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1987, Vol. 2 ›› Issue (3): 279-286.doi: 10.11849/zrzyxb.1987.03.009
姚建民
出版日期:
1987-09-25
发布日期:
1987-09-25
Yao Jianmin
Online:
1987-09-25
Published:
1987-09-25
摘要: 引言 根据山西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关于建立农业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研究课题,我们从1981年开始经过三年时间对晋南的永济、运城、临猗、闻喜、夏县等五个县(市)的试点研究,基本建成了以进行土地类型面积和农作物产量调查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监测体系。这是数理统计中抽样推断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还可以对大范围多内容的农业资源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因此,“农业资源动态监测”被正式列入国家的“七五”计划。而这个体
姚建民. 利用整群抽样进行地类监测[J]. 自然资源学报, 1987, 2(3): 279-286.
Yao Jianmin. STUDIES ON THE SURVEYING LANDS AREAS BY MEANS OF MASS SAMPLING TECHNIQU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987, 2(3): 279-286.
[1] | 卢昱嘉, 陈秧分. 美国对外农业投资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兼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654-667. |
[2] | 贾盼娜, 刘爱民, 成升魁, 强文丽, 吴良, 李鹏. 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及海外农业资源利用对策[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7): 1357-1364. |
[3] | 苏伟忠, 陈维肖, 郭葳, 汝静静. 太湖流域城乡用地扩张对河网的空间占用机制初探[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8): 1289-1301. |
[4] | 张丽文, 黄敬峰, 王秀珍. 气温遥感估算方法研究综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3): 540-552. |
[5] | 牟子平, 吴文良, 雷红梅. 浏阳农业结构类型及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对策[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4): 628-635. |
[6] | 刘兴元, 王锁民, 郭正刚. 半干旱地区农业资源的复合经营模式及生态经济耦合效应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5): 624-631. |
[7] | 朱鹤健, 何绍福. 农业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5): 583-588. |
[8] | 吴国庆.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3): 227-233. |
[9] | 刘爱民, 封志明, 李飞. 农业资源利用模式间的转换及案例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1998, 13(3): 193-197. |
[10] | 石玉林, 封志明. 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12(4): 293-298. |
[11] | 赖世登, 丁贤忠, 牛喜业. 半干旱山区小流域退化生态系统重建与农业资源开发——以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隋家窝铺小流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12(3): 263-268. |
[12] | 牛文元. 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1996, 11(4): 293-300. |
[13] | 王松霈. 论农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J]. 自然资源学报, 1996, 11(4): 301-305. |
[14] | 陈百明. 《中国资源报告》和《中国农业资源状况报告》编写工作简况[J]. 自然资源学报, 1996, 11(1): 98-98. |
[15] | 倪绍祥, 蒋建军. 试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区开发方案的拟定[J]. 自然资源学报, 1995, 10(1): 9-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