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s前 | 1980s | 1990s | 1990s至21世纪初 | 2010年至今 | ||
---|---|---|---|---|---|---|
社会背景 | 战后住房重建;全球移民浪潮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 英国经济陷入低迷,城市衰退严重;执政党推行新自由主义 | 全球城市竞争激烈;反思自上而下的城市更新政策,重新调整城市政策 | 解决前一阶段遗留问题;注重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更新的可持续性 | 全球经济衰退和财政赤字;推行地方主义和分权化 | |
更新目的 | 城市中心再开发;战后房荒;内城问题 | 解决失业问题;提振城市经济 | 关注被排斥社区;建立多部门合作关系;提升城市竞争力 | 解决社会排斥问题;城市复兴;注重可持续性 | 放权地方政府和社区;重视英国区域不平等问题 | |
法规体系 | •内城政策 •内城地区法 | •地方政府、规划和土地法案 •住宅及规划法 •地方政府与住房法 | •城乡规划法 | •让英国团结起来 •区域发展机构法案 •国家邻里复兴战略 •可持续社区规划 •地方民主、经济发展和建设法案 | •地方发展白皮书 •地方主义法案 •国家规划政策框架 •城市和地方政府权力下放法 •邻里规划法案 •振兴英国白皮书 •振兴与更新法令 | |
组织体系 | 政府机构 | 内政部;环境事务部 | 内政部;环境事务部 | 内政部;环境事务部;环境、交通和区域部 | 内政部;社会排斥部;环境,交通和区域部;社区和地方政府部 | 内政部;住房、社区和地方政府部;振兴、住房和社区部门 |
执行机构 | 新城开发公司 | 城市开发公司 | 英国伙伴关系 | 区域发展署;城市更新公司;地方战略合作组织 | 地方企业合作伙伴;市长联合当局 | |
运作体系 | 城市计划;内城伙伴关系 | 企业区;城市开发补助;城市更新补助 | 城市挑战;单一更新计划 | 探路者计划;街区重建基金;社区新政 | 城市交易;地方增长基金;社区所有权基金;振新基金;共同繁荣基金 | |
关键行动者 | 政府角色 | 政府自上而下参与城市更新,实施福利性更新政策 | 吸引私人资本投资,形成政府—市场合作关系 | 权力下放,构建公—私—社区合作伙伴关系 | 进一步权力下放,形成国家—区域—社区三级体系,促进公共参与 | 进一步权力下放,在地方层级强化伙伴关系,引导、激励和监管多方参与 |
市场角色 | 市场有限参与 | 伙伴关系,积极参与 | 伙伴关系,广泛的全球投资 | 伙伴关系,广泛的全球投资 | 伙伴关系,广泛的全球投资,地方企业参与 | |
社区角色 | 福利性政策的接受者 | 社区被排除在政府—市场合作关系之外 | 重新开始注重社区的参与 | 城市更新的全过程社区参与 | 社区有一定的自主更新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