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陆海统筹的陆海经济关系及国土空间利用: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
李加林(1973- ),男,浙江台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岸带资源开发与规划管理研究。E-mail: nbnj2001@163.com |
收稿日期: 2020-07-24
要求修回日期: 2020-09-07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6-28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62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4091)
版权
Land-sea economic relations and land spaceutilization based on land-sea coordination:Research status, problems and future priorities
Received date: 2020-07-24
Request revised date: 2020-09-07
Online published: 2022-06-28
Copyright
陆海统筹作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既要在国家层面实现海陆要素的优化配置,更要在区域层面引导海陆产业的空间布局,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当前基于陆海统筹的陆海经济和国土空间利用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大量的实践应用。从陆海统筹相关概念及理论、陆海社会经济关系、海岸带空间利用冲突及规划管控三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在陆海统筹背景下的陆海经济关系、国土空间利用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应强化陆海统筹背景下的陆海资源环境与陆海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多尺度耦合与带动效应研究,明晰区域陆海统筹水平及演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响应机制,重视海岸带空间利用冲突诊断与调控,持续推进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国土空间规划实践。
李加林 , 田鹏 , 李昌达 , 龚虹波 . 基于陆海统筹的陆海经济关系及国土空间利用: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 37(4) : 924 -941 . DOI: 10.31497/zrzyxb.20220407
As a major national strategy of China, land-sea coordination should not only realiz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sea elements at the national level, but also guide the spatial layout of land-sea industries at the regional level, so a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The current land-sea economy and land-space utilization research based on land-sea coordination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lacking systema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wid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land-sea economic relations and land space uti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nd-sea co-ordin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land-sea coordination, land-sea soci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coastal zone space utilization conflict and planning control. It is suggested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more on multi-scale coupling and driving effect between land-sea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land-sea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nd-sea coordination, clarify the level of regional land-sea coordination and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sponse mechanism, pay attention to the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coastal space utilization conflicts, and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coastal land-sea space planning based on land-sea coordination.
[1] |
钱宇虹. 浅析我国陆海统筹的发展历程. 中国土地, 2020, (6):29-30.
[
|
[2] |
常玉苗, 蔡柏良. 陆海统筹视野下的江苏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海洋经济, 2012, 2(6):35-40.
[
|
[3] |
阿姆斯特朗 J M, 赖纳 P C. 美国海洋管理.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6.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任美锷, 吴平生. 海岸带管理的内容和程序: 以江苏省海岸带为例. 自然资源, 1984, 6(3):1-7.
[
|
[11] |
范学忠, 袁琳, 戴晓燕, 等. 海岸带综合管理及其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10, 30(10):2756-2765.
[
|
[12] |
李加林, 杨晓平, 童亿勤. 潮滩围垦对海岸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26(2):43-51.
[
|
[13] |
曹忠祥, 高国力. 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研究.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5.
[
|
[14] |
国家海洋局.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6.
[National Oceanic Administration. Agenda 21 China's Oceans.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1996.]
|
[15] |
张海峰. 海陆统筹兴海强国: 实施海陆统筹战略, 树立科学的能源观. 太平洋学报, 2005, (3):27-33.
[
|
[16] |
秦正茂, 樊行, 周丽亚. 陆海统筹语境下的城市海洋环境治理机制探索: 以深圳为例. 特区经济, 2018, (7):56-58.
[
|
[17] |
韩增林, 狄乾斌, 周乐萍. 陆海统筹的内涵与目标解析. 海洋经济, 2012, 2(1):10-15.
[
|
[18] |
孙吉亭, 赵玉杰.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海陆统筹机制. 广东社会科学, 2011, (5):41-47.
[
|
[19] |
鲍捷, 吴殿廷. 空间、尺度与系统: 中国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的地理学研究.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
[
|
[20] |
栾维新. 海陆一体化建设研究.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4.
[
|
[21] |
张静, 韩立民. 试论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19(6):1-3.
[
|
[22] |
李义虎. 从海陆二分到海陆统筹: 对中国海陆关系的再审视. 现代国际关系. 2007, 27(8):1-7.
