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蔡运龙教授新著《自然资源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299页,443千字)一书,依托于作者的多年研究实践、渊博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敏捷的学术思维,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全面把握,从全新的视角,对自然资源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内容,自然资源的秉性,自然资源生态学、自然资源经济学、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论述和分析。全书共17章,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章,从当今世界和我国自然资源的态势论述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性和开展自然资源研究的迫切性,明确地提出了自然资源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学科框架体系及其与环境科学、国土经济
倪绍祥. 自然资源学的理论构建——评蔡运龙教授的新著《自然资源学原理》[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2): 196-196.
[1] | 黄杰龙, 王立群, 陈秋华. 基于资源比较优势的森林公园旅游增长方式合理性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2): 261-273. |
[2] | 何春娥, 王群英, 冯亚文. 《自然资源学报》1986—2015年零被引论文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9): 1666-1674. |
[3] | 王一超, 郝海广, 张惠远, 翟瑞雪, 张强. 农牧交错区农户生计分化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影响——以宁夏盐池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302-312. |
[4] | 何春娥, 冯亚文, 王群英. 2013—2017年《自然资源学报》办刊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351-360. |
[5] | 张晓娣. 生态效率变动的产业及要素推动:基于投入产出和系统优化模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5): 748-760. |
[6] | 王壬, 陈兴伟, 陈莹.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1): 1943-1955. |
[7] | 王壬, 陈莹, 陈兴伟.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8): 1441-1452. |
[8] | 史丽文. SCI数据库引用《自然资源学报》论文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4): 726-730. |
[9] | 沈镭. 三十年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发展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9): 1464-1478. |
[10] | 刘彦随. 中国土地资源研究与学术交流新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9): 1479-1487. |
[11] | 夏军, 左其亭. 我国水资源学术交流十年总结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9): 1488-1497. |
[12] | 陈传友, 叶苹. 浅谈学会在创建资源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纪念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9): 1507-1514. |
[13] | 桑燕芳, 王中根, 刘昌明. 水文频率线型选择与综合过程中贝叶斯因子求解新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4): 687-695. |
[14] | 陈夕红, 李长青, 张国荣, 籍卉林, 白双柱. 经济增长质量与能源效率是一致的吗?[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11): 1858-1868. |
[15] | 王维方, 刘爱民, 强文丽. 中国大豆资源的虚拟土贸易及进口依存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7): 1139-11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