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模式
陈倩茹(1990- ),女,江西兴国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经济、资源与环境政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E-mail: cqrjufe@163.com |
收稿日期: 2023-01-09
修回日期: 2023-05-23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0-13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18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VRC017)
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专题项目(23ZXRC11)
Valu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products of wetland resources: Basic logic, core mechanism and mode
Received date: 2023-01-09
Revised date: 2023-05-23
Online published: 2023-10-13
在梳理湿地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及其内在关联基础上,提出湿地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要件与核心机制。结合国内外实践等将湿地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为4大类11小类,其中湿地保护补偿模式包括湿地生态补偿、湿地转移支付、湿地损害赔偿、湿地信用交易,湿地产业开发模式包括物质产品交易、湿地产业经营和湿地特许经营,湿地权益交易模式包括资源权益流转和湿地碳汇交易,湿地权益融资模式包括湿地权益金融和湿地权益投融资。湿地资源生态产品形态丰富、价值实现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应以多要素供给机制保障湿地资源要素供给,以多主体参与机制激励湿地资源组合运营,以多业态融合机制促进湿地资源价值循环。
陈倩茹 , 吴曼玉 , 谢花林 . 湿地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模式[J].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 38(10) : 2490 -2503 . DOI: 10.31497/zrzyxb.20231005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out the basic logic and internal correlation of realizing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of wetland resources, the key elements and core mechanisms of realizing this value are put forward. Comb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et al, the typical realization modes of ecological products of wetland resources are classified into 4 categories and 11 sub-categories. Wetland protection compensation modes include wet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wetland transfer payment, wetland damage compensation and wetland credit trading. Wetl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s include material product transaction, wetland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wetland franchise. Wet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trading modes include transfer of wet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wetland carbon sink transaction. Wetland equity financing modes include wetland equity finance and wetland equity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Wetland resource ecological products are rich in form, and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long value realization cycle and large capital demand.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s to establish the multi-factor supply mechanism so as to ensure the supply of wetland resource elements, develop the multi-agent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to encourage the portfolio oper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multi-business integration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value cycle of wetland resources.
表1 湿地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模式Table 1 Typical modes of realizing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of wetland resources |
实现类型 | 实现模式 | 资源载体 | 关键要素 | 参与主体 | 主要业态 |
---|---|---|---|---|---|
湿地保护补偿 | 湿地生态补偿 | 湿地资源产权[49] | 制度供给 技术供给 | 补偿主体由政府主导,补偿客体为湿地环境退化受害者、湿地保护者、对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 — |
湿地转移支付 | 湿地资源产权 | 制度供给 技术供给 | 政府主导: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经济与生态关系密切的同级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 | — | |
湿地损害赔偿 | 湿地资源产权 | 制度供给 技术供给 | 赔偿权利人为政府,赔偿义务人为造成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 | — | |
湿地信用交易 | 湿地资源产权 | 制度供给 技术供给 | 市场主导、政府监督,交易主体包括企业、政府、个人、社会团体等 | 湿地经营业态 | |
湿地产业开发 | 物质产品交易 | 湿地物质原料 | 制度供给 资本供给 | 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政府调节,交易主体包括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 | 湿地经营业态 |
湿地产业经营 | 物质原料和精神文化产品 | 资本供给 技术供给 制度供给 | 市场主导、政府监管,参与主体包括当地群众、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50] | 湿地经营业态 湿地服务业态湿地文化业态 | |
湿地特许经营 | 湿地特许经营权 | 资本供给 制度供给 | 政府管理主体、特许经营主体、第三方监督主体、本地居民等[51] | 湿地经营业态湿地服务业态湿地文化业态 | |
湿地权益交易 | 资源权益流转 | 湿地资源权益 | 制度供给 | 市场主导,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 参与 | 湿地经营业态 |
湿地碳汇交易 | 湿地碳汇 | 制度供给 技术供给 资本供给 | 企业法人、公益组织法人、特别法人等出售主体,政府、企业、团体、个人等购买主体[52] | 湿地经营业态 | |
湿地权益融资 | 湿地权益金融 | 湿地资源权益 | 资本供给 制度供给 技术供给 | 政府、企业、交易所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 湿地金融业态 |
湿地权益投 融资 | 湿地资源权益 | 资本供给 制度供给 | 市场主导,政府、社会资本、中介机构等参与 | 湿地金融业态 |
表2 湿地权益配置Table 2 Allocation of wet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
配置客体 | 配置用途 | 配置方式 |
---|---|---|
湿地经营权 | 餐饮、旅游、住宿、销售、娱乐等商业经营 | 出让(协议、招拍挂) |
湿地管理权 | 不允许商业性经营,专业物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绿化、道路、照明、公厕、供电、消防、排水等 | 出让(协议、招拍挂) |
土地承包经营权 | 湿地内的水面(属于未利用地)、林地、草地等,进行科学种植、养殖等 | 出让(协议、招拍挂),转包,租赁,入股等 |
建设用地使用权 | 规划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 | 出让(协议、招拍挂),作价出资(入股),划拨,租赁等 |
[1] |
陈仲新, 张新时. 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 科学通报, 2000, 45(1): 17-22, 113.
