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保护修复优化——以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为例
冯琰玮(1994- ),男,山西大同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区域发展。E-mail: fengyanwei123@icloud.com |
收稿日期: 2021-11-22
修回日期: 2022-05-23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1-28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0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109)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MS0410)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MS04003)
Optimization of 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based on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A case study of Hohhot-Baotou-Ordos Region in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date: 2021-11-22
Revised date: 2022-05-23
Online published: 2023-01-28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可为国土空间保护修复提供对策,以补充现有研究对国土空间优化实践指导的不足。以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为案例,识别城镇、生态源地,构建源地扩展阻力评价体系,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划分安全格局小区;基于电路理论识别国土空间保护修复重点区域(生态廊道、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优化生态安全格局,提出国土空间保护修复建议,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研究区城镇源地适宜扩展区远小于生态源地,国土空间保护修复有较大潜力;安全格局小区中生态保育区生态空间面积最大,其次是优化缓冲区生态空间,生态防护区生活空间最小;识别135条生态廊道,12个生态“夹点”,6个生态障碍点,164个生态战略点,架构生态安全网络,形成“多核四区三带一屏一流域”的国土空间保护修复格局,以达到提升生态景观完整度与连通性、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目标。
冯琰玮 , 甄江红 , 田桐羽 .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保护修复优化——以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 37(11) : 2915 -2929 . DOI: 10.31497/zrzyxb.20221111
The optimiza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can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land spac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so as to supplement the actual lack of practical guidance of existing research on i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ptimize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land space. Starting from the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and ecological source in the Hohhot-Baotou-Ordos Reg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and ecological source expansion resistance, and uses the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to 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Then we identify key area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ecological corridors, ecological pinch points and ecological barrier points), build an ecological security network, optimize the pattern of land spac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at first, the area suitable for expansion of urban sources is far smaller than that of ecological sources, which is better than the expansion of ecological sources as a whole, so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have great potential. Secondly, the ecological space in th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rea accounts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he community area of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followed by the ecological