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观察

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国际标准及国家经验

  • 王勇 ,
  • 冯靖 ,
  • 路雅倩
展开
  •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大连 116025

王勇(1988-),男,山东临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核算与宏观经济分析。E-mail:

收稿日期: 2024-07-22

  修回日期: 2024-11-05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4-16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159)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national experiences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ccounting

  • WANG Yong ,
  • FENG Jing ,
  • LU Ya-qian
Expand
  •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Liaoning, China

Received date: 2024-07-22

  Revised date: 2024-11-05

  Online published: 2025-04-16

摘要

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是全面了解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健康以及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支撑。目前,关于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有三个国际标准:《农林渔业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AFF)、《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生态系统核算》(SEEA-EA2021)和《农业与粮食生态系统及人类福祉评估》(TEEB-AgriFood)。基于这三个国际标准,部分国家开展了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本文对三个国际标准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从理论基础、核算视角、核算对象、核算范围、分类标准和账户表式六个方面对三个国际标准进行对比,从总体现状和实践经验两个方面对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国际实践进行总结,进而结合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政策建议。

本文引用格式

王勇 , 冯靖 , 路雅倩 . 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国际标准及国家经验[J]. 自然资源学报, 2025 , 40(5) : 1157 -1173 . DOI: 10.31497/zrzyxb.20250502

Abstract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ccounting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understand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health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urrently, there are thre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ccounting: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for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 (SEEA-AFF),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Ecosystem Accounting (SEEA-EA2021), and 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 for Agriculture & Food (TEEB-AgriFood). Based on these thre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ome countries have carried out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ccounting. This article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hre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compares them from six aspects: theoretical basis, accounting perspective, accounting object, accounting scop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and account expression. Secondly,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ccounting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ccounting in China,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ccounting in China are proposed.

农业是与生态系统关联性最强、受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产业部门[1]。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形式,农业生态系统占据着地球陆地表面的近40%,是一个关键的生态系统类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以及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损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对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宏观经济核算的发展历程来看,首先出现的是国民经济核算,其关注的重点是自然的资源功能,强调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质量开始恶化,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和自然资源资产核算随之产生,资源和废弃物成为直接核算对象。最后出现的是生态系统核算,该核算体系在前两者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原则基础上延伸出新的核算内容和新的核算方法,聚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而之前的核算方法则更侧重经济活动的总体表现或自然资源的存量和价值。生态系统核算通过将生态服务和自然资源的价值量化,使其对人类的价值更加可见,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以应对环境挑战。
近年来,农业生态系统核算受到诸多国际组织和全球各国的重视。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版了多个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标准,包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司联合发布的《农林渔业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AFF)、联合国发布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生态系统核算》(SEEA-EA2021)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农业与粮食生态系统及人类福祉评估》(TEEB-AgriFood) 。其中,SEEA-AFF和TEEB-AgriFood聚焦农业核算,SEEA-EA2021虽然没有仅仅聚焦农业,但其提供的其他生态系统核算方法对构建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框架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基于上述国际标准实施农业生态系统核算,例如欧盟、加拿大、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挪威和印度等。
中国已经开展了生态系统核算的工作,但是还未开展农业生态系统核算工作。目前,中国的生态系统核算框架、概念和分类已经得到初步建立,这些实践经验为农业生态系统核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生态系统核算账户编制方面,中国以《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SEEA2014)为核算标准,先后在2017年和2018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为试点编制了生态系统范围账户、生态系统状况账户、生态系统服务实物账户和货币账户。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根据《意见》要求,2022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3],该核算规范明确提出了农田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量的核算方法,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关键指标和核算公式。然而,中国在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首先,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尚未确定。农业生态系统包含多种农业活动,例如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渔业和特色农业等,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无法全面直观地展现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其次,在核算账户的具体形式上,学术界尚未形成有效的方法论,导致核算框架不统一。最后,由于数据的收集困难和测量方法未形成统一标准,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也无法保证。
目前,学术界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研究主要围绕生态系统核算展开。在定量研究方面,部分学者聚焦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的内涵、核算框架和价值量化进行生态系统核算[4,5],将生态资源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在理论研究方面,部分学者对生态系统核算的国际标准进行了研究[6,7],包括生态产品核算[8]和自然资源资产核算[9-13],这些研究初步建立了不同生态系统、不同服务功能的评价理论框架和实施方法。其中,基于遥感技术的区域生态系统分类体系研究为中国的生态系统评估提供了统一的数据基础[14,15]。然而,针对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核算[16-18],缺乏对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标准和账户体系的研究。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梳理了国际上关于农业生态系统核算三个官方标准的发展历程。这一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各标准的演变过程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全球农业生态管理的影响。第二,详细比较了农业生态系统核算三个国际标准的理论基础、核算视角、核算对象、核算范围、分类标准和账户表式。通过全面对比三个国际标准,揭示三个国际标准在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理论、方法和应用中的异同,为政府部门选择合适的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标准提供更为清晰的理论依据。第三,归纳了国际上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总体现状和实践经验。通过整合各国的实践案例,揭示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实践依据。第四,总结了中国开展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中国是农业大国,但是目前开展的农业生态系统核算工作较少,不利于全面了解中国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本文总结的中国开展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困难并提出的针对性建议,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农业生态系统核算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剩余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国际标准;第二部分为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国家经验;第三部分为中国开展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启示。

