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逻辑——基于自然资源领域87个典型案例的扎根理论研究
谢贤胜(1999- ),男,广西北流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E-mail: xiansheng@caf.ac.cn |
收稿日期: 2023-04-03
修回日期: 2023-06-09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0-13
基金资助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22MC001)
The practical logic of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A study of grounded theory based on 87 typical cases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resources
Received date: 2023-04-03
Revised date: 2023-06-09
Online published: 2023-10-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既是“两山”转化的重要桥梁,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厘清其背后的实践逻辑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然资源领域87个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程序,解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生过程,并构建其一般性思维导图。结果表明:“识别资源本底—多元机制协同—产出综合效益”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的内在逻辑。通过识别资源本底明确治理方向,利用准备机制、实施机制、保障机制驱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和增值,最终产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共治、生态共富以及生态共享的有机统一。本文是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的有益尝试,可为完善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实施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谢贤胜 , 陈绍志 , 赵荣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逻辑——基于自然资源领域87个典型案例的扎根理论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 38(10) : 2504 -2522 . DOI: 10.31497/zrzyxb.20231006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bridg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wo Mountains", but also an effective tool for accelerating new urbanization and rural rejuven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clarify its practical logic to achieve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87 typical cases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resources, using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e of "Open coding-Axial coding-Selective coding". Finally, a general explanatory framework for it is constr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is "Identifying the resource base-Synergizing multiple mechanisms-Producing comprehensive benefi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source base is to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e synergy of the preparation mechanism,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is the driving force to convert and enhance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Ultimately, the organic unity of ecological co-governance, ecological co-prosperity, and ecological co-sharing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ecological benefits,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study is a useful attempt to explore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which can provide a constructiv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regional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表1 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研究视角分类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cological product and its value realization |
类别 | 主要内容 | 研究视角及参考文献 |
---|---|---|
生态产品 | 内涵辨析 | 国际:生态设计[6];环境服务[7];生态系统服务[8] 国内:狭义论[9,10];广义论[11,12] |
类别目录 | 区域范围[13];表现形式[14];竞争性和排他性[15];产品供需[16];现实需要[17] | |
属性特征 | 定义内涵[18];经济学原理[19,20];价值形成[21];总结归纳[22] | |
价值实现 | 实现模式 | 公私参与程度[23];交换主体、载体、机制[12];对应产品分类[24];资金来源[25];主导发起者[26];典型案例[22];目标导向[27];支付机制和制度供给主体[28] |
实现路径 | 参与主体[21,26,29];实施手段[30];问题导向[31] | |
支撑理论 | 价值理论[29,32];环境经济学理论[33];生态系统理论[14,34];外部性理论[26];公共物品理论[15];福利经济学理论[20] | |
特定范围 | 特定案例[35];特定区域[36,37];特定资源[38] | |
特定视角 | 乡村振兴[39];共同富裕[40];价值链[41] | |
启示评价 | 国际国内实践经验[42,43];成效评价[44] |
表2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集Table 2 Typical cases of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resources |
名称 | 发布时间 | 编制单位 | 获取途径 | 案例数 /个 |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第一批) | 2020年4月 | 国家自然资源部 | 政府官网 http://gi.mnr.gov.cn/ | 10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第二批) | 2020年10月 | 国家自然资源部 | 政府官网 http://gi.mnr.gov.cn/ | 9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第三批) | 2021年12月 | 国家自然资源部 | 政府官网 http://gi.mnr.gov.cn/ | 8 |
