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域分异特征
李裕瑞(1983- ),男,四川隆昌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土地整治与村镇发展。E-mail: lyr2008@163.com |
收稿日期: 2019-10-15
要求修回日期: 2020-03-23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28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3070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1293)
版权
Spatial pattern of agro-product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 China
Received date: 2019-10-15
Request revised date: 2020-03-23
Online published: 2021-06-28
Copyright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APGI)是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色农产品,做优做强APGI是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代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APGI的地域分异特征及社会经济效应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274个APGI信息作为主要数据,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和自然地理数据,着力揭示中国APGI的地域分异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1)APGI总体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在水平方向呈聚集分布,在垂直方向随海拔高度上升呈递减趋势;(2)各省保有APGI的数量差异大,少数民族聚居省份APGI人均拥有量高,省份面积小、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省份空间分布密度大,在县级行政区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格局;(3)各类APGI除烟草类和爬行类以外均呈聚集分布,瓜果作物和水产品的聚集特征最为明显;(4)不同种类产品有其自身的地理要素适应区间,大部分APGI对于降水量的需求在400 mm以上,对于≥10 ℃积温的要求在1600 ℃以上,≥10 ℃积温区间大多在3200~6400 ℃;(5)APGI的地域分异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政府行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李裕瑞 , 卜长利 , 王鹏艳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域分异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 36(4) : 827 -840 . DOI: 10.31497/zrzyxb.20210402
Agro-product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PGIs) are featur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names of local region. Creating APGI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develop featured agriculture and promote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reform, and thus boost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ural 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eply study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o-economic effects of APGIs. This paper took 2274 APGIs as the main data source, combined with socio-economic data and natural geographic data, discuss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APGIs in China.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1) Overall there are more APGIs in the east and less AGPIs in the west. It presents a pattern of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eleva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2)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APGIs between provinces. Shandong province has the most APGIs. The per capita APGIs is high in the provinces inhabited by ethnic groups,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density is high in the provinces with small area and relatively good natural conditions. In the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re exists a pattern of "large dispersion and small agglomeration", which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primary industry economic index, bu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not high. (3) All kinds of APGIs, except tobacco and reptiles, show clustering distribution, among which the clustering effect of melon and fruit crops and aquatic products is the most obvious. (4) Different kinds of products have different geographic adaptation zones. Most APGIs require more than 400 mm precipitation, and at least 1600 ℃ for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above 10 ℃, especially between 3200-6400 ℃. (5)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behaviors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APGIs.
