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春雨, 温瑞霞, 杨娜. 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2916-2928. |
[2] |
马尚谦, 张勃, 杨文义, 杨梅, 魏堃, 李帅, 何航, 候启, 魏怀东. 1960-2015年淮河流域异常初、终霜日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2): 359-373. |
[3] |
洪思扬, 王红瑞, 来文立, 朱中凡. 我国能源耗水空间特征及其协调发展脱钩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5): 800-813. |
[4] |
郑景云, 孙迪, 刘可邦, 郝志新, 张学珍, 葛全胜. 过去300 a长江中下游异常丰梅事件变化与洪涝灾害[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12): 1971-1983. |
[5] |
张景华, 封志明, 姜鲁光, 杨艳昭. 澜沧江流域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9): 1425-1435. |
[6] |
王壬, 陈莹, 陈兴伟.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8): 1441-1452. |
[7] |
吴文恒, 乌亚娇, 李同昇. 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以关中临渭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9): 1594-1604. |
[8] |
巴桑赤烈, 刘景时, 牛竟飞, 达瓦顿珠, 次边. 西藏中部巴木错湖泊面积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2): 302-310. |
[9] |
李雪梅, 李兰海, 白磊, 张飞云, 尚明, 王喜喜. 基于中亚气候数据的开都河流域历史气候资料重建[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11): 1918-1930. |
[10] |
李景保, 胡巍, 尹辉, 毛德华, 曾发明, 邓楚雄, 代勇. 1950—2009年洞庭湖流域农业水灾演变特征及分异规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9): 1496-1505. |
[11] |
吴一洲, 吴次芳, 罗文斌. 浙江省县级单元建成区用地绩效评价及其地域差异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2): 330-340. |
[12] |
罗丽华, 陈桂华, 胡英, 黄璜, 肖应辉. 气象因素与早稻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0): 1718-1726. |
[13] |
万洪秀, 孙占东, 王润. 博斯腾湖水位变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2): 260-266. |
[14] |
李云玲, 裴源生, 秦大庸. 黑河下游河道渗漏规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2): 195-199. |
[15] |
郑国强, 江南, 于兴修. 长江下游沿线土地利用区域结构演化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5): 568-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