《江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 2020年8月 | 江西省自然资源厅 | 当地政府部门提供 | 12 |
《安徽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汇编》 | 2021年12月 |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 当地政府部门提供 | 8 |
《山东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 2021年12月 |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山东自然资源” | 22 |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 | 2022年9月 | 广西壮族自治区 自然资源厅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广西自然资源” | 10 |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 | 2021年5月 | 宁夏回族自治区 自然资源厅 | 当地政府部门提供 | 4 |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 | 2022年11月 | 宁夏回族自治区 自然资源厅 | 政府官网 https://zrzyt.nx.gov.cn/gk/ | 6 |
表3 开放式编码及初始范畴Table 3 Open coding and primary categories |
原始资料 | 概念化 | 初始范畴 |
---|---|---|
A16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海岛总面积114.7 km2,海域总面积4600 km2 | 海岛资源优 | 海洋资源丰富 |
A35 广西六万林场国有林地面积22.87万亩(1亩≈667 m2),场外林地面积 58.35万亩 | 林地面积大 | 森林资源丰富 |
A26 东江涵盖寻乌、安远、定南、龙南、会昌5个源区县。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保护东江源水质,经济落后的源区县精心呵护“一江清水” | 战略水源地 | 水资源丰富 |
A52 由于长期高强度开采煤矿,生态环境破坏,潘安湖地区塌陷面积达到11.6 km2 | 采煤塌陷 | 采矿区生态恶劣 |
A32 泾源县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地处土石山区,雨量充沛集中,易造成水土流失 | 生态功能 受损 | 功能区生态脆弱 |
A44 东营市盐碱地面积达340余万亩,农田退化为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斑块 | 土壤盐碱化 | 农耕区土壤欠佳 |
A69 冯家江流域原363个雨污直排口、2000亩虾塘、24个养殖场,污水和养殖废水直排江中 | 流域污染 | 水质水体污染 |
A21 1978年改革开放后,邹城市石墙镇上九山村村民生活质量提高后,搬离了依山而建的石头房屋 | 村庄空心化 | 闲置村落 |
A28 重庆探索开展了地票改革试验,通过将农村闲置、废弃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等农用地 | 土地复垦 | 闲置土地 |
…… | …… | …… |
A88 对已有水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养殖经营权等资源权益进行整理 | 整理多种 权益 | 明晰产权 |
A12 采用林业部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或森林资源档案数据进行核算 | 价值核算 | 摸清家底 |
…… | …… | …… |
注:受篇幅限制,仅列出部分初始范畴;初始范畴仅展示对应的一条原始资料。 |
表4 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Table 4 Axial coding and selective coding |
核心范畴 | 主范畴 | 初级范畴 | 含义解释 |
---|---|---|---|
识别资源本底 | 生态富集区 | 海洋资源丰富 | 濒临海洋,拥有较大面积的海域和海岛,可发展海洋牧场、蓝碳经济等 |
森林资源丰富 | 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均较大,森林覆盖率高,是重要的林业基地 | ||
水体资源丰富 | 水库、河流、湖泊等水体资源总量大,水质优,是重要的战略水源地 | ||
生态脆弱区 | 采矿区生态恶劣 | 原煤矿、稀土矿、山石矿等开采区地貌、土壤植被及生态自然景观遭受严重破坏 | |
功能区生态脆弱 | 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的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系统不稳定 | ||
农耕区土壤欠佳 | 农田酸化、盐碱化,缺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 ||
水域区水体污染 | 水库、河流、湖泊等水体资源由于养殖、工业排污造成水质恶化 | ||
一般生态区 | 闲置村落 |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逐渐向外迁移,原来村庄的房屋、耕地被闲置 | |
闲置土地 | 土地利用率低下,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被闲置 | ||
多元机制协同 | 准备机制 | 明晰产权 | 通过确权登记,明确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开发权、收益权等产权主体 |
摸清家底 | 通过调查评估、价值核算、动态管理等途径摸清资源存量和增量 | ||
规划引领 | 明确发展战略、制定和协调多种规划,进行相应的功能分区,高起点谋划发展 | ||
实施机制 | 多元主体参与 |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响应、科研院所助力 | |
解决资金问题 | 利用PPP模式、财政支持、绿色金融、生态赔偿等多途径形式 融资 | ||
优化三生空间 | 全面弥补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存在短板,优化全空间布局 | ||
完善交易市场 | 通过创造交易需求和交易平台推动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 | ||
保障机制 | 立法保障 | 通过建立相应法律法规对实施过程中可为、不可为事项加以明确,提供法律保障 | |
高位推动 | 党委、政府主抓主推,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协调多方关系 | ||
加强管控 | 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加强环保督察、损害赔偿,落实国土空间布局 | ||
生态考核 | 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 ||
产出综合效益 | 经济效益 | 土地潜在溢价 | 土地增值,吸引高端服务产业以及房地产行业落户入驻 |
产业集聚发展 | 三产融合,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规模 扩大 | ||
资源高效利用 | 盘活闲置和低效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 ||
社会效益 | 提升人居环境 | 环境改善、生活宜居,享受生态福祉,增强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 |
增加就业收入 | 带动青年返乡创业,推动脱贫摘帽,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 | ||
凝聚生态共识 | 促进环保宣教、生态科教,增强绿色发展意识,并转化为自觉保护行动 | ||
扩大示范作用 | 品牌和地区影响力扩大,提升知名度,提供借鉴 | ||
生态效益 | 提升生态功能 | 国土绿化、空气清洁、生物多样性丰富、水质提升、土壤改善等 | |
扩展生态空间 |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降低,生态系统承载力提高等 |
感谢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提供的研究数据及资料。
[1] |
鲍丙飞, 曾子洋, 肖文海, 等.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生态产业发展的空间效应: 以江西省80个县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10): 2720-2735.
