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ular Articles

Research on the confirmation, measurement and form compil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ssets

  • JIA Yi-zhen , 1 ,
  • SHEN Ju-qin , 2 ,
  • WANG Han 3
Expand
  • 1. School of Business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Jiangsu, China
  • 2.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 China
  • 3. School of Accounting Wuxi Taihu University, Wuxi 214063, Jiangsu, China

Received date: 2021-11-08

  Revised date: 2022-07-23

  Online published: 2022-12-28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compil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sset accounting table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sset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sset connotations, the concept and scope of water resources assets are clearly defined. Based on the service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entity's different water use methods divide water resources assets into 3 categories, 14 sub-subjects, water rights assets, water economic assets, and water ecological service assets; the accounting model for each subject of water resources assets is determined; and finally, water resources sheets are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asset accounting table measures the physical quantity and value of Zhengzhou's water resources assets. The research further improved the confirmation, measurement and presentation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assets, 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balance sheets.

Cite this article

JIA Yi-zhen , SHEN Ju-qin , WANG Han . Research on the confirmation, measurement and form compil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sset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2 , 37(12) : 3297 -3312 . DOI: 10.31497/zrzyxb.20221218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举措,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被首次提出[1-4]。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和核心报表,由此成为学者们分析和研究的重点[5-7]。从已编制地区的工作成果来看,目前试编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更多的是对区域水资源的存量和污染状况进行统计,并未真正涉及到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中最为关键和基础的水资源资产的确认及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8-11]
水资源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作为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重点与难点,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不同的学者基于各自领域和专长对其进行界定与辨析,但就理论和实践层面而言,均存在着明显的争议和不足。对于水资源资产的界定和确认,沈菊琴等[12,13]认为在水权市场中进行交易的水资源是由水利工程调控、供给或处理后能被人们所使用的这部分水资源。甘泓等[14]、贾玲等[15]、刘彬等[16]、孙萍萍等[17]、秦长海等[18]基于水资源的特性,认为水资源资产属于水资源中具有效用价值和稀缺性的一部分资源,是所有权归属于国家所有的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资源,水资源资产可以通过分配所有权,在区域和用户间流转,并通过与社会经济的交换产生经济价值,所以其符合经济学和会计学上一般资产的属性。耿建新等[19]、吕晓敏等[20]通过对比管理学和会计学中有关资产的概念与定义,认为水资源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给该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水资源,具体包括内陆的所有能够或者预期可能被提取后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对于水资源资产计量问题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水资源资产价格确认和水资源价值评价等方面,Tingey等[21]和Irfan等[22]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水资源价值和最经济水资源边际成本的关系,认为无论水资源的价值有多大的波动,其都不可能超过最经济水资源边际成本的解。朱永彬等[23]认为影子价格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价值,并主张在水资源价值核算中引入影子价格的方法进行价值核算。王浩等[24]则认为水资源价值是水资源的基础属性,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借鉴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开展水资源价值的研究,以解决水资源价值核算的问题。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针对水资源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展开了初步的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就目前而言,主要存在水资源资产概念相对模糊,内容不尽完善;缺乏水资源资产数量和价值核算模型及水资源资产列报缺位等局限。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水资源资产的区域核算为重点,在对水资源资产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水资源资产各要素的计量模型,构建水资源资产核算报表,并以郑州市为研究区域,最终实现其水资源资产核算表的核算和编制。

1 核算主体

核算主体的确认和定位是自然资源资产计量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水资源资产核算而言,其编制主体就是水资源保护的权益主体和责任主体,也就是各级政府。而一些专门机构,例如流域管理机构、水资源保护区或河段等,若承担了明确的水生态保护和自然保护的职责,则可以成为水资源资产核算表编制的主体单位,为政府编制水资源资产核算表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同时对于取用水单位和个人等微观水权益实体,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形,作为微观核算主体,记录和衡量其水资源资产的变动状况。考虑到水资源的特征及中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本文将其核算主体分为国家、流域和区域三个层面。
(1)国家层面: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提出的初衷是国家为了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促进自然资源核算,因此水资源资产核算表的编制,首先应该以国家作为核算主体。(2)流域层面:从水资源资产核算表的编制方面出发,流域的确定以及流域行政管理机构的成立,可以进一步核算基于流域层面的水资源状况,服务流域行政部门离任审计。由此,可以确定流域为水资源资产核算表另一层面的核算主体。(3)区域层面:中国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由政府代为行使其管辖权,在各级政府管辖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及其权益增减的变动状况,理应由政府来掌控并加以落实。水资源资产核算表的核算应以本级政府实际控制为原则划分核算范围,以反映该区域内水资源的资产量、价值量、水质的好坏和水资源资产化程度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程度。通过构建水资源资产的实物量及价值量账户,摸清水资源资产的存量、质量及变动情况,能体现出区域一定期限内水资源资产管理水平的动态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区域内领导干部绩效评估提供考核依据。因此,水资源资产核算表的构建应以区域层面为基础作为核算主体。
区域核算主体作为编制水资源资产核算表的基础,按照行政级别的不同,主要由县、市和省三级核算主体组成,并互为数据来源和编制基础,国家作为最高层级核算主体,可由各行政区域和流域首先编制地区水资源资产核算表和流域水资源资产核算表,通过层层核查,最后统一汇总形成国家层面的水资源资产核算表。据此,本文以市级区域主体为基本核算对象,确认水资源资产概念和分类,构建资产计量模型,编制水资源资产核算报表,该体系同样适用于流域主体和国家主体,其只需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核算主体的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即可。

