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
韩博(1995- ),男,河南新乡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国土整治研究。E-mail: mg1727028@smail.nju.edu.cn |
收稿日期: 2021-01-30
修回日期: 2021-06-03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2-28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35)
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9CZEPK02)
版权
Research progress and key issues of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under the targe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Received date: 2021-01-30
Revised date: 2021-06-03
Online published: 2022-02-28
Copyright
中国国土整治历经40年发展,在促进乡村耕地保护、解决土地资源低效利用问题、助力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中国国土整治事业发展历程,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与文献综述方法总结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国土整治研究的关键问题,得到以下结论:中国国土整治事业与研究都历经国土整治规划、专项国土整治、国土综合整治三个阶段,促进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土整治的最重要历史任务;目前形成了以解决国土空间与资源利用问题为目标,以服务政策管理需求为导向,以土地利用研究为理论支撑,以农用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整治、国土综合整治等为主要对象并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拓展的研究体系;形成了包括业务管理部门与特色科研单位为核心的分散组团式研究群体;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研究围绕土地整治规划选址与分区决策、土地整治项目全流程监测监管与绩效评价、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土地整治政策成效评估等现实需求以及土地整治驱动生态系统变化机制、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土地利用冲突协调机制等科学问题开展了大量特色研究,充分发挥地理学经世致用特点。面向未来国土综合整治研究,应重点围绕“理论框架—问题识别—规划决策—技术体系”解决关键问题,以理论研究推动中国国土整治事业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做出贡献。
韩博 , 金晓斌 , 顾铮鸣 , 尹延兴 , 刘静萍 , 周寅康 . 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 36(12) : 3007 -3030 . DOI: 10.31497/zrzyxb.20211202
After nearly 40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ural farmland protectio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efficient use of land resources, and helping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summarizes relevant research progress based 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s, and puts forward key issues for future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resear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China's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undertakings and research have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including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planning, special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projects, and comprehensive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The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historical task of current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At present,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research has formed a distinctive research system with the goal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and spac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guided by policy management needs. Land use research i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of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with 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 rural settlement consolidation,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and land-spa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s the main objects.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research formed a decentralized group consisting of management departments and characteristic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s the core research bodies. The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research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goal focuses on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project site selection, consolidation zoning decision-making,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full-process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ural settlement consolidation potential evaluation, land consolidation policy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nd other management needs. Besides, much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scientific issues such as the mechanism of land consolidation driving ecosystem chang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method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land use conflict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y for theory serving practice. To accelerate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focus on solving key issues around "theoretical framework-problem identification-planning and decision-technical system", and use theoretical research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表1 关键词突现时间轴Table 1 Keyword emergence timeline |