1 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国际标准:演进与比较

1.1 历史演进

1.1.1 SEEA-AFF的历史演进

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由联合国于1993年首次提出,是各国在进行环境经济核算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标准。该体系对传统的国民账户体系进行了补充,将经济和环境数据整合到一起,以便对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19]。2003年修订的环境经济核算手册出版后,国际社会认为环境经济核算已经趋于成熟,2007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建议将环境经济核算提升到国际统计标准的水平。经过全球各国和多个国际机构多年的实践应用,SEEA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环境经济统计标准。继《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中心框架》发布以后,为捕捉农业部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具体关系,2012年6月,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专家委员会批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制定SEEA-AFF计划。随后,SEEA-AFF草案于2014年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危地马拉和印度尼西亚四个国家进行试点测试。经过两年的全球磋商修订,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专家委员会于2016年认可SEEA-AFF为支持《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中心框架》的国际文件[20]
2020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司联合发布了SEEA-AFF的最终方案。SEEA-AFF是对国民账户体系与《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中心框架》框架结构和账户体系的继承与扩展,详细介绍了涉及农业、林业、渔业的所有经济活动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核算与生产、贸易、食品和其他农业、林业和渔业产品的消费以及自然资源的使用有关的实物和货币资产提供了统计基础。因此,SEEA-AFF有助于为世界各国提供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农业环境指标,从而实现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之间的协调。同时该标准也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基础,以便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1.1.2 SEEA-EA2021的历史演进

在制定《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中心框架》期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确定了一系列涉及生态系统及其退化的核算主题。2013年3月,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第四十四届会议上批准了《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该体系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生态系统评估方法,涉及国民核算、生态学和自然科学、地理学和地理空间测量以及环境经济学等专业领域,但此时还未被采纳为国际统计标准。为促进生态系统核算的快速发展,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于2017年12月发布了《支持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的技术建议》,总结了当时生态系统核算的理论和实践状况,并进一步支持了正在进行的方法开发和测试[21]。2018年3月,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第四十九届会议上确定了修订进程,并设立了四个关键修订领域,即空间单位、生态系统状况、生态系统服务以及货币估值和核算。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反馈,2021年3月,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第五十二届会议上通过了SEEA-EA2021。该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支持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的技术建议》,并采用与国民账户体系一致的概念和分类,将环境信息纳入经济和国家发展规划,被全球各国公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和资产估值方法[22]

1.1.3 TEEB-AgriFood的历史演进

受《气候变化经济学斯特恩评估》[23]的启发,2007年G8+5国家政府 的环境部长在德国波茨坦的一次会议上同意启动TEEB项目。TEEB创建的初始阶段(2007—2011年)旨在成为多学科科学、国际、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管理之间相互关联的政策制定领域,提供评估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桥梁,以推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管理,同时解决自然在经济上的不可见性,以支持向真正可持续并有利于人类和环境健康的生态系统过渡。
2010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综合报告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上提交。该项目原计划定于2010年完成综合报告后结束,然而,在名古屋会议上,各国代表都表达了对加深自然与人类福祉之间联系理解的需求,并有巴西、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和泰国等国家宣布打算进行TEEB国别研究。这一共识使得该项目得以延续和发展。
TEEB实施阶段(2013年起)的关键领域包括商业、水和湿地、海洋和自然资本核算。2015年,联合国成员国批准了两项全球协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这两项协议被描述为“人类、地球和繁荣”的全球行动计划。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实施这些协议时,能源和粮食被认为是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TEEB的优先事项发生了演变,开始重视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粮食和农业联系起来[24]。为了对生态—农业—粮食系统综合体 (而不仅仅是农业食品部门)进行整体评估,全面解释整个系统的所有影响和依赖关系,包括外部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8年提出了TEEB-AgriFood,该项目的重点是对农业粮食部门、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评估[25]

1.2 三个国际标准的比较

1.2.1 理论基础

SEEA-AFF、SEEA-EA2021和TEEB-AgriFood均基于“流量—存量”的框架,虽然理论基础各异,但都与农业生态系统核算密切相关。
SEEA-AFF侧重于环境经济学,强调将环境资源的使用与经济活动相结合,量化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支持可持续发展。SEEA-EA2021基于生态经济学,注重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关注自然资本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强调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TEEB-AgriFood则立足于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致力于量化农业与粮食系统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依赖,推动可持续农业和粮食生产,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这三种核算理论共同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1.2.2 核算视角

“环境资产是地球上自然产生的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部分,共同构成生物物理环境,可为人类提供利益”[20]。环境资产的定义包含了对这些资产核算的两种视角:个体视角和空间视角。
SEEA-AFF采用个体视角,从单个自然资产来考虑环境资产。重点关注与农业相关的环境资产、土壤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等单项资产。SEEA-EA2021采用空间视角,从生态系统来考虑环境资产[26]。其关注重点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非物质收益,即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TEEB-AgriFood同时采用个体视角和空间视角。生态—农业—粮食系统建立在经济、生态和气候以及社会三个系统的联系上,具有多变性、异质性和复杂性,根据这些特性,TEEB-AgriFood提出了一种系统思维方式,既包含对单项农业资产核算(存量)的个体视角,又包含对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流量)的系统视角,核算重点是评估与农业生态系统系统相关的所有重要外部性。