2 水资源资产确认

2.1 水资源资产的概念

2.1.1 水资源

水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水资源的概念主要是基于水资源对人类的潜在可用性,《国际水文名称术语》中[25]将水资源定义为是“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就狭义的概念而言,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26],水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被直接利用或通过其他措施间接利用、水质满足一定要求、水体逐年能得到更新和恢复的动态淡水量。对比水资源的不同定义,可以看出,相比水资源的广义概念,其狭义概念则更具有约束性,重点强调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据此本文将水资源的界定范围限制为所研究区域内能够进行资产化的水资源,而像海水、冰川、大气中的水等现阶段难以进行资产转化的水资源,则不属于本文研究的水资源的范畴。

2.1.2 资产

在经济学当中[27]资产既包括有形资产,同时也包括看不见的权利资源,资产是这两部分的有机结合,并认为该资源具备稀缺性,同时能增加预期收益。资产在统计学[28]中的定义则主要源于国民经济核算,SNA-2008把资产表述为一种“价值储备”,即资产是“用于表示经济所有者在某一特定的会计时期利用或拥有某实物而实现的一次或连续的经济收益”。“所有权有归属”“可持有或可使用”“取得经济利益”,这三个要素所形成的性质也是统计学科当中资产的三大重要特性。从管理学[29]的角度来看,资产是在“以往的活动里形成的、只有直接或间接对其进行所有或是掌控才能实现其应有经济价值的一种经济性质的资源”。综合上述学科的说法,资产虽然在不同学科领域会表现不一样的特性,但是一般属性几乎是一样的,根据上文的概括和分析,本文将资产描述为“所有者在持有或控制之下获取所有权或控制权进而使之形成预期收益的资源”,同时这类资源具备三个属性:“权属性”“可衡量性”和“收益性”。

2.1.3 水资源资产

学术界对水资源资产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30,31],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水资源并不完全等同于水资源资产,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水资源范围应远远小于水资源的范围。自然状态下蒸发的水、汛期排涝弃水或是经使用后达不到用水质量标准的污废水等,人们不能通过控制或使用来实现其价值,更有甚者会对人类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其次,考虑到水资源的可获得性,可利用水资源与不可利用水资源之间仍具有明显的界限。水资源资产是水资源概念和资产概念的有机结合与延伸,要使水资源成为水资源资产,其必须满足资产的一般定义并同时满足资产的相关确认条件。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具有一般自然资源所具有的资源属性,天然水资源通过降雨、径流汇聚到江河湖泊,在被水利工程拦蓄控制的过程中包含了人类的劳动,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来看,这部分水资源具有了价值的属性;从产权的角度来讲,一旦水资源经地方政府的许可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水循环领域(图1),各经济体即拥有如“使用权”和“处置权”等权利,水资源通过在水权益实体间的流转、使用、回用和排放,实现了其价值的增值和资产的转变。因此,通过人类的开发能被人类控制并利用的水资源就具有了使用价值,具备了商品的一般属性,与此同时水资源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才能实现由水资源到水资源资产的转变:一是有明确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权属性是水资源成为水资源资产的基础;二是水资源可以被人类控制和利用,只有能被开发和利用的水资源才具备价值属性,否则只能具备资源属性;三是该水资源能给各水权益实体带来收益;四是该水资源的成本和收益能通过货币可靠地计量。
图1 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循环图

Fig. 1 Water resources system and social economic system cycle

基于水资源和资产的定义,结合水资源成为资产的条件,本文认为水资源资产应指“水权益实体拥有或控制的,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获得的,在使用过程中能为水权益实体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水资源,且其成本或收益能够可靠地计量,包括实物形态的水也包括虚拟的水权和其他对水的权利”。

2.2 水资源资产的分类

核算科目是对核算要素按照其内容或者用途所做出的科学分类,由于水资源的复杂性和地域差异性,学者们对于水资源资产类科目的划分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有学者根据水资源资产来源的形态特征,将水资源资产划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河流过境水等[32];也有学者按照水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使用用途,将水资源资产划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33]。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水资源之所以能成为水资源资产,是由于水资源自然系统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交叉协同后,赋予了水资源以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的资产属性;同时,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构建和实践编制中,虽是由统计部门负责信息采集和报告,但是要素的确认、账户的设置、价值的评估和表格的构建等多个关键环节都是采纳与运用会计学中资产负债表的原理及方法。鉴于此,本文以区域核算层面为核算主体,借鉴会计资产要素理论和方法,根据水资源资产的概念和特征,按照水资源的服务价值和水权益实体对水资源的不同用水方式,将水资源资产类要素划分为水权资产、水经济资产和水生态服务资产三大类(表1),分别对应水资源价值、水资源经济价值和水资源生态价值。
表1 水资源资产分类核算科目

