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 全选
    |
    专家访谈
  • 专家访谈
    罗静, 夏军, 郝芳华, 汪芳, 赵雪雁, 王成, 陈诚, 柯新利, 许继军, 路旭
    2024, 39(11): 2505-2524.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0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流域是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于一体的复杂地理空间系统。为推进以流域人类活动空间协同与高水平治理为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特邀请流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领域的10位专家开展访谈。访谈主要从全域整治与区域调控、演变规律与协调模式、实践机制与治理范式等三大视角,围绕流域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流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与空间治理路径、流域产业绿色转型与生态服务等三条主线展开。主要结论有:(1)全域尺度流域资源配置与污染整治的系统性工程建设。全流域视角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配置体系需以“节流”为重点,以“开源”为支撑,从工程和非工程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流域水资源配置体系,深度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流域面源污染系统治理修复工程应围绕提升源头监测和负荷估算能力、加强治理修复系统性设计、健全协同管理机制三方面工作进行。(2)流域人地关系的演化规律、人类活动空间的高水平治理与人地系统的协调发展。流域系统人地关系演化经历了城乡系统对环境变化、文化响应的长时序、多尺度的地方适应,呈现出典型的动态适应性、多尺度空间关联性和历史依赖性的特征。流域人类活动空间治理需要从资源要素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多尺度多维度联动以及全局性与差异性等方面予以重视,共促流域人类活动空间治理从碎片分割走向整合协同。推动流域人地系统协调发展应从系统思维出发探究内部要素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促使系统形成合理化的要素组合、高效化的组织结构和多功能的协调耦合状态,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统一。(3)流域农业生产的绿色集约化转型与生态系统的治理模式。流域生态系统治理建立在系统内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优化基础上。一方面,从污染防控实践出发,农业生产转型必须坚持农用化学品使用强度减量化和资源利用的高效化道路。优化耕地系统布局,促进耕地系统向创新要素集约型转型,可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流域的生态治理理念从“重生态”观念转向“重治理”理念,以河长制、生态补偿为代表的制度建设是现阶段流域治理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缺少系统性的机制框架,尚未形成流域上下游、干支流、江湖协同的共抓大保护格局。未来机制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从多角度出发,确立总体路线图和实施路径,创建多元化生态补偿融资模式,明确生态补偿对象、责权利方式和效益回报模式。上述观点,可为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

  • 专家访谈
    谭荣, 沈镭, 邱少俊, 刘伯恩, 朱道林, 曹正汉, 吕宾, 范振林, 石敏俊, 王荣宇
    2024, 39(11): 2525-2540.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0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期以来中国进一步推动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这轮改革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作出的一项包括价值理念、体制机制、制度体系、管理模式等内容的系统性创新。来自管理学、经济学、资源科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以及自然资源管理实践领域的10位专家学者,以访谈的方式从背景、问题、导向、机制、制度、模式和启示等维度,探讨了新时期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意义。具体而言: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一项重大任务。它旨在解决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亟需健全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两类体制机制的内容。当前国家正在通过推动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来优化中央和地方关系;通过健全经营性和公益性两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机制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了改革的要求与方向。中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权创新,具有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意义,能够为丰富产权理论做出新的贡献。

  • 其他研究论文
  • 其他研究论文
    陈藜藜, 邹朝晖, 张玉梅
    2024, 39(11): 2541-2553.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0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模式构建是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基于委托代理主体、客体、性质等内容构建委托代理模式,重点区分所有权和监管权(“两权”)的行使主体及其行使路径。研究表明:应将资源资产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别以行政授权和信托方式实现其所有权委托代理,并确保履行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主体的独立。但当前自然资源资产“两权”交织且其行使主体高度重合,“两权”行使的分离应循序渐进,逐步让行使主体从部门内机构的独立到部门之间的独立,并配套完善法律基础、摸清家底、明确资源清单、确定收益共享方式和建立考核监督机制等措施。