[
|
[23] |
纪学朋, 黄贤金, 陈逸, 等.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以辽宁省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3):451-463.
[
|
[24] |
王芳. 对实施陆海统筹的认识和思考. 中国发展, 2012, 12(3):36-39.
[
|
[25] |
谢天成.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中的陆海统筹策略探析.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2, 14(2):83-87.
[
|
[26] |
鲍捷, 吴殿廷, 蔡安宁, 等.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十二五”期间我国海陆统筹方略. 中国软科学, 2011, 26(5):1-11.
[
|
[27] |
|
[28] |
|
[29] |
董跃, 姜茂增. 国外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对我国实施“陆海统筹”战略的启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25(4):15-20.
[
|
[30] |
马仁锋, 李加林, 赵建吉, 等. 中国海洋产业的结构与布局研究展望. 地理研究, 2013, 32(5):902-914.
[
|
[31] |
赵昕, 郑慧.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海洋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研究. 中国渔业经济, 2010, 28(1):131-137.
[
|
[32] |
赵领娣, 于乐. 海洋经济发展对陆域经济收入的拉动分析. 现代渔业信息, 2008, 23(8):1-4.
[
|
[33] |
马旭然, 韩增林. 辽宁省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 27(5):436-438.
[
|
[34] |
李文荣. 海洋经济对河北省社会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与预测. 经济研究导刊, 2008, 4(4):125-127.
[
|
[35] |
孙瑛. 海洋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研究.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
|
[36] |
李福柱, 孙明艳. 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评价研究. 华东经济管理, 2012, 26(11):32-35.
[
|
[37] |
刘曙光, 于谨凯. 海洋产业经济前沿问题探索.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 2006.
[
|
[38] |
毛昊洋. 产业链视角下的福建省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研究.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2.
[
|
[39] |
马贝, 高强, 李华. “一带一路”视域下山东省海陆经济关联性分析. 海洋环境科学, 2019, 38(1):22-29.
[
|
[40] |
董晓菲, 韩增林, 王荣成. 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带与腹地海陆产业联动发展. 经济地理, 2009, 29(1):31-35, 44.
[
|
[41] |
范斐, 孙才志. 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2):59-63.
[
|
[42] |
王涛, 赵昕, 郑慧, 等. 比较优势识别下的海陆经济合作强度测度. 中国软科学, 2014, 29(4):92-102.
[
|
[43] |
孙加韬. 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 上海: 复旦大学, 2011.
[
|
[44] |
盖美, 刘伟光, 田成诗. 中国沿海地区海陆产业系统时空耦合分析. 资源科学, 2013, 35(5):966-976.
[
|
[45] |
王冲, 谢友才. 基于DEA窗口模型的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科技与经济, 2018, 31(3):96-100.
[
|
[46] |
盖美, 展亚荣. 辽宁沿海经济带海陆经济效率与协调性研究: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33(6):688-694.
[
|
[47] |
于颖. 基于海陆统筹的浙江省海陆经济互动效率研究. 杭州: 浙江大学, 2016.
[
|
[48] |
黄英明, 支大林. 南海地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视角.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9(9):55-62.
[
|
[49] |
苑清敏, 杨蕊. 我国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协同共生分析. 海洋环境科学, 2014, 33(2):192-197.
[
|
[50] |
董少彧. “陆海统筹”视域下的我国海陆经济共生状态研究.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7.
[
|
[51] |
刘大海, 纪瑞雪, 张金轩. “海陆二元经济结构”下海陆间经济波动的形成与演化. 海洋经济, 2013, 3(1):1-5.
[
|
[52] |
徐质斌. 构架海陆一体化社会生产的经济动因研究. 太平洋学报, 2010, 18(1):73-80.
[
|
[53] |
栾维新, 王海英. 论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经济一体化. 地理科学, 1998, 18(4):51-57.
[
|
[54] |
于丽丽, 孟德友. 中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时空分异研究. 经济经纬, 2017, 34(2):7-12.