关键词 | 突现年份 | 结束年份 | 1998—2020年 |
---|---|---|---|
国土整治 | 1998 | 2009 | ![]() |
土地整治规划 | 2012 | 2014 | ![]() |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 2013 | 2014 | ![]() |
高标准基本农田 | 2013 | 2015 | ![]() |
土地利用 | 2013 | 2015 | ![]() |
土地管理 | 2014 | 2015 | ![]() |
研究进展 | 2014 | 2017 | ![]() |
土地整治 | 2015 | 2018 | ![]() |
新增耕地 | 2015 | 2018 | ![]() |
耕地质量 | 2015 | 2020 | ![]() |
土地工程 | 2016 | 2019 | ![]() |
生态系统服务 | 2017 | 2021 | ![]() |
遥感 | 2017 | 2018 | ![]() |
乡村振兴 | 2018 | 2020 | ![]() |
耕地细碎化 | 2019 | 2020 | ![]() |
生态修复 | 2019 | 2020 | ![]() |
国土空间 | 2019 | 2020 | ![]() |
表2 国土整治相关概念研究梳理Table 2 Research combing of territory consolidation concepts |
概念名称 | 定义与内涵 | 特征总结 | 参考文献 |
---|---|---|---|
国土整治 | 国土整治分为“国土”和“整治”两部分。针对国土空间陆海全域开展的调查研究、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制定管理法即为国土整治 | 属于大尺度空间规划与治理范畴,强调分部门、分地区、分步骤进行实施。体现了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特征,具有前瞻性与大局观,但受限于时代背景,缺少从理念向实践转化的路径 | [13,27] |
土地综合整治 |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 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的活动 | 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及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 | [28-30] |
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 | 依据项目区景观格局与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以景观重建作为土地整治目标,通过格局优化调整,提升景观功能的整治模式 | 依据各类景观基底和景观功能的内在联系,设计景观格局调整和优化工程,涵盖水系景观整治工程、污染控制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整治工程和村庄整治工程 | [31] |
多功能土地整治 | 多功能土地整治是以体现土地多功能融合为目标的综合发展阶段,是以生产、生活和生态全面改善为目标的整治模式 | 强调土地细碎化治理,提高农业生产力;强化景观生态保护;提倡乡村振兴与发展;关注人的需要和公平正义 | [32,33]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整治发展的高级阶段,通过解决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以期达到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目的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以特定范围内全域要素为整治对象,以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规划为依据。强调范围、对象、目标的多元性 | [34,35] |
国土综合整治 | 国土综合整治是土地整治的转型发展,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美丽生态国土的政策平台 | 强调从土地整治到国土综合整治发展的延续性,侧重国土综合整治的政策平台作用 | [25] |
广义国土综合整治是人类优化调控国土空间与资源的全部活动,狭义国土综合整治是新时期背景下对乡村、生态、城镇、海洋等各类空间整治模块的集合 | 从人地系统理论解析出发提出了广义与狭义国土综合整治概念的差异,认为分类是国土综合整治的本质体现,也是概念与实践的衔接 | [12] | |
国土综合整治是国土整治的新阶段,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国土综合整治的实施内容与手段之一 | 侧重解析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关系,并认为前者对后者具有包含关系 | [26] | |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别针对格局失序、效能低下和品质不高的空间及结构不良、功能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整治与修复,互为依存相互促进 | 侧重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关系解析,认为两者对象不同,是并列并存、相互补充关系 | [36] |
[1] |
欧阳竹, 邓祥征, 孙志刚, 等.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农业研究. 地理学报, 2020,75(12):2636-2654.
[
|
[2] |
刘彦随. 中国乡村振兴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 地理学报, 2020,75(6):1120-1133.
[
|
[3] |
郝庆, 封志明, 赵丹丹, 等. 自然资源治理的若干新问题与研究新趋势. 经济地理, 2019,39(6):1-6.
[
|
[4] |
龙花楼, 张英男, 屠爽爽.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 地理学报, 2018,73(10):1837-1849.
[
|
[5] |
龙花楼.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地理学报, 2013,68(8):1019-1028.
[
|
[6] |
谷树忠, 吴太平. 中国新时代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理论构想. 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8):1802-1816.
[
|
[7] |
陆大道, 刘彦随, 方创琳, 等.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地理学报, 2020,75(12):2570-2592.
[
|
[8] |
夏方舟, 杨雨濛, 严金明. 中国国土综合整治近40年内涵研究综述: 阶段演进与发展变化. 中国土地科学, 2018,32(5):78-85.
[
|
[9] |
包浩生, 彭补拙, 倪绍祥. 国土整治与自然资源研究. 地理学报, 1987,42(1):62-68.
[
|
[10] |
刘彦随, 龙花楼, 张小林, 等.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11,30(12):1498-1505.
[
|
[11] |
刘彦随. 土地综合研究与土地资源工程. 资源科学, 2015,37(1):1-8.
[
|
[12] |
韩博, 金晓斌, 孙瑞, 等. 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分类体系初探. 中国土地科学, 2019,33(8):79-88.
[
|
[13] |
任美锷. 国土整治与中国地理学. 地理学报, 1983,42(4):41-47.
[
|
[14] |
吴传钧. 国土开发整治区划和生产布局. 经济地理, 1984,4(4):243-246.
[
|
[15] |
陈传康. 国土整治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自然资源, 1985,7(1):1-7.
[
|
[16] |
邹勇文, 汤慧. 中国式“巴伐利亚试验”的实践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江西社会科学, 2006, (10):151-154.