Table 1 Water resources asset classification accounting subjects

科目编号 级次 科目名称 科目描述
1001 1 水权资产
100101 2 取水权资产 核算主体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范围内的实际取用水量
100102 2 水权交易资产 核算主体参与交易的水权量
1002 1 水经济资产
100201 2 调蓄洪水 核算范围内水利工程防止或减轻洪水伤害
100202 2 水力发电 核算范围内水利工程直接用水势发电
100203 2 农田灌溉 核算范围内水田、菜田、水浇地灌溉用水
100204 2 林牧渔畜 核算范围内林牧(果树、苗圃、草场)灌溉用水和鱼塘补水以及牲畜用水
100205 2 工业生产 核算范围内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用水、火(核)电和规模以下工业用水
100206 2 城镇公共 核算范围内建筑业和服务业用水
100207 2 居民生活 核算范围内城市、县镇、乡镇的居民住宅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100208 2 生态环境 核算范围内通过供水工程的供水量,不包括降水、径流自然满足的水量
100209 2 中水回用 核算范围内企业、居民等单位水资源重复利用
1003 1 水生态服务资产
100301 2 贮水价值 核算范围内河流、湖泊、水库蓄水和地下水补给等
100302 2 水质净化 核算范围内水体对水污染物的自然去除
100303 2 生物多样性维持 核算范围内水体维持水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持水生态平衡
水权资产反映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固有价值,水权是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各种可资利用的与水资源有关的权利的统称,水权资产类似于会计资产中的无形资产,其虽然没有实物形态,但是具有资产的可辨认性和价值属性。由于区域气候和地形的差异,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存量和流量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也是国家大力建设“南水北调”等大型调水工程的根本原因,通过引入南方水富足地区的水资源来满足北方水贫乏地区的社会需求。随着中国水权交易市场和水权交易规则的建立,水权作为一项市场经济的流动资产,可以通过一级市场和第三方市场进行产权交易,促使用水单位考虑其水权的机会成本,进而提高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水资源资产要素而言,水权资产包括取水权资产和水权交易资产两个项目,取水权资产反映核算主体在红线内的实际取用水量,水权交易资产则反映核算主体在满足自身需求外,直接参与社会交易实现水资源资产增值的水权总量。
水经济资产是水资源资产参与人类经济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并通过不同用水主体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经济价值的水资源资产。水经济资产主要体现在水资源资产和经济体之间及其内部的相互作用,按照水资源的调动、存储、处理、配送、开发并回归到环境的整个流程,可将水经济资产划分为调蓄洪水、水力发电、农田灌溉、林牧渔畜、工业、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和中水回用九项水资源资产科目。其中调蓄洪水和水力发电是核算主体在其核算范围内通过相关的工程设施,将水资源转换为水资源资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水利发电水资源资产,通过上下游阶梯电站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重复利用和水资源资产的高效增值。农田灌溉、林牧渔畜、工业、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和中水回用则是水资源进入社会经济循环后,通过为经济体和社会输送不同的用水方式,实现水资源到水资源资产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水资源通过不同的用水主体产生不同的价值,在全社会提高水资源再生利用的背景下,能够极大地促进水资源资产的快速提升。
水生态服务资产主要反映水资源作为维系森林、河流、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根基的效用功能,按水资源资产服务类型的不同,可将水生态服务资产划分为贮水价值、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三项水资源资产科目(表1)。其中贮水价值,主要反映核算区域各类水库、湖泊等水体蓄积水资源所产生的生态价值;水质净化是水资源的基本生态功能,主要反映核算区水资源通过自身的净化功能消除水污染物,使水资源恢复初始状态的价值,水质净化资产主要根据核算水体的纳污能力和其接受的水污染物排放量决定,污染物在其纳污能力内则形成水质净化资产,一旦污染物超过其纳污能力则会使水质净化由资产转换为负债;生物多样性维持则主要反映水生态系统为水生生物群落提供场所和环境以维持其多样性与水生态平衡的功能,是水资源资产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体现。

3 水资源资产计量模型

3.1 水权资产计量模型

3.1.1 取水权资产

取水权资产是指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向各级政府和流域管理机构配置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即取用水红线。取水权资产类似于会计学资产确认中的无形资产,其主要反映的是水资源资产的原始价值和固有价值。取水权资产的实物量计量等于区域核算主体在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水资源的实际取用量;价值量核算等于区域核算主体根据实际取用水量向核算范围内拥有取水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等权益实体征收的水资源费。

3.1.2 水权交易资产

水权交易资产是区域核算主体将未使用完的水权资产,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将水权出售给其他核算主体,以实现水资源资产的增值。水权交易资产的实物量计量等于区域核算主体参与交易的水资源数量;价值量计量等于通过水权交易获得的收入。

3.2 水经济资产计量模型

3.2.1 调蓄洪水

调蓄洪水是指区域核算主体通过水库、湖泊等具有的消减并滞后洪峰,蓄积洪量、缓解下游洪水造成威胁和损失的功能。调蓄洪水的水资源资产实物量由核算区水库的防洪库容量和湖泊的洪水调蓄量两项组成;价值量核算可以采用替代工程法进行计量,即利用单位水库库容建设成本来替代调蓄洪水的单位经济价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W = i = 1 m Q i + Q i
V = W × T C
式中: W 为核算区调蓄洪水的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亿m3); Q i为核算区第i个水库的防洪总库容(亿m3); Q i为核算区第i个湖泊的洪水调蓄量(亿m3); V 为核算区调蓄洪水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T C 为核算区单位水库库容建设成本(元/m3)。

3.2.2 水力发电

水力发电,指直接利用水资源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设施和技术,其核算对象主要是水电站和水电厂。由于水力发电只是利用了水流的能量,因此梯级水电站中上一级电站使用过的水流仍然可以为下一级电站利用,这就实现了水资源的多次使用和水资源资产的高效增值。水力发电水资源资产实物量计量等于核算区域内水利发电设施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价值量等于核算区水力发电水资源费和并网发电量乘积。其计算公式为:
W = i = 1 n E i
V = Q × P
式中: W 为核算区水力发电的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亿m3); E i为该水电站开发利用的水资源资产实物量(亿m3); V 为核算区水力发电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Q 为核算区水电站的并网发电量(kW·h); P 为水力发电水资源费 [元/(kW·h)]。