1.2.3 核算对象

SEEA-AFF的核算对象主要为物质和能源实物流量、环境资产存量及存量变化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国民账户体系的核算对象只涵盖市场活动所反映的经济绩效和功能及其随时间的演变[27]。SEEA-AFF在国民账户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将环境因素纳入核算框架,补全了自然投入和剩余信息。SEEA-AFF的实物流量账户核算重点放在了农业产品和生产中的非自然投入,如农产品的产量以及相关污染物(农药、化肥和气体排放)的实物流量,核算内容包括产出、进出口、中间消费、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库存变化的数据。但SEEA-AFF却不能报告出因农业生产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也不能报告出农业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
SEEA-EA2021的核算对象主要为生态系统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SEEA-EA2021在SEEA-AFF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纳入了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资产指的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森林、湿地、水域等。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益处,例如水源保护、气候调节、土壤保持、食物供给等。在生态系统核算中,生态系统服务与其贡献的收益是区分开来的,因此估值的重点是生态系统资产的贡献,即生态系统服务的投入,而不是收益的估值。SEEA-EA2021指出在评估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时,必须从产出价值中扣除与农业产出相关的直接经营和投入成本,包括燃料、肥料、劳动力和生产资产,以隔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TEEB-AgriFood的核算对象主要为农业环境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系统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具体的核算对象为资本存量、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由此产生的影响以及生态—农业—粮食系统对人类福祉的影响。与前两种国际标准相比,TEEB-AgriFood还增加了对粮食消费可持续性的核算,这个扩展是TEEB-AgriFood方法和其他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1.2.4 核算范围

SEEA-AFF的农业核算范围涵盖了用于种植作物和畜牧业的农业用地与农场上用于农业的土地,如牧场、草甸等耕地以及谷仓、地窖、温室等经营建筑物,不包括居住专用用房。SEEA-EA2021虽没有具体提出农业生态系统的具体核算范围,但其提出的生态系统核算范围的界定方法对农业生态系统范围的界定有一定借鉴意义。SEEA-EA2021指出生态系统范围是指生态资产的规模,用空间面积来衡量,一般以地图形式提供的遥感数据进行划分,相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所有生态系统资产都被等效地编码。在编制农业生态系统范围账户时可以选择适合分析规模的单位,例如公顷、平方公里等。
TEEB-AgriFood的核算范围涵盖了生态—农业—粮食价值链 ,该价值链涵盖农业生产、食品制造加工、分销零售和家庭消费四个方面。与前两种标准相比,TEEB-AgriFood核算范围的一个独特之处是它涉及了完整的农业生产消费过程。这种方法更全面地考虑了经济活动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内部联系。

1.2.5 分类标准

SEEA-AFF和TEEB-AgriFood基于国际标准工业分类(ISIC)A节第01、02和03部分所定义的农业、林业和渔业活动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分类。在SEEA-AFF核算框架内,广义上的农业被解释为与农业(作物和牲畜)、林业和渔业有关的所有活动。TEEB-AgriFood价值链的不同阶段描述及其之间的界限与ISIC标准中支撑经济数据收集和呈现的描述保持一致,就业和劳动力(或人力资本)以及有关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存量和流量的数据也根据此分类标准提出。
SEEA-EA2021采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全球生态系统分类(IUCN GET) 对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分类。SEEA-EA2021选取了IUCN GET的1~3级分类方法,采用基于生态系统过程的方法对全球所有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第1级分类包括海洋、淡水和咸水湿地、陆地和地下以及过渡区域5个领域。第2级分类大致遵循现代功能生物群系概念,定义了24个生物群系;其中4个在海洋领域,3个在淡水领域,7个在陆地领域,4个在地界领域,还有6个位于不同领域之间的过渡区域。第3级分类描述生态系统功能群,IUCN GET中共有98个生态系统功能群。陆地领域中的T7(集约化土地利用系统)包括农田、牧场、人工林等与农业生态系统有关的生物群落划分标准,结合国家土地覆盖、气候(如温度状况、降水量、潜在蒸发蒸散量等)和地貌(如地表的自然或人工物体、地形特征、地势的起伏等)数据可以帮助确定农业生态系统的界限范围。

1.2.6 账户表式

SEEA-AFF基础账户有两种类型:实物流量账户(实物供应和使用表)和资产账户。SEEA-AFF作为《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中心框架》的补充,引入了11个新的实物流量和资产核算表 ,包括作物和牲畜生产、鱼类和水产品、肥料、农药和农业特定经济数据。SEEA-AFF的实物流量账户通常用于记录个别农产品的供应和使用情况,例如小麦的供应和使用;资产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开始和结束时的资产存量信息,以及核算期间的资产存量变化。在SEEA-AFF中,环境资产包括自然和人工培育的生物资源,资产边界并不局限于仅受人类管理的生物资源。因此,SEEA-AFF的农业资产账户包括牲畜、人工林木材、养殖鱼类、水生资源的存量以及非养殖木材资源、和供捕捞的野生鱼类。
SEEA-EA2021基于空间视角建立了一套全面的生态系统核算账户体系,包括5个核心账户和4个扩展专题账户。核心账户具体包括生态系统范围账户、生态系统状况账户、生态系统服务实物账户、生态系统服务货币账户和生态系统资产账户。扩展专题账户包括海洋生态系统核算、城市生态系统核算、生物多样性核算和气候变化核算,这些账户的设计理念可以为农业生态系统核算账户的建立提供参考。图1展示了生态系统核算的具体框架及其联系。生态系统范围账户将不同的生态系统范围信息组织起来,是生态系统核算的起点。生态系统状况账户通过考虑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评估不同生物的物理特征状况。生态系统服务实物和货币账户用于衡量经济单位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使用情况。生态系统资产账户根据每个核算期间开始和结束时生态系统服务的货币估值,即使用净现值法评估生态系统资产的存量变化,生态系统资产的净现值等于每种服务的净现值之和。
图1 生态系统账户之间的联系

