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资源利用与管理
  • 资源利用与管理
    杨红强, 季春艺, 杨惠, 聂影, 陈幸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森林及其产品的固碳功能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木质林产品(下简称HWP)的碳储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研究HWP碳储量并对其进行功能管理,对我国政府提高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并参与气候谈判、提交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建议的HWP碳量核算模型,研究了1961—2011年中国HWP的固碳功能,继而比较分析了中国HWP碳储量的减排潜力。研究表明:从总量看,储量变化法、大气流动法基础上核算的中国2011 年度碳储量值分别为6.76×108 t 碳和2.58×108 t 碳;从年增长量看,储量变化法、大气流动法基础核算的中国HWP碳储量增长平均值为1 063×104 t 碳和262×104 t 碳。基于中国是世界HWP进口大国,储量变化法的选择应用将对我国有利。HWP碳储量减排贡献的研究发现:中国HWP碳储量为森林立木总量的4.75%~8.42%,平均约为6%;对比中国能源消费的年碳排放量值,中国HWP的年碳储量可以减排约1.6%,中国HWP具有显著的碳汇功能及进一步提升的减排潜力。
  • 资源利用与管理
    胡文俊, 简迎辉, 杨建基, 黄河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对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概念、分类及演进规律进行了探讨。在从合作主体、目标、途径、制度等方面对合作模式进行单维度分类的基础上,借鉴霍尔三维结构图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了合作模式三维度分类模型,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当前国际河流管理合作实践的模式类型。最后,综合世界各种典型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模式要素的发展演变及模式演进的动力机制两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演进规律。
  • 资源生态
  • 资源生态
    谭清梅, 刘红玉, 张华兵, 王聪, 侯明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ETM+图像数据和同期野外实测的31 个样方地上生物量干重、湿重数据为数据源,分析了15 个遥感信息变量与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干重、湿重的相关关系,并选择在0.01 水平上显著相关的8 个遥感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元曲线回归模型以及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并对比得出最优模型,进而计算出整个研究区的地上生物量。研究得出:①与研究区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干重和湿重相关性最大的都是ETM+4 波段,干重的相关系数为0.833,湿重的相关系数为0.796;②研究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干重和湿重的遥感估算模型都是一元三次函数模型,且干重模型的拟合精度要优于湿重模型;③得到研究区地上生物量干重总重量为2.28×108 kg,湿重总重量为6.10×108 kg。
  • 资源生态
    章文龙, 曾从盛, 仝川, 王维奇, 林贤彪, 张子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与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碳循环和养分循环等密切相关,是当前研究中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利用ASDFieldSpec2500 便携式地物波谱仪测定闽江口鳝鱼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Lam. var. brevifolius Bocklr.)冠层反射光谱,同时测定其地上鲜生物量和植株密度,分析地上鲜生物量与冠层反射光谱及一阶微分光谱的相关关系,确定敏感波段,进而改进植被指数;利用回归分析法,基于各个植被指数,构建地上鲜生物量和植株密度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芦苇和短叶茳芏地上鲜生物量与冠层反射光谱在蓝光、红光及近红外波段相关性较高;与一阶微分光谱在蓝边、红边相关性较好;芦苇地上鲜生物量与冠层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的相关系数均优于短叶茳芏。芦苇和短叶茳芏地上鲜生物量估算模型R2分别在0.408 5~0.765 和0.101 9~0.315 3 之间,估算精度相对于其他参数较高的参数主要有BNDVI、NDCI和MGBNDVI,最佳估算参数均为BNDVI;植株密度估算模型R2分别在0.093 0~0.718 和0.138 9~0.233 7 之间,估算精度相对于其他参数较高的参数主要有GBNDVI、BNDVI、MGBNDVI、NDCI 及SR, 最佳估算参数分别为GBNDVI和NDCI。一定程度上来说,利用高光谱数据估算河口芦苇和短叶茳芏地上鲜生物量和植株密度是可行的。
  • 资源生态