3.2.3 农田灌溉

农田灌溉指用于农田灌溉的水资源量,主要包括水田、菜田、水浇地等田地的灌溉用水量。其水资源资产实物量等于核算区某核算周期内农田灌溉的总取用水量;价值量等于核算区农业用水价格和实物量的乘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W = Q + Q + Q
V = W × P
式中: W 为核算区农田灌溉的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亿m3); Q Q Q 分别为核算区水田、菜田和水浇地的取用水量(亿m3); V 为核算区农田灌溉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P 为核算区农业用水的单位价格(元/m3)。

3.2.4 林牧渔畜

林牧渔畜指用于核算区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水资源量,主要包括林牧(果苗圃、草场)灌溉用水和鱼塘补水以及牲畜用水等。其水资源资产实物量等于核算区某核算周期内林牧渔畜的总取用水量;价值量等于核算区农业用水价格和实物量的乘积,公式为:
W = Q + Q + Q
V = W × P
式中: W 为核算区林牧渔畜的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亿m3); Q Q Q 分别为核算区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取用水量(亿m3); V 为核算区林牧渔畜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3.2.5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指用于工业生产的用水量,其数量为新取用的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重复利用量。其水资源资产实物量等于核算区某核算周期内工业用水的总取用水量;价值量等于核算区工业用水价格和实物量的乘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W = Q + Q ( ) + Q
V = W × P
式中: W 为核算区工业用水的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亿m3); Q Q ( ) Q 分别为核算区规模以上、火(核)电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新取用水量(亿m3); V 为核算区工业用水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P 为核算区工业用水的单位价格(元/m3)。

3.2.6 城镇公共

城镇公共指用于城镇公共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主要包括服务业和特种行业用水。其水资源资产实物量等于核算区某核算周期内城镇公共用水的总取用水量;价值量等于核算区公共用水价格和实物量的乘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W = Q + Q
V = Q × P + Q × P
式中: W 为核算区城镇公共用水的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亿m3); Q Q 分别为核算区服务业和特种行业的取用水量(亿m3); V 为核算区城镇公共用水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P P 为核算区服务业和特种行业用水的单位价格(元/m3)。

3.2.7 居民生活

居民生活指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量,主要包括城市、县镇、乡镇的居民住宅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其水资源资产实物量等于核算区某核算周期内居民生活用水的总取用水量;价值量等于核算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和实物量的乘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W = Q + Q
V = Q × P + Q × P
式中: W 为核算区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亿m3); Q Q 分别为核算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取用水量(亿m3); V 为核算区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P P 为核算区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用水的单位价格(元/m3)。

3.2.8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指用于城镇和农村的生态环境补水量,主要指河道外通过供水工程的供水量,不包括降水、径流等自然满足的水量,分城镇环境用水和农村生态补水分别统计。其水资源资产实物量等于核算区某核算周期内生态环境的总取用水量;价值量等于核算区生态用水价格和实物量的乘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W = Q ' + Q '
V = Q ' × P + Q ' × P
式中: W 为核算区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亿m3); Q ' Q ' 分别为核算区城镇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取用水量(亿m3); V 为核算区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P P 为核算区城镇和农村生态用水的单位价格(元/m3)。

3.2.9 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指废(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使用标准,回用于生产生活的水资源,是水资源循环使用和高效利用的一种方式。其水资源资产实物量等于核算区某核算周期内中水的总使用量;价值量等于核算区单位中水价格和实物量的乘积,公式如下:
W = G × L
V = W × P
式中: W 为核算区中水回用的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亿m3); G 为核算区污水处理厂供给的中水量(亿m3); L 为核算区中水回用的使用率(%); V 为核算区中水回用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P 为核算区中水回用的单位价格(元/m3)。

3.3 水生态服务资产计量模型

3.3.1 贮水价值

贮水价值主要是指各类水体蓄积水资源所产生的生态经济价值,表现为水生态系统调节气候、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等生态调节功能。水资源资产贮水价值的实物量核算等于核算区水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水资源总量,其计算公式为:
W = Q + Q + Q + Q
式中: W 为核算区贮水价值的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亿m3); Q 为核算区的水库水资源总量(亿m3); Q 为核算区的河流水资源总量(亿m3); Q 为核算区的湖泊水资源总量(亿m3); Q 为核算区的地下水水资源总量(亿m3)。
水资源资产贮水价值的价值量核算等于核算区水资源资产实物量的价值,贮水价值的水资源资产单价无法直接获取,需要通过一定的公式或者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估算或者测算。目前常用的水资源价值核算方法主要有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收益现值法和重置成本法等。具体选择哪种价值方法进行计量要根据水资源资产核算表编制主体的目的和技术来决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V = W × P
式中: V 为核算区贮水价值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P 为核算区单位水资源资产价格(元/m3)。

3.3.2 水质净化

水质净化指水资源自身通过一系列的化学过程降低、吸附、转化、吸收水污染物,从而使水资源恢复初始状态的能力。水质净化是水资源的基本生态功能,但是其纳污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过其纳污能力的污染物排放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形成了水资源负债。水资源水质净化实物量的计量应以水体纳污能力为标准分两种情况,当污染物排放量小于水体纳污能力时,水质净化实物量即为污染物的排放量;当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体纳污能力时,水资源资产实物量则为水体的实际纳污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W = i = 1 n Q i ,           Q i < Q i i = 1 n Q i ,       Q i Q i
式中: W 为核算区水质净化的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t); Q i为核算区第i类污染物排放量(t/天); Q i为核算区第i类污染物水体纳污能力(t/天)。
水质净化价值量计量可采用替代成本法进行核算,即用经济体治理污染的单位成本来替代估算水资源的水净化价值。当污染物排放量未超过水体纳污能力时,水质净化价值量等于经济体处理该污染物排放量的成本;当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体纳污能力时,水质净化价值量为经济体处理水体纳污能力实物量相同的污染物排放量的成本,公式如下:
V = i = 1 n Q i × T C i ,   Q i < Q i i = 1 n Q i × T C i ,   Q i Q i
式中: V 为核算区水质净化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Q i为核算区第i类污染物排放量(t/天); T C i为经济体第i类污染物的单位治理成本(t/万元); Q i为核算区第i类污染物水体纳污能力(t/天)。