[
|
[2] |
王爱国, 周信智.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东岳论丛, 2023, 44(1): 56-64.
[
|
[3] |
叶頔, 蒋婧博, 张文进, 等.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区域差异化. 生态学报, 2023, 43(2): 569-589.
[
|
[4] |
白暴力, 程艳敏, 白瑞雪. 发展生态经济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研究: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 上海经济研究, 2022, (12): 5-16.
[
|
[5] |
窦亚权, 李娅, 赵晓迪.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概念辨析. 世界林业研究, 2022, 35(3): 112-117.
[
|
[6] |
|
[7] |
|
[8] |
|
[9] |
曾贤刚, 虞慧怡, 谢芳. 生态产品的概念、分类及其市场化供给机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7): 12-17.
[
|
[10] |
潘家华. 生态产品的属性及其价值溯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 45(6): 72-74.
[
|
[11] |
马晓妍, 何仁伟, 洪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新时代拓展. 学习与实践, 2020, (3): 28-35.
[
|
[12] |
张林波, 虞慧怡, 郝超志, 等. 生态产品概念再定义及其内涵辨析. 环境科学研究, 2021, 34(3): 655-660.
[
|
[13] |
曾贤刚.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 45(6): 89-93.
[
|
[14] |
刘伯恩.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涵、分类与制度框架. 环境保护, 2020, 48(13): 49-52.
[
|
[15] |
赵斌, 郑国楠, 王丽, 等. 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 地方财政研究, 2022, (4): 35-46.
[
|
[16] |
廖茂林, 潘家华, 孙博文. 生态产品的内涵辨析及价值实现路径. 经济体制改革, 2021, (1): 12-18.
[
|
[17] |
陈绍志, 仇晓璐. 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思考. 林草政策研究, 2022, 2(4): 15-19.
[
|
[18] |
张林波, 虞慧怡, 李岱青, 等. 生态产品内涵与其价值实现途径.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50(6): 173-183.
[
|
[19] |
石敏俊.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与机制设计. 环境经济研究, 2021, 6(2): 1-6.
[
|
[20] |
詹琉璐, 杨建州. 生态产品价值及实现路径的经济学思考. 经济问题, 2022, (7): 19-26.
[
|
[21] |
樊轶侠, 王正早. “双碳”目标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及路径优化. 甘肃社会科学, 2022, (4): 184-193.
[
|
[22] |
刘韬, 和兰娣, 赵海鹰, 等. 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般化路径探讨.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5): 1059-1070.
[
|
[23] |
丘水林. 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政府角色定位与行为边界: 基于“丽水模式”的典型分析. 理论月刊, 2021, (8): 77-85.
[
|
[24] |
孙博文.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瓶颈制约与策略选择. 改革, 2022, (5): 34-51.
[
|
[25] |
高晓龙, 林亦晴, 徐卫华, 等.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20, 40(1): 24-33.
[
|
[26] |
丘水林, 靳乐山.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理论基础、基本逻辑与主要模式. 农业经济, 2021, (4): 106-108.
[
|
[27] |
谢花林, 陈倩茹.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目标与模式. 经济地理, 2022, 42(9): 147-154.
[
|
[28] |
王会, 李强, 温亚利.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逻辑与模式: 基于排他性的理论分析. 中国土地科学, 2022, 36(4): 79-85.
[
|
[29] |
刘江宜, 牟德刚. 生态产品价值及实现机制研究进展. 生态经济, 2020, 36(10): 207-212.
[
|
[30] |
刘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地方探索与扩散路径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 价格月刊, 2022, (11): 38-44.
