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更新与活态化”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有机更新与活态化
    窦银娣, 刘悦滢, 李伯华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8): 1815-1834. doi: 10.31497/zrzyxb.20240805

    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功能属性与结构特征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探索其更新演进的行动逻辑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行动科学理论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与行动逻辑表达式的耦合关系,构建了有机更新的行动逻辑框架和实践路径。研究表明:(1)行动逻辑表达式的三个要素“主体、场合、行动”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行动主体、行动领域、行动本身”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耦合关系。(2)以多元主体视角为研究起点,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需求、系统、时间、空间四个维度构建行动逻辑框架,梳理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内在逻辑规律。(3)将需求协调逻辑、系统互促逻辑、时间控制逻辑、空间支撑逻辑作为基点,形成了“主体需求协调与主体治理协同、主体系统升级与主体关系重构、更新时序控制与更新节律平衡、空间更新优化与场域资本互动”的优化路径。本文以探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行动逻辑的未来演变趋向,形成具有客观性、能动性与规律性特征的行动路径,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理论框架和创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借鉴与决策依据。

  • 有机更新与活态化
    季文瑞, 段德罡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8): 1835-1851. doi: 10.31497/zrzyxb.20240806

    传统村落具有历史文化遗产和现实人居环境双重属性,以价值保护为导向的村落发展,往往忽视多元的现代化发展诉求,使村落保护与发展间的关系难以权衡。为进一步提高村落更新的科学性和有序性,立足有机更新的科学内涵并延伸其理论脉络,提出以空间更新敏感度作为表征空间发生更新活动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值,构建包含保护价值度、更新需求度、更新困难度的传统村落空间更新敏感度评价体系,凝练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线性加权法等方法开展评价的思路步骤和技术框架,并结合典型村落展开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能够相对科学地量化评估各类空间的更新可能性,具有可操作性、广泛适用性和支撑“更新前决策部署”“决策后有序实施”的合理性,为传统村落合理的更新安排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 有机更新与活态化
    李昱甫, 耿虹, 倪楚越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8): 1852-1866. doi: 10.31497/zrzyxb.20240807

    传统村落中大量闲置农房是增长边界约束背景下存量空间转变为增量资源的关键因素。有效梳理、识别闲置农房的状况及其产生背景、特征与实现路径,可为针对性活化利用闲置农房等存量空间、推动传统村落的内涵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解决环境整治与资源拓展的多重问题奠定基础。以松阳县雅溪口村为典型案例地,基于质性研究方法,引入场景理论构建传统村落闲置农房演化、活化并指向共同富裕目标的关联性研究框架,深入解析案例村闲置农房演化场景特征,探寻实现传统村落共同富裕理想场景的活化机制、策略与路径。研究发现:(1)雅溪口村闲置农房活化场景的动态推进,使传统村落整体化发展的场景逐渐显现。(2)闲置农房有序、有效活化利用的过程逐步带动传统村落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并持续促进制度改革、完善,最终指向共同富裕理想场景的实现。(3)传统村落闲置农房场景内“功能—空间—人群”三要素持续作用,与共同富裕“制度—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五个维度相关联,实现了发展动力由外而内、由弱向强的转变,也促进传统村落由外源式的政策性保护向内源式的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下的共有、共治、共享和共同富裕理想迈进。

  • 有机更新与活态化
    魏成, 刘付强, 杨程, 成昱晓, 沈静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8): 1867-1886. doi: 10.31497/zrzyxb.20240808

    快速城镇化对传统村落产生深远影响,厘清其对保护利用造成的刚性约束与驱动条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珠三角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长时段的跟踪调研与回访为支撑,基于快速城镇化所带来冲击与机遇的辩证关系,尝试构建针对性的保护约束及活化利用研究框架,揭示珠三角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主要挑战、进展和发展前景。结果显示:(1)保护利用挑战主要体现在整体格局、聚落空间等物质要素的异化与受损,亦面临历史遗留问题多、投入成本高昂等约束;(2)快速城镇化也是珠三角传统村落活化发展的重要契机,城市功能延展、人口集聚与消费潜力等促进了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的“补救”、以多元主体为助力的“自救”、社会企业介入下的“垂救”、紧抓政策机遇的“抢救”等保护利用新进展。研究同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战略条件,展望了新时期珠三角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趋势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