[
|
[2] |
丘水林, 庞洁, 靳乐山. 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一个机制复合体的分析框架. 中国土地科学, 2021, 35(1): 10-17, 25.
[
|
[3] |
魏美娥, 杨新玲, 蓝文锋, 等. 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综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 40(11): 99-101.
[
|
[4] |
黄晓峻, 吴志峰, 张棋斐, 等. 基于人类压力指数的粤港澳大湾区湿地资源分布与重要湿地识别.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8): 1961-1974.
[
|
[5] |
杨鑫, 海新权, 杨玉婷. 基于Meta分析的张掖黑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3, 39(1): 60-68.
[
|
[6] |
陈圣天, 付晖, 付广, 等. 海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其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61.1202.S.20230315.1327.003.html.
[
|
[7] |
王浩楠, 余凡, 李军. 长江经济带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预测. 水文, 2023, 43(1): 78-83.
[
|
[8] |
刘宏元, 周志花, 王娜娜, 等.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74-78.
[
|
[9] |
王琳, 孙苑苑, 王晋.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s2): 223-227.
[
|
[10] |
|
[11] |
陈科屹, 邱胜荣, 赵晓迪, 等. 北京市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生态学报, 2021, 41(12): 4786-4794.
[
|
[12] |
谢静怡, 张饮江, 陈雪初, 等. 长江岛屿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以通洲沙江心岛规划工程为例. 海洋湖沼通报, 2022, 44(2): 128-135.
[
|
[13] |
陈秋菊, 华国栋, 刘新科, 等. 法律制度视角下的湿地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 18(2): 35-38.
[
|
[14] |
庞洁, 徐珂, 靳乐山. 湿地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策略和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鄱阳湖区调研数据为例. 中国土地科学, 2021, 35(4): 72-80, 108.
[
|
[15] |
吴健, 于元赫, 龚亚珍, 等. 湿地保护、生态旅游与农民增收: 以云南拉市海湿地为例. 生态学报, 2023, 43(7): 2663-2675.
[
|
[16] |
李淑娟, 丁佳琦, 隋玉正. 碳汇交易视角下中国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价值实现机制及路径研究. 海洋环境科学, 2023, 42(1): 55-63.
[
|
[17] |
周一虹, 张明晶. 湿地生态价值实现案例研究: 基于甘肃张掖黑河湿地的实践. 商业会计, 2021, (6): 20-23.
[
|
[18] |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MARX. Das Kapital (Vol. I).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8.]
|
[19] |
谢花林, 陈倩茹.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目标与模式. 经济地理, 2022, 42(9): 147-154.
[
|
[20] |
张林波, 虞慧怡, 李岱青, 等. 生态产品内涵与其价值实现途径.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50(6): 173-183.
[
|
[21] |
刘学敏. 从“庇古税”到“科思定理”: 经济学进步了多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4(3): 133-135.
[
|
[22] |
张伟. 外部性、产权与绿色金融. 光明日报, 2017-12-26( 13).
[
|
[23] |
王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与一般途径. 太平洋学报, 2019, 27(10): 78-91.
[
|
[24] |
张晓蕾, 严长清, 金志丰.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设计.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2, 35(7): 20-26.
[
|
[25] |
叶榅平.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专家谈之一.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2-04-15.
[
|
[26] |
冯文利, 王学雷, 史良树, 等. 我国湿地资源保护与权属管理现状的调研思考. 中国土地, 2022, (3): 8-11.
[
|
[27] |
丘水林. 持续推进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学习时报, 2022-11-09.
[
|
[28] |
王尔德. 自然资源资产应按公益类和经营类分类管理: 专访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副主任王凤春. 中国环境管理, 2016, 8(1): 20-22.
[
|
[29] |
于天昊. 如何进行自然资本核算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中国环境报, 2021-10-19(02).
[
|
[30] |
魏强, 席增雷, 苏寒云, 等. 曹妃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支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研究. 地理科学, 2021, 41(5): 890-899.
[
|
[31] |
马煜曦, 李秀珍, 林世伟, 等. 崇明环岛湿地生态服务价值核算及其不确定性.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1875-1883.
[
|
[32] |
郝伟罡, 申军, 崔丽萍, 等. 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6): 40-43.