[
|
[17] |
贾文涛. 从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 中国土地, 2018, (5):16-18.
[
|
[18] |
刘彦随, 朱琳, 李玉恒. 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 地理科学进展, 2012,31(6):777-782.
[
|
[19] |
陈坤秋, 龙花楼. 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 互馈机理与区域调控. 中国土地科学, 2020,34(6):1-9.
[
|
[20] |
罗明, 张惠远. 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 资源科学, 2002,24(2):60-63.
[
|
[21] |
胡静, 金晓斌, 陈原, 等.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土地科学, 2012,26(7):44-49.
[
|
[22] |
张庶, 金晓斌, 魏东岳, 等. 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和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中国土地科学, 2014,28(7):90-96.
[
|
[23] |
刘巧芹, 张敬波, 阮松涛, 等. 我国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水土保持研究, 2014,21(2):327-332.
[
|
[24] |
刘巧芹, 李子君, 吴克宁, 等. 中国耕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综述.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29(2):127-130.
[
|
[25] |
王威, 贾文涛.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 中国土地, 2019, (5):29-31.
[
|
[26] |
白中科, 伟周, 王金满, 等. 试论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 中国土地科学, 2019,33(2):1-11.
[
|
[27] |
王威, 胡业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整治历程回顾与新构想. 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1):53-67.
[
|
[28] |
张勇, 汪应宏, 陈发奎.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工程.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34(6):703-707.
[
|
[29] |
罗浩轩.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制度逻辑与机制设计. 财经问题研究, 2013, (4):106-113.
[
|
[30] |
高向军, 彭爱华, 彭志宏, 等.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土地科学, 2011,25(3):4-8.
[
|
[31] |
谷晓坤, 刘静, 张正峰, 等. 大都市郊区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设计. 农业工程学报, 2014,30(6):205-211.
[
|
[32] |
吴诗嫚, 叶艳妹, 林耀奔. 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多功能土地整治的经验与启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9, (3):140-148.
[
|
[33] |
许顺才, 伍黎芝. 基于空间主体功能导向的国土综合整治研究. 城市发展研究, 2020,27(11):44-50.
[
|
[34] |
金晓斌, 张晓琳, 范业婷, 等. 乡村发展要素视域下乡村发展类型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探析. 现代城市研究, 2021, (3):2-10.
[
|
[35] |
曲衍波, 张彦军, 朱伟亚, 等. “三生”功能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格局与模式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 2021, (3):33-39.
[
|
[36] |
王军, 应凌霄, 钟莉娜. 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思考. 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1):26-36.
[
|
[37] |
张广翠, 景跃军. 日本开发落后地区的主要政策及经验. 现代日本经济, 2004, (6):12-16.
[
|
[38] |
文云朝, 汪一鸣. 土地规划与农村整治: 比利时瓦隆区国土整治经验借鉴. 地理研究, 1998,17(2):90-96.
[
|
[39] |
霍立浦. 法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8,8(2):89-91.
[
|
[40] |
唐学锋. 土地开发中的LET模式: 浅析重庆市江北区鸿恩寺土地开发的创新模式. 经济体制改革, 2001, (5):132-134.
[
|
[41] |
宛晋沃. 坚持国土整治发展生态农业: 昕水河流域治理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经济问题, 1998, (10):37-41.
[
|
[42] |
张瑞娟, 姜广辉, 周丁扬, 等. 耕地整治质量潜力测算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13,29(14):238-244.
[
|
[43] |
孟庆香, 张宏磊, 吴晶晶, 等. 遂平县褚堂乡土地整治后的土地质量评价与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46(1):92-96.
[
|
[44] |
宋戈, 刘燕妮, 张文琦, 等. 基于可改良限制因子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19,35(14):261-269.
[
|
[45] |
赵瑞, 吴克宁, 陈甜倩. 面向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优化. 生态学杂志, 2019,38(8):2433-2441.
[
|
[46] |
赵海乐, 徐艳, 张国梁, 等. 基于限制因子改良与耕地质量潜力耦合的耕地整治分区. 农业工程学报, 2020,36(21):272-282, 324.
