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
Construction of index system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for emergency security of territorial space:To deal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s an example
Received date: 2020-07-03
Request revised date: 2021-03-13
Online published: 2021-11-28
Copyright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response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indicators and management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 and inadequacy of the existing control management to territorial space emergency safety and security, this study proposed the "prevention + emergency" regulatory planning management path and constructed the index implementation system. "Prevention" refers to the shaping of the spatial environment to improve urban resilience and enhance the city's ability to resist the risk of uncertainty. The main methods of "prevention" are: (1)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healthy city into the index system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2) Reducing the management scale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units to form a spatial transmission system from the zone unit to the block unit. "Emergency" i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city's life system in the event of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through control and regulation management, and to meet the need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by guid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part of the land and the layout of emergency facilities, access and space through control and regulation.
HUANG Ying , XU Wang-tu , HUANG Kai-di . Construction of index system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for emergency security of territorial space:To deal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1 , 36(9) : 2405 -2423 . DOI: 10.31497/zrzyxb.20210917
表1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内容Table 1 Index content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
指标体系 | 控制要素 | 控制指标 |
---|---|---|
土地使用 | 土地使用控制 | 土地使用性质 |
土地使用兼容性 | ||
用地边界 | ||
用地面积 | ||
环境容量控制 | 容积率 | |
建筑密度 | ||
人口容量 | ||
绿地率 | ||
设施配套 | 公共服务设施 | 教育设施 |
文娱体育设施 | ||
医疗卫生设施 | ||
商业服务设施 | ||
行政办公设施 | ||
附属设施 | ||
市政公用设施 | 给排水设施 | |
供电设施 | ||
交通设施 | ||
其他 | ||
建筑建造 | 建筑建造控制 | 建筑高度 |
建筑间距 | ||
建筑后退 | ||
城市设计引导 | 建筑风格 | |
建筑体量 | ||
建筑色彩 | ||
绿化布置 | ||
建筑小品布置 | ||
建筑空间组合 | ||
行为活动 | 交通活动 | 交通出入口 |
交通组织 | ||
停车位数量 | ||
通行车辆类型 | ||
环境保护 | 污染物排放标准 |
注:资料来源于城市规划资料集—控制性详细规划。 |
表2 分层分级的控规指标实施体系Table 2 Hierarchical indicators system of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tory planning |
控规单元层次 | 控制指标和内容 | 响应公共卫生需求 |
---|---|---|
整体编制单元 | 使用功能控制 “五线”控制 公共服务设施控制 道路交通设施控制 市政公用设施控制 人口容量控制 整体开发强度控制 环境保护控制 生物多样性控制 城市设计指引 划分基本管理单元 | 饮用水源地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交通预留通道 医疗预留设施 |
基本管理单元 | 主导用地性质 “五线”规模、定位落实 公共服务设施规模、数量、布局、边界 道路交通设施规模、数量、布局、边界 市政公用设施规模、数量、布局、边界 人口密度分区 绿地面积 建设面积 平均容积率 划分地块实施单元 | 防灾公园数量 应急避险空间分布 应急防灾设施布局 公共卫生设施分布(公共厕所、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场和污水、雨水排放处理系统等) |
地块实施单元 |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用地兼容性 设施使用功能兼容性 容积率 绿地率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建筑退界 停车泊位 出入口方位 地下空间开发指引 城市设计原则 配套设施项目 | 基层医疗服务建设 道路出入口控制 应急物资储备设施 应急通道划定 其他应急设施布局 |
表3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Table 3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ealthy city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
健康环境 | 空气质量 | (1)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 |
(2)重度以上污染数 | ||
水质 | (3)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 | |
(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率 | ||
垃圾废物处理 | (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其他相关环境 | (6)公共厕所设置密度 | |
(7)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 | ||
(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
(9)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 ||
(10)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占比 | ||
健康社会 | 社会保障 | (11)基本医保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 |
健身活动 | (12)城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 |
(13)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比例 | ||
职业安全 | (14)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 | |
食品安全 | (15)食品抽样检验3批次/千人 | |
文化教育 | (16)学生体质监测优良率 | |
养老 | (17)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 | |
健康细胞工程 | (18)健康社区覆盖率 | |
(19)健康学校覆盖率 | ||
(20)健康企业覆盖率 | ||
健康服务 | 精神卫生管理 | (2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 |
妇幼卫生服务 | (22)儿童健康管理率 | |
(2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 ||
卫生资源 | (24)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 | |
(25)每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数 | ||
(26)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 ||
(27)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 | ||
(28)卫生健康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健康人群 | ||
健康人群 | 健康水平 | (29)人均预期寿命 |
(30)婴儿死亡率 | ||
(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
(32)孕产妇死亡率 | ||
(33)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 ||
传染病 | (34)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 |
慢性病 | (35)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 |
(36)18~5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 ||
(37)肿瘤年龄标化发病率变化幅度 | ||
健康文化 | 健康素养 | (38)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健康行为 | (39)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 |
(4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 ||
健康氛围 | (41)媒体健康科普水平 | |
(42)注册志愿者比例 |
注:资料来源于《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
表4 以“预防+应急”为补充的控规指标体系Table 4 A regulatory planning index system supplemented by "prevention + emergency" |
指标体系 | 控制要素 | 控制指标 | 指标类型 | |
---|---|---|---|---|
强制性 | 引导性 | |||
土地使用 | 土地使用控制 | 土地使用性质 | √ | |
土地使用兼容性*** | √ | |||
用地边界 | √ | |||
用地面积 | √ | |||
环境容量控制 | 容积率 | √ | ||
建筑密度 | √ | |||
人口容量 | √ | |||
绿地率 | √ | |||
公共开放空间覆盖率*** | √ | |||
设施配套 | 市政服务设施 | 污水再生利用率*** | √ | |
环卫设施覆盖率*** | √ | |||
废弃物运输可达性*** | √ | |||
人均疏散面积*** | √ | |||
应急救援设施覆盖率*** | √ | |||
建筑建造 | 建筑建造控制 | 建筑高度 | √ | |
建筑间距 | √ | |||
建筑后退 | √ | |||
绿色建筑比例*** | √ | |||
城市设计引导 | 建筑形式 | √ | ||
建筑体量 | √ | |||
建筑色彩 | √ | |||
绿化布置 | √ | |||
建筑小品布置 | √ | |||
建筑空间组合 | √ | |||
开敞空间长宽比*** | √ | |||
街道高宽比*** | √ | |||
行为活动 | 交通设施 | 路网密度 | √ | |
交通出入口 | √ | |||
停车位数量 | √ | |||
救援通道*** | √ | |||
通行车辆类型 | √ | |||
交通出行 | 公交站点覆盖率*** | √ | ||
慢行系统覆盖率*** | √ | |||
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 √ | |||
公共空间可达性*** | √ | |||
交通站点可达性*** | √ | |||
环境保护 | 污染物允许排放标准 | √ |
注:***内容为新增控规指标。 |
[1] |
沈镭, 张红丽, 钟帅, 等. 新时代下中国自然资源安全的战略思考.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5):721-734.
