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EN
中文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政策指南
联系我们
EN
中文
过刊目录
1987年, 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7-09-25
论文
学报动态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一般模式与应用——以赣江流域为例
霍明远, 郭文卿, 郎一环
1987, 2(3): 193-204.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3.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次将矿产资源开发作为一个能动型开放系统予以研讨,通过建立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数据库、计算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计算矿产资源开发的价值贡献、经济地质区划和有限投资倾向的优选等5个方面实行宏观控制;通过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产联合体进行中观调节;通过成立矿产资源开发综合研究机构获取微观反馈,建立了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并以赣江流域为例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Select
论文
自然资源结构与经济重心的地域迁移
胡兆量
1987, 2(3): 205-212.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3.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的地域中心在不断迁移中。美国在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南方有众多良港,优异的环境,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城市分布重心可能提前南移。这一点值得引起规划部门和计划部门注意。 自然资源的地域结构是经济重心迁移的原因之一。自然虽是社会发展的外因,但在童要性上与内因是一样的,是不可缺少的,在特定场合,可以成为迁移的决定性原因。三
Select
论文
我国沿海城市体系初探
郑弘毅, 顾朝林
1987, 2(3): 213-22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3.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古以来,人类的经济活动一直与河海和港口休戚相关,河海有舟楫之便,港口成为物资集散地,自然成为物资流通和集散的场所。尤其在现代,港口既是现代化运输业的中心环节,又是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已成为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极核和有力支柱。港口与城市,不仅把生产和流通有机组合起来,而且对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把局部地区和全
Select
论文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的水文效应及其利用模式的变化
魏忠义, 汤奇成
1987, 2(3): 229-241.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3.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西北干旱区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及内蒙西部。这里气候干旱,水资源对干旱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在干旱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水资源不仅影响到农牧业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工矿资源开发和城市的发展。水资源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干旱区自然环境综合体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引起一系列水文效应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中水循环各要素变化是很强烈的,因此研究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的水文效应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Select
论文
新技术革命与江苏淡水水体资源的综合开发战略
区裕雄
1987, 2(3): 242-251.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3.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海洋农牧化浪潮日渐崛起,淡水强化渔业与水体农业试验正积极推行。如同我们的祖先当初从天然采捕业逐步转向种养业一样,人类对水域的开发已进入定向利用时代。所不同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促使这一进程迅猛异常。 江苏淡水资源达2,600×10
4
亩,相当于省内耕地面积的1/3,居全国首位。若能充分开发,对实现工农业产值翻两番必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和研究我省淡水水面资源的总体开发战略。
Select
论文
土地资源与区域农业结构的关系——以秦皇岛市域为例
尹志勇
1987, 2(3): 252-263.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3.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类型学、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现状研究以及土地利用规划被认为是土地科学的四个分支。实际上它们又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的几个基本环节,彼此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作者在1982—1983年在秦皇岛市域进行了土地资源调查工作,试图由此探讨土地科学中各分支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着重讨论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评价以及与确定区域农业结构的关系。
Select
论文
我国几种白羽乌鸡品种资源的血型分析及其开发利用
程光潮, 吴丽城, 张婷, 郑小惠, 段章雄
1987, 2(3): 264-269.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3.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言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在自然界良性生态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方品种资源则是人们在自然和经济条件制约下长期劳动的结晶,是庞大的种质基因库。长期以来,我国对品种资源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手段较少,新技术应用不多,本实验室利用遗传标记性状(红细胞抗原)对我国的地方鸡种
Select
论文
用迈阿密模型测算我国生物生产量的初步尝试
陈国南
1987, 2(3): 270-27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3.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生产量的研究是六十年代以来兴起的一个崭新领域,它以有机物的重量或能量为指标,研究各种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数量及其固定、消耗、分配、积累与转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与生态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生物生产力的数学模型,为合理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创造稳产高产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生物生产量的研究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但成为当代生物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亦产生重大影响。
Select
论文
利用整群抽样进行地类监测
姚建民
1987, 2(3): 279-286.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3.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言 根据山西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关于建立农业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研究课题,我们从1981年开始经过三年时间对晋南的永济、运城、临猗、闻喜、夏县等五个县(市)的试点研究,基本建成了以进行土地类型面积和农作物产量调查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监测体系。这是数理统计中抽样推断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还可以对大范围多内容的农业资源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因此,“农业资源动态监测”被正式列入国家的“七五”计划。而这个体
学报动态
Select
学报动态
黄土高原资源与环境遥感调查简介
陈光伟
1987, 2(3): 287-28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3.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土资源研究的重点是黄土高原。查清资源是对区域整治和开发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应用遥感技术清查资源在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国家计划“区域综合治理试验”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75-04-03)中规定,“采用卫星、飞机遥感和地面调查相结合,查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农林牧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