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专栏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专栏
    孙鸿烈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专栏
    沈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迎来了30周年的大喜日子。论文系统地回顾了30 a来学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30 a来,学会经历了开创、发展和壮大的不同阶段,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科技支撑的同时,不断丰富资源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并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资源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框架。目前,学会已经拥有5 000多名会员、16个专业委员会、3个工作委员会、6个省级学会,成为中国科协下属的全国201个科技社团中的优秀学会之一。通过了国家民政部组织的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并获得全国社会组织4A 级等级证书;获得了中国科协组织评审的优秀科技社团三等奖。但是,一些根本性问题仍然存在,包括:基本确立了资源科学但尚不牢靠;强调资源综合研究但分支学科分散;国内学术交流活跃但国际交流薄弱。未来学会将继续完善现有的理论方法体系,开拓资源学科研究的新领域;加强世界资源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围绕国民经济应用性强的重大资源科学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狠抓学科建设和资源科技人才培养;搭建"自然资源态势分析与学科发展信息平台"。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专栏
    刘彦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6月,石玉林院士担任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肖笃宁研究员担任第二届主任,倪绍祥教授担任第三届主任,刘彦随研究员担任第四届主任至今。在创始人石玉林院士的带领和指导下,在各届专业委员会的精诚团结与共同努力下,中国土地资源研究及其学术交流活动卓有成效,对推进我国土地资源科学研究、学科发展、规划管理和决策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值中国自然资源学会30周年庆典之际,论文侧重梳理近10多年来,在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与协调下,中国土地资源研究的主要特点及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的进展情况,浅谈推进土地资源研究与学术交流的认识和主要体会,简要分析土地资源学科发展前景和亟需深入研究的前沿领域。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专栏
    夏军, 左其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国家已将水资源列为与粮食、石油资源并列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水资源研究已成为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领域。论文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研究发展过程;介绍了近十年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主要学术交流情况,总结了近期我国水资源研究进展;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学科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近期水资源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十年我国水资源学术交流发展方向。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专栏
    朱鹤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探析以长汀为代表的我国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脆弱区生态恢复过程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生态恢复策略。该策略以人地关系和谐论为指导,其含义为:顺乎天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界的再生能力;调控坡面径流,化地害为地利;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构建物质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土地和谐利用模式。在实践这个策略过程中,必须实现在观念、策略、技术上的转变以及技术瓶颈、空间局限和体制障碍的突破。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专栏
    陈传友, 叶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科学的创建与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组织或参与组织的我国创建与发展资源科学的四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主线,即中国资源科学的实践总结——《中国自然资源丛书》、中国资源科学大型理论工具书——《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中国资源科学启蒙作——《资源科学》专著、资源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资源科学技术名词》,从每项工作的撰写背景、组织机构、主要内容、社会评价等方面入手,揭示了资源科学的创建与发展历程,总结了学会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 资源生态
  • 资源生态
    刘焱序, 薛亮, 刘宪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关中地区城市化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利用2000年和2008年的TM、ETM+与MODIS影像,在不同尺度的格网下,基于土地利用度、生态位理论、廊道与点轴理论,并采用对山脊线山谷线提取的方法,从格局、过程和机理等角度进行研究,实现区域格局优化,并进行功能分区。研究结论如下:①研究区2000—2008年东部与中部土地利用程度增加、西部与南北部分土地利用程度下降,而LAI整体上增加显著,城市发展与植被恢复相对协调;②基于空间生态位理论,绝大多数区县的现实生态位都超过基础生态位的50%,表明调控可从区县所辖乡镇进行,并按照现实生态位范围进行城市发展阻力测算;③选用基于DEM的山脊线山谷线提取方法,获得关中地区景观生态廊道、城市发展轴线和缓冲区,并据此将研究区乡镇分为城市扩展型、双轨并重型、生态建设型。
  • 资源生态