[
|
[2] |
谭纵波.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引发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考. 中国土地, 2020, 410(3):8-12.
[
|
[3] |
|
[4] |
傅华, 李洋, 郑频频, 等. 第三次公共卫生革命的提出与健康城市建设.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7, 104(3):353-356.
[
|
[5] |
李志明, 张艺. 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 历史、理论与实践. 规划师, 2015, 31(6):5-11, 28.
[
|
[6] |
韩毅. 南宋初年瘟疫的流行与防治措施.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2(9):1-15.
[
|
[7] |
梁鸿, 曲大维, 许非. 健康城市及其发展: 社会宏观解析. 社会科学, 2003, 0(11):70-76.
[
|
[8] |
任永成, 郭倓, 庄润森, 等. 健康城市的哲学思考. 医学与哲学A, 2014, 35(7):58-60.
[
|
[9] |
李秉毅, 张琳. SARS爆发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城市规划, 2003, 27(7):71-72.
[
|
[10] |
玄泽亮, 傅华. 城市化与健康城市.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2):112-114.
[
|
[11] |
李巍, 杨承兴, 王录仓, 等. 魅力国土空间: 重塑区域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501-512.
[
|
[12] |
王兰, 廖舒文, 赵晓菁. 健康城市规划路径与要素辨析. 国际城市规划, 2016, 31(4):4-9.
[
|
[13] |
石邢. 城市形态、城市通风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气溶胶传播: 应对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笔谈会. 城市规划, 2020-02-12.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378.TU.20200211.1756.006.html.
[
|
[14] |
杨涛, 周伟丹. 支路网:健康城市道路体系建设的关键. 规划师, 2009, 25(6):11-15.
[
|
[15] |
张云路, 李雄. 基于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优化的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探索: 以晋中市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5):35-41.
[
|
[16] |
李翅. 健康与韧性理念下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空间规划策略. 风景园林, 2020, 27(8):114-119.
[
|
[17] |
张洪巧, 何子张, 朱查松. 基于空间治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强制性内容思考: 从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实效谈起. 规划师, 2019, 35(13):21-27.
[
|
[18] |
赵坤, 许景权, 沈迟. 基于人类行为视角的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管控措施编制思路探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0):2234-2243.
[
|
[19] |
石义, 吕维娟. 基于公共卫生安全的国土空间规划再认识: 结合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际. 中国土地, 2020, 41(3):4-7.
[
|
[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 2019-07-24. http://www.mod.gov.cn/topnews/2019-07/24/content_4846387.htm.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White Paper on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in the New Era, 2019-07-24. http://www.mod.gov.cn/topnews/2019-07/24/content_4846387.htm.]
|
[21] |
赵燕菁. 城市规划能从武汉疫情危机中学到什么. 微信公众号: 华南城市研究会, 2020-02-15.
[
|
[22] |
迟妍妍, 张惠远, 饶胜, 等.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对特征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10):1682-1687.
[
|
[23] |
高和荣. 健康治理与中国分级诊疗制度. 公共管理学报, 2017, 14(2):139-159.
[
|
[24] |
赵广英, 李晨.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技术改革思路. 城市规划学刊, 2019, 251(4):37-46.
[
|
[25] |
岳文泽, 刘学. 基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热岛效应评价.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11):3631-3640.
[
|
[26] |
刘慧军, 张磊, 季贤昌, 等. 控规“控制单元”视角下的规划设计条件编制探讨. 规划师, 2012, 28(11):71-74, 78.
[
|
[27] |
杨俊宴, 史北祥, 史宜, 等. 高密度城市的多尺度空间防疫体系建构思考. 城市规划, 2020, 44(3):17-24.
[
|
[28] |
张建荣, 翟翎. 探索“分层、分类、分级”的控规制度改革与创新: 以广东省控规改革试点佛山市为例. 城市规划学刊, 2018, 243(3):71-76.
[
|
[29] |
何子张, 刘旸. 韧性城市视角下国土空间防疫体系构建的规划策略. 北京规划建设, 2020, 191(2):15-18.
[
|
[30] |
周晔, 吴凤平, 陈艳萍. 水源地突发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留水量需求估测.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8):1426-1437.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