space in the optimized buffer area, and the living space i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rea accounts for the lowest. Last but not the least, 135 ecological corridors were extracted, 12 ecological pinch points and 6 ecological barrier points were identified, rivers and traffic corridors were supplemented, 164 ecological strategic points were extracted, and an ecological security network was constructed. Ultimately, it integrated natural elements such as mountains, rivers, forests, fields, lakes, grass and sand to form a land spac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attern of "multi-core, four areas, three belts, one screen and one basin", so as to improve the integrity and connectivity of regional ecological landscape and maintain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表1 呼包鄂地区源地扩展阻力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of expansion resistance of source areas in the Hohhot-Baotou-Ordos Region |
准则层 | 指标层 | 获取或计算公式 | 指标选取依据 | 参考文献 |
---|---|---|---|---|
地形 格局 | a. 高程/m | DEM数据拼接、投影、裁剪 | 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及生态用地的分布状况,地形格局反映高程、坡度及地形起伏度对源地扩展的影响 | [31,32] |
b. 坡度/(°) | 对处理后的DEM进行栅格表面坡度计算 | |||
c. 地形起伏度 | RDLS=ALT/1000+{[max(H)-min(H)]×[1-P(A)/A]}/500,其中:RDLS为地形起伏度;ALT为研究区平均高程(m);max(H)、min(H)分别为区域单位面积的最大、最小高程(m);A为区域总面积(hm2);P(A)为相对高度<30 m的平地区域面积(hm2) | |||
土地 格局 | d. 国土空间结构 | 生产、生活及生态八类二级空间用地 | 根据城镇、生态源地扩展的土地利用条件,土地格局反映土地本身对源地扩展的影响 | [21,33] |
e. 土壤侵蚀 | 数据产品(含风蚀、水蚀等级) | |||
f. 土壤稳定性 | 土壤稳定性综合评估 | |||
生物 格局 | g. NPP/(g C/m2·a) | NPP数据产品投影、裁剪 | 基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生物格局一方面有利于生态源地扩展,另一方面对城镇源地扩展形成约束 | [34,35] |
h. 生境质量 | 其中:EI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BI为生物丰度指数;NDVI为植被覆盖指数;WI为水网密度指数;LDI为土地胁迫指数;NEPI为污染负荷指数 | |||
区位 交通 | i. 距水域距离/m | 对水域进行欧氏距离运算 | 考虑人类干扰对城镇、生态源地扩展的影响,距城镇中心、禁止开发区的距离以及交通成本可表征人类干扰对土地利用的指向性 | [36,37] |
j. 距城镇中心距离/m | 对城镇中心进行欧氏距离运算 | |||
k. 距禁止开发区距离/m | 对禁止开发区进行欧氏距离运算 | |||
l. 交通成本 | NCOST=[max(COST)-COST]/[max(COST)-min(COST)],其中:NCOST为归一化成本距离;max(COST)和min(COST)分别为时间成本距离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
表2 呼包鄂地区安全格局小区分布及生态防护建议Table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zones and suggestions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the Hohhot-Baotou-Ordos Region |
格局小区 | 面积比例/% | 主要空间分布 | 生态防护建议 |
---|---|---|---|
生态保育区生产空间 | 2.26 | 阴山北麓、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鄂尔多斯高原农牧生产零星地带 |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严禁开发破坏性生产建设活动 |
优化缓冲区生产空间 | 6.61 | 阴山北麓、土默特平原农牧生产区 | 引导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可适度发展休闲农业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
生态过渡区生产空间 | 3.01 | 阴山北麓、土默特平原农牧生产区 | 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修复工矿废弃地生态环境、防治生产空间破碎化 |
生态防护区生产空间 | 0.86 | 阴山北麓、土默特平原城镇周边农牧生产区 | 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修复工矿废弃地生态环境、严防耕地撂荒与面源污染 |
生态保育区生活空间 | 0.34 | 阴山北麓、黄土高原丘陵沟壑、 鄂尔多斯高原农村生活空间 | 生态移民易地搬迁 |
优化缓冲区生活空间 | 0.91 | 阴山北麓、土默特平原农村生活空间 | 严控农村生活空间数量规模、引导人口外迁、鼓励零散农村生活空间撤并 |
生态过渡区生活空间 | 0.98 | 城镇生活空间边缘区 |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严防生活空间破碎化 |
