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Vol. 24 ›› Issue (1): 136-146.doi: 10.11849/zrzyxb.2009.01.015

• 资源评价 • 上一篇    下一篇

2000~200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王宗明|国志兴|宋开山|刘殿伟|张柏|张树清|李方|金翠|杨婷|黄妮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 130012
  • 出版日期:2009-01-15 发布日期:2009-01-15

Effects of land use/cover change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Sanjiang Plain, during 2000-2005

WANG Zong-ming, GUO Zhi-xing, SONG Kai-shan, LIU Dian-wei, ZHANG Bai, ZHANG Shu-qing, LI Fang, JIN Cui, YANG Ting, HUANG Ni   

  • Online:2009-01-15 Published:2009-01-15

摘要: 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是LUCC环境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然而,区域尺度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研究不多。基于以上原因,论文应用以遥感观测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为基础的土地利用数据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估算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三江平原地区植被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草地和沼泽湿地向耕地的转化是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最主要特征。2000~2005年期间,耕地面积增加了43.28×104hm2,主要来自林地、草地和湿地的转化,转化面积分别为26.20×104、10.81×104和22.45×104hm2。过去5年间,三江平原平均NPP由401.1g C m-2 a-1下降为377.5g C m-2 a-1,其中沼泽湿地平均NPP下降了7.8%,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平均NPP均呈下降趋势。2000~2005年期间,三江平原地区净初级生产总量由4.37×104G g C a-1下降为4.11×104G g C a-1,减少量为2 575.1G g C a-1,减少率为5.9%。三江平原地区2000年和2005年的气候因子变化不大,其对NPP的影响可以忽略。土地覆被变化直接导致区域净初级生产力的降低,人类活动干扰的强度和频度加剧对于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降低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NPP, 遥感, 三江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