注:本图来自SEEA-EA2021。

Fig. 1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ecosystem accounts

为支持生态—农业—粮食系统的综合评价,TEEB-AgriFood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框架,涵盖环境、经济和社会层面的积极和消极影响。TEEB-AgriFood首先定义了生态—农业—粮食系统的存量、流量、结果和影响;然后提出了生态—农业—粮食系统的存量包括四种不同的“资本”——生产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资本存量体现在农业生产和消费活动、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购买投入和剩余流动的变化;资本存量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体现在生态—农业—粮食系统的动态变化导致的结果。鉴于TEEB-AgriFood的覆盖面非常广泛,TEEB-AgriFood并没有描述每种情况下需要测量的所有方面。表1展示了农业生态系统核算三个国际标准的内容对比情况。
表1 农业生态系统核算三个国际标准的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re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ccounting

SEEA-AFF SEEA-EA2021 TEEB-AgriFood
理论基础 环境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
核算视角 个体视角 空间视角 个体视角
空间视角
核算对象 实物流量
环境资产
经济活动
生态系统资产
生态系统服务
资本存量
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
由此产生的影响
生态—农业—粮食系统
对人类福祉的影响
核算范围 与农、林、渔业相关的经济活动 所有的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粮食价值链
分类标准 ISIC IUCN GET ISIC
账户表式 实物流量账户
环境资产账户
环境活动账户
生态系统范围账户
生态系统状况账户
生态系统服务实物账户
生态系统服务货币账户
生态系统资产账户
存量账户
流量账户

1.3 农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与核算

以上三个有关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国际标准均体现出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范围广泛、构成复杂和相互作用的整体。SEEA-EA参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全球生态系统分类指出,农业生态系统类别包括集约土地利用类别和半自然土地类别,SEEA-AFF中使用的ISIC农业分类也与上述概念高度重叠。作物种植和畜牧生产通常被认为是农业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农业生态系统核算范围应至少包含农田和草地。农田包括临时和永久种植作物的土地、稻田、混合农田等;草地指以草为主的植被覆盖的地区,包括牧场、草甸和(半)天然草地等。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多项环境资产组合而成,因此在进行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时,选择空间视角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管理,确保农业生产力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好平衡。因此,在核算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生态系统资产的数量与质量,还必须评估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和其所提供的服务价值,以此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农业生态系统状况账户的核算内容可以包括多个关键指标,例如已用农业面积、土壤有机质含量、地下水中的氮浓度、传粉生物的多样性、土壤覆盖率、作物轮作的多样性,以及农田和草原的初始生产总值等。这些指标从不同维度反映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与生产能力。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农业生态系统不仅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环境,还为多种动物提供筑巢和繁殖场所,以及丰富的食物来源,具备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食物供应、授粉、病虫害防治等,这些服务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也至关重要。

2 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国家经验:现状与实践

2.1 全球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总体现状

根据最新的《2022年全球环境经济核算与支持统计评估》[28],目前全球有41个国家正在实施SEEA-EA2021或相关的专题核算,包括农业生态系统专题核算。同时,还有一部分国家开展了SEEA-AFF和TEEB-AgriFood核算实践。表2具体展示了部分国家基于三个国际标准开展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实践情况。
表2 SEEA-AFF、SEEE-EA2021和TEEB-AgriFood编制工作的各国编制情况

Table 2 Compilation status of SEEA-AFF, SEEA-EA2021 and TEEB-AgriFood frameworks across countries

国家 SEEA-AFF TEEB-AgriFood SEEA-EA2021
农业生态系统范围账户 农业生态系统状况账户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账户
荷兰
加拿大
保加利亚
澳大利亚
巴西
印度
墨西哥
比利时
挪威
西班牙
法国
德国
乌干达

注:基于《2022年全球环境经济核算与支持统计评估》和MAIA项目整理。

在国际组织层面 ,2022年,由欧洲空间局与联合国统计司环境经济核算部门以及地球观测组织生态系统核算小组合作举办的生态系统核算地球观测研讨会 为编制农业生态系统专题账户提供了可能的方法。该会议提出农业生态系统账户可以通过扩展和调整现有的SEEA账户来编制
在超国家层面,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环境署于2015年建立了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核算项目(INCA) 。根据最新的2021年欧盟INCA报告(INCA2021)[29],欧盟已经开展了农业生态系统范围账户、状况账户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使用账户的编制工作。
在国家层面,荷兰出版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生态系统核算报告,包括农业生态系统核算[30]。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项目的试点国家——印度初步开展了农业生态系统核算[31]。2023年,加拿大出版了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国家标准,对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32]。德国在巴伐利亚州的帕绍和勃兰登堡州的乌克马克两个不同的农业区开展了数字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 测试工作,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权衡评估。其他国家,包括挪威、墨西哥和巴西等也开展了农业生态系统核算工作。

