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综述”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研究综述
    刘亚霏, 崔璨, 万勇
    自然资源学报. 2025, 40(1): 39-57. doi: 10.31497/zrzyxb.20250103

    随着中国城市步入存量发展时代,城市更新已上升到构建国家新发展格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城市更新实践也从以物质环境重建和改造为主,逐渐向着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维目标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转变。然而目前仍缺乏系统、综合的可持续城市更新理论框架,来为更新研究及实践提供指引。本文尝试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结合对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更新实践的梳理,构建一个空间再生产视角下中国语境的、系统全面的可持续城市更新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包含可持续更新目标、政府、市场、社会和空间再生产五个核心要素,归纳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类利益主体的构成、权力、资本和利益,以及其在空间再生产机制中的不同侧重和博弈模式,并建议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既应强调综合价值和综合效益的空间再生产和公平分配,也需关注在更新资本有限的情况下空间再生产的可持续推进路径。

  • 研究综述
    林赛南, 唐萧萧
    自然资源学报. 2025, 40(1): 58-73. doi: 10.31497/zrzyxb.20250104

    城市更新作为中国存量转型时期的重要战略,需要完整的法规体系支撑更新行动的有序开展。英国城市更新有较长的历史进程,能够为中国提供镜鉴。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框架,参考英国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第一手资料,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城市更新法规体系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剖析其变迁背后的结构、历史、行动者逻辑。最后立足中国发展目标,提出完善城市更新体系的建议:完善“主干法+配套法”的更新法律体系,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政策顶层设计,更新模式转向“有为政府,多方参与”,鼓励以社区为核心的可持续微更新。与英国相比,中国在制度、公共利益和资金模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吸收国际经验,对完善和创新面向可持续更新的法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研究综述
    杨钦然, 蒋希冀, 杨林川
    自然资源学报. 2025, 40(1): 74-90. doi: 10.31497/zrzyxb.20250105

    随着中国城市社区更新逐步进入对存量空间的现代化治理阶段,存量空间的问题监测、规划治理、绩效评价及效应追踪的全过程研究将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以概念反思、理论认知和体系架构为逻辑,梳理社区更新健康效应的国际文献,以启示中国研究范式转型。研究表明:健康视角下的社区更新是以健康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提升为目标的综合治理行动,立足人本视角下社区环境的演变规律;社区更新影响居民健康的过程具有多阶段性、多路径性、主体差异性和动态变化性;住房、蓝绿和活动空间、基础设施、餐饮设施、医疗设施,以及社会、心理和经济环境是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更新要素。基于研究结论,构建了更新绩效评价、健康效应甄别、影响机制解释、规划影响评估及方案优化的四阶段研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