  • 其他研究论文
    谢花林, 罗世龙, 陈倩茹
    2024, 39(11): 2554-2569.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0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资源生态产品的经济属性和物理属性引致的五重困境,在文献梳理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建构由设计原则、关键机制和角色定位组成的水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中心治理体系框架。其设计原则包括水资源产权的划定、水资源利用方向的确定、嵌套式治理和发展、市场开发和组合运营、水资源价值循环、监督、反馈和利益整合。关键机制包括以新制度供给明确水资源生态产品权属,以可信承诺规范交易流程,以相互监督保障价值实现。角色定位有助于明晰各确定型利益主体的职能划分,推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担当集体的形成,推动水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中心治理体系高效运行。通过为多方参与主体提供正和博弈平台,多中心治理体系以异质性制度供给解决多主体利益冲突,促进水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其他研究论文
    苏鹤放, 顾朝林, 曹根榕
    2024, 39(11): 2570-2587.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0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农业空间用地分类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严重滞后于国土空间规划实践需求。本文在与《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充分衔接的基础上,通过重构分类框架、划归一级类、完善二级类、细化三级类的“正推”逻辑,形成了科学系统、适用可行、全域覆盖的农业空间用地分类体系,概括为:(1)农业空间用地分类框架根据主导功能分为农村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地和农村生态用地;(2)在原有一级类基础上,经筛选、合并、拆分,共得到14种农业空间用地一级类;(3)在原有二级类基础上,经直接或间接转化,并将农业生产用地按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标准划分为生产型、生态型、融合型,共得到85种农业空间用地二级类;(4)在原有三级类基础上,根据农村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地和农村生态用地的不同特点,对部分有精细化管控需求的农业空间用地三级类进行补充细分。该用地分类体系细致地反映了农业空间复杂多样的土地利用实际,能够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对用地图斑精细化布局与管控的需要,为合理配置农业空间要素、优化农业空间土地利用布局、促进农业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 其他研究论文
    谷晓坤, 申端帅, 秦弋丰, 周小平
    2024, 39(11): 2588-2600.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06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国土空间治理工具,可直接对接乡村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然而,聚焦二者关系的相关研究几乎空白。鉴于此,采用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系统阐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气候变化适应的影响路径与评估框架。研究结果表明:(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整治—运营”的联动体系使之具备多功能性和空间营造力特性,可在乡村气候变化适应视域下发展成为一种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跨部门空间治理工具。(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气候变化适应之间形成“工具—场域—惯习”的交互关系,前者作为空间治理工具,通过“乡村空间场域气候适应性形塑—多元主体气候适应性惯习养成”的链条影响乡村气候适应能力,不同整治内容对乡村农业管理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和生态安全系统的联动影响路径具有差异性。(3)建立了“韧性—潜力”两步骤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气候变化适应的影响评估框架。研究结果为理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气候变化的关系开辟了新视角,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推进乡村适应能力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借鉴。

  • 其他研究论文
    刘丽, 孙炜琳, 王国刚, 李玉义
    2024, 39(11): 2601-261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07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耕地保护不仅从质量上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还从数量上拓展农业生产空间,耕地“提质扩容”释放的粮食产能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运用局部均衡模型模拟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利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到2030年,(1)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粮食产量提高4%,碳排放减少3.8%,增产效应上改造提升大于新建;(2)黑土地保护显著提高玉米和大豆产量,若50%黑土地实行玉米大豆轮作,大豆能增产1.9%~5.8%;(3)盐碱地综合利用进一步释放增产潜能,投资增产效果上改造盐碱地大于新建高标准农田,但仍面临水资源约束、开发利用难度大等挑战。未来应高度重视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关注盐碱地综合利用,推进耕地资源“提质扩容”,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其他研究论文
    杨人懿, 杨子生, 钟昌标, 杨诗琴, 曹琳琳
    2024, 39(11): 2619-2638.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0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粮食安全乃是“国之大者”,然而在现实中却往往呈现出“产粮大县、经济穷县”“粮食产出多,农民收入低”等反常现象。针对现有“资源诅咒”研究中几乎未涉足粮食与耕地的话题、缺乏资源丰裕度对居民收入影响的定量实证分析等不足,采用省域和县域两种尺度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分别搜集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21年和2843个县域2014—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中国耕地—粮食丰裕度与居民收入关系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的耕地—粮食丰裕度对农村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抑制是客观存在的;耕地—粮食丰裕度分别对70%以上的省域农村和城镇居民以及56.81%和64.09%的县域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现象(含潜在抑制)。本文据此提出了破解耕地—粮食丰裕对居民收入抑制的对策建议。

  • 其他研究论文
    张梦玲, 鲍海君
    2024, 39(11): 2639-2656.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0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等多重价值功能,如何挖掘利用其功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3—2021年浙江省6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将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设立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PSM-DID),分析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设立对遗产地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遗产地的共同富裕水平,且随时间的推移,农业文化遗产设立的政策效果越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水平和产业融合水平的提升是农业文化遗产地发挥共同富裕效应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文化遗产在遗产类型等级更高和经济发展水平更好的地区,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的作用力更强。建议充分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多重资源优势,实行差异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政策,以激发农业文化遗产对共同富裕的提升活力。