2.2 农业生态系统核算国际标准的实践经验

2.2.1 SEEA-AFF的实践经验

SEEA-AFF是支持农业生态系统账户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编制农业生态系统资产账户方面,应用国家有加拿大、印度、墨西哥、挪威、澳大利亚等。SEEA-AFF采用资产账户结构,记录水、能源、农产品等单项环境资产的存量和存量变化信息,这种记录特定资产类型信息的标准化方法对编制有关农业生态系统资产变化的账户特别有用。农业生态系统资产账户核算应侧重于评估资产存量开始和结束时的价值,这种评估形式可以利用净现值来实现。假设每种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净现值是可分离的,则可以分别考虑每种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和价值变化。

2.2.2 SEEA-EA的实践经验

第一,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的实践经验。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是SEEA-EA中的生态系统服务参考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供应服务、调节和维持服务、文化服务三大类,不同国家依据其自身特点可选择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子类型。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系统服务的种类和数量变化很大,从而导致各国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选择差异较大[33]。在调节服务方面,印度选择的农业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类型,包括土壤侵蚀防治和土壤调节服务;加拿大的农业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包括作物授粉、全球气候调节、地方气候调节、净水、水流调节、土壤保持和栖息地的维护。在文化服务方面,印度的文化服务只有自然旅游,荷兰和加拿大则对文化服务做了更多区分,荷兰的文化服务包括自然娱乐和自然旅游两项,加拿大的文化服务包括教育研究、娱乐、文化遗产和视觉美化市容。
第二,农业生态系统范围账户编制经验。农业生态系统范围账户编制的一个重要数据源是基于卫星的地球观测数据。各国使用的具体数据存在差异。欧盟INCA项目根据哥白尼地球观测方案的欧洲土地覆盖清单构建农业生态系统范围地图,荷兰根据最高分辨率(2.5 m)栅格化生态系统类型图构建农业生态系统范围地图,加拿大根据30 m分辨率的卫星图像制作的年度空间作物清单构建农业生态系统范围地图,印度同时根据由国家遥感中心、空间部和自然资源普查项目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数据库和IUCN GET分类方法制作农业生态系统范围地图。
第三,农业生态系统状况账户编制经验。目前,农业生态系统状况账户主要使用SEEA-EA提出的生态系统状况类型学进行编制,应用国家有挪威、荷兰、英国、加拿大、印度等。表3给出了SEEA生态系统条件类型学的具体分类情况。SEEA生态系统状况分类使用生物物理术语编制,同时采用会计结构汇总特定生态系统类型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资产以及核算期间开始点和结束点之间的变化情况,为农业生态系统状况变量和指标提供了模板。相比于其他国家,欧盟提出了一种农业用氮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养分压力进行了更差异化的分析,该方法采用共同农业政策区域影响模型中的农业经济模型在1 km×1 km的尺度上生成农业用氮的空间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在空间上分配给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从而编制农业生态系统状况账户。
表3 SEEA生态系统状况分类

Table 3 Classification of ecosystem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EEA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非生物特征 物理状况特征(包括土壤结构、水分等)
化学状况特征(包括土壤养分水平、水质、空气污染物浓度等)
生物特征 组成状况特征(包括基于物种的指标等)
结构状况特征(包括植被、生物量、食物链等)
功能状况特征(包括生态系统过程、干扰程度等)
景观水平特征 景观状况特征(包括景观多样性、连通性、脆弱性、农田中的半自然特征等)
第四,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账户编制经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账户编制的重点不是评估和表示服务,而是服务产生的内容,即收益。在编制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账户时,大部分国家采用SEEA-EA模型,例如英国、荷兰、挪威、加拿大、印度等国家。Haines-Young等[34]提出的级联模型也是用于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一种方法。该模型将生态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和过程组织成一个层次结构,这种级联方法有助于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对人类福祉的贡献[35]。级联模型的一个独特优势在于它展示了人类社会如何依赖生态系统。图2展示了级联模型和SEEA-EA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两个模型都认为服务不同于收益。根据SEEA-EA模型,生态系统核算中的生态系统资产用空间区域存量来表示,生态系统资产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并为人类所用。生态系统核算中的流动有两种类型:一是生态系统资产内部和之间的流动,例如生态系统内部和生态系统间的流动;二是由生态系统资产产生并直接流向人类的流动——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流量只考虑最终的生态系统服务,涉及从环境流向经济的自然投入,或涉及从经济和其他人类活动流向环境的残余物。
图2 级联模型与SEEA-EA模型匹配

注:本图来自《实施欧盟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核算体系的初步建议》。

Fig. 2 Alignment of the cascade model with the SEEA-EA model

2.2.3 TEEB-AgriFood的实践经验

第一,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和量化经验。在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面,TEEB-AgriFood使用欧洲环境署开发的生态系统服务通用国际分类(CICES) 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类,该方法的应用国家还有德国、芬兰、乌干达、卢旺达等。TEEB-AgriFood采用的农业生态系统分类一共有4个等级结构(区块、部门、组合类),一级分类分别为供给服务、调节和维持服务、文化服务。在农业生态系统服务量化方面,TEEB-AgriFood使用的主要方法是直接市场估值,包括市场定价、基于市场的环境服务支付、要素收入或生产函数方法和基于成本的方法。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直接市场数据不容易获得或市场不存在,可以使用非货币估值方法,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多尺度综合模型(MIMES) 和用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人工智能(ARIES) 。MIMES方法已在新西兰和马萨诸塞州进行应用。ARIES是一个协作和开源的平台,在2021年由联合国向全球提供。
第二,农业生态系统范围界定经验。TEEB-AgriFood基于多种资本的系统性思维方法确定农业和食品生态系统的范围,具体包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生产资本,应用国家有哥伦比亚、泰国、巴西、印度、墨西哥等[36]。“描述”是系统性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通过描述与感兴趣的问题相关的农业和粮食生态系统,可以系统地映射整个价值链上的联系和影响。描述过程与范围界定过程相结合,将揭示农业和粮食系统与人类和环境之间的所有可见和不可见的联系。表4展示了描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各个国家应根据所评估系统的特点将不同的存量和流量归于相应的资本类型,描述与每个资本相关的活动的结果和影响,以便确定研究范围。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系统服务投入和残余流量产出通常记录在自然资本中。购买的投入物以及农业和粮食产出通常记录在生产资本或人力资本内。社会资本则可能与任何类型的流量有关。
表4 系统性思维描述框架

