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评价”的省级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
黄康(1995- ),男,江西南昌人,硕士,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 connorhuang7@163.com |
收稿日期: 2024-10-08
修回日期: 2025-04-16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8-0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07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101)
广东省科学院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20GDASYL-2020-0104005)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provincial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e based on "Double Evaluation"
Received date: 2024-10-08
Revised date: 2025-04-16
Online published: 2025-08-05
主体功能区是中国特有的面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重要制度设计,但在当前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新发展格局稍显不足。为促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适应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战略的要求,深入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在功能、政策和空间上的分区实质,解析“双评价”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提出以省域“双评价”为基础,通过面向生态服务、农业生产、城镇发展三类主体功能构建功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判别系统,并耦合主导因素判别修正细化调整方案,形成一套结合资源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的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方法;进一步以广东省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以期为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与分区细化提供参考。
黄康 , 张虹鸥 , 李升发 , 龚蔚霞 , 黄嘉仪 , 李智慧 , 宋军 , 苏黎馨 . 基于“双评价”的省级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25 , 40(8) : 2092 -2103 . DOI: 10.31497/zrzyxb.20250806
As a unique spat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in China, the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e (MFOZ)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oordinating territorial spac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However, it reveals limitations in effectively supporting the new development paradigm under the evolving requirements of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o enhance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MFOZ planning into th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this study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its functional orientation, policy framework, and spatial governance logic. Through clarifying the theoret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Double Evaluation" and MFOZ, we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system encompassing three core dimensions: ecological servic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ntegrates dominant factor identification with adaptive refinement to formulate spatial adjustment strategies. By synthesizing natural resource endowment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factors,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n optimized technical framework for MFOZ delineation. Taking Guangdong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we implement functional index evaluation and propose spatially differentiated adjustment schemes based 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findings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MFOZ optimization in regional spatial planning systems.
表1 功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Functional index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目标层 | 指标层 | 指标说明 | 权重 | 数据来源 |
---|---|---|---|---|
农业生产优势度指数 | 农业生产潜力占比 | 农业生产潜力规模占评价单元国土面积比例 | 1/3 | “双评价” |
粮食产量 | 近三年各评价单元粮食产量平均值/万t | 1/3 | 统计年鉴 | |
现状农业生产用地占比 | 现状农业生产用地规模占评价单元国土面积比例 | 1/3 | 国土调查/遥感解译 | |
生态功能优势度指数 | 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比 | 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评价单元国土面积比例 | 1/2 | “双评价” |
生态保护红线占比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评价单元国土面积比例 | 1/2 | “三区三线” | |
城镇发展优势度指数 | 城镇建设适宜区规模占比 | 城镇建设适宜区规模占评价单元国土面积比例 | 1/3 | “双评价”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常住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 | 1/3 | 统计年鉴、人口普查 | |
现状国土开发强度 | 现状城镇建设用地占评价单元国土面积比例 | 1/3 | 国土调查/遥感解译 |
注:农业生产潜力规模=农业生产适宜区+一般适宜区-现状建设用地;现状农业生产用地规模=耕地+种植园用地+坑塘水面+天然和人工牧草地;城镇建设适宜区规模=城镇建设适宜区+城镇建设一般适宜区。 |
表3 主体功能类型主导因素判别修正Table 3 Identification and correction of dominant factors of major functions |
分区 | 比较优势 | 短板因素 |
---|---|---|
农产品主产区 | 列入国家或省产粮大县、畜牧大县、水产养殖大县名单 粮食产量、肉产品产量、水产品产量之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水资源超载地区 土壤和水污染严重地区 耕地锐减地区 |
重点生态功能区 | 国家和省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区 生态保护红线的集中分布区占比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天然林集中分布区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退耕还林还草地区、草原“三化”地区相对集中或占比较大 | 林草湿地锐减地区 |
城市化 地区 | 国家和区域城市群、都市圈的中心和节点城市 人口、产业集聚度较高,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具备就地就近城市化发展潜力 交通和区位优势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高 | 地质灾害高易发地区 地震灾害高危险性地区 水土污染严重地区 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海岸带和海岛地区 |
[1] |
方忠权, 丁四保. 主体功能区划与中国区域规划创新. 地理科学, 2008, 28(4): 483-487.
[
|
[2] |
樊杰.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地理学报, 2015, 70(2): 186-201.
[
|
[3] |
樊杰.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地理学报, 2007, 62(4): 339-350.
[
|
[4] |
张明东, 陆玉麒.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有关理论探讨.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3): 7-11.
[
|
[5] |
周恺, 张旭阳, 夏依宁, 等. 人口—土地协调视角下的湖南省主体功能区优化探索. 资源科学, 2024, 46(2): 421-433.
[
|
[6] |
祁帆, 邱思齐, 赵成双苹, 等.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制度.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4): 714-725.
[
|
[7] |
陈东, 刘宝印, 樊杰, 等.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评估与前景展望.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4): 620-628.
[
|
[8] |
田春华, 祁帆, 赵成双苹. 新时期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探讨. 城乡规划, 2023, (5): 1-8.
[
|
[9] |
樊杰, 伍健雄, 高翔. 近十年我国城市化地区主体功能实现的空间表现特征与未来布局优化. 经济地理, 2024, 44(1): 1-13.
[
|
[10] |
樊杰. “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讨论. 经济地理, 2024, 44(8): 1-7.
[
|
[11] |
罗彦, 蒋国翔, 陈少杰, 等. 基于“双评价”和主体功能区优化的国土空间规划探索. 城市规划, 2022, 46(1): 7-17, 52.
[
|
[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021-03-13.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Long-Range Objectives Through the Year 2035.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021-03-13.]
|
[13] |
王亚飞, 樊杰. 基于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国家与省级点—轴结构解析. 地理研究, 2019, 38(7): 1651-1663.
[
|
[14] |
解永庆, 张婷, 曾鹏.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主体功能区细化方法初探. 城市规划, 2021, 45(4): 9-15, 23.
[
|
[15] |
吴桐, 岳文泽, 夏皓轩, 等. 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 经济地理, 2022, 42(2): 11-17, 73.
[
|
[16] |
李炬霖, 杨华, 高旭鹏, 等.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省级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22, 52(3): 423-432.
[
|
[17] |
顾浩, 郭英, 买静. 浙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践探索.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4-01-30.
[
|
[18] |
|
[19] |
邹利林, 章丽君, 梁一凡, 等. 新时代国土空间功能的科学认知与研究框架.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12): 3060-3072.
[
|
[20] |
刘彦随, 刘玉, 陈玉福. 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 地理学报, 2011, 66(10): 1379-1389.
[
|
[21] |
樊杰. 地域功能—结构的空间组织途径: 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讨论. 地理研究, 2019, 38(10): 2373-2387.
[
|
[22] |
沈悦, 刘天科, 周璞, 等.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主体功能区优化与传导研究. 国土资源情报, 2021, (11): 9-16.
[
|
[23] |
王梓懿, 张京祥, 李镝. 空间政策分区的国际经验及对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的启示. 国际城市规划, 2022, 37(4): 103-110.
[
|
[24] |
|
[25] |
钟其. “县域善治”: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想模式. 浙江学刊, 2012, (1): 166-171.
[
|
[26] |
陈磊, 姜海. 县域主体功能区治理方案设计与监管体系.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8): 1988-2005.
[
|
[27] |
贾克敬, 何鸿飞, 张辉, 等. 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中国土地科学, 2020, 34(5): 43-51.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