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 全选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朱鹤, 高翔宇, 张生瑞, 张桐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资源的认知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传统的旅游资源研究、保护和开发通常依托于单体展开,而忽视了资源的集聚特征和组合价值。聚焦旅游资源区域组合,以国家战略导向和新时代旅游业发展需求为背景,重新梳理旅游资源区域组合的相关研究基础;面向旅游资源价值转化和可持续利用,从地域特征、组合特征和价值特征三个方面分析旅游资源区域组合的内涵;基于多源异构数据,以自动化识别为目标,结合知识图谱、文本分析、图像分析等技术,提出旅游资源区域组合的识别思路、方法和技术体系;归纳出旅游资源区域组合划定的原则与依据、旅游资源区域组合模式与方法、旅游资源区域组合的评价体系、旅游资源区域组合的价值转化路径和旅游资源区域组合开发保障体系五大关键问题,力求推动旅游资源区域组合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邹永广, 雷振仙, 廖金斤, 李媛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资源持续关注损失是旅游资源的关注度降低或转移的现象,对于提升旅游资源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网络舆情大数据,综合运用情感分析、LDA主题模型、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测度旅游资源持续关注损失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旅游资源持续关注损失的因素及路径。研究发现:(1)旅游资源的持续关注损失具有波动性,但内部趋于稳定的特征。(2)研究期内,山东淄博、重庆洪崖洞、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持续关注损失呈下降趋势,茶卡盐湖、啤酒节、《印象·刘三姐》、大宋千古情等的持续关注损失呈上升趋势,大唐不夜城的持续关注损失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旅游资源的持续关注损失受旅游供给、市场需求、新媒体传播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形成旅游资源低持续关注损失的组合路径为产品创新型和媒体营销型。研究结果为理解新媒体时代下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提供理论借鉴,并为有效匹配公共服务供给、提升资源品质与推广提供实践指导。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王思雅, 孙九霞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集中关注资源的经济属性及其对产品或产业的经济转化效应,较少关注资源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效应。对云南省环洱海地区中具有不同旅游介入度的三个乡村社区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旅游资源开发的社区异质化效应,以及旅游资源开发和社区异质化的双向驱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区别于其他乡村资源开发模式,旅游资源开发使得同质性的村落共同体产生纵向上的经济异质化和横向上的群体异质化。第二,旅游资源开发和社区异质化产生双向驱动机制。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资源价值的转化,从而形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链接,带来了物质财富和人口群体的吸附。另一方面,社区异质化带来了资源利用主体的内部张力,形成了多元化和系统化的资源利用方式,从而促使资源类型整合和资源范畴拓展。在外部市场驱动和内部社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旅游资源得以开发和再开发,呈现出价值转化效应和范畴拓展效应。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程锦红, 王峥, 程占红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厘清酒店从业者低碳认知与行为差异,对实现碳中和目标与推动景区酒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采用主成分分析、耦合协调度、配对样本T检验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讨了五台山景区酒店从业者低碳认知与行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酒店从业者低碳认知和行为主要涉及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管理、低碳循环、低碳服务和低碳供应6个维度,而影响因素包含人地观、气候变化观、碳中和知识与方式、生态文化、低碳服务成本、低碳社会氛围与政策、低碳设施与条件7个维度。(2)根据酒店星级不同,将酒店从业者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三星级以下及民宿从业者四组,且其低碳认知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3)四组酒店从业者的低碳认知与行为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低碳认知方面,四组类型均表现为低碳饮食认知滞后,而在低碳行为方面,四组类型则均表现为低碳供应行为、低碳住宿行为、低碳管理行为、低碳循环行为和低碳服务行为滞后。(4)基于低碳认知与行为耦合协调的不同,五星级酒店从业者在低碳住宿、循环与供应维度均处于中级协调,而影响其协调的主导因素是人地观、低碳设施与条件。四星级酒店从业者在低碳供应维度处于初级协调,低碳住宿与循环维度则为中级协调,主要驱动力是低碳设施与条件、低碳服务成本、碳中和知识与方式。三星级酒店从业者在低碳供应维度处于初级协调,低碳住宿与循环维度则为中级协调,主要因素是生态文化、碳中和知识与方式。三星级酒店以下及民宿从业者在低碳循环和供应维度处于中级协调,主要影响因素是低碳服务成本、低碳社会氛围与政策。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王雨青, 李玉凤, 徐薇, 贾悦, 张玥, 刘红玉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正确认识旅游生态承载力是指导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出“多尺度融合”评价单元划分方法,引入“载体—载荷”视角创建新的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以江苏省沿海县域为例,对所建立的评价单元划分和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利用多尺度融合的方法将江苏省沿海区域划分为4.9×105个评价单元,共跨越七个空间尺度;(2)多尺度融合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揭示了旅游生态载体和旅游载荷评价指标在不同尺度评价单元内表现差异显著;(3)江苏省沿海县域旅游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出从海向陆逐渐减弱的特征,同时大部分地区存在“超载”风险。本文突破了传统的评价单元尺度单一和旅游生态承载力“阈值”限制的问题,以期为区域评价单元划分和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参考。