生态防护区生活空间 | 0.31 | 城镇生活空间核心区 |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严防城镇无序蔓延 |
生态保育区生态空间 | 42.64 | 阴山中山、阴山北麓、鄂尔多斯西部荒漠、荒漠草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 | 强化生态保育、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正常运转 |
优化缓冲区生态空间 | 37.39 | 阴山中山、阴山北麓、鄂尔多斯高原中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 | 参照生态保育区生态空间工作、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及林草、湿地生态修复 |
生态过渡区生态空间 | 3.42 | 城镇生活空间边缘的生态用地 | 加强植树造林种草、以“绣花功夫”提升城镇边缘生境品质 |
生态防护区生态空间 | 1.27 | 生产空间边缘的裸地 | 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
图5 呼包鄂地区生态“夹点”及生态障碍点分布注:a位于固阳县西斗铺镇西部;b位于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克忽洞镇南部及武川县二份子乡北部;c位于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及北什轴乡;d位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西部;e位于准格尔旗大路镇东北部;f位于乌审旗乌审召镇及图克镇;g位于达拉特旗恩格贝镇北部及东胜区泊尔江海子镇西部;h位于达拉特旗昭君镇及展旦召苏木;i位于东河区沙尔沁镇;j位于达拉特旗恩格贝镇北部及九原区哈业胡同镇;k位于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北部及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东北部;l位于杭锦旗呼和木独镇;m位于固阳县西斗铺镇、兴顺西镇及金山镇北部;n位于准格尔旗沙圪堵镇、大路镇及薛家湾镇;o位于东胜区东部辖街道;p位于乌审旗乌审召镇、嘎鲁图镇、乌兰陶勒盖镇及图克镇; q位于达拉特旗北部;r位于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及独贵塔拉镇。 Fig. 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pinch points and barrier points in the Hohhot-Baotou-Ordos Region |
表3 呼包鄂地区国土空间保护修复关键区域Table 3 Key areas of land spac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
修复类型 | 国土空间结构类型 | 典型区域及其具体空间分布 | 国土空间保护修复建议 | |
---|---|---|---|---|
生态 “夹点” | 农业生产空间 林地、草地生态空间 | a. 固阳县 | 西斗铺镇西部 | 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防护林、林草修复 |
农业生产空间 草地生态空间 | b.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武川县 | 乌克忽洞镇南部 二份子乡北部 | ||
农业生产空间 | c. 土默特左旗 | 毕克齐镇、北什轴乡 | 建设生态防护林 | |
农业生产空间 草地、水域生态空间 | d. 和林格尔县 | 新店子镇西部 | 建设生态防护林、草地 修复、河流污染治理清淤 | |
草地、水域生态空间 | e. 准格尔旗 | 大路镇东北部 | 草地修复、流域综合治理 | |
草地生态空间 | f. 乌审旗 | 乌审召镇、图克镇 | 草地修复 | |
草地生态空间 | g. 达拉特旗、东胜区 | 恩格贝镇南部 泊尔江海子镇西部 | ||
草地、水域生态空间 | h. 达拉特旗 | 昭君镇、展旦召苏木 | 草地修复、流域综合治理 | |
农业生产空间 水域生态空间 | i. 东河区 | 沙尔沁镇 | 发展节水农业、区域盐渍化治理、流域综合治理 | |
农业生产空间 水域生态空间 | j. 达拉特旗、九原区 | 恩格贝镇北部 哈业胡同镇 | ||
农业生产空间 草地、水域生态空间 | k. 达拉特旗、杭锦旗 | 中和西镇北部 独贵塔拉镇东北部 | 发展节水农业、草地 修复、流域综合治理 | |
草地生态空间 | l. 杭锦旗 | 呼和木独镇 | 草地修复 | |
生态 障碍点 | 农业生产空间 农村生活空间 | m. 固阳县 | 西斗铺镇、兴顺西镇、金山镇北部 | 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建设 |
工矿生产空间 城镇、农村生活空间 | n. 准格尔旗 | 沙圪堵镇、大路镇、 薛家湾镇 | 工矿排土场废弃地修复、城镇农村绿地建设 | |
城镇生活空间 | o. 东胜区 | 东胜区东部辖街道 | 城镇绿地建设 | |
其他生态空间 | p. 乌审旗 | 乌审召镇、嘎鲁图镇、乌兰陶勒盖镇、图克镇 | 沙地生态治理 | |
农业生产空间 城镇、农村生活空间 其他生态空间 | q. 达拉特旗 | 达拉特旗北部 | 适度退耕还林还草、 城镇农村绿地建设 沙漠锁边、沙地生态治理 | |
其他生态空间 | r. 杭锦旗 | 吉日嘎朗图镇 独贵塔拉镇 | 沙漠锁边、沙地生态治理 |
[1] |
彭少麟. 恢复生态学.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4: 497-511.
[
|
[2] |
|
[3] |
|
[4] |
陈利顶, 景永才, 孙然好.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目标、原则和基本框架. 生态学报, 2018, 38(12): 4101-4108.
[
|
[5] |
|
[6] |
张亮.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与管理研究. 杭州: 浙江大学, 2018.
[
|
[7] |
杨天荣, 匡文慧, 刘卫东, 等.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关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布局. 地理研究, 2017, 36(3): 441-452.
[
|
[8] |
彭建, 赵会娟, 刘焱序, 等.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研究, 2017, 36(3): 407-419.