表1 分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分布密度Table 1 Density of APGI at provincial level |
省(市、自治区) | 数量 /个 | 人口/ 百万人 | 面积 /万km2 | 人口分布 密度/(个/ 百万人) | 空间分布 密度/(个/ 万km2) | 省(市、自治区) | 数量 /个 | 人口 /百万人 | 面积 /万km2 | 人口分布 密度/(个/ 百万人) | 空间分布 密度/(个/ 万km2) |
---|---|---|---|---|---|---|---|---|---|---|---|
北京 | 11 | 21.73 | 1.68 | 0.51 | 6.55 | 湖北 | 129 | 58.85 | 18.59 | 2.19 | 6.94 |
天津 | 8 | 15.62 | 1.13 | 0.51 | 7.08 | 湖南 | 64 | 68.22 | 21.18 | 0.94 | 3.02 |
河北 | 33 | 74.7 | 18.77 | 0.44 | 1.76 | 广东 | 33 | 109.99 | 18 | 0.30 | 1.83 |
山西 | 135 | 36.82 | 15.63 | 3.67 | 8.64 | 广西 | 104 | 48.38 | 23.6 | 2.15 | 4.41 |
内蒙古 | 95 | 25.2 | 118.3 | 3.77 | 0.80 | 海南 | 24 | 9.17 | 3.4 | 2.62 | 7.06 |
辽宁 | 73 | 43.78 | 14.59 | 1.67 | 5.00 | 重庆 | 40 | 30.48 | 8.23 | 1.31 | 4.86 |
吉林 | 17 | 27.33 | 18.74 | 0.62 | 0.91 | 四川 | 141 | 82.62 | 48.14 | 1.71 | 2.93 |
黑龙江 | 109 | 37.99 | 45.48 | 2.87 | 2.40 | 贵州 | 61 | 35.55 | 17.6 | 1.72 | 3.47 |
上海 | 14 | 24.2 | 0.63 | 0.58 | 22.22 | 云南 | 73 | 47.71 | 38.33 | 1.53 | 1.90 |
江苏 | 58 | 79.99 | 10.26 | 0.73 | 5.65 | 西藏 | 17 | 3.31 | 122.8 | 5.14 | 0.14 |
浙江 | 65 | 55.9 | 10.2 | 1.16 | 6.37 | 陕西 | 86 | 38.13 | 20.56 | 2.26 | 4.18 |
安徽 | 60 | 61.96 | 13.97 | 0.97 | 4.29 | 甘肃 | 87 | 26.1 | 45.44 | 3.33 | 1.91 |
福建 | 69 | 38.74 | 12.13 | 1.78 | 5.69 | 青海 | 56 | 5.93 | 72.23 | 9.44 | 0.78 |
江西 | 76 | 45.92 | 16.7 | 1.66 | 4.55 | 宁夏 | 53 | 6.75 | 6.64 | 7.85 | 7.98 |
山东 | 284 | 99.47 | 15.38 | 2.86 | 18.47 | 新疆 | 107 | 23.98 | 166 | 4.46 | 0.64 |
河南 | 92 | 95.32 | 16.7 | 0.97 | 5.51 |
表2 农产品地理标志分类空间分布状态Table 2 Spatial distribution status of APGI |
农产品地理标志种类 | 数量/个 | 最邻近指数 | Z得分 | 置信水平(P) | 空间分布状态 |
---|---|---|---|---|---|
全部产品 | 2274 | 0.403 | -54.337 | 0.000 | 聚集 |
种植业产品 | 1721 | 0.426 | -45.459 | 0.000 | 聚集 |
粮油与油料作物 | 352 | 0.545 | -16.320 | 0.000 | 聚集—随机 |
瓜果作物 | 700 | 0.476 | -26.541 | 0.000 | 聚集 |
蔬菜香料 | 279 | 0.554 | -14.214 | 0.000 | 聚集—随机 |
食用菌 | 54 | 0.563 | -6.139 | 0.000 | 聚集—随机 |
花卉 | 22 | 0.775 | -2.022 | 0.043 | 聚集—随机 |
茶叶 | 130 | 0.631 | -8.046 | 0.000 | 聚集—随机 |
烟草 | 11 | 1.437 | 2.773 | 0.006 | 随机—均匀 |
药材 | 173 | 0.558 | -11.121 | 0.000 | 聚集—随机 |
养殖业产品 | 553 | 0.445 | -24.946 | 0.000 | 聚集 |
畜牧业及其产品 | 229 | 0.517 | -13.957 | 0.000 | 聚集—随机 |
禽类及其产品 | 102 | 0.617 | -7.401 | 0.000 | 聚集—随机 |
水产品 | 177 | 0.447 | -14.072 | 0.000 | 聚集 |
蜂蜜及蚕产品 | 42 | 0.682 | -3.821 | 0.000 | 聚集—随机 |
爬行类动物及其产品 | 3 | — | — | — | — |
注:爬行类动物及其产品因为只有3个,不适合计算集聚效应,故不作计算。 |
表3 APGI与降水和积温等气候特征的关系Table 3 Relationship between APGI 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recipitation and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
种类 | 与降水量的关联 | 与≥10 ℃积温的关联 |
---|---|---|
粮食及油料作物 | 绝大部分在400 mm等降水量线以上,其中400~800 mm等降水量区间内分布密度最大;随着降水量的减少,粮油类APGI的数量也在减少 | 绝大部分在1600 ℃以上。其中1600~4500 ℃分布最密集,随着积温的提高,分布密度逐渐降低 |
瓜果作物 | 各个等降水量区间内均有分布,其中400~800 mm区间内分布密度最大,200~400 mm区间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区域 | 绝大部分在1600 ℃以上。其中4500~5100 ℃、8000 ℃以上分布最密集,其次为5100~6400 ℃,其余温度区间分布较为均匀 |
蔬菜及香料作物 | 绝大部分在400 mm等降水量线以上,200~400 mm区间APGI主要集中在中部,低于200 mm的零星分布 | 绝大部分在3200 ℃以上。其中4500~5100 ℃分布密度最大,围绕该积温区间呈正态分布 |
食用菌 | 集中分布在400~800 mm等降水量区间内,800 mm降水量线以上聚集分布在闽赣山区,400 mm等降水量线以下分散分布 | 全部在6400 ℃以下,主要分布在1600~4500 ℃区间内,其余积温区间有少量分布 |
花卉 | 除200~400 mm等降水量区间外均有少量分布 | 全部在3200~8000 ℃,主要分布在4500~6400 ℃,6400~8000 ℃只有一个 |
茶叶 | 大多位于800 mm等降水量线附近或以上,200~400 mm区间内没有分布,200 mm以下只有两个 | 基本位于4500 ℃以上,分布在4500 ℃以下的茶叶APGI也均分布于3200~4500 ℃与4500 ℃边界地区,5100~6400 ℃内分布密度最大,其次是6400~8000 ℃ |
