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振芳, 郭庆春, 刘加珍, 张莹莹, 刘杰, 丁航. 河北省大气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11-419. |
[2] |
刘玉洁, 代粮, 张婕, 封志明, 潘韬, 葛全胜. 资源承载力监测——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7): 1699-1713. |
[3] |
费龙, 邓国荣, 张洪岩, 郭笑怡, 王晓东. 基于降水Z指数的朝鲜降水及旱涝时空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3051-3065. |
[4] |
王威, 胡业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整治历程回顾与新构想[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53-67. |
[5] |
郝庆, 封志明, 杨艳昭, 朱鹤. 西藏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现实与未来——基于膳食营养当量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911-920. |
[6] |
王玮, 闫慧敏, 杨艳昭, 杜文鹏. 基于膳食营养需求的西藏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921-933. |
[7] |
李华贞, 张强, 顾西辉, 史培军. 降水与农业种植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影响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8): 1402-1415. |
[8] |
孙从建, 李伟, 李新功, 张子宇, 陈若霞, 陈伟. 青藏高原西北部近地表气温直减率时空分布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7): 1270-1282. |
[9] |
沈镭, 张红丽, 钟帅, 胡纾寒. 新时代下中国自然资源安全的战略思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5): 721-734. |
[10] |
胡慧芝, 刘晓琼, 王建力. 气候变化下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4): 609-620. |
[11] |
任婧宇, 彭守璋, 曹扬, 霍晓英, 陈云明. 1901—2014年黄土高原区域气候变化时空分布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4): 621-633. |
[12] |
黄麟, 曹巍, 徐新良, 樊江文, 王军邦.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宏观生态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398-411. |
[13] |
陈坤, 蒋卫国, 何福红, 陈征. 基于GRACE数据的中国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275-286. |
[14] |
梁珑腾, 马龙, 刘廷玺, 孙柏林, 周莹, 柳杨. 1951—2014年中国北方地区季节气温突变与变暖停滞年份的时空变异性[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2): 2149-2166. |
[15] |
刘玉莲, 任国玉. 基于度-时法的哈尔滨冬季采暖强度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 139-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