[
|
[33] |
马国强, 李秋洁, 王亚萍, 等. 云南江川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林业建设, 2022, (4): 7-11.
[
|
[34] |
王娇月, 邴龙飞, 尹岩, 等.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核算: 以福州市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1): 3824-3834.
[
|
[35] |
全世文, 秦光远, 王昌海. 北京市城市湿地价值评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7): 54-64.
[
|
[36] |
张婕, 刘玉洁, 潘韬, 等.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生态损益核算.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755-766.
[
|
[37]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 2020-04-23, http://gi.mnr.gov.cn/202004/t20200427_2510189.html.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tice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of Typical Cases of Realizing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the first batch), 2020-04-23, http://gi.mnr.gov.cn/202004/t20200427_2510189.html.]
|
[38] |
张立. 美国补偿湿地及湿地补偿银行的机制与现状.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8, 4(4): 14-15.
[
|
[39] |
李华琪. 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市场化分析:以美国湿地银行为例. 见: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2014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 广州: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2014: 104-107.
[
|
[40] |
王宾. 共同富裕视角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基本逻辑与路径选择. 中国农村经济, 2022, (6): 129-143.
[
|
[41] |
石敏俊.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与机制设计. 环境经济研究, 2021, 6(2): 1-6.
[
|
[42] |
赵立雨, 师萍. 多中心治理理论: 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模式分析. 未来与发展, 2008, 29(8): 35-37.
[
|
[43] |
方军, 陈奇.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阈下农村高额彩礼治理模式探赜. 青海社会科学, 2017, (3): 111-116.
[
|
[44] |
林黎. 我国生态产品供给主体的博弈研究: 基于多中心治理结构. 生态经济, 2016, 32(7): 96-99.
[
|
[45] |
方军, 张国祥, 任志安.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乡村文化治理.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2, 36(4): 1-5, 10.
[
|
[46] |
何利. 黄河流域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中国经济时报, 2022-05-26.
[
|
[47] |
简兆权, 令狐克睿, 李雷. 价值共创研究的演进与展望: 从“顾客体验”到“服务生态系统”视角.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 38(9): 3-20.
[
|
[48] |
张智光. 超循环经济: 破解“资源诅咒”, 实现“两山”共生. 世界林业研究, 2022, 35(2): 1-7.
[
|
[49] |
张林波, 虞慧怡, 郝超志, 等. 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与路径. 环境科学研究, 2021, 34(6): 1407-1416.
[
|
[50] |
牛霞霞, 袁兴中, 贾恩睿, 等. 海口市湿地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1, 17(1): 77-80.
[
|
[51] |
陈雅如, 刘阳, 张多, 等.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中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保护, 2019, 47(21): 57-60.
[
|
[52] |
唐孝辉, 青格乐. 湿地碳汇项目的保护地役权模式及交易规则构建.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2, 48(4): 88-95.
[
|
[53] |
张婷, 文韶丰, 周玉, 等.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思考: 基于生态产业化实践.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2, 35(11): 11-17.
[
|
[54] |
刘伯恩, 宋猛. 碳汇生态产品基本构架及其价值实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2, 35(4): 4-11.
[
|
[55] |
潘春芳. 享受国家公园, 从了解特许经营开始. 中国林业产业, 2022, (6): 56-59.
[
|
[56] |
侯圣贺.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合同的法律基础. 甘肃理论学刊, 2022, (1): 87-96.
[
|
[57] |
张海霞. 中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机制研究.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018.
[
|
[58] |
宋晴, 崔心红.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政策驱动分析. 园林, 2021, 38(8): 2-6.
[
|
[59] |
周婷, 牛安逸, 马姣娇, 等. 国家湿地公园时空格局特征.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 26-39.
[
|
[60] |
马建堂.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机制与模式.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9.
[
|
[61] |
陈亚菁, 包晓江, 陈岚峰, 等. 湿地的相关权利及其登记探讨. 中国房地产, 2020, (19): 45-53.
[
|
[62] |
中国科学院. 中国湿地研究报告. 人民政协报, 2022-12-28(06).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wetland research report. CPPCC Daily, 2022-12-28(06).]
|
[63] |
洪颖莹. 对生态资源权益流转模式的思考: 以梧州市六堡茶公共茶仓为例. 南方自然资源, 2022, (9): 59-62.
[
|
[64] |
李启峰, 郭坚, 钟水旺, 等. 碧水青山富路长. 赣南日报, 2022-08-18( 001).
[
|
[65] |
杜群, 车东晟. 论我国湿地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 16(3): 41-50.
[
|
[66] |
陈心曦, 姚靖然, 白韫雯. 对金融支持湿地有五点建议. 环境经济, 2023, (3): 52-57.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