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绿色发展对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敏感度研究
王敬斋(1981- ),男,河南洛阳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E-mail: wangjingzhai@ctgu.edu.cn |
收稿日期: 2024-12-16
修回日期: 2025-02-17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8-05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GL210)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152)
Research on the sensitivity of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the changes of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Received date: 2024-12-16
Revised date: 2025-02-17
Online published: 2025-08-05
基于综合评价法和敏感度模型,以湖北省为例分析2010—2022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对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敏感度。研究发现:(1)湖北省农业绿色发展呈现“N”型变化特征,其中资源利用和产出水平得分平均值下降,环境保护得分平均值上升。(2)湖北省粮食生产经历了“递增—下降—高产—稳产”阶段,年均产量鄂中>鄂西>鄂东,粮食生产能力与农业绿色发展各维度之间存在不同的响应关系。(3)湖北省农业绿色发展对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敏感性总体上先降后升,其中资源利用对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敏感性持续下降,环境保护对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敏感性持续上升,产出水平对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敏感性先降后升,敏感区数量存在波动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应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业绿色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优化农业发展格局。
王敬斋 , 田野 , 黄进 , 王晓平 . 农业绿色发展对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敏感度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5 , 40(8) : 2215 -2233 . DOI: 10.31497/zrzyxb.20250813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sensitivity model, the sensitivity of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level to the change of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from 2010 to 2022 was analyzed with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ubei presented an "N-shaped" change pattern, that is, the average score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output level decreased and the average sco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creased. (2) The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province experienced the stage of "increasing-decreasing-high yield-stable yield", and the average annual output was Central Hubei>Western Hubei>Eastern Hubei. There were different respon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various dimensions of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3) On the whole, the sensitivity of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vince to the change of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the sensitivit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to the change of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continued to de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he change of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continued to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output level to the change of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sensitive areas fluctuated with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s. We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optimize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ttern.
[1] |
王大力, 吕兵, 丁文丽. 云南省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问题探索, 2021, (12): 136-148.
[
|
[2] |
杜志雄, 韩磊. 供给侧生产端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2020, (4): 2-14.
[
|
[3] |
于法稳, 郑玉雨, 林珊, 等. 农业绿色发展的资源环境: 改善路径及对策: 基于3821个农户认知的视角. 经济研究参考, 2022, (4): 27-41.
[
|
[4] |
罗海平, 潘柳欣, 胡学英, 等.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的生态代价评估: 2000—2018年.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2, 36(1): 1-7.
[
|
[5] |
王俊芹, 苑甜甜.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演进及政策工具分析. 河北学刊, 2023, 43(2): 130-139.
[
|
[6] |
卢泓钢, 丁永鹏, 吴伟光.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政策的效果评估: 基于浙江省县域样本的实证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4, 36(4): 24-34.
[
|
[7] |
朱迪, 叶林祥. 中国农业绿色韧性: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 统计与决策, 2024, 40(13): 118-123.
[
|
[8] |
陈毅辉, 李敏杰. 中国农业绿色韧性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经济体制改革, 2024, (5): 70-78.
[
|
[9] |
郭海红, 盖凌云. 山东省农业绿色低碳转型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4, 32(2): 240-251.
[
|
[10] |
金书秦, 张哲晰, 胡钰, 等. 中国农业绿色转型的历史逻辑、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 农业经济问题, 2024, 45(3): 4-19.
[
|
[11] |
史絮. “双碳”目标下智慧农业绿色发展问题研究. 农业经济, 2024, (9): 23-25.
[
|
[12] |
孙振清, 谷文姗, 成晓斐. 创新溢出与区域绿色全要素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DEA-ESDA实证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 2022, 42(1): 62-69.
[
|
[13] |
李晓慧, 李谷成, 高扬.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基于连续型双重差分的实证检验.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4, 45(5): 32-43.
[
|
[14] |
银西阳, 贾小娟, 李冬梅. 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43(10): 110-119.
[
|
[15] |
林丽波. 乡村振兴背景下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及耦合协调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44(12): 21-31.
[
|
[16] |
乔家君, 肖杰. 黄河中下游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机制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24, 43(3): 417-433.
[
|
[17] |
费威, 安芷萱. 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4, 23(3): 317-325.
[
|
[18] |
姬翠梅. 乡村振兴视域下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44(9): 71-80.
[
|
[19] |
马回, 尹传斌, 李志萌.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多维度动态评价. 统计与决策, 2023, 39(9): 68-73.
[
|
[20] |
熊巍, 周沛洋. 长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时空差异分析. 生态经济, 2024, 40(7): 119-128.
[
|
[21] |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等. 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生态经济, 2023, 39(12): 118-125.
[
|
[22] |
浦徐进, 马柯旭, 王彦芳. 农村数字化对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4, 45(6): 83-95.
[
|
[23] |
熊素, 罗蓉. “双碳”目标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 理论框架、困境审视及破局之道. 农村经济, 2023, (2): 106-115.
[
|
[24] |
靖培星, 赵伟峰, 郑谦, 等. 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动态预测及路径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10): 51-56.