[
|
[47] |
吴冠华, 吴克宁, 于兵, 等. 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以德惠市为例. 土壤通报, 2019,50(4):786-793.
[
|
[48] |
路婕, 夏秋月, 吴克宁, 等. 基于土地利用系数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8,52(2):265-272.
[
|
[49] |
温良友, 张青璞, 孔祥斌, 等. 基于产能与健康综合评价的北京大兴区耕地整治分区. 农业工程学报, 2019,35(22):79-89.
[
|
[50] |
洪长桥, 金晓斌, 陈昌春, 等.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地整治区产能动态监测: 方法与案例. 地理研究, 2017,36(9):1787-1800.
[
|
[51] |
范业婷, 金晓斌, 项晓敏, 等. 农用地整治对产能影响的特征预测及评估: 方法与实证. 地理研究, 2016,35(10):1935-1947.
[
|
[52] |
孙滢展, 张蚌蚌, 陈海滨. 合作社自主型土地整治对耕地格局及其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25(11):199-208.
[
|
[53] |
宁秀红, 赵敏. 土地整治驱动下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以上海市合庆镇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25(1):79-87.
[
|
[54] |
阎叙酉, 刘卫平, 魏朝富. 丘陵山地土地整治区与非整治区景观梯度格局对比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26(s2):345-350.
[
|
[55] |
孙瑞, 金晓斌, 赵庆利, 等. 集成“质量—格局—功能”的中国耕地整治潜力综合分区. 农业工程学报, 2020,36(7):264-275.
[
|
[56] |
曹帅, 金晓斌, 杨绪红, 等. 农用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影响的多维评价: 方法与实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24(8):157-167.
[
|
[57] |
王玉莹, 金晓斌, 范业婷, 等. 农村土地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分析. 中国土地科学, 2017,31(8):69-76.
[
|
[58] |
项晓敏, 金晓斌, 王温鑫, 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土地整治制度创新初探. 中国土地科学, 2017,31(4):12-21.
[
|
[59] |
徐霄枭, 项晓敏, 金晓斌, 等. 土地整治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方法与实证. 中国土地科学, 2015,29(8):73-80.
[
|
[60] |
臧玉珠, 刘彦随, 杨园园, 等. 中国精准扶贫土地整治的典型模式. 地理研究, 2019,38(4):856-868.
[
|
[61] |
郧宛琪, 朱道林, 汤怀志. 中国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 农业工程学报, 2016,32(4):1-8.
[
|
[62] |
严金明, 夏方舟, 马梅. 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16,30(2):3-10.
[
|
[63] |
项晓敏, 金晓斌, 杜心栋, 等. 基于Ward系统聚类的中国农用地整治实施状况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5,31(6):257-265.
[
|
[64] |
管栩, 金晓斌, 杨绪红, 等. 中国农用地整理项目安排与耕地资源分布的协调性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15,30(2):226-234.
[
|
[65] |
张庶, 金晓斌, 杨绪红, 等. 农用地整治项目的碳效应分析与核算研究. 资源科学, 2016,38(1):93-101.
[
|
[66] |
张庶, 金晓斌, 徐霄枭, 等. 基于SD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社会影响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34):81-88.
[
|
[67] |
徐康, 赵建宁, 金晓斌, 等. 农村土地整治社会可持续性评价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29):108-114.
[
|
[68] |
管栩, 金晓斌, 周月书, 等.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 以长沙县福临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中国土地科学, 2013,27(2):39-45.
[
|
[69] |
张正峰, 谭翠萍, 梁育, 等.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县域农村经济拉动效应的对比研究: 以浙江省江山市与辽宁省盘山县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38(5):142-147.
[
|
[70] |
郭贝贝, 金晓斌, 杨绪红, 等. 基于农业自然风险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方法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14,29(3):377-386.
[
|
[71] |
朱凤武, 徐彩瑶, 濮励杰, 等. 苏北滩涂围垦区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中国土地科学, 2017,31(12):77-83.