[
|
[31] |
王夏晖, 朱媛媛, 文一惠, 等.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模式与创新路径. 环境保护, 2020, 48(14): 14-17.
[
|
[32] |
沈辉, 李宁. 生态产品的内涵阐释及其价值实现. 改革, 2021, (9): 145-155.
[
|
[33] |
王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与一般途径. 太平洋学报, 2019, 27(10): 78-91.
[
|
[34] |
于贵瑞, 杨萌. 自然生态价值、生态资产管理及价值实现的生态经济学基础研究: 科学概念、基础理论及实现途径.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5): 1153-1165.
[
|
[35] |
赵晓迪, 赵一如, 窦亚权.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国内实践. 世界林业研究, 2022, 35(3): 124-129.
[
|
[36] |
李忠. 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2020, (1): 124-128.
[
|
[37] |
蒋凡, 秦涛, 田治威. 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 以三江源生态补偿为例. 青海社会科学, 2020, (2): 99-104.
[
|
[38] |
高艳妮, 王世曦, 杨春艳, 等. 基于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模式与路径. 环境科学研究, 2022, 35(12): 2777-2784.
[
|
[39] |
叶有华, 肖冰, 冯宏娟, 等.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路径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2): 421-428.
[
|
[40] |
王宾. 共同富裕视角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基本逻辑与路径选择. 中国农村经济, 2022, (6): 129-143.
[
|
[41] |
李晓燕, 王彬彬, 黄一粟. 基于绿色创新价值链视角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农村经济, 2020, (10): 54-61.
[
|
[42] |
虞慧怡, 张林波, 李岱青, 等.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国内外实践经验与启示. 环境科学研究, 2020, 33(3): 685-690.
[
|
[43] |
丘水林, 靳乐山.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缺陷及国际经验启示. 经济体制改革, 2019, (3): 157-162.
[
|
[44] |
王晓欣, 张倩霓, 钱贵霞, 等.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评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1): 9-15.
[
|
[45] |
贾旭东, 衡量. 扎根理论的“丛林”、过往与进路. 科研管理, 2020, 41(5): 151-163.
[
|
[46] |
井润田, 孙璇. 实证主义vs.诠释主义: 两种经典案例研究范式的比较与启示. 管理世界, 2021, 37(3): 198-216, 13.
[
|
[47] |
马思静, 张家荣, 张玉钧, 等.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国家公园社区适应性协同治理机制: 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4): 1089-1103.
[
|
[48] |
|
[49] |
靳诚, 陆玉麒. 中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经济地理, 2021, 41(10): 207-213.
[
|
[50] |
袁广达, 王琪. “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的演化动因与路径. 财会月刊, 2021, (17): 25-32.
[
|
[51] |
赵毅, 周秦, 袁新国, 等. 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 城市规划学刊, 2022, (5): 59-66.
[
|
[52] |
矫雪梅, 张雪原, 孙雯, 等. 生态产品价值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地难点与规划应对. 城市发展研究, 2022, 29(9): 50-55.
[
|
[53] |
许伟. “三生空间”的内涵、关系及其优化路径. 东岳论丛, 2022, 43(5): 126-134.
[
|
[54] |
李宏伟, 薄凡, 崔莉.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治理研究, 2020, 36(4): 34-42.
[
|
[55] |
温铁军, 罗士轩, 董筱丹, 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形式的创新. 中国软科学, 2018, (12): 1-7.
[
|
[56] |
莫张勤. 生态保护红线法律责任的实践样态与未来走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11): 112-119.
[
|
[57] |
贺东航, 孔繁斌. 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5): 61-79.
[
|
[58] |
汪自书, 谢丹, 杨洋, 等.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与建议.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2, 12(6): 1915-1921.
[
|
[59] |
刘瀚斌, 李子昂.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基于崇明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视角. 财会月刊, 2022, (23): 105-111.
[
|
[60] |
姜闻远, 陈海嵩. 中国自然资源督察体系完善的规范路径.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12): 3073-3087.
[
|
[61] |
王金南, 王志凯, 刘桂环, 等.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理论与发展框架研究. 中国环境管理, 2021, 13(4): 5-13.
[
|
[62] |
朱新华, 李雪琳.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及形成机理: 基于多类型样本的对比分析. 资源科学, 2022, 44(11): 2303-2314.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