[
|
[25] |
王丽娟, 贾宝红, 信丽媛. 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11): 56-63.
[
|
[26] |
李美潼, 王开延, 康嘉慧, 等. 2021—2023年曲周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环境监测网络气象、水分、土壤监测指标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 2024, 9(3): 154-165.
[
|
[27] |
杨杰, 夏勇, 赵筱菊, 等. 创新思路增强保障超大城市主要农产品供应安全能力. 宏观经济管理, 2024, (3): 75-81.
[
|
[28] |
朱晶, 王容博, 徐亮, 等. 大食物观下的农产品贸易与中国粮食安全. 农业经济问题, 2023, 44(5): 36-48.
[
|
[29] |
普蓂喆, 钟钰. 当前我国粮食支持政策改革研究. 理论学刊, 2021, (6): 88-99.
[
|
[30] |
赵爱栋, 彭冲, 许实, 等. 生态安全约束下耕地潜在转换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以东北地区为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11): 124-131.
[
|
[31] |
谢高地, 成升魁, 肖玉, 等. 新时期中国粮食供需平衡态势及粮食安全观的重构.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6): 895-903.
[
|
[32] |
陈俊聪, 王怀明, 汤颖梅. 气候变化、农业保险与中国粮食安全. 农村经济, 2016, (12): 9-15.
[
|
[33] |
王金伟, 孙洁, 雷婷, 等.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与旅游发展的耦合机制及时空分异.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10): 2651-2671.
[
|
[34] |
姚成胜, 殷伟, 黄琳, 等. 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能力脆弱性的时空格局及耦合协调性演变. 经济地理, 2019, 39(12): 147-156.
[
|
[35] |
郭海红, 刘新民. 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基于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 53(3): 13-28.
[
|
[36] |
范东寿, 杨福霞, 李谷成. 粮食安全和减排双目标约束下农业绿色补贴资金配置及动态优化路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4(2): 69-82.
[
|
[37] |
刘泽华, 章锦河, 彭红松, 等. 旅游季节性测度指标的敏感度研究. 地理学报, 2018, 73(2): 295-316.
[
|
[38] |
高佳, 赵荣荣, 王盼盼. 耕地多功能对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敏感度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6): 1434-1449.
[
|
[39] |
谷国政, 宋戈. 辽宁省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价值响应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22, 36(12): 103-116.
[
|
[40] |
谭言飞, 濮励杰, 解雪峰, 等.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江苏省粮食生产与耕地数量变化动态响应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28(5): 1102-1110.
[
|
[41] |
许多艺, 濮励杰, 黄思华, 等. 江苏省耕地多功能时空动态分析及对耕地数量变化响应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2, 31(3): 575-587.
[
|
[42] |
王佳月, 辛良杰. 基于GlobeLand 30数据的中国耕地与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22): 1-8.
[
|
[43] |
王晓君, 张玉梅, 孙炜琳, 等. “虫口夺粮”保安全: 风险威胁及应对策略: 基于病虫害风险对粮食安全潜在影响的模拟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28(8): 11-21.
[
|
[44] |
|
[45] |
刘金阁, 王国刚, 张欢欢. 华中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 生态经济, 2024, 40(11): 103-109.
[
|
[46] |
王火根, 胡霜. 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以江西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44(8): 74-86.
[
|
[47] |
李菲菲, 周玉玺, 周霞. 山东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障碍因素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44(5): 111-121.
[
|
[48] |
高雪, 尹朝静. 新发展理念下的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44(1): 75-83.
[
|
[49] |
涂维亮, 娄君庭. “双碳”目标下湖北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特征和核心要素研究. 湖北社会科学, 2023, (1): 65-73.
[
|
[50] |
程莹莹, 张开华. 农业绿色GDP测算方法初探和实证. 中国科技论坛, 2013, (9): 128-132.
[
|
[51] |
李兆亮, 罗小锋, 张俊飚, 等. 基于能值的中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与空间收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11): 150-159.
[
|
[52] |
刘彦随, 王介勇, 郭丽英. 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12): 4269-4274.
[
|
[53] |
黄祖辉, 李懿芸, 毛晓红. 我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现状与对策. 江淮论坛, 2022, (4): 13-21.
[
|
[54] |
王瑶, 郭广珍. “双碳”目标下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对绿色GDP的影响: 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贵州社会科学, 2024, (5): 161-168.
[
|
[55] |
刘红峰, 刘惠良. “双碳”目标下湖南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4, 44(7): 184-192.
[
|
[56] |
邓宗兵, 肖沁霖, 王炬, 等. 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 地理学报, 2024, 79(4): 971-990.
[
|
[57] |
邓毛颖, 韦晓莉, 张国俊.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协调演进关系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7): 1682-1697.
[
|
[58] |
张丝雨, 胡伟艳, 赵可, 等. 耕地多功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世界农业, 2022, (11): 83-97.
[
|
[59] |
邱娟, 陈钦萍, 王波, 等. 黄河流域技术创新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及影响因素. 中国沙漠, 2024, 44(4): 275-28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