    李效顺, 林忆南, 刘泗斐, 曲福田, 王辉, 汪应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带来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矿区农户承担着较大的外部成本。论文以矿区耕地损害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农户认知和接受补偿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测算基于农户意愿下的补偿额度。结果表明:①调查结果显示,69.19%的农户因煤矿开采失去一部分耕地,49.19%的农户表示耕地质量降低,95.14%的农户认为居住环境遭到破坏,93.51%的农户认为采矿破坏了耕种文化传承;②实证结果表明,庞庄、垞城、柳新煤矿周边农户每年接受最低补偿分别为34 780.80、36 506.85和35 397.60元/hm2,其中经济损害受偿意愿分别为12 731.10、18 982.80、11 230.95元/(hm2·a),社会保障损害受偿意愿分别为11 782.35、10 777.95、12 765.00元/(hm2·a),生态损害受偿意愿分别为7 277.10、4 282.35、7 306.05元/(hm2·a),文化传承损害受偿意愿分别为2 990.25、2 463.75和4 095.6元/(hm2·a);③对比分析发现,当前政策下矿区耕地损害补偿额度一般在9 458.70~15 764.40元/(hm2·a)之间,明显低于基于农户意愿下的补偿额度,并且56.76%的农户表示不接受一次性补偿。以上结果能够为矿区生态补偿和政策创新提供决策依据和定量参考。
  • 资源生态
    郭文献, 付意成, 闫丽娟, 吴文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域生态补偿已成为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也是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区域用水矛盾、生态破坏的一种有效途径。从流域生态破坏的不同层面和根源出发,结合流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管理策略和行动计划,给出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的实施目标。从双方自由博弈纳什均衡的层面出发,进行实施流域水生态补偿的经济最优条件分析;结合生态补偿产生的经济学原理,给出影响流域水生态补偿实施的相关性分析。针对流域生态治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阐述影响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的实施细节。
  • 资源生态
    曹洪华, 景鹏, 王荣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补偿是通过调节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实现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的一种手段或制度安排。论文从微观维度对生态补偿问题进行研究,将生态补偿利益群体分为实施群和受益群,建立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群体利益关系的复制动态、演化稳定策略和演化博弈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举报惩罚"制度存在的情况下,两群体间的演化博弈存在唯一的稳定均衡策略(保护、补偿),即实施群选择"保护"策略,受益群选择"补偿"策略,其中实施群决策主导系统稳定性;利益群体各决策选择的比重是稳定均衡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增加实施群和受益群选择"保护"和"补偿"策略的比重,可加快稳定均衡策略的有效形成。
  • 资源评价
  • 资源评价
    李鹏, 封志明, 姜鲁光, 刘影, 胡久伟, 朱建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989—2010年鄱阳湖100期(景)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对比分析了水体指数法和谱间关系法两种主要的水体提取方法,利用水体指数法提取了天然湖体水面面积,揭示了不同水位下鄱阳湖天然湖体水面的空间扩展过程与特征,建立了汛期与非汛期水面-水位关系模型并确定了相应代表性水位站。结果表明:①在鄱阳湖,水体指数法水体提取精度优于谱间关系法;②受地形影响,不同水位条件下鄱阳湖天然水面的空间扩展特征大致呈"菱形"沿湖岸以顺时针方向(即:北→东→南→西→北)推进;③水位为6~15 m时,鄱阳湖天然湖体水面随水位变化呈线性变化,水面变化显著;而在水位介于15~22 m时,天然湖体水面随水位变化则呈对数变化。基于水面-水位关系模型,确定汛期代表性水位站为星子站、都昌站与吴城站;而非汛期代表性水位站为棠荫站。
  • 资源评价
    吴迪, 赵勇, 裴源生, 毕彦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水循环模拟模型WACM进行单向耦合,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和流域上中游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响应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区域气候预估表明,相对于现状(1980—2009年),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流域年平均温度和降水均有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0.65 ℃和1.87%,但降水增加不明显;流域北部温度增幅比南部明显,而降水区域差异较大,变化较为复杂。径流模拟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清盛和琅勃拉邦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天然情景相比均有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1.23%和3.69%,但变化不明显;未来径流年际变化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温度变化对径流影响作用要强于降水;未来春季和夏季(3—6月)径流增减相对明显,局部区域有洪涝和水文干旱的风险,而其它月份径流变化不显著。
  • 资源评价
    李景保, 钟一苇, 周永强, 黎昔春, 朱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实测原型水文序列,在辨析三峡水库运行与四水流域水利工程运行对江湖水文关系演变特征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北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江湖水文关系演变过程中,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水情演变的影响要大于四水水利工程运行的影响;②洞庭湖区水资源比三峡水库运行前(1951—2002年)类似来水情景下减少了185.60×108 m3;③三峡水库蓄水调度运行期,枯水年、丰水年9月15日至10月31日荆南三口入湖平均径流依次减少67.99×108、23.14×108 m3,补水运行期枯水年、丰水年1—3月三口入湖平均径流依次减少4.93×108、11.51×108 m3;④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的地区是澧县、安乡县、沅江市、南县、华容县等县市,影响时间为每年10—12月或1—3月,影响的后果是因季节性和工程性缺水造成该区平均每年经济损失约57 359×104元。
  • 资源评价
