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1年, 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1-04-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刘红玉, 吕宪国, 刘振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是我国滨海湿地分布最集中的地理区域。该区三角洲以辽河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为主,湿地总面积为648284hm2。其中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总湿地面积为333427hm2,占黄河三角洲总面积的42.7%;辽河三角洲(盘锦市)湿地总面积为314857hm2,占全市总面积的79.5%。两三角洲均以天然湿地占优势,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辽河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水文条件的差异,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湿地在空间分布结构、资源类型、生态功能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特点。论文在系统研究湿地分类基础上,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两三角洲湿地类型、资源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前人科研成果对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生态功能特征等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提出区域资源开发与湿地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 论文
    崔保山, 刘兴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垦荒,挠力河流域湿地生态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大量湿地被垦殖,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湿地资源的破坏,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降低;土地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灾害性气候发生频率增加;动植物等多样性资源急剧减少。挠力河流域作为“北大荒”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就很具有代表性了。伴随着新千年“北大荒”停止一切垦殖湿地、草地和林地的措施出台,挠力河流域也迎来了退耕还林、还牧、还湿的调整时期。
  • 论文
    张耀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辽河三角洲是我国四大河流(长江、黄河、珠江、辽河)三角洲之一。其所处的核心位置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既有平坦的土地资源,地下还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还有面积广阔的芦苇、湿地和滩涂资源,具有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论文对辽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实地调查了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有关参数,应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辽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在模型中,设置了以水田、旱地、芦苇、油田、盐田、养虾池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为变量,写出了近期和远期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线性不等式。通过在计算机上选优计算,得出了辽河三角洲现状、近期和远期土地利用优化构成,并得出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目标函数值(最大经济效益)。最后提出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持续利用的12项对策,并对每项对策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 论文
    杨桂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增长最快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经济快速发展加剧的人地矛盾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利用近50年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5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研究揭示了长江三角洲高强度土地开发的特征和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并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作用。研究表明,近5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呈现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基本变化过程,其中分别在1958~1963年、1985年前后和1993年前后出现了三次明显的耕地流失高峰,其形成机制主要是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驱动。
  • 论文
    徐跃通, 冯海霞, 吴元芳, 李红梅, 周晨, 李福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济南段多年平均来水量359×108m3,来水年际、年内变化大,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径流量的21.8倍,且主要集中在汛期的7~10月份,占多年平均值的60.7%。近年来黄河济南段径流量逐年下降,断流日益加剧,1997年泺口站全年断流132天。与此同时,济南黄河水含沙量高,多年平均含沙量24.9kg/m3,且呈逐年上升之势。近年因上游来水量减小,用水量增加,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质存在一定污染,引黄工程能力不足,水资源缺乏持续利用的调度和管理,极大地影响了济南黄河水的可持续利用。黄河济南段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有: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原则,统筹规划、统一管理、集中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枢纽作用,保证生态用水;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建立节水型生产体系和社会,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水意识的增强和节水措施的落实;淤背加固黄河干堤,植树治沙防汛凌,实现黄河济南段区域可持续发展。
  • 论文
    马金珠, 李吉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活动是塔里木盆地南缘近几十年导致地下水及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天然河道人工渠系化、平原水库建设以及枢纽工程上移,加速了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再分配,从而引起了地下水空间补给变化。山前倾斜平原的补给量不断减少,而人工绿洲区地下水补给量则随地表引水量的提高不断增加。同时以天然河道渗漏补给为主转向以渠系、田间入渗为主。山前平原区地下水补给46年减少26.2%,泉水削减37.6%,溢出带下移0.5~1.2km,进入平原荒漠区的水量减少33%;并导致土地沙漠化及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小气候环境日趋恶劣。
  • 论文
    冯浩, 邵明安, 吴普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态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不同雨水利用形式的基础上,提出雨水资源化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三种不同潜力,并探讨了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计算原理和办法,结合设立在黄土高原的11个国家攻关试验区小流域,初步提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办法。
  • 论文
    董玉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沙漠化普查数据,论文较为详尽地分析了西藏自治区沙漠化土地的类型、程度、面积与分布,介绍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危害及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简要阐述了其驱动力,并按照当前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政策及其优先领域,提出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应是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分析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对策、途径、技术手段与措施,同时探讨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思路、目标、任务、优先项目与重点区域。
