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庆, 邓玲, 封志明.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抗解问题与有限理性[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541-551. |
[2] |
廖梦婷, 魏凤. 中亚地区粮食生产潜力及发展潜力分析——基于GAEZ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582-593. |
[3] |
席茜, 丁赞, 叶润青, 牛瑞卿. 基于FCE-AHP的黄石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46-658. |
[4] |
刘大鹏, 马斌, 王悦. 工业城市防护绿色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20-434. |
[5] |
庞艳梅, 陈超, 郭晓艺, 徐富贤. 1961—2015年西南区域单季稻生长季气候年型及其生产潜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76-489. |
[6] |
周才钰, 许有鹏, 刘鹏飞, 王强, 王杰. 东部湿润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的土壤水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90-500. |
[7] |
苏鹤放, 曹根榕, 顾朝林, 金家梁, 张晓明, 易好磊, 郑毅, 傅强. 市县“双评价”中优势农业空间划定研究:理论、方法和案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39-1852. |
[8] |
车冰清, 朱传耿, 仇方道. 淮海经济区城乡空间融合格局及形成机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97-1907. |
[9] |
何杰, 金晓斌, 梁鑫源, 赵庆利, 韩博, 肖颖, 吴小欢, 胡静, 周寅康. 城乡融合背景下淮海经济区乡村发展潜力——以苏北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940-1957. |
[10] |
白凯, 王馨.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更新审视与研究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7): 1525-1540. |
[11] |
保继刚, 陈苑仪, 马凌. 旅游资源及其评价过程与机制:技术性评价到社会建构视角[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7): 1556-1569. |
[12] |
燕守广, 李辉, 李海东, 张银龙. 基于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以南京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09-1118. |
[13] |
王成, 樊荣荣, 龙卓奇. 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风险评价及其空间分异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19-1131. |
[14] |
肖攀, 彭轲, 赵幸悦子, 王新峰, 梁川, 程刚. 长江中游岸线资源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788-798. |
[15] |
王洁, 摆万奇, 田国行.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576-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