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0日下午,在主编李文华院士召集下,《自然资源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四位副主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广胜研究员、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董鸣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镭研究员)、部分京区编委以及编辑部人员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办公室主任兼副秘书长王捷应邀出席会议。
主编李文华先生首先感谢大家出席编委会会议,并介绍了到会的编委及嘉宾。
随后,学报编辑部同志对学报近年的发展状况、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设想等作了工作汇报。近年来,学报稿源稳定,作者群、读者群也相对稳定,主要评价指标(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在中国科技论文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稳步上升。并且2013、2014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支持;2013、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三等资助;入选“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来稿中硕、博士生论文较多,问题也很多,如一稿多投、稿件中存在各种问题,难以起到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同时,与国内同类期刊相比,不具明显优势。编辑部建议编委们把学报作为一个引领学科发展的平台,定期发布学科进展。可考虑建立一个新栏目:如“专家论坛”,发布资源学科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性基础研究,或者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与资源科学有关的具有重要影响、重大应用前景、具有深远影响的科学数据积累的研究。具体建议:每位编委任期内(5年)撰写至少2篇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每位编委任期内推荐至少2篇论文(请撰写推荐意见);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审稿。
之后,李文华先生感谢学报编委、作者、审稿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报的支持与厚爱,指出学报目前取得的成绩与编委们、作者及审稿专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但也存在不足,需要大家更加努力,推动学报的更大发展。他建议编委们主要从如何提高稿件质量及如何发挥编委的作用两方面出谋划策。
编委们一致肯定了学报的成绩,承诺在5年任期内为学报积极投稿,积极推荐优质原创论文,积极参与组稿与评审工作,为学报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他们给编辑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新的时期,学报不应过于局限在“自然资源”领域,应该关注交叉学科的发展,如水土资源耦合、气候变化的影响等;2)学报应关注具有丰富基础数据、关键参数的论文,或者方法、模型上有明显创新的论文;3)应关注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如可探讨中国粮食增长的潜力等;4)栏目设计上可进行包装,目前的栏目较为呆板,可设立“学术争鸣”“学科热点”“专家论坛”等;5)做好读者、作者与审稿专家的桥梁,为读者提供关心的信息,对作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如进一步缩短审稿周期、奖励优秀论文等,同时建立一支稳定的审稿专家队伍,审稿专家对学报质量的提升提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最后,李先生进行了总结,认为大家提出的观点、意见和建议非常有意义,要求编辑部吸纳各位编委的真知灼见,尽快将各项意见和建议落实,不断扩大学报的影响力,把学报办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