Table 4 Systematic thinking description framework

系统活动
资本存量 流量:投入 流量:产出 结果 影响
资本 类型 资本 管理 资本 使用 购买 投入 生态系
统服务
农业和粮
食产出
残余 自然






自然
人力
社会
生产

注:来源于《TEEB-AgriFood评估框架的应用:总体实施指南》。

3 中国开展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启示

3.1 中国开展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现状

3.1.1 中国开展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实践基础

第一,生态系统核算的实践基础。在联合国统计司和国家统计局的指导下,中国先后于2017年和201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开展联合国“自然资本核算与生态系统服务估价”项目。两省(自治区)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GB/T21010-2017)和《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重点编制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物量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实物账户和货币账户,规范了生态系统核算的概念、框架和评估方法。
第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估的实践基础。中国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的重点是生态系统服务。GEP核算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大类,各省(自治区)可以根据其生态产品的特点选定下一级生态系统服务子类别。202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明确规定了农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指标体系、具体算法、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该规范从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两个方面对农田生态产品的价值进行评估,涵盖了生物质供给、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固碳、空气净化、局部气候调节以及旅游康养服务等方面。
第三,TEEB-AgriFood核算的实践基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在云南省腾冲市和黑龙江省实施了TEEB-AgriFood项目。该项目以“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基础,以畜牧业和种植业等景观尺度为研究对象,对农业粮食系统可见的和不可见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估,帮助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3.1.2 中国开展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难点

第一,理论体系仍待完善。目前,中国已经参考SEEA-EA2021进行了一些生态系统核算的理论研究,但仍滞后于地方实践[6]。在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方面的理论基础更是薄弱。一方面,中国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尚不清晰。现有研究大多只关注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核算,而非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在确定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方面缺乏经验。另一方面,中国在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方面还未建立统一标准。首先是在设计生态系统范围账户和状况账户方面,中国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无法全面评估农业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变化。此外,还未建立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标准和评估方法,导致无法衡量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和其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数据获取和测量困难。农业生态系统的数据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例如气象、农业、水利和环境保护等。农业生态系统数据来源分散这一特点使得在整合数据时需要跨部门合作和数据整合,由于各个部门的记录时间和量纲可能存在差异,容易出现数据缺失和不完整等问题。同时,农业生态系统核算需要大量数据,包括农作物产量、水资源利用、土地质量和化肥农药的使用等。这些数据的获取和测量可能存在困难,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或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地方。

3.2 中国开展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的政策建议

第一,遵循国际标准开发农业生态系统账户。根据目前的农业生态系统核算国际现状,中国应遵循SEEA-EA2021提出的生态系统核算框架体系编制核心账户。农业生态系统核算应建立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结合最新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农业资源、产出及其生态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在编制范围账户时,可以综合参考CICES中的生态系统类型分类方法和SEEA-EA2021中基于IUCN GET的三级生态系统类型分类方法,根据中国的土地覆盖类型和土地使用情况选择应该核算的农业生态系统空间范围。在编制状况账户时,可以参考SEEA生态系统状况类型学中的方法,从物理状况、化学状况、组成、结构、功能和景观等方面对农业生态系统状况进行评估。生态系统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建议包括土壤健康、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利用效率、温室气体排放等多维度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应涵盖生产力,还应关注生态环境的质量与可持续性。在编制生态系统服务账户时,可以综合参考级联模型和SEEA-EA模型,从供应服务、调节和维持服务、文化服务三个方面编制中国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账户,例如生物质供给、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固碳、空气净化、局部气候调节和旅游康养服务等。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将农业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转化为经济指标,为后续分析提供坚实基础。最终形成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核算流程,以便于各地区的推广与实施。
第二,制定科学可行的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流程。农业生态系统核算流程应遵循科学严谨的步骤。首先,进行区域生态系统的初步评估,明确主要的农业生产系统及其特征,了解不同农业实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接着,制定详细的核算方案,明确需要监测的关键变量和指标,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在数据收集阶段,采用多种手段,如遥感监测、现场调查、农田实验等,以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此外,政府可以建设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整合各个部门和单位的数据资源,提升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效率,为农业生态系统核算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随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建模,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生态模型,形成初步的核算结果,并通过专家评审进行验证与修正。最后,定期更新与发布核算报告,确保结果的透明性与可信度,使相关利益方能够及时获取信息。
第三,广泛应用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结果。农业生态系统核算结果应覆盖政策制定、资源管理以及农民决策等多个层面。通过将核算结果与经济指标相结合,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可持续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例如,可以利用核算结果评估特定政策的生态经济效益,帮助政府优化政策设计,提高其有效性。同时,这些核算结果也为农民提供了切实的实践指导,助力他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并鼓励其采用更可持续的农业实践。此外,定期发布核算报告,能够增强公众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知,有助于提升社会对可持续农业的支持力度。通过促进各界的共同参与,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李周.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 创新与演化. 中国农村经济, 2023, (2): 2-16.