[
|
[9] |
方莹, 王静, 黄隆杨, 等.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诊断与识别: 以烟台市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190-203.
[
|
[10] |
张衔春, 唐承辉, 许顺才, 等. 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化与空间逻辑: 基于新国家空间视角. 城市规划, 2021, 45(5): 21-29.
[
|
[11] |
张衔春, 胡国华, 单卓然, 等. 中国城市区域治理的尺度重构与尺度政治. 地理科学, 2021, 41(1): 100-108.
[
|
[12] |
苏冲, 董建权, 马志刚, 等.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优先区识别: 以四川省华蓥山区为例. 生态学报, 2019, 39(23): 8948-8956.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韩宗伟, 焦胜, 胡亮, 等. 廊道与源地协调的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0): 2244-2256.
[
|
[20] |
黄木易, 岳文泽, 冯少茹, 等. 基于MCR模型的大别山核心区生态安全格局异质性及优化.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4): 771-784.
[
|
[21] |
冯琰玮, 甄江红, 马晨阳. 干旱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 2020, 27(4): 336-341.
[
|
[22] |
|
[23] |
陈鹏飞. 北纬18°以北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逐月净初级生产力1公里栅格数据集(1985—2015).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 2019, Doi:10.3974/geodb.2019.03.02.V1.
[
|
[24] |
叶玉瑶, 苏泳娴, 张虹鸥, 等. 生态阻力面模型构建及其在城市扩展模拟中的应用. 地理学报, 2014, 69(4): 485-496.
[
|
[25] |
汤峰, 张蓬涛, 张贵军, 等. 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昌黎县生态廊道构建.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8): 2675-2684.
[
|
[26] |
曹玉红. 极化区生态安全格局演化与调控研究.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2018.
[
|
[27] |
孙怡茜. 基于粒度反推法的土地整治生态网络构建研究.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8.
[
|
[28] |
陆禹, 佘济云, 陈彩虹, 等. 基于粒度反推法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以海口市秀英区为例. 生态学报, 2015, 35(19): 6384-6393.
[
|
[29] |
王朋冲. 翁牛特旗景观格局特征及优化分析.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
[30] |
陈文波, 肖笃宁, 李秀珍. 景观指数分类、应用及构建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1): 121-125.
[
|
[31] |
封志明, 唐焰, 杨艳昭, 等. 基于GIS的中国人居环境指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地理学报, 2008, 63(12): 1327-1336.
[
|
[32] |
曾黎, 杨庆媛, 杨人豪, 等.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景观格局优化: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生态学杂志, 2017, 36(5): 1364-1373.
[
|
[33] |
冯琰玮, 甄江红, 马晨阳. 内蒙古生态承载力评价及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地理研究, 2021, 40(4): 1096-1110.
[
|
[34] |
俞孔坚, 王思思, 李迪华, 等. 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 生态学报, 2009, 29(3): 1189-1204.
[
|
[35] |
侍昊. 基于RS和GIS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技术研究.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10.
[
|
[36] |
杨雪, 张文忠. 基于栅格的区域人居自然和人文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地理学报, 2016, 71(12): 141-2154.
[
|
[37] |
韩雅敏. 甘肃省县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 兰州: 兰州大学, 2018.
[
|
[38] |
张衔春, 杨宇, 单卓然, 等. 珠三角城市区域治理的尺度重构机制研究: 基于产业合作项目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比较. 地理研究, 2020, 39(9): 2095-2108.
[
|
[39] |
|
[40] |
俞孔坚. 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 地理学报, 1998, 53(s1): 11-20.
[
|
[41] |
|
[42] |
宋利利, 秦明周. 整合电路理论的生态廊道及其重要性识别.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10): 3344-3352.
[
|
[43] |
黄隆杨, 刘胜华, 方莹, 等. 基于“质量—风险—需求”框架的武汉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2): 615-62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