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卫嫚, 黄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旅游地是推动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区域,精准把握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多维特征,系统解析其促进乡村旅游地共同富裕的机制,有助于丰富新时代城乡共富理论体系。基于共生理论,构建“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结果—共生效应—共生目的”的链式因果理论框架,解析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对乡村旅游地实现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对长三角地区60个乡村旅游典型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能够持续加深城乡共生关系和提升乡村旅游地共同富裕水平,但呈不均衡发展特征,形成“核心—边缘”等级层次的空间布局。(2)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能够线性地促进乡村旅游地实现共同富裕,并通过旅游人才建设、旅游市场拓展、空间景观整合、旅游资源配置形成共生新能量以增强促进效应。由于乡村处于物质富裕积累时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旅游市场拓展机制发挥最高的中介促进效应。(3)不同城市规模的城乡共生单元内,人口、土地、产业共生环境进行差异化融合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相比于中小城市,大城市促进效应更高。大城市以产业为核心共生环境,并在人口规模优势下激活旅游市场和培养旅游人才,而中小城市以人口为核心共生环境,人口回流后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高,从而大中小城市均能实现乡村旅游地共同富裕。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抓手,立足乡村旅游发展情景深入研究,可为国家重大现实问题提供前瞻性思考。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李云云, 刘浩龙, 刘俊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国物候观测网北碚和仁寿物候观测站点1973—1996年和2003—2012年18种植物物候观测数据,1987—2014年川渝权威报纸赏花节庆日期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评估了气候变化对赏花旅游的影响与人类适应行为。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川渝地区赏花旅游的影响以有利为主,50%的植物赏花季长度显著延长,27.8%的植物赏花季长度显著缩短;中国人偏好的观赏物种中,气候变化对山茶和山桃的赏花旅游活动有利,对紫玉兰不利。温度是影响赏花季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花期前一个月或前三个月温度每升高1 ℃,赏花季长度大多数延长5.99~7.57天或4.41~11.71天,少数缩短1.99天或2.26~4.99天。50%的赏花旅游活动组织者尚未意识到气候变化影响,没有采取正确适应策略;50%的赏花旅游活动组织者根据温度变化调节节庆日期,科学的方法应为根据物候动态调整赏花节庆日期。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梁增贤, 李新静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淡季与旺季问题是促进生态旅游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旅游化是生态地区常用的平衡途径。然而,现有旅游化研究缺乏有效的分析工具和解释机制,难以厘清旅游地历时态的阶段性特征、因果机制及其时空影响。拓展旅游化理论的应用情境,构建包含时空维度的旅游化模型,并开展案例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收集二手数据等方式获得多源数据,解释与厘清新疆赛里木湖景区由生态牧场到成熟生态旅游地20多年的旅游化过程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赛里木湖的旅游化经历政府主导的内部空间旅游化、政府主导的外部空间旅游化、企业主导的深度时空旅游化、政企主导的淡季时间旅游化四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先内部旅游化、再外部旅游化及先旺季和白天的旅游化、再夜间和淡季旅游化等特征。赛里木湖旅游化的各阶段互有交叉,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旅游化的驱动力均不同。其中,内部旅游化是构建吸引力的重点,外部旅游化是发挥吸引力的关键,二者应相互协调。本文提出的旅游化模型为理解旅游化的演进规律和各阶段的因果关系及其影响提供了分析工具,为生态旅游地平衡保护与开发、破解淡旺季供需矛盾、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指引和案例借鉴。

  • 新质生产力专家访谈
  • 新质生产力专家访谈
    王金伟, 陆林, 王兆峰, 魏敏, 宋瑞, 杨勇, 白凯, 林明水, 虞虎, 朱鹤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的核心动力,是建设旅游强国的战略支撑。为了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并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战略路径,特邀请区域经济、数字经济、旅游管理、旅游地理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开展访谈。访谈基于“问题导向—创新思维—路径机制”的逻辑思路,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机遇与挑战、核心内涵、动力机制、创新路径等内容展开。主要结论如下:(1)科技革命下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旅游业的生产效率和增长质量,而且还能有效催生出旅游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并不断释放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然而,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创新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尤其是旅游创新软硬环境缺乏系统化建设、旅游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传统旅游业的复杂性带来的创新发展阻力以及新技术新动能转化带来的“阵痛”等问题值得关注。未来开拓旅游新质生产力可以重点关注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培育旅游业新质劳动者,优化整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为代表的生产力要素,全面提升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2)新发展理念下创新成果向现实旅游生产力转化的核心标志与动力机制。