[
|
[72] |
韩博, 金晓斌, 沈春竹, 等. 基于景观生态评价与最小阻力模型的江南水乡土地整治规划. 农业工程学报, 2019,35(3):235-245.
[
|
[73] |
江志猛, 陈文波, 郑蕉. 基于SOFM神经网络的土地整治时空配置分区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19,33(11):89-97.
[
|
[74] |
王军, 钟莉娜. 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17,37(12):3982-3990.
[
|
[75] |
王温鑫, 金晓斌, 杨晓艳, 等.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实施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 资源科学, 2018,40(6):1138-1149.
[
|
[76] |
张孟真, 金晓斌, 韩博, 等. 基于改进CoMOLA模型的镇域土地利用优化. 农业工程学报, 2020,36(12):257-267.
[
|
[77] |
韩博, 金晓斌, 孙瑞, 等. 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19,34(4):718-731.
[
|
[78] |
刘春芳, 刘立程, 何瑞东. 黄土丘陵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研究: 以榆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28(12):124-130.
[
|
[79] |
郭贝贝, 金晓斌, 林忆南, 等. 基于生态流方法的土地整治项目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生态学报, 2015,35(23):7669-7681.
[
|
[80] |
黄学锋, 金晓斌, 张晓霞, 等. 土地整治项目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的能值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22(4):47-58.
[
|
[81] |
曾涛, 吕婧, 史佳良, 等. 基于多层AHP-FCE评价模型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效益评价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7,39(6):1234-1243.
[
|
[82] |
乔蕻强, 程文仕, 程东林, 等. 基于DEA-Gini准则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7,52(6):106-112.
[
|
[83] |
信桂新, 杨朝现, 杨庆媛, 等. 用熵权法和改进TOPSIS模型评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效应. 农业工程学报, 2017,33(1):238-249.
[
|
[84] |
程文仕, 乔蕻强, 刘志, 等. 基于RAGA-PPC模型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 以甘肃省庆阳市15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水土保持通报, 2016,36(4):257-261.
[
|
[85] |
王温鑫, 金晓斌, 赵庆利, 等. 农用地整治建后管护体系解析与模式选取. 中国土地科学, 2018,32(4):74-81.
[
|
[86] |
顾铮鸣, 金晓斌, 杨晓艳, 等.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监测土地整治项目道路沟渠利用情况. 农业工程学报, 2018,34(23):85-93.
[
|
[87] |
单薇, 金晓斌, 孟宪素, 等.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土地整治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农业工程学报, 2019,35(1):234-242.
[
|
[88] |
石辉, 刘秀花, 陈占飞, 等. 陕北榆林毛乌素沙地大规模土地整治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生态学杂志, 2019,38(7):2228-2235.
[
|
[89] |
刘春芳, 薛淑艳, 乌亚汗. 土地整治的生态环境效应: 作用机制及应用路径. 应用生态学报, 2019,30(2):685-693.
[
|
[90] |
王军, 钟莉娜, 应凌霄. 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综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34(9):803-812.
[
|
[91] |
唐秀美, 潘瑜春, 郝星耀, 等. 中国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测算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15,31(17):270-277.
[
|
[92] |
曹智, 李裕瑞, 陈玉福.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地理学报, 2019,74(12):2560-2571.
[
|
[93] |
陆大道, 郭来喜.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 地理学报, 1998,53(2):3-11.
[
|
[94] |
刘彦随, 周扬, 李玉恒. 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 地理学报, 2019,74(12):2511-2528.
[
|
[95] |
刘彦随, 刘玉.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地理研究, 2010,29(1):35-42.
[
|
[96] |
乔陆印.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整治的内涵重构与系统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19,35(22):58-65.
[
|
[97] |
双文元, 郝晋珉, 艾东, 等. 基于区位势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 农业工程学报, 2013,29(10):251-261.
[
|
[98] |
孔雪松, 金璐璐, 郄昱, 等. 基于点轴理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农业工程学报, 2014,30(8):192-200.
[
|
[99] |
叶艳妹, 吴次芳.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运作模式与政策选择. 农业经济问题, 1998, (10):54-57.
[
|
[100] |
屠爽爽, 龙花楼, 刘永强, 等.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自然资源学报, 2015,30(11):1956-1968.
