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专栏”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专栏
    肖小东, 刘耀彬, 李汝资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3): 563-575. doi: 10.31497/zrzyxb.20230301

    准确识别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转换规律,不仅有利于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更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基于速度和效率并采用生产理论将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进行划分,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对中国2003—2020年30个煤炭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识别,并进一步分析其转换规律。结果表明:(1)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资源产业依赖度高度相关,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阶段特征;(2)2003—2011年间,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和中水平阶段的煤炭城市由12个上升至19个,低水平阶段的煤炭城市数量由18个减少到11个,表明大部分煤炭城市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3)11个煤炭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单阶段的转换,仅乌海市实现了由低水平向高水平阶段的两阶段转换,18个煤炭城市处于停滞状态,进一步驱动机制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煤炭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的重要因素,表明煤炭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推动经济转型。

  • “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专栏
    任国平, 郑慧开, 汤放华, 李洪庆, 孙倩, 尹罡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3): 576-600. doi: 10.31497/zrzyxb.20230302

    针对旅游资源效率评价中多个投入要素共同产出的综合效率无法剥离单一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问题,采用修正DEA模型、空间自相关方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评价了2020年湖南省81个红色旅游景点的资源转化效率及其交互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转化效率为0.332,且呈现东高西低和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2)红色旅游资源投产效率与资源转化效率的局部空间关联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可将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效率类型划分成资源投产效率协同区、产业综合提质增效区、资源效率转化升级区、资源综合产能提升区和资源综合效能培育区5种;(3)产品创新能力、人力资本质量和旅游市场规模3个内生因子是影响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转化效率的主导因子,而内外因子交互影响是导致其空间分异的主要方式。

  • “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专栏
    张赛茵, 雷婷, 孙洁, 鹿广娟, 王金伟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3): 601-617. doi: 10.31497/zrzyxb.20230303

    资源型城市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但同时也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失衡等困境。因此,推进其转型发展是新时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本文以19个资源衰退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其旅游转型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资源衰退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驱动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是资源衰退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的单变量必要条件;(2)资源衰退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存在经济发展驱动型、环境—文化驱动型、环境—能源—文化驱动型及环境—经济—文化驱动型4种类型;(3)阻碍旅游转型发展的因素类型共有环境—经济抑制型、环境—经济—文化抑制型、文化禀赋抑制型及经济—文化抑制型4种。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丰富资源型城市的学术研究,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城市旅游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