  • 其他研究论文
    杨恒, 马雯秋, 张卓彦, 刘童心, 张杨
    2024, 39(11): 2657-2675.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10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丘陵山区耕地实施机械化整治,是提升土地质量、增强农业生产效率及推动农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关键策略。选取重庆市为研究区,基于径向基函数模型,从耕地生态系统外源干扰胁迫和内源恢复状态角度,测算并预测宜机化整治工程实施前后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时空变化特征,识别并诊断其主导障碍因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面向宜机化整治的耕地生态安全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研究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空间上呈现显著的“东高西低”分布格局。(2)预测2021—2025年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由0.53增长至0.54,耕地宜机化整治工程的生态正向效应正在逐步显现。(3)整治前期,坡度、景观格局指数等耕地自身生产和生态状态是主要限制因子;整治过程中,工程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性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原因;整治完成后,劳动力、农机总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失衡是降低耕地生态安全的主导因素。(4)未来应以“两山”理念为引领,推进基于生命周期的耕地整治生态建设,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等原则,设计实施差异化的宜机化整治耕地生态安全提升路径。研究结果将为落实丘陵山区“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要求和实现耕地利用生态文明提供科学参考。

  • 其他研究论文
    朱青, 蔡永立
    2024, 39(11): 2676-2690.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1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安全评价和预测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空间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是生态安全管理与决策的有效手段。以淮河流域为例,从生态风险、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服务三个维度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框架,揭示2000—2020年生态安全的时空分布格局;利用斑块级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识别影响生态安全的内外部关键因素,预测潜在风险区。结果表明:2000—2020年淮河流域生态安全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整体呈现“东北—西南高、东南—西北低”的分布格局;相对安全等级和一般安全等级面积占比最大(均在30%以上),转移面积最多。相比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外部因素,风险、健康和服务等内部因素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更大,且多以调节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足迹等因素为主导。到2030年淮河流域生态安全状况相较2020年有所下降,安全等级区域在东北部山地丘陵地带和西南部林农交错地带的空间变化最为明显。研究结果不仅是对现有生态安全评价和预测研究的有益补充,而且对淮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其他研究论文
    赵良仕, 江家喜, 王泽宇
    2024, 39(11): 2691-2720.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1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度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沿线国家的渔业隐含能源强度和渔业贸易隐含能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海丝”沿线国家渔业贸易隐含能源流动网络,并以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测度了该网络特征,通过QAP回归模型定量解析了网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海丝”沿线国家渔业能源利用效率整体不断提高;(2)“海丝”沿线国家渔业贸易隐含能源流动网络呈现小世界性特征,网络节点存在非均衡特征;(3)“海丝”沿线国家渔业贸易隐含能源流动网络可分为“中介人”“净溢出”“双向溢出”和“净受益”四个板块,板块的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地域集中性;(4)在经济发展水平、渔业贸易、资源禀赋等因素的驱动下,“海丝”沿线国家渔业贸易隐含能源流动网络趋于复杂和稳定,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板块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 其他研究论文
    张恒, 常江
    2024, 39(11): 2721-2734.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1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落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多重目标的关键手段,深入探究其与城市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中国2010—2020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政策对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效应,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进一步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能够显著地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旧成立;试点政策对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效应具有显著的城市和区域异质性,在中东部地区、城市规模较大的城市,试点政策对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成果对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营造美好的城市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政策效益与学术价值。

  • 其他研究论文
    多鑫, 徐占军, 杨璐, 祁强强, 羊华东, 李哲
    2024, 39(11): 2735-2752.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111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露天矿区土壤活性有机碳(LOC)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机制,以平朔露天煤矿9种复垦模式和4个复垦年限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LOC时空分布规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冗余分析探讨了LOC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LOC有明显表聚特征;(2)土地复垦能显著增加LOC含量,不同复垦模式LOC含量差异显著,呈现混交林>原地貌>纯林的现象,油松×刺槐×榆树恢复效果最佳;(3)LOC含量随复垦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但复垦26年后LOC/SOC未达到原地貌水平;(4)直接影响LOC的因素依次为土壤理化性质>土层深度>复垦时间>复垦模式;(5)土壤环境因子对LOC的总解释度为68.52%,其中黏粒、AK及SW对LOC的解释度高于其他因子。结果表明:植被重建时应采取多层次、多样化的植被种植策略,适当增加本地优势植被比例,并注重保护原有微生物群落;改善土壤质地、加强水肥管理是促进矿区生态恢复的关键。本文可为露天矿区复垦提供固碳增汇策略和相应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