3.3.3 生物多样性维持

生物多样性维持是水生态系统为水生生物群落栖息、繁衍提供生存空间、食物、水源等场所和环境而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实物量计量按照核算区域的淡水面积来进行计量,等于水库、河流和湖泊的平均面积;价值量计量可以通过核算区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单位效益和总淡水面积来进行核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W = Q + Q + Q
V = W × T C
式中: W 为核算区生物多样性维持的水资源资产总量(km2); Q 为核算区的水库平均面积总量(km2); Q 为核算区的河流平均面积总量(km2); Q 为核算区的湖泊平均面积总量(km2); V 为核算区生物多样性维持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亿元); T C 为核算区单位淡水面积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万元/km2)。

4 水资源资产核算表

4.1 水资源资产核算表构建

水资源资产核算表主要用于计量区域核算主体在某一时间周期内水资源资产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变化情况。本文设计的水资源资产核算表在传统实物量计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价值量计量,以同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货币核算相一致。该表属于混合型表格,核算单位分为实物量计量的“亿m3”和价值量计量的“亿元”两种类别。基本表式如表2所示,表式结构为:横行按照水资源资产的期初值、期末值和期间变化值分实物量与价值量两个子项分别列示;竖列按照水资源资产类要素的核算科目进行分类,分“水权资产”“水经济资产”和“水生态服务资产”共3大类14项子科目。其报表平衡关系为“水资源资产期末值=水资源资产期初值+水资源资产期间变化值”,并分实物量和价值量分别核算。水资源资产核算表的填制,便于权益主体研究水资源资产产生变化的机理,进而为提高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和数据支撑。
表2 水资源资产核算表基本表式

Table 2 Basic formula of water resources asset accounting sheet
填报单位: 机构代码: 年度: 单位: 亿m3/亿元

科目编码 水资源资产 期初值 期末值 期间变化值
实物量 价值量 实物量 价值量 实物量 价值量
1001 水权资产
100101 取水权资产
100102 水权交易资产
1002 水经济资产
100201 调蓄洪水
100202 水力发电
100203 农田灌溉
100204 林牧渔畜
100205 工业生产
100206 城镇公共
100207 居民生活
100208 生态环境
100209 中水回用
1003 水生态服务资产
100301 贮水价值
100302 水质净化
100303 生物多样性维持
水资源资产合计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时间:20 年 月 日

注:1. 表中数据分为两种计量,实物量计量单位为“亿m3”,价值量单位为“亿元”,数据来源于统计部门、环保部门、国土部门和水利部门。

2. 审核关系:

(1)年末数量=年初数量+年内变化

(2)水资源资产合计=水权资产+水经济资产+水生态服务资产

通过水资源资产核算表基本表式和水资源资产概念及范围的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和水资源资产之间存在明显的范围上的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水资源资产来源于水资源,正常情况下,因为渗漏和蒸发的存在,得到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会小于供给的水资源量,但是由于水资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用水主体对水资源使用方式的凸显,以及水资源重复利用和循环使用效率的提高,使得在水资源量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水资源资产数量发生增长,并可能出现水资源资产量数据大于水资源量数据的情况。
就水资源资产价值量而言,其变化主要受到水资源资产实物量和水资源资产不同科目单位价格变动的影响。水权资产的价值量变化主要受到取水权和水权交易量多少的影响;水经济资产主要受到不同核算科目实物量和单位核算价格变动的双重影响;水生态资产的价值量则同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密切相关。由于水资源资产核算表核算单位的限制,部分科目在水资源资产核算表中只能以价值量列示,而无法展现其实物量的多少。