烟草 | 全部位于400 mm等降水量线以上,其中除去两个位于400~800 mm区间,其他均为800 mm等降水量线上 | 除长白山区的一个外均位于4500 ℃以上,且3200~8000 ℃区间按积温呈渐变式分布。低温区只有一个烟草APGI,说明烟草不适合在低温区 |
药材 | 各等降水量区间内均有分布,其中主要分布于400 mm以上,200 mm以下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 在各个积温区间均有分布,除1600 ℃以下、8000 ℃以上数量较少,其余积温区间分布密度较为平均,即各个积温区间都可以发展适应该温度条件的药材 |
畜牧业及其产品 | 各等降水量区间内均有分布,其中0~400 mm区间内畜牧业及其产品是所有种类APGI在这一等降水量区间分布最多的 | 各个积温区间均有分布,1600 ℃以下、8000 ℃以上的地区种类也很多,其余积温区间分布密度较为平均。畜牧业及其产品的多样化导致积温区间较大 |
禽类及其产品 | 绝大部分在200 mm等降水量线以上,随着等降水量的增加,禽类及其产品的分布密度也在逐渐增加 | 绝大部分在1600 ℃以上,只有个别产品分布在1600 ℃以下,随着积温的升高,禽类及其产品的分布密度逐渐加大 |
水产品 | 主要分布在400 mm等降水量线 以上,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400~800 mm区间内,内陆主要分布在800 mm以上 | 全部在1600 ℃以上,3200~4500 ℃沿海地区分布密度大,4500 ℃以上内陆地区分布较多,1600~3200 ℃内陆地区零星分布 |
蜂蜜及蚕产品 | 绝大部分位于400~800 mm等降水量区间内,800 mm以上和400 mm以下零星分布 | 主要分布在1600~4500 ℃,4500 ℃以上和1600 ℃以下零星分布 |
爬行类动物及其产品 | 数量太少,未做研判 | 数量太少,未做研判 |
[1] |
|
[2] |
魏后凯. 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转型. 中国农村经济, 2017, (5):4-19.
[
|
[3] |
|
[4] |
冯寿波. TRIPS协议保护地理标志规范评析.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8, (4):57-63.
[
|
[5] |
姜岩, 郑世艳, 刘海荣. 关于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发展的研究.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3, (2):50-53.
[
|
[6] |
王笑冰. 关联性要素与地理标志法的构造. 法学研究, 2015, (3):82-101.
[
|
[7] |
尚旭东, 李秉龙.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运行特征、趋势与问题: 基于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的分析. 生态经济, 2013, (4):92-97.
[
|
[8] |
杨敬华, 张帆. 我国农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及趋势. 经济, 2011, (12):92-94.
[
|
[9] |
|
[10] |
|
[11] |
|
[12] |
吴彬. 法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3, (6):121-126.
[
|
[13] |
孟祥娟, 李晓波. 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其解决. 知识产权, 2014, (7):61-67.
[
|
[14] |
刘亚军. 完善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实证分析. 当代法学, 2004,18(2):47-53.
[
|
[15] |
|
[16] |
薛彩霞, 姚顺波. 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分析: 来自黄果柑种植农户的调查.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7):23-35.
[
|
[17] |
郭倩倩, 宋敏, 周元春, 等. 基于Interbrand模型的山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评估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36(3):450-455.
[
|
[18] |
占辉斌, 俞杰龙. 农户生产地理标志产品经济效益分析: 基于437户农户的调研. 农业技术经济, 2015, (2):60-67.
[
|
[19] |
鲁钊阳. 农产品地理标志对跨境农产品电商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国软科学, 2019, (6):67-84.
[
|
[20] |
赵金丽, 张落成, 陈肖飞. 江苏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4):568-574.
[
|
[21] |
韩磊, 谢双玉, 王宏志. 湖北省地理标志产品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39(5):865-874.
[
|
[22] |
徐英, 王秉洪, 李松. 贵州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9,55(5):121-128.
[
|
[23] |
角媛梅, 肖笃宁, 马明国. 绿洲景观中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生态学报, 2002,22(10):2092-2100.
[
|
[24] |
王洪桥, 袁家冬, 孟祥君. 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地理科学, 2017, (6):92-100.
[
|
[25] |
潘竟虎, 李俊峰. 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 自然资源学报, 2014,29(1):55-66.
[
|
[26] |
韩玉龙. 农产品地理标志人文因素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5, (6):21-24.
[
|
[27] |
陶陶, 罗其友.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功能分区.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4, (1):46-50.
[
|
[28] |
罗其友, 唐华俊, 陶陶, 等. 我国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与区域统筹定位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30(5):519-523.
[
|
[29] |
杨鹏程, 周应恒.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困境及优化方略. 甘肃社会科学, 2016, (3):234-238.
[
|
[30] |
王运宏, 刘芳. 湖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现状与对策建议. 南方农业学报, 2014,45(7):1315-1321.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