    杨利, 谢炳庚, 秦建新, 张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洞庭湖区1987—2008 年的6 期遥感影像数据资料,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及转移矩阵模型等方法重点分析了三峡工程建坝前后洞庭湖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洞庭湖区湿地演变的主要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景观异质性减小,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②水体的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间的结合度降低;泥沙滩地的破碎化程度先加大后降低,最大斑块面积有所增大;苔草滩地和芦苇滩地的破碎化程度先后经历了增大→减小→增大的过程;防护林滩地的破碎化程度由减小到增大到再增大;耕地(水田、旱地)破碎化程度在逐渐增大;建设用地斑块数增加最多;林地的结构相对稳定;③三峡工程运行使洞庭湖区湿地的水沙和泥沙淤积发生变化,导致湿地呈正向演替,自然湿地面积减少。
  • 资源评价
  • 资源评价
    盖美, 王宇飞, 马国栋, 郝慧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用水效率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改进的突变模型对2001—2010 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用水效率和经济发展各子系统进行状态评估,其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耦合度水平从0.437 提高到0.498,呈缓慢提高状态,但一直处于拮抗阶段。用水效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减小,耦合协调度从0.254 增大到0.408,呈增大趋势但仍处于中低度协调水平;②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都处于上升趋势,其中用水效率最好的为大连市,用水效率评估值已达到0.887,其次为锦州、营口和葫芦岛,丹东和盘锦市用水效率处于最低水平,分别为0.604和0.535。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为大连市,其次为营口和盘锦市,丹东、锦州和葫芦岛较差; ③各市耦合度均处于拮抗阶段,并且处于上升趋势。大连市和营口市耦合协调度2010年已分别达到0.457 和0.401,已从低度协调进入中度协调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丹东、锦州、盘锦和葫芦岛均处于低度协调阶段,呈波动式上升。各市的经济发展滞后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导致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中低度协调水平;④辽宁沿海经济带耦合度和协调度的区域差距在不断减小,经济带协同发展趋势越加明显。
  • 资源评价
    金姗姗, 张永红, 吴宏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近几十年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地球上的冰川迅速消融,我国的山地冰川也发生了剧烈变化。山地冰川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及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对山地冰川的变化进行监测至关重要。各拉丹东冰川的伸缩变化非常明显地揭示了当地乃至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的变迁,极具科研价值。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采用多达5 个时相的陆地资源卫星以及中国冰川目录等有效资料,利用冰雪指数和监督分类方法提取冰川信息,对提取的冰川范围利用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冰川变化监测。统计分析1973—1986、1986—1992、1992—2004、2004—2009 年4 个时间段以及1973—2009 年整个36 a 间的冰川前进及后退信息,并计算冰川进退变化速率, 对其中5 条变化较大的冰川进行详细的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从1973 年至2009 年近40 a 时间里,各拉丹冬地区既有退缩冰川也有前进冰川, 其中冰川退缩面积为118.64 km2, 前进面积为62.66 km2,冰川总体面积持续退缩。根据相关资料,近40 a 来“三江源”地区气温普遍升高是导致各拉丹冬冰川总体面积持续退缩的关键因素。
  • 资源评价
    叶长青, 陈晓宏, 张家鸣, 朱爱萍, 张丽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界众多江河洪水序列形成的环境背景“一致性”已不复存在,传统极值流量分析的“极值理论”需修正。东江流域变化环境后,龙川和河源站年最大日流量序列M-K检验通过0.01 显著水平,呈下降趋势。采用时间变化矩模型对年最大日流量序列作非一致性处理,选择5 种分布线型、8 种趋势模型共40 种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龙川站对数正态分布搭配CP趋势(均值和标准差相关且具有抛物线趋势)模型、河源站Gumbel分布搭配CP趋势模型拟合效果最优。水文情势变化后,传统洪水重现期概念应该被修正。基于传统频率分析方法得到的100 a 一遇洪水设计值,均表现出其重现期由水利工程建设前小于100 a 一遇变化到2000 年后的大于400 a 一遇,而非100 a 一遇。若仍采用传统方法计算,两站均会高估设计洪水量级。非一致性背景下,推荐考虑现状时间基点下的洪水设计值。