[LI Z.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Innovation and evolution.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23, (2): 2-16.]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4/26/content_5602763.htm, 2021-04-26.

[General Offic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Opinions on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for realizing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4/26/content_5602763.htm, 2021-04-26.]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统计局. 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38-71.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Ecological Products Total Value Accounting Guidelines.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22: 38-71.]

[4]
高敏雪.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内涵、核算框架与实施条件: 统计视角下的设计与论证. 生态学报, 2020, 40(2): 402-415.

[GAO M X. The connotation, accounting 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 conditions of the Gross Ecosystem Product: Design and argumen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istics.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20, 40(2): 402-415.]

[5]
欧阳志云, 朱春全, 杨广斌, 等.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概念、核算方法与案例研究. 生态学报, 2013, 33(21): 6747-6761.

[OUYANG Z Y, ZHU C Q, YANG G B, et al. Gross ecosystem product: Concept, accounting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3, 33(21): 6747-6761.]

[6]
王勇, 秦书静, 孙雅文. 生态系统核算的发展历程、国际标准及国家经验: 以联合国官方文本的演进与实施为主线. 统计研究, 2023, 40(7): 148-160.

[WANG Y, QIN S J, SUN Y W. Development histor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national experience of ecosystem accounting: Taking the evolu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fficial UN texts as a thread. Statistical Research, 2023, 40(7): 148-160.]

[7]
高敏雪, 刘茜, 黎煜坤. 在SNA-SEEA-SEEA/EEA链条上认识生态系统核算: 《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文本解析与延伸讨论. 统计研究, 2018, 35(7): 3-15.

[GAO M X, LIU Q, LI Y K. Understanding ecosystem accounting on the SNA-SEEA-SEEA/EEA chain: A text analysis and extended discussion of Experimental Ecosystem Accounting. Statistical Research, 2018, 35(7): 3-15.]

[8]
石敏俊, 陈岭楠, 王金南.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概念辨析与核算框架.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7): 1784-1796.

DOI

[SHI M J, CHEN L N, WANG J N. Analysis on concept and accounting framework of the quaternary industry of ecological products.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3, 38(7): 1784-1796.]

[9]
何利, 沈镭, 张卫民, 等. 我国自然资源核算的实践进展与理论体系构建.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2968-2979.

DOI

[HE L, SHEN L, ZHANG W M, et al. Practical progress and theoret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ccounting in China.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0, 35(12): 2968-2979.]

DOI

[10]
宋马林, 崔连标, 周远翔. 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 现状、问题及展望.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1): 1-16.

DOI

[SONG M L, CUI L B, ZHOU Y X.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stitu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Statu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2, 37(1): 1-16.]

DOI

[11]
石吉金, 王鹏飞, 李娜, 等.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思路框架.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270-2282.

DOI

[SHI J J, WANG P F, LI N, et al. The ideas and framework of state-owned natural resources balance sheet.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0, 35(9): 2270-2282.]

[12]
张婕, 刘玉洁, 潘韬, 等.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生态损益核算.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755-766.

DOI

[ZHANG J, LIU Y J, PAN T, et al. Ecological profit and loss accounting in the prepar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balance sheet.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0, 35(4): 755-766.]

DOI

[13]
贾亦真, 沈菊琴, 王晗. 区域水资源资产确认、计量及报表编制.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12): 3297-3312.

DOI

[JIA Y Z, SHEN J Q, WANG H. Research on the confirmation, measurement and form compil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ssets.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2, 37(12): 3297-3312.]

[14]
欧阳志云, 王桥, 郑华, 等.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评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4, 29(4): 462-466.

[OUYANG Z Y, WANG Q, ZHENG H, et al. National ecosystem survey and assessment of China (2000-2010).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29(4): 462-466.]

[15]
欧阳志云, 张路, 吴炳方, 等. 基于遥感技术的全国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生态学报, 2015, 35(2): 219-226.

[OUYANG Z Y, ZHANG L, WU B F, et al. An ecosystem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remote sensor information in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5, 35(2): 219-226.]

[16]
谢高地, 张彩霞, 张雷明, 等.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8): 1243-1254.

[XIE G D, ZHANG C X, ZHANG L M, et al. Improvement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based on per unit area.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5, 30(8): 1243-1254.]

DOI

[17]
谢高地, 肖玉.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6): 645-651.

[XIE G D, XIAO Y. Review of agro-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values.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3, 21(6): 645-651.]

[18]
陈源泉, 高旺盛. 基于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农业绿色GDP核算: 以安塞县为例. 生态学报, 2007, 27(1): 250-259.

[CHEN Y Q, GAO W S. Green accounting for agriculture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value of agro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of Ansai county.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7, 27(1): 250-259.]

[19]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联合国. 农林渔业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AFF), https://seea.un.org/sites/seea.un.org/files/ca7735en.pdf, 2020-12-13.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for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 (SEEA AFF), https://seea.un.org/sites/seea.un.org/files/ca7735en.pdf, 2020-12-13.]

[20]
联合国. 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 中央框架, https://seea.un.org/es/file/16161/download?token=lNu8siBo, 2021-11-20.

[United Nations.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2012: Central framework, https://seea.un.org/es/file/16161/download?token=lNu8siBo, 2021-11-20.]

