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 全选
    |
    新时期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
  • 新时期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
    杨振山, 杨航, 杨林生, 葛全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评估与监测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研究和本土化方案设计已全面展开,但在相关评估与实践过程中对于目标约束、层级传递等方面的考量仍然不足。为此,从系统性和开放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多尺度空间解构与评估方案。结果表明: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生态安全、环境适宜、绿色发展等维度与可持续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差距在快速缩小,社会和谐维度虽然水平逐年提升,但距离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异等问题较突出。针对差异化目标,多尺度协同推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该评估方案可为诊断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问题、理解不同地区间和不同目标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支撑,也有助于不同层级、不同参与主体在开放框架下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系统地评估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进程。

  • 新时期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
    张扬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使用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强度和效度视角研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影响,因子影响力为0.089;(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效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因子影响力为0.406;(3)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度位于6.29~7.46、7.14~8.66、6.22~6.94、7.72~9.11和3.59~4.29区间时,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值最高。研究认为科学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可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保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最优强度区间与完善补偿机制、提升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效度、有针对性地拟定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建议。

  • 新时期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
    成金华, 左芝鲤, 詹成, 郭海湘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锂资源在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锂资源的供需关系和市场格局愈加复杂,相关风险也逐步显现,这使得锂资源综合风险预警和科学管理变得迫切且必要。根据资源安全的五种基本含义对应地构建了涵盖“资源—技术—贸易—市场—社会”的中国锂资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采用CRITIC权重结合灰色关联投影法对其进行了评估与预警,并采用通径分析厘清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锂资源综合风险常年处于中风险及以上水平,以2015年为分水岭呈现双波峰变化状态,其中技术风险、贸易风险和社会风险呈现明显的多峰形态,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2)中国锂资源综合风险未来将维持在“中警”状态;(3)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 新时期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
    李逸, 赵媛, 夏四友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能源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能源运输管道安全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跨境油气运输管道为研究对象,从管道自身安全、管道途经国家安全两个方面,构建涵盖管道、资源、经济、政治、外交五个维度的油气运输管道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模型对2020年中国跨境油气运输管道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划分类型区。结果表明:(1)原油运输管道安全性突变级数值排序为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缅原油管道;天然气运输管道安全性突变级数值排序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各管道在分维度下各具优劣势。(2)根据系统聚类法将管道划分为安全性较高型、安全性较低型两种,安全性较高型管道目前运行态势良好,但仍存在安全隐患;资源短缺、政局动荡、经济弱势成为影响安全性较低型管道安全评价的不利因素。

  • 其他研究论文
  • 其他研究论文
    王彦开, 赵渺希, 吉瑞, 师浩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受极端天气、公共卫生和俄乌战争等重大突发事件影响,维育食物系统的稳定成为保障城市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议题。利用食品企业公共交易数据构建耦合地理空间的食物供应网络,并结合网络分析方法,探究珠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食物供应网络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风险传播视角下区域食物供应网络的“动态”韧性表现,并识别影响网络稳定的关键性节点。研究发现:珠三角形成了以广佛、深圳为核心的多中心食物供应组织结构和城市自环结构,多中心避险能力较高;区域食物供应具有空间邻近性和来源多样性的特征,交易总量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蓄意攻击相比随机攻击能显著降低食物供应网络的韧性,度中心性排名前15的节点是引发级联效应并导致网络性能严重下降的关键性节点。基于上述结果,从深化国内外生产网络合作、强化食物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格局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区域食物供应稳定的政策建议。

  • 其他研究论文
    江帆, 种聪, 宋洪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全国14个省份2022年的微观调查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逆概率加权和逆概率加权回归调整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生产托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农业生产托管参与决策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农户的一种“自选择”行为。(2)农户购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相较于未购买服务的农户,购买服务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会高出约2.51%~3.40%。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托管能够有效减少粮食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投入,提高种粮农户的技术采纳概率。(3)农业生产托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在产销平衡区、在小麦生产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且这一正向作用在小规模、高兼业水平、新生代的农户群体中更为突出。

  • 其他研究论文
    田彩红, 李琳, 廖斌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6—2021年长江经济带5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非线性调节机制。研究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县域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并呈现“下游高、中游平、上游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长江经济带县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但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下游县域>中游县域>上游县域。(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在下游县域呈“U”型特征,在上游县域先呈边际效应递增再呈边际效应递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产业升级的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上游县域、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在下游县域呈“增长—缓冲—增长”特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技术创新的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下游县域呈“增长—缓冲—增长”特征,上游县域不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也为其他欠发达国家的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 其他研究论文
    吕晓, 孙晓雯, 彭文龙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曲阜、莒县526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碳足迹、能值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估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SICLU),在对耕地转入影响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耕地经营规模、细碎化水平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耕地转入户SICLU水平较高,耕地利用可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生态效率有待提高。转入户、未转入户、全样本农户户均耕地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分别为0.115、0.067、0.081,0.623、0.630、0.628,0.045、0.043、0.044,0.261、0.247、0.251。(2)基准回归表明耕地转入对SICLU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抚养比是影响SICLU的重要因素。(3)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耕地转入对经营规模、平均地块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经营规模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19;平均地块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021%;以上中介效应均通过稳健性检验。(4)农户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耕地转入对“高家庭抚养比”“参加农业保险”组农户SICLU水平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低家庭抚养比”“未参加农业保险”组农户SICLU水平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耕地转入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推动耕地利用转型具有指导意义。