  • 资源评价
    武永利, 相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考虑太阳因素、地形因素、地表积雪覆盖情况、云量以及非均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基于FY2 号静止卫星构建晴空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并利用山西省3 个辐射观测站2011 年逐时、逐日、逐月太阳总辐射观测资料对其估算结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逐时误差在±1 MJ·m-2之间,逐日误差在±5 MJ·m-2之间,表明模型计算的太阳辐射误差较小,稳定性较好;逐月误差结果显示,三个站模拟值都大于实测值,且误差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冬季误差高于夏季;进一步对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三站线性拟合度均在0.86~0.92 之间,且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表明模型计算的太阳辐射准确性和精度较高,且在数值拟合上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的太阳总辐射量,证实该模型应用于FY2 号气象卫星的可行性。
  • 资源评价
    沈惊宏, 余兆旺, 周葆华, 石张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湖南省为例研究了温泉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论文严格按照旅游系统的旅游目的地系统、旅游出行系统和旅游客源地系统三大子系统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旅游目的地系统包括温泉资源禀赋和区域环境两个方面;根据可能的客源市场位置范围,以各温泉点为中心,以限定的半径圈内计算任意点出行到温泉的平均时间作为旅游出行系统的指标;由于受温泉资源游客容量和旅游吸引度的局限性,绝大数客源市场被限定在4 h 出行区域,区域内的县级城镇作为温泉客源市场。采用AHP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到湖南省温泉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的综合值,并把湖南90 个温泉资源开发适宜性划分为高适宜性、较适宜性及不适宜性三种类型。文中最后针对各类型温泉资源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 资源评价
    张池, 高云华, 陈旭飞, 周波, 李进, 任宗玲, 戴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赤红壤pH值、粘粒、容重、孔隙度、有机碳、氮磷钾全量及其速效养分含量的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各变量的相互关系、土壤综合理化特征及其关键改良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新垦旱地容重最高,粘粒含量和孔隙度最低;有机碳、全量氮磷钾养分和速效氮磷养分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P<0.05)。果园土容重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且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钾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P<0.05)。桉树林的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灌木林,而粘粒含量和速效磷含量相对较低(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新垦旱地、果园和桉树林、灌木林土壤理化综合质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新垦旱地当前质量相对较差。有机碳、全氮和速效氮养分缺乏是当前新垦旱地土壤理化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较少的速效磷钾养分含量是当前桉树林地、灌木林土壤质量的限制因素。主成分分析不仅能够区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赤红壤理化质量差异,而且也是探查改良土壤质量因子的有效方法。
  • 资源评价
    刘永林, 雒昆利, 倪润祥, 王少彬, 田兴磊, 王林, 张晓军, 高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调查新疆于田县的水质和水资源特色,2010 年和2012 年在新疆于田县及于田县邻区采集水样,并对其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在新疆于田县新发现一个优质天然富锂富锶饮用矿泉水水源,水化学类型为Na·Mg-HCO3·Cl,锂含量1 765.5 μg/L,锶含量1.1 mg/L,分别为国家饮用矿泉水锂(Li≥200 μg/L)和锶(Sr≥0.2 mg/L)最低界限指标的8.8 倍和5.5 倍。于田县城饮用矿泉水含水层厚度大,岩性为卵砾石,透水性好,水量较丰富。于田县优质矿泉水与国内外主要矿泉水相比,具有富锂、富锶等有益元素,且富锂矿泉水是中国稀缺的矿泉水资源,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资源评价