[21]
联合国. 支持SEEA 2012的技术建议: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 https://seea.un.org/es/file/16476/download?token=998Z4LIi, 2017-12-20.

[United Nations. Technical recommendations in support of the SEEA 2012: Experimental ecosystem accounting, https://seea.un.org/es/file/16476/download?token=998Z4LIi, 2017-12-20.]

[22]
联合国(UN). 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生态系统核算, https://seea.un.org/es/file/20343/download?token=5U6GM4Wa, 2021-11-21.

[United Nations.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Ecosystem Accounting, https://seea.un.org/es/file/20343/download?token=5U6GM4Wa, 2021-11-21.]

[23]
STERN 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The Stern Review.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viersity Press, 2007: 23-56.

[2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农业与粮食生态系统及人类福祉评估, http://teebweb.org/wp-content/uploads/2018/11/Foundations_Report_Final_October.pdf, 2018-12-19.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TEEB for agriculture & food: scientifc and economic foundations, http://teebweb.org/wp-content/uploads/2018/11/Foundations_Report_Final_October.pdf, 2018-12-19.]

[25]
CERILLI S, LA NOTTE A, PISANI D, et al. A sustainability scoreboard for crop provision in Europe. Ecosystem Services, 2020, 46: 101194, Doi: 10.1016/j.ecoser.2020.101194.

[26]
LA NOTTE A, VALLECILLO S, MARQUES A, et al. Beyond the economic boundaries to accou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Ecosystem Services, 2019, 35: 116-129.

DOI PMID

[27]
LA NOTTE A, RHODES C.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behind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ecosystem,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systems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20, 80: 106317, Doi: 10.1016/j.eiar.2019.106317.

[28]
联合国统计司. 2022年全球环境经济核算和支持统计评估, https://seea.un.org/sites/seea.un.org/files/global_assessment_2022_background_doc_v4_clean_1.pdf, 2022-10-21.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Global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and supporting statistics 2022, https://seea.un.org/sites/seea.un.org/files/global_assessment_2022_background_doc_v4_clean_1.pdf, 2022-10-21.]

[29]
欧洲统计局. 欧盟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核算(INCA)(2021年版), https://ec.europa.eu/eurostat/documents/7870049/12943935/KS-FT-20-002-EN-N.pdf/de44610d-79e5-010a-5675-14fc4d8527d9?t=1624528835061, 2021-11-12.

[Eurostat. Accounting for ecosystems and their servic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INCA)(2021 Edition), https://ec.europa.eu/eurostat/documents/7870049/12943935/KS-FT-20-002-EN-N.pdf/de44610d-79e5-010a-5675-14fc4d8527d9?t=1624528835061, 2021-11-12.]

[30]
荷兰统计局, 瓦赫宁根大学研究院. 荷兰自然资本核算: 2022年技术报告, https://www.cbs.nl/-/media/natuurlijkkapitaal/nca-nl-technical-report-2022-(32).pdf, 2022-10-12.

[Statistics Netherlands, Wageninge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in the Netherlands: Technical report 2022, https://www.cbs.nl/-/media/natuurlijk-kapitaal/nca-nl-technical-report-2022-(32).pdf, 2022-10-12.]

[31]
印度统计与方案实施部. 印度生态系统账户: NCAVES项目报告, https://seea.un.org/sites/seea.un.org/files/NCAVES_reports_briefs/ncaves_india_report_jan2116112101605301612372985451.pdf, 2021-10-16.

[Ministry of Statistics and Programme Implementation of India. Ecosystem accounts for India: Report of the NCAVES project, https://seea.un.org/sites/seea.un.org/files/NCAVES_reports_briefs/ncaves_india_report_jan2116112101605301612372985451.pdf, 2021-10-16.]

[32]
加拿大统计局. 加拿大农业生态系统核算, https://www150.statcan.gc.ca/n1/en/pub/16-001-m/16-001-m2023001-eng.pdf?st=yf7wvIxC, 2023-11-23.

[Statistics Canada. Ecosystem accounting in Canadian agroecosystems, https://www150.statcan.gc.ca/n1/en/pub/16-001-m/16-001-m2023001-eng.pdf?st=yf7wvIxC, 2023-11-23.]

[33]
POWER G A. Ecosystem services and agriculture: Tradeoffs and synergi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0, 365(1554): 2959-2971.

[34]
HAINES-YOUNG R, POTSCHIN M. The Links between Biodiversity,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Ecosystem Ec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10-139.

[35]
欧盟. JRC报告: 实施欧盟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核算体系实施的初步提案, https://publications.jrc.ec.europa.eu/repository/bitstream/JRC107150/jrc107150_jrc107150_jrc_report_ecosystem_services_accounts_final_pubsy.pdf, 2017-11-15.

[European Union. JRC report: Implementing an EU system of accounting for ecosystems and their services: Initial proposal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ccounts, https://publications.jrc.ec.europa.eu/repository/bitstream/JRC107150/jrc107150_jrc107150_jrc_report_ecosystem_services_accounts_final_pubsy.pdf, 2017-11-15.]

[3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应用 TEEB-AgriFood 评估框架: 总体实施指南, http://teebweb.org/our-work/agrifood/reports/applying-the-teebagrifood-evaluation-framework/, 2020-12-17.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Applying the TEEB-AgriFood evaluation framework: Overarching implementation guidance, http://teebweb.org/our-work/agrifood/reports/applying-the-teebagrifood-evaluation-framework/, 2020-12-17.]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