  • 其他研究论文
    刘海龙, 王改艳, 张鹏航, 王争磊, 张丽萍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三维流域生态韧性分析框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并分析2000—2021年汾河流域县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揭示耦合协调的空间集聚特征,引入协调影响力指数表征各子系统对整体耦合协调度的作用力及作用程度。结果表明:(1)2000—2021年汾河流域各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缓慢提升,“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显著,生态韧性综合指数持续降低,空间格局上高值区呈“S”型分布,低值区集中于中部谷地。(2)耦合协调度呈现由“轻度协调”向“轻度失调”下滑的发展特征,受区位优势和生态禀赋因素影响,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呈现由核心向边缘逐级提升的“环状”分布格局,空间集聚趋势显著。(3)新型城镇化中人口、空间、社会、绿色子系统对综合耦合协调度起反向阻滞作用,经济城镇化对综合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先阻滞后推动,生态韧性子系统对综合耦合协调度均起反向阻滞作用,规模、密度韧性阻滞力增强,形态韧性阻滞程度减弱。(4)新型城镇化水平不均衡发展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生态韧性受制于生态资源本底,空间演变存在路径依赖现象,汾河流域兼具城镇化推进对生态产生负效应的流域普遍性特征和资源发展型县域产业转型缓慢、生态建设较城镇化显著滞后的特殊性。

  • 其他研究论文
    张潇, 李冬花, 张晓瑶, 司月芳, 谷人旭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创性举措,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重构具有深远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30 a土地利用数据,借助景观指数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多尺度检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对城市形态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3 km与5 km缓冲区内均实现了从乡村地域到城市地域的转变,城市形态趋于规则化和紧凑化,并且具备一定空间分异特征;(2)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导致两种缓冲尺度内的形状指数下降,紧凑度指数上升,还致使5 km缓冲区内的规模指数显著降低;(3)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集聚与约束效应,行政托管的管辖模式,以及企业超额用地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周边地区城市形态演化格局。

  • 其他研究论文
    徐可西, 詹冰倩, 姜春, 鲍海君, 苏婕妤, 何旻宇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低碳城市空间格局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城市碳排放约束目标,构建了集约、紧凑、高效、绿色导向下的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理论框架,剖析了城市空间格局要素与碳核算体系的内在关系,进而开发了涵盖城市规模、城市形态、城市布局和蓝绿空间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城市规模维度旨在控制无序扩张,涉及人口、经济和空间规模三方面指标;城市形态以外部紧凑为导向,涵盖城市平面形态和立面形态两方面指标;城市布局以功能高效为落脚点,涵盖居住密度、职住平衡比等指标;蓝绿空间关注城市碳汇的提升,包括蓝绿空间占比、融合度等指标。遵循“评价指标—规划策略—规划内容—空间响应”逻辑主线,提出了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合理控制城市扩张,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打造紧凑城市形态,人城产交通一体化、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构建市域生态网络、提升固碳增汇能力四条实践路径,为碳排放约束下的城市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了方向。

  • 其他研究论文
    刘志华, 徐军委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7—2021年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省域碳排放公平性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与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会对省域碳排放公平性的提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仍然成立;(2)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升环境规制强度、优化能源结构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省域碳排放公平性水平;(3)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省域碳排放公平性的影响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这种效应通过“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对“地理邻近”省份与“经济邻近”省份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 其他研究论文
    张雪纯, 曹霞, 宋林壕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要求下,碳排放交易制度作为典型的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其减污降碳效应备受关注。基于2000—2020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碳排放交易制度对试点地区减污降碳的影响效果,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碳排放交易制度推动减污降碳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碳排放交易制度在试点地区具有较为显著的减污降碳效应;考察试点地区个体政策实施效应,北上广的减污降碳效果最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东部地区的减污降碳效应更为显著;不同大气污染物异质性分析显示,碳排放交易制度对PM2.5减排有更明显的效果。

  • 其他研究论文
    汪宗顺, 张海鹏, 岳超, 杨红强, 张寒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造林增汇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但其碳中和效果背后的成本有效性不可忽视,这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重要。基于西北地区GIS平台数据,构建地理—经济—生态三维整合分析框架,采用环境因子叠加模型和土地利用动态优化模型,从自然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角度识别了西北地区边际可造林区域,采用Richards生长方程预测了造林碳汇潜力,以此为基础拟合了碳汇供给曲线,并对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成本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满足自然和经济双重可行性的造林土地面积为102.71万hm2,仅占自然可行造林土地面积的20.56%。其中以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主要分布在青海和甘肃两省。(2)西北地区造林的碳汇潜力为9.37 Mt CO2/年,到2060年能够为该地区碳中和目标提供约9.70%~15.06%的贡献,不可忽视。(3)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平均成本为948.81元/t CO2,相比于能源碳减排路径,整体上不具有成本有效性。且在迫切应对气候变化情景下,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成本有效性更弱。据此,提出强化造林增汇对碳中和贡献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