市所属的5个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值可以用来反映一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一般说来,信息熵值愈大,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愈低,反之亦然;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值具有空间分异规律,在全国、浙江省和杭州市3个层面上均表现出信息熵值自沿海向内陆递减;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值在时间上具有动态演变规律。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可综合反映某区域在一定时段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及其转换程度,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 研究方法
    肖风劲, 欧阳华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2): 203-209.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2.02.012
    Baidu(590) CSCD(110)
    生态系统健康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组织、自然系统和人类健康的跨学科综合性学科。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是稳定、持续和活跃的,能够维持其组织结构,受到干扰后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自动恢复过来的话,则这个生态系统是健康和不受胁迫综合症影响的。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原理有动态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创造性原理、相关性原理和脆弱积累性原理等5个原理。论文提出了包括活力、组织和恢复力在内的生态系统健康的8个评价指标,具体地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的评价方法。目前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在进一步发展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同时,需要依靠遥感和GIS等技术来对它进行定量化研究,以促进生态系统健康的发展。
  • 资源生态
    杨志新, 郑大玮, 文化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4): 564-571.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5.04.012
    Baidu(580) CSCD(64)
    由于耕地面积显著减少,京郊农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由1996年的4513384.07×104元下降到2002年的3426990.22×104元,减少1086393.85×104元。其中粮食作物的各项服务功能价值在逐年降低,其它作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年间农业总服务价值平均值大约是其农业增加值的8倍,相当于8元服务价值产出1元经济生产力。6年间接价值平均为3461605.08×104元,大约为直接价值的6倍。农民承担了保护耕地资源的责任,却没有获得相应收益。从构成来看,在京郊现有耕作制度下,提供农产品份额为12.41%;调节大气成分和净化环境价值占据绝对主体,两者之和占农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77%(净化环境占37.51%,调节大气成分占39.48%);土壤积累有机质价值为4.4%;农业观光游憩价值为3.8%;维持养分循环为1.27%;蓄水功能为2.21%;而保持土壤服务功能最低,仅占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