4.2 水资源资产核算表编制

根据研究区域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中国中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数据信息的搜集、整理和计算,编制郑州市2015—2017年水资源资产核算表(限于文章篇幅,仅展示2017年数据)。由于部分科目的实物量单位跟本表列示单位不一致,可能造成只列示价值量不列示实物量的情况。
水权资产中,郑州市2017年取水总量为18.6541亿m3,符合河南省下达给郑州市2017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取水总量目标值21.60亿m3的要求,因此郑州市2017年取水权资产实物量等于其取用水量即18.6541亿m3;价值量等于向拥有取水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的水资源费,共9.4018亿元。水权交易资产,2017年郑州市没有对外交易水权,因此该项为0。
水经济资产中,经计算郑州市水库防洪库容量为6.3684亿m3,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为0.0752亿m3,则郑州市2017年调蓄洪水资产实物量为6.4536亿m3;根据合作单位提供的一般中型水库投资概算数据,取单位库容建设成本10.2元,计算得出郑州市2017年调洪蓄水资产价值量为65.8267亿元。水力发电水资源资产,由于郑州市境内没有水力发电站或小水电,因此该项数据为0。根据计算2017年郑州市农田灌溉水资源资产实物量为3.1943亿m3,农田灌溉用水采用政府补贴的优惠水价,2017年郑州市农田灌溉用水价格为0.4元/m3,计算得出农田灌溉水资源资产价值量为1.2777亿元。根据郑州市水资源公报提供的信息,2017年郑州市林牧渔畜水资源资产实物量为1.0654亿m3,郑州市林牧渔畜用水价格同农田灌溉水价格相同为0.4元/m3,计算得出林牧渔畜水资源资产价值量约为0.4262亿元。经计算郑州市工业生产水资源资产实物量为4.8549亿m3,工业用水价格为5.95元/m3,计算得出郑州市工业水资源资产价值量约为28.8867亿元。郑州市城镇公共水资源资产量为1.3347亿m3,其中服务业用水1.0554亿m3,特种行业用水0.2803亿m3,郑州市2017年服务业用水价格为5.95元/m3,特种行业用水价格为16元/m3,计算得出2017年郑州市城镇公共水资源资产价值量约为10.7585亿元。郑州市2017年居民生活水资源资产实物总量为4.6809亿m3,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水3.9139亿m3,农村居民生活用水0.767亿m3。郑州市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本文计算按照第一阶梯水价,即4.4元/m3,农村居民用水价格为2.5元/m3,计算得出2017年郑州市居民生活水资源资产价值量约为19.1387亿元。根据郑州市水资源公报数据,2017年郑州市生态环境水资源资产实物量为3.5239亿m3,其中城镇用水2.9543亿m3,农村用水0.5696亿m3,郑州市2017年城镇生态用水价格为5.95元/m3,农村生态用水价格为2.5元/m3,计算得出2017年郑州市生态环境水资源资产价值量约为19.0021亿元。根据水资源公报资料,2017年郑州市供给中水为10.4282亿m3,中水回用率为17%,即中水回用水资源资产实物量为1.7728亿m3,郑州市2017年中水价格为1元/m3,计算得出2017年郑州市生态环境水资源资产价值量约为1.7728亿元。
水生态服务资产中,贮水价值实物量为核算区水库、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资源总量,经计算2017年郑州市贮水价值水资源资产实物量为53.4017亿m3。贮水价值的水资源价格无法直接获取,需要借助一定的水资源价值评估模型,由于贮水价值的水资源并未直接进入经济社会,因此使用市场价值法和收益现值法等有公开市场的价值计量方法并不合适。水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鉴于水资源本身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本文使用模糊数学模型的方法对贮水价值的水资源价格进行核算。基于水资源量、水资源质量和社会经济三个要素选取水资源总量、产水模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污水处理率、人均GDP、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具有代表性的12个指标,构建郑州市水资源贮水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水资源贮水价值模糊综合评价矩阵,进而得到2017年郑州市水资源贮水价值模糊评价结果。计算得出2017年郑州市单位水资源贮水价值为6.14元/m3,则郑州市贮水价值水资源资产价值量为327.8864亿元。水质净化水资源资产计量主要选取COD和氨氮排放量为核算指标,经计算郑州市COD和氨氮的纳污能力分别为14698.6 t/a和957.6 t/a,2017年郑州市COD和氨氮的排放量分别为21654.631 t和7563.2547 t,严重超过水体纳污能力,因此郑州市2017年水质净化水资源资产实物量为COD 14698.6 t/a和氨氮957.6 t/a。价值量采用替代成本法,按照河南省排污费征收标准为1.4元/污染物当量(kg),根据规定COD为1污染物当量,氨氮为0.8污染当量,则COD的处理成本为1400/t,氨氮为1120/t,经计算2017年郑州市水质净化水资源资产价值量为0.2165亿元。根据郑州市水务局资料,郑州市2017年平均淡水面积为67.9321 km2,即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资源资产实物量为67.9321 km2;价值量等于实物量和单位淡水面积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乘积,本文借鉴谢高地等[34]的研究成果,按照年利率3%折现,求得2017年郑州市单位淡水面积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为343.26万元/km2,据此计算得出郑州市2017年生物多样维持水资源资产价值量约为2.3318亿元。
根据水资源资产核算表填制规则和各项数据的计算,编制出郑州市2017年水资源资产核算表,具体见表3(期初值为2016年数据)。根据核算表所示,郑州市2017年水资源资产实物量为98.9363亿m3,价值量为486.9259亿元,约占郑州市当年GDP的5.333%。水权资产、水经济资产和水生态服务资产分别为9.4018亿元、147.0894亿元和330.4347亿元,占比为1.93%、30.21%和67.86%。对比期初和期末数据可知,水权资产对水资源资产的整体变化影响有限,水资源资产的变化主要受到水经济资产和水生态服务资产快速提升的影响,其中水生态服务资产的变化对水资源资产的整体贡献最大,其增长幅度和水资源资产的增长最为接近,且远高于水经济资产的增幅。水经济资产中的价格变动会对水经济资产本身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水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水资源存量的持续增长,水生态资产在水资源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和贡献会不断攀升,并会直接影响到水资源资产总体的变化,这致使水经济资产的价格变动对水资源资产的整体影响范围有限,且远低于其价格变动的幅度。这种变化也从实践领域进一步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
表3 郑州市2017年水资源资产核算表

Table 3 Statistics on water resources asset accounting in Zhengzhou city in 2017
填报单位: 机构代码: 年度: 单位: 亿m3/亿元