  • 论文
    刘允芬, 欧阳华, 曹广民, 罗辑, 张宪洲, 赵新全, 杨清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青藏高原探讨不同生态系统碳平衡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并揭示其对全球含碳温室气体变化的影响与响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分别在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站、贡嘎山森林生态站和拉萨农业生态站用静态箱法进行了土壤CO2排放的试验研究。土壤CO2排放速率日平均值为草甸215.87~329.68mgCO2m-2h-1,森林713.72~2102.56mgCO2m-2h-1,农田913.05~1135.83mgCO2m-2h-1。土壤碳排放速率日变化,在农田和高寒草甸区表现为单峰型,均以地方时8∶00~16∶00最高,0∶00~8∶00最低。草甸、农田土壤碳排放随着牧草、作物生长发育的加速而逐渐增加,越接近成熟(或枯黄期)其值越低,林区以6~9月的生长旺季为最高。土壤碳排放与温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温度是影响土壤碳排放的重要因子,全球变暖有可能引起高原土壤碳排放的增加。
  • 论文
    李军, 王立祥, 邵明安, 樊廷录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作物生产潜力常规研究方法的不足,探讨了作物生长模型模拟方法的优势,在模型验证和气象、土壤和作物数据库组建的基础上,应用DSSAT3中的CERES小麦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28个代表点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统计计算了各点小麦产量潜力多年平均值、标准差、最高值和最低值,分析了潜力值年际变异与地区分布差异,并计算了小麦的水分满足率。黄土高原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和水分满足率分别为7970~8647kg/hm2、2219~7545kg/hm2和0.278~0.872,春小麦分别为7436~9127kg/hm2、0~7598kg/hm2和0.192~0.961。
  • 论文
    王智平, 刘爱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牧结构生产模式是太行山前平原农业生产的重要模式。苜蓿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水分效益和土壤培肥作用。种植—畜牧模式农田亚系统可节约灌溉3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能效,苜蓿氮、磷产出投入率远高于小麦—玉米两熟制和棉花;畜牧亚系统氮素327%、磷素259%可归还农田亚系统,实行一定程度的养分循环。农牧结构优化模式的配套技术体系体现在制定合理的农牧比例、农田亚系统高效管理、调整畜牧结构、秸秆饲用处理、饲料作物和牧草种植技术以及农牧物质循环技术,其中制定合理的农牧比例、调整畜牧结构是关键。综合协调应用这些技术,最终能够实现提高农牧结构优化模式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20%~30%的目标。
  • 论文
    沈长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认为当代全球日趋严重的资源问题,尤其自然资源方面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具有整体理念的现代资源科学理论的引导。因此,发展与建设综合性的现代资源科学的学科群,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为此,作者在阐明什么是资源科学的基础上,对资源科学及其三维网络结构的学科体系进行了探讨,即资源科学包括总论、各论及区域分论三大部分,它们组成资源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并派生出众多的分支学科,构成综合的现代资源科学的学科群。从而为发展资源科学,改进资源管理及改革资源科学教育提供依据。
  • 论文
    骆剑承, 周成虎, 杨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LC/LU)调查已经成为开展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预测、自然灾害防治及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的一项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受到广泛注意和重视。随着遥感技术和各种地学分析模型的发展和深入,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影像数据对区域的LC/LU情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成为一种最为迅速可靠和理想有效的手段。常规的LC/LU遥感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常规数理统计分类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基于知识逻辑推理的分类方法等。论文综合这些方法的特性,提出了遥感地学智能图解模型支持下的LC/LU分类体系,并以香港地区为试验对象,采用多平台遥感数据和辅助地理信息,进行了土地覆盖/土地利用遥感应用研究。
  • 论文
    魏伟, 钱迎倩, 马克平, 裴克全, 桑卫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国内外尤其国外已经开展和正在开展许多的研究工作。实质等同性原则在转基因安全性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已经进行了转基因马铃薯、大豆、番茄、棉花、西葫芦、水稻、烟草以及芦笋的食用安全性评价,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和方法,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文中将从评价的方法、原则和结果等几个方面报道和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并且指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作了一个相对全面而客观的报道,并且总结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论文
    马忠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贫困人口的分布是高度重叠的,尤其是那些区位偏远以及交通不便的地区,自然景观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适合开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因此,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应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途径。论文针对这一问题论述了如下若干问题:其一,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高品位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高度重叠;其二,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这些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均在中西部地区,消除贫困与发展中西部旅游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旅游在扶贫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产业所无可比拟的;其四,应着手构建中国PPT旅游(ProPoor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以及发展PPT旅游的战略措施,以期尽快消除我国的贫困问题。
  • 论文
    倪绍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蔡运龙教授新著《自然资源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299页,443千字)一书,依托于作者的多年研究实践、渊博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敏捷的学术思维,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全面把握,从全新的视角,对自然资源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内容,自然资源的秉性,自然资源生态学、自然资源经济学、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论述和分析。全书共17章,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章,从当今世界和我国自然资源的态势论述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性和开展自然资源研究的迫切性,明确地提出了自然资源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学科框架体系及其与环境科学、国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