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Vol. 24 ›› Issue (1): 123-135.doi: 10.11849/zrzyxb.2009.01.014

• 资源评价 • 上一篇    下一篇

干旱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综合影响评价研究

赵媛媛1,2|何春阳1,2|李晓兵1,2|黄庆旭1,2|杨洋1,2   

  1. 1.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 出版日期:2009-01-15 发布日期:2009-01-15

Impacts of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 on cultivated l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 farming-pastoral zone of North China

ZHAO Yuan-yuan1,2,HE Chun-yang1,2,LI Xiao-bing1,2,HUANG Qing-xu1,2,YANG Yang1,2   

  • Online:2009-01-15 Published:2009-01-15

摘要: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耕地的自然生产潜力,目前在时空尺度上定量分析典型生态边缘区气候干旱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综合影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论文首先采用桑斯维特纪念模型(Thornthwaite-Memorial Model)对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地区耕地自然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然后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了干旱化对研究区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影响。又在遥感数据生成的1990,1995和2000年1km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970~2006年研究区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变干趋势,但波动明显,干旱导致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在1990~1995年和1995~2000年分别减少了约16.61×106t和19.55×106t。1990~1995年和1995~2000年耕地增加率分别为2.64%和2.55%,在此基础上,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分别增加了5.36×106t和4.48×106t。从整个研究区尺度来看,1990~1995年和1995~2000年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分别减少了了约11.24×106t和15.08×106t。从基于气象站点的泰森多边形尺度来看,研究区的西北区域,主要包括陕西、宁夏和甘肃部分地区,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对于气候变化比较敏感,而包括河北、山西部分地区在内的研究区华北南部区域和内蒙古主要受到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北方干旱化, 耕地自然生产潜力, 桑斯维特纪念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