科目编码 水资源资产 期初值 期末值 期间变化值
实物量 价值量 实物量 价值量 实物量 价值量
1001 水权资产 17.9987 7.9023 18.6541 9.4018 0.6554 1.4995
100101 取水权资产 17.9987 7.9023 18.6541 9.4018 0.6554 1.4995
100102 水权交易资产 0 0 0 0 0 0
1002 水经济资产 25.2806 131.0332 26.8805 147.0894 1.5999 16.0561
100201 调蓄洪水 6.4536 65.8267 6.4536 65.8267 0 0
100202 水力发电 0 0 0 0 0 0
100203 农田灌溉 3.8555 1.5422 3.1943 1.2777 -0.6612 -0.2645
100204 林牧渔畜 1.2603 0.5041 1.0654 0.4262 -0.1949 -0.0780
100205 工业生产 4.9184 25.5757 4.8549 28.8867 -0.0635 3.3110
100206 城镇公共 1.0674 8.5799 1.3347 10.7585 0.2673 2.1786
100207 居民生活 4.3179 16.3669 4.6809 19.1387 0.3630 2.7718
100208 生态环境 2.5792 11.8094 3.5239 19.0021 0.9447 7.1927
100209 中水回用 0.8283 0.8283 1.7728 1.7728 0.9445 0.9445
1003 水生态服务资产 43.8149 264.7397 53.4017 330.4347 9.5868 65.6951
100301 贮水价值 43.8149 262.0131 53.4017 327.8864 9.5868 65.8733
100302 水质净化 0 0.2165 0 0.2165 0 0
100303 生物多样性维持 0 2.5101 0 2.3318 0 -0.1782
水资源资产合计 87.0942 403.6752 98.9363 486.9259 11.8421 83.2507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时间:20 年 月 日

注:1. 表中数据分为两种计量,实物量计量单位为“亿m3”,价值量单位为“亿元”,数据来源于统计部门、环保部门、国土部门和水利部门。

2. 审核关系:

(1)年末数量=年初数量+年内变化

(2)水资源资产合计=水权资产+水经济资产+水生态服务资产

5 结论及展望

本文在系统分析水资源和资产的定义后,结合水资源成为资产的条件,明确了水资源资产的概念和分类,确认了水资源资产各科目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模型,通过构建水资源资产核算表并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水资源资产的核算和报表编制。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层面上丰富了水资源资产的相关研究,同时也在实践层面上拓展了水资源资产的应用分析,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提升和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但是本研究还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深化。目前水资源资产价值量的核算方式缺乏水资源质量参数的引入,在未来的研究中,如何引入水资源质量作为水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的重要变量,如何根据水资源资产不同科目的水质状况计算其价值,如何实现水资源质量同水资源价值量的有机结合,将是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1]
李英, 刘国强. 新中国自然资源核算的新突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会计研究, 2019, (12): 12-21, 33.

[ LI Y, LIU G Q. A new breakthrough of natural resources accounting in New China: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 preparing natural resources balance sheet. Accounting Research, 2019, (12): 12-21, 33.]

[2]
高敏雪. 扩展的自然资源核算: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重点. 统计研究, 2016, 33(1): 4-12.

[ GAO M X. Comprehensive accounting of natural resources: Focusing on the balance sheet of natural resources. Statistical Research, 2016, 33(1): 4-12.]

[3]
宋马林, 崔连标, 周远翔. 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 现状、问题及展望.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1): 1-16.

[ SONG M L, CUI L B, ZHOU Y X.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stitu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Statu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2, 37(1): 1-16.]

DOI

[4]
沈镭, 钟帅, 胡纾寒. 新时代中国自然资源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773-1788.

[ SHEN L, ZHONG S, HU S 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of China in the New Era.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0, 35(8): 1773-1788.]

DOI

[5]
王喜峰. 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的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框架构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1): 83-88.

[ WANG X F. Framework of water resource capitaliz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Dualistic Nature-social Water Cycle Theory.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2016, 26(1): 83-88.]

[6]
杨梦婵, 叶有华, 张原, 等. 深圳市综合水质指数研究及其在水资源资产评估上的应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7): 1129-1138.

[ YANG M C, YE Y H, ZHANG Y, et al. Study on integrated water quality index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ater resources assets assessment in Shenzhen.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8, 33(7): 1129-1138.]

DOI

[7]
成升魁, 沈镭, 封志明, 等. 中国自然资源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757-1772.

[ CHENG S K, SHEN L, FENG Z M, et al.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ospect of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in China.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0, 35(8): 1757-1772.]

DOI

[8]
何利, 沈镭, 张卫民, 等. 我国自然资源核算的实践进展与理论体系构建.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2968-2979.

[ HE L, SHEN L, ZHANG W M, et al. Practical progress and theoret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ccounting in China.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0, 35(12): 2968-2979.]

DOI

[9]
沈镭, 钟帅, 何利, 等. 复式记账下的自然资源核算与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0): 1675-1685.

[ SHEN L, ZHONG S, HE L, et al. Research on accounting and balance sheet of natural resources with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8, 33(10): 1675-1685.]

DOI

[10]
石吉金, 王鹏飞, 李娜, 等.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思路框架.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270-2282.

[ SHI J J, WANG P F, LI N, et al. The ideas and framework of state-owned natural resources balance sheet.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0, 35(9): 2270-2282.]

DOI

[11]
张婕, 刘玉洁, 潘韬, 等.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生态损益核算.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755-766.

[ ZHANG J, LIU Y J, PAN T, et al. Ecological profit and loss accounting in the prepar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balance sheet.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0, 35(4): 755-766.]

DOI

[12]
沈菊琴. 水资源资产与水资源的关系探析. 会计之友, 2018, (23): 2-7.

[ SHEN J Q.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resources assets and water resources. Friends of Accounting, 2018, (23): 2-7.]

[13]
沈菊琴, 聂勇, 孙付华, 等. 河道水资源资产确认及计量模型研究. 会计研究, 2019, (8): 12-17.

[ SHEN J Q, NIE Y, SUN F H, et al. Research on river water resources asset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model. Accounting Research, 2019, (8): 12-17.]