    吴文恒, 乌亚娇, 李同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对于优化用能结构、制定合理的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关中临渭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能源利用区位商、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平原地区、黄土台塬与丘陵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的分异特征及成因,得到以下结论:①平原地区具有区位优势的生活能源为煤炭、玉米棒芯、液化气、蜂窝煤、电能和太阳能,煤炭的区位商达2.671;黄土台塬为沼气、太阳能、作物秸秆、蜂窝煤、液化气和玉米棒芯,沼气的区位商达3.465;丘陵山区为薪柴,区位商为1.142。前两者用能多元化,商品能源较多;丘陵山区用能结构单一,木柴为主的非商品能源居多。②区域用能分异特征突出。平原地区市场化导向明显,多种能源互补利用;黄土台塬地区政策导向明显,沼气利用较多,用能组合多样;丘陵山区受自然条件影响,薪柴为主,其他燃料为辅。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取决于自然环境、生产结构、经济环境以及外界环境,是收入水平、温度、发展条件、政策影响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平原地区人均收入高(7 056元),人均商品用能多(204.15 kgce);条件恶劣的丘陵山区人均收入低(5 750元),人均商品用能少(45.38 kgce)。人均非商品用能受人均收入影响小,相对稳定。人均有效耕地和人均耕地越多,人均商品用能越多,人均非商品用能越少,且人均有效耕地变化引起的用能类别的变化幅度较大。
  • 资源评价
    吴琼, 聂秋生, 周荣卫, 徐卫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利用数值模拟GIS空间分析法以及实测与野外勘察调研两种方法规划了江西省山地风能资源的具体分布并定量估算了其储量,此外,还利用山地2座测风塔资料,详细地分析了山地风能资源特性,结果表明:江西省高山地区风能资源呈沿山脉走向的线状分布或孤立山峰的点状分布,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11×104 kW,技术可开发面积约为136 km2,装机容量约为148×104 kW。山地低层风速和风功率密度较大,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增大,风切变指数很小,分别为0.017、0.098。山地风场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日变化明显呈U型分布,正午前后风速最小,凌晨至清晨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与最小风速相差1~2 m/s;山地风场有两个接近相反的主导风向,集中在NW-N以及SSW-SSE扇区,对于风机机组布局较为有利。
  • 资源评价
    孟宪萌, 胡宏昌, 薛显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浅层地下水的污染以及承压水的开采,导致受到污染的浅层地下水越流补给深层承压水,增大了承压含水层受到污染的风险,如何评价承压含水层受到污染的可能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根据承压含水层受污染的特点将承压含水层脆弱性分为固有脆弱性和扰动脆弱性两个方面,同时根据脆弱性大小具有相对性这一特性,将研究区内承压含水层各脆弱性评价指标归一化,根据信息熵反映实测数据的效用值计算评价指标权重,而后加权求和得到反映脆弱性的综合指数,从而避免了构建脆弱性分级和定额的主观性。以济宁市承压含水层脆弱性评价为例,对评价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具有概念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对无法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的地区开展承压含水层脆弱性评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资源研究方法
  • 资源研究方法
    肖建红, 于庆东, 张运磊, 刘娟, 管建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旅游相关资源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其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主要由支付意愿(WTP)或补偿意愿(WTA)和总体范围扩展两者决定。目前,国内外关于CVM方法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提高WTP(或WTA)的准确性,而关于总体范围扩展方法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外旅游相关资源价值评估总体范围主要扩展为使用者,或资源所在区域的家庭,或资源所在邻近区域的家庭;国内主要扩展为使用者,或资源所在区域的居民,或资源所在区域的就业者,或全国范围的相关居民或就业者;这些总体范围扩展方法均存在一些缺陷。论文以调查样本信息为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旅游相关资源关注度系数(用出游小区相对旅游率表示)的非使用者总体范围扩展方法和基于游客量的使用者总体范围扩展方法,并以舟山普陀金三角景区非使用价值评估为例,以2008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普陀金三角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为345.83×106元/a,其中非使用者贡献159.21×106元/a,国内使用者贡献184.17×106元/a,国外使用者贡献2.45×106元/a。并与国内外各种总体范围扩展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该结果较为合理。
  • 综述
  • 综述
    李宇, 王喆, 王菲, 董锁成, 李泽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碳排放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文在国内外城市碳排放研究基础上,从城市化的碳排放效应、城市碳排放估算和影响要素、碳排放观测、碳循环和碳代谢过程等方面系统归纳总结了碳排放评估方法、要素和过程。评述了Kaya恒等式、LMDI方法、CGE模型、混合分析法、清单编制法、UE模型、FFDAS模型、STIRPAT模型、格网模型、综合分析法(Four-part Methodology)、建筑碳排放模型、物质代谢法、EC碳通量观测等代表性碳排放估算和观测方法。研究焦点正在从宏观模式转向微观机理,从自然、人文单一过程转向人文-自然耦合过程,热点区域从发达国家城市转向发展中国家城市,从单一数据源转向遥感、实验观测等多源数据。基于上述特点,当前研究应从城市公平发展和低碳城市出发,建立城市公共利益能源研究框架,根据城市职能类型和发展水平,综合涡度通量观测、计量模型、生态模型、遥感和GIS技术,构建高精度城市碳排放账户,建立城市代谢存量和流量标准分类系统,发展和完善碳排放估算模型,提高城市碳排放计算结果精度和城市间的可比性。
  • 简讯
  • 简讯
    龙花楼, 卓玛措
    2013, 28(9): 1649-1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 于2013年7月22—23日在夏都西宁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份(含港台地区)的正式代表共160余人参会,大会交流学术论文115篇。会议开幕式由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卓玛措教授主持,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索端智教授致欢迎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致开幕词。
  • 简讯
    龙花楼, 卓玛措
    2013, 28(9): 1649-1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 于2013年7月22—23日在夏都西宁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份(含港台地区)的正式代表共160余人参会,大会交流学术论文115篇。会议开幕式由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卓玛措教授主持,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索端智教授致欢迎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致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