    卢占晖, 薛利建, 张亚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009年2月)4个季节东海(26°00’~33°00’N,127°00’E以西)桁杆拖虾网所获得的口足类调查资料,以渔获率作为口足类分布的数量指标,分析了调查海域的口足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四季共捕获口足类20 种,隶属于4 科,11 属,其中优势种为口虾蛄(Oratosquillaoratoria)和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 kempi);在各季节出现的口足类种类数中,春季出现最多,其余三季变化不大;各季节口足类渔获量及渔获率变化明显,冬季渔获量及渔获率最高,以下依次为夏季、春季和秋季;从区域分布看,东海南部海域在口足类种类数和生物量两项指标均高于北部和中部两个海域;口足类以及优势种口虾蛄在4 个季节的调查中具有相对较为集中的生物量高发区,但聚集特征不明显;黑斑口虾蛄的分布则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地域特征。
  • 资源评价
    刘瑶, 江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磷是湖泊水质参数中的主要指标,从遥感数据中获得其时空上的分布信息对于理解、管理和保护湖泊生态系统是必要的。通过2009 年4 月至12 月对鄱阳湖湖区和五河入口的表层水体进行采样分析,利用直接遥感反演算法和间接遥感反演算法,结合MODIS遥感数据择优反演鄱阳湖表层水体的总磷含量,同时分析总磷含量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总磷TP与总悬浮物浓度相关性较好,间接反演算法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②TP是鄱阳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之一,TP含量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个时期呈上升趋势;③鄱阳湖三个时期TP含量的空间变化明显,中心湖区TP含量相对整个湖区较低,主航区和五河入口TP含量为全湖最高区域,常年处于高含量状态。
  • 资源研究方法
  • 资源研究方法
    马永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转移利用的利益补偿不仅关系到水资源重新配置的效率和效益的实现,同样还关系到不同用水主体之间利益的公平共享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科学合理地测算不同用水主体之间水资源转移利用的利益补偿额度,构建了水资源转移利用利益补偿测算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合作贡献、资源投入、用水效率、风险承担和社会公正等因素对收益分配的影响,并运用粗糙层次分析法(RAHP)来确定各种指标的权重,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用水收益分配和利益补偿进行测算。最后,通过诸暨陈石灌区用水转移的实例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有效性。同时实例研究表明实践中的农业用水主体没有充分分享到因水资源转移利用而产生的增加收益,亟待提高农业节水主体应得的利益补偿额,保障农民利益。
  • 资源研究方法
    汪文雄, 陈梦华, 杨钢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国内外农地整治项目效率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其价值链,并围绕着价值链增值这一核心建立了包含项目选址、可行性论证、勘测、权属调整及规划设计5 个准则层在内的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指标体系。依据标杆管理原理和项目特征设置了32 个效率指标的基准标杆、实际最优标杆及理论拓展标杆,构建了基于距离函数法的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测度模型。以鄂州市华容区蒲团高产农田建设示范项目为例,对其前期阶段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测度,针对测度结果分析了项目前期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也为其它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测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 简讯
  • 简讯
    2013, 28(12): 2201-22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3 年即将过去,感谢今年为《自然资源学报》进行同行评议的568 位审稿专家,衷心感谢他们牺牲个人时间、辛勤工作,为保证《自然资源学报》的学术水平做出了贡献!编辑部也希望有更多处于学术一线的年轻学者加入到为《自然资源学报》的进步乃至资源科学的发展服务的行列!

  • 简讯
    2013, 28(12): 2203-22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2013, 28(12): 2201-22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3 年即将过去,感谢今年为《自然资源学报》进行同行评议的568 位审稿专家,衷心感谢他们牺牲个人时间、辛勤工作,为保证《自然资源学报》的学术水平做出了贡献!编辑部也希望有更多处于学术一线的年轻学者加入到为《自然资源学报》的进步乃至资源科学的发展服务的行列!

  • 简讯
    2013, 28(12): 2203-22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