[14]
甘泓, 汪林, 秦长海, 等. 对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初步认识. 中国水利, 2014, (14): 1-7.

[ GAN H, WANG L, QIN C H, et al. Understanding of balance sheet of water resources.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14, (14): 1-7.]

[15]
贾玲, 甘泓, 汪林, 等. 水资源负债刍议.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 1-11.

[ JIA L, GAN H, WANG L, et al. Discussion on water resources liabilities.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7, 32(1): 1-11.]

[16]
刘彬, 甘泓, 贾玲, 等.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生态资产负债表研究. 环境保护, 2018, 46(14): 18-23.

[ LIU B, GAN H, JIA L, et al. Design of water ecological balance sheet framework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8, 46(14): 18-23.]

[17]
孙萍萍, 甘泓, 贾玲, 等. 试论水资源资产.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7, 15(3): 170-179.

[ SUN P P, GAN H, JIA L, et al. Discussion on water resource assets.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2017, 15(3): 170-179.]

[18]
秦长海, 甘泓, 汪林, 等. 实物型水资源资产负债表表式结构设计.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819-1831.

[ QIN C H, GAN H, WANG L, et al. Designing the statement form of physical balance sheet of water resources.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7, 32(11): 1819-1831.]

[19]
耿建新, 李志坚, 胡天雨, 等. 自然资源资产平衡表的实践探索: 以宁夏永宁的报表编制为例. 会计之友, 2017, (5): 9-25.

[ GENG J X, LI Z J, HU T Y, et al.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balance sheet: A case study of Yongning county in Ningxia. Friends of Accounting, 2017, (5): 9-25.]

[20]
吕晓敏, 刘尚睿, 耿建新. 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运用的关键问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 30(4): 26- 34.

[ LYU X M, LIU S R, GENG J X. Key issues in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balance sheets in China.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0, 30(4): 26-34.]

[21]
TINGEY-HOLYOAK J, PISANIELLO J D. Water accounting knowledge pathways. Pacific Accounting Review, 2019, 31(2): 258-274.

DOI

[22]
IRFAN A, FEBRIA D, NOFIANTI L.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water accounting in sustainability of peatland ecosystems. An islam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ourism, 2020, 43: 589-593.

[23]
朱永彬, 史雅娟. 中国主要城市水资源价值评价与定价研究. 资源科学, 2018, 40(5): 1040-1050.

DOI

[ ZHU Y B, SHI Y J. Value evaluation and pricing of water resources in major cities in China. Resources Science, 2018, 40(5): 1040-1050.]

DOI

[24]
王浩, 仇亚琴, 贾仰文. 水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46(3): 274-277.

[ WANG H, QIU Y Q, JIA Y W. Development course and trend of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2010, 46(3): 274-277.]

[25]
封志明, 杨艳昭, 闫慧敏, 等.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若干基本问题. 资源科学, 2017, 39(9): 1615-1627.

[ FENG Z M, YANG Y Z, YAN H M, et al. Issues regarding the compilation of the natural resource balance sheet. Resources Science, 2017, 39(9): 1615-1627.]

DOI

[26]
史丹, 王俊杰.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现状、评述与改进方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 30(1): 1-11.

[ SHI D, WANG J J. Research status, literature review and improvement direction of the natural resource balance sheet.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0, 30(1): 1-11.]

[27]
陶建格, 沈镭, 何利, 等. 自然资源资产辨析和负债、权益账户设置与界定研究: 基于复式记账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框架.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0): 1686-1696.

[ TAO J G, SHEN L, HE L, et al. Analysis of natural resource assets and liabilities, equity account setting and definition research-natural resources balance sheet framework based on double entry accounting.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8, 33(10): 1686-1696.]

DOI

[28]
蔡春, 毕铭悦.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 审计研究, 2014, (5): 3-9.

[ CAI C, BI M Y. Theoretical thinking about accountability audit of natural resource. Auditing Research, 2014, (5): 3-9.]

[29]
刘利. 中外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比较与启示. 统计与决策, 2019, 35(3): 9-12.

[ LIU L.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natural resource assets accounting. Statistics & Decision, 2019, 35(3): 9-12.]

[30]
田金平, 姜婷婷, 施涵, 等. 区域水资源资产负债表: 北仑区水资源存量及变动表案例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9): 167-176.

[ TIAN J P, JIANG T T, SHI H, et al. Water resource accounting: A case study of water resources stock and change table at the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8, 28(9): 167-176.]

[31]
周普, 贾玲, 甘泓. 水权益实体实物型水资源会计核算框架研究. 会计研究, 2017, (5): 24-31, 96.

[ ZHOU P, JIA L, GAN H. The framework of physical water resources accounting for water entities. Accounting Research, 2017, (5): 24-31, 96.]

[32]
王湛, 刘英, 殷林森, 等. 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逻辑到平行报告体系. 会计研究, 2021, (2): 30-46.

[ WANG Z, LIU Y, YIN L S, et al. Logic underlying the balance sheet preparation and a parallel natural resource reporting system: From an accounting perspective. Accounting Research, 2021, (2): 30-46.]

[33]
陈波, 杨世忠. 会计理论和制度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系统应用: 澳大利亚水会计准则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会计研究, 2015, (2): 13-19, 93.

[ CHEN B, YANG S Z. Accounting theory and methodology for nature resource management: A study on Australian water accounting standard and its implication to China. Accounting Research, 2015, (2): 13-19, 93.]

[34]
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等.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2): 189-196.

[ XIE G D, LU C X, LENG Y F, et al. Ecological assets valu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3, 18(2): 189-196.]

Out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