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有以下具体特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现代化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要素整合和供需匹配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3)国家战略导向下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进路与科学图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科技已成为旅游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与此同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旅游业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也日益突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要素资源流通不畅、旅游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能效,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深化旅游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旅游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加快建设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专业化人才培养质量。上述观点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学理解,同时也能为推动旅游强国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 其他研究论文
  • 其他研究论文
    张瑶瑶, 龚冬琴, 陈焕元, 冯益潘, 鲍海君, 吴绍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传统的地质资源概念难以全面反映其地位、功能、价值,而地质生态产品提供了地球系统科学支撑生态文明语境下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基于生态地质系统理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级联模型,首次提出“地质生态产品”概念。从地质—生态系统的互馈机制切入,明晰地质—生态系统服务;进而构建价值实现级联模型,厘清地质生态产品的形成逻辑及概念内涵、属性类型;最终面向价值实现,提出地质生态产品的应用框架,形成了“地质环境资源—人类福祉”的价值转化链条。研究表明:地质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立足“地质—生态系统”整体观,有助于拓展生态产品的深度和广度,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生态保护修复等探索地学特色路径。

  • 其他研究论文
    邓毛颖, 韦晓莉, 张国俊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双碳目标下,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协调演进对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协调演进的时空格局特征与类型。结果表明:(1)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水平均呈现增长态势。(2)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协调等级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东、中部向西部、东北递减格局。(3)协调演进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且以HH型、LL型、HL型为主。(4)协调演进重心呈现由东北向西南迁移的趋势。(5)协调发展类型分为“城镇化先行”“绿色发展先行”与“同步发展”三种,其中“城镇化先行”为最主要类型。针对不同协调发展类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持续助力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协调演进。

  • 其他研究论文
    王华, 方国臣, 赵万民, 周国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山—水—城”空间格局是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山水环境交互适应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关系。通过阐明“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概念内涵,从地理学视角建立其分析框架,选取典型城市万州为研究区,利用田野调查、地形位置指数模型、MCR模型等方法,综合研究三峡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生长模式、形成机理与优化调控。研究发现:(1)三峡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演化是一个“生成—强化—解构—重组”螺旋式上升的生长过程。在对外开埠与移民搬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万州“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结构形态与地域功能不断演化与重组。(2)三峡库区城市扩张对山水生态网络的影响与反馈,以及山水环境变化对城市空间生长的限制与引导,形成独特的“山—水—城”空间格局与生长模式,包括6种动态生长模式与12种静态生长模式。(3)地域性空间组织关系的重构以及城市系统的选择,决定“山—水—城”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化,受“自然山水环境+社会经济转型”“地域特殊事件+山水环境变化”的综合驱动,三峡库区城市空间生长逐渐突破实体门槛的限制,并向下一阶段生长周期持续演进。由此,提出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调控路径,为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与系统治理提供支撑。

  • 其他研究论文
    丁楠, 李义博, 陶福禄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海河流域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之一。人口密集、长期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剧了该区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海河流域径流、泥沙以及氮磷流失的影响,不仅可为流域水沙灾害的预警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理解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1985—2015年海河流域气候、土地利用、蒸散发(E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净初级生产力(NPP)等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六个子流域中,各变量(ETNDVINPP、径流、泥沙、氮磷等)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2)温度和降雨直接影响径流,从而间接地影响泥沙和氮磷流失;(3)蒸散发受到温度和降雨影响,直接影响径流,并间接影响泥沙和氮磷流失。由此揭示了过去30年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机制,对于理解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