[
|
[101] |
张少凯, 李玲, 冯新伟, 等. 自然经济条件限制下新野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47(6):743-750.
[
|
[102] |
冯丹玥, 金晓斌, 梁鑫源, 等. 基于“类型—等级—潜力”综合视角的村庄特征识别与整治对策. 农业工程学报, 2020,36(8):226-237.
[
|
[103] |
张红伟, 王占岐, 柴季, 等. 基于“源”“汇”景观理论的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为例. 中国土地科学, 2018,32(11):65-72.
[
|
[104] |
李卫民, 李同昇, 武鹏. 基于引力模型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以西安市相桥街道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39(1):77-82.
[
|
[105] |
刘敬杰, 夏敏, 刘友兆, 等. 基于物元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及分类. 土壤通报, 2016,47(2):308-313.
[
|
[106] |
王新盼, 姜广辉, 何新, 等. 基于系统相互作用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重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5,51(2):171-175.
[
|
[107] |
张正峰, 王晓莉, 郭碧云, 等. 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15,29(11):18-24.
[
|
[108] |
孙琦, 王瑷玲, 张圣武, 等. 两种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对村民生产影响的比较: 基于211户村民调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7,48(5):792-797.
[
|
[109] |
齐文平, 王艳慧, 梁晨霞, 等. 农村居民点综合破碎度评价及影响因素探测: 以山东日照市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40(6):18-26.
[
|
[110] |
杜国明, 刘彦随. 黑龙江省垦区居民点体系优化分析: 以建三江管理局为例. 中国土地科学, 2015,29(4):65-71.
[
|
[111] |
姚树荣, 龙婷玉. 市场化土地整治助推了乡村振兴吗: 基于成都1187户上楼农民的调查. 中国土地科学, 2020,34(1):70-78.
[
|
[112] |
尹向东, 刘涛. 空间规划语境下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思考. 中国土地, 2020, (7):31-33.
[
|
[113] |
纲要编制组. 编制美丽国土的空间蓝图: 《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创新点. 中国土地, 2017, (2):4-7.
[ Outline draft Group. Compilation of the spatial blueprint of a beautiful land-innovations in the "National Land Planning Outline (2016-2030)". China Land, 2017, (2):4-7.]
|
[114] |
司润磊, 胡业翠, 李军, 等. 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及整治路径. 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3):174-180.
[
|
[115] |
李向, 胡业翠, 郑新奇, 等. 生态文明理念下我国农村国土综合整治分区及实施路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25(12):161-172.
[
|
[116] |
韩立达, 王静. 创新和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农村经济, 2014, (10):22-26.
[
|
[117] |
于水, 汤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实践轨迹、执行困境与纾解路径: 基于苏北S县的个案分析.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0, (3):42-52.
[
|
[118] |
张如林, 余建忠, 蔡健, 等. 都市近郊区乡村振兴规划探索: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背景下桐庐乡村振兴规划实践. 城市规划, 2020,44(s1):57-66.
[
|
[119] |
杨忍, 刘芮彤. 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衔接与融合. 现代城市研究, 2021, (3):23-32.
[
|
[120] |
彭建, 吕丹娜, 董建权, 等. 过程耦合与空间集成: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景观生态学认知. 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1):3-13.
[
|
[121] |
刘云慧, 宇振荣, 罗明. 国土整治生态修复中的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地学前缘, 2021,28(4):48-54.
[
|
[122] |
韩博, 金晓斌, 项晓敏, 等. 基于“要素—景观—系统”框架的江苏省长江沿线生态修复格局分析与对策. 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1):141-161.
[
|
[123] |
马历, 龙花楼. 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模拟仿真研究. 经济地理, 2020,40(11):1-9.
[
|
[124] |
何杰, 金晓斌, 梁鑫源, 等. 城乡融合背景下淮海经济区乡村发展潜力: 以苏北地区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8):1940-1957.
[
|
[125] |
刘彦随, 冯巍仑, 李裕瑞. 现代农业地理工程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 地理学报, 2020,75(10):2029-204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