[
|
[55] |
卢宁, 韩立民. 海陆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太平洋学报, 2008, 15(3):82-87.
[
|
[56] |
吴雨霏. 基于关联机制的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 中国地质大.(北京), 2012.
[
|
[57] |
周亨. 论海陆一体化开发. 理论与改革, 2000, 13(6):78-80.
[
|
[58] |
杨羽頔, 孙才志. 环渤海地区陆海统筹度评价与时空差异分析. 资源科学, 2014, 36(4):691-701.
[
|
[59] |
夏康. 中国沿海地区陆海统筹发展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8.
[
|
[60] |
王倩, 杨勇. 基于共生理论的沿海地区海陆经济统筹发展研究. 中国渔业经济, 2016, 34(5):26-34.
[
|
[61] |
浙江省海岸带调查报告编委会. 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调查报告.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8.
[Zhejiang Coastal Zone Survey Report Editorial Committee. Survey of Coastal Zones and Marine Resou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Beijing: Ocean Press, 1988.]
|
[62] |
李加林, 徐谅慧, 袁麒翔, 等.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浙江省海岸带线与海岸带景观资源演化.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
|
[63] |
刘百桥, 孟伟庆, 赵建华, 等. 中国大陆1990—2013年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变化.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2):2033-2044.
[
|
[64] |
田鹏, 李加林, 姜忆湄, 等. 海湾景观生态脆弱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以东海区为例. 生态学报, 2019, 39(4):1463-1474.
[
|
[65] |
侯西勇, 徐新良. 21世纪初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 地理研究, 2011, 30(8):1370-1379.
[
|
[66] |
朱坚真, 刘汉斌. 中国海岸带划分范围及其空间发展战略. 经济研究参考, 2012, 34(45):48-54.
[
|
[67] |
李加林, 田鹏, 邵姝遥, 等. 中国东海区大陆岸线变迁及其开发利用强度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9):1886-1901.
[
|
[68] |
李加林, 马仁锋, 龚虹波. 海岸带综合管控与湾区经济发展研究: 宁波案例.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9.
[
|
[69] |
彭佳捷, 周国华, 唐承丽, 等. 基于生态安全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空间冲突测度: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9):1507-1519.
[
|
[70] |
马学广, 唐承辉, 贾朝祥. 青岛市海岸地带空间冲突及其治理研究.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 33(3):13-20.
[
|
[71] |
崔胜辉, 洪华生, 张珞平, 等. 全球变化下的海岸带生态安全问题与管理原则.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43(s1):173-178.
[
|
[72] |
李加林, 王艳红, 张忍顺, 等. 潮滩演变规律在围堤选线中的应用: 以江苏辐射沙洲内缘区为例. 海洋工程, 2006, 24(2):100-106.
[
|
[73] |
徐谅慧, 李加林, 李伟芳, 等.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资源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 南京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 37(3):124-131.
[
|
[74] |
吴晓青, 王国钢, 都晓岩, 等. 大陆海岸自然岸线保护与管理对策探析: 以山东省为例.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 34(3):29-32.
[
|
[75] |
姜忆湄, 李加林, 龚虹波, 等. 围填海影响下海岸带生态服务价值损益评估: 以宁波杭州湾新区为例. 经济地理, 2017, 37(11):181-190.
[
|
[76] |
许学工, 彭慧芳, 徐勤政. 海岸带快速城市化的土地资源冲突与协调: 以山东半岛为例.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52(4):527-533.
[
|
[77] |
宋守旺.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环境与发展, 2019, 31(1):188-189.
[
|
[78] |
董加伟. 论传统渔民用海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冲突及协调: 兼论滨海滩涂的法律性质归属.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11):39-44.
[
|
[79] |
文超祥, 刘圆梦, 刘希. 国外海岸带空间规划经验与借鉴. 规划师, 2018, 34(7):143-148.
[
|
[80] |
李孝娟, 傅文辰, 繆迪优, 等. 陆海统筹指导下的深圳海岸带规划探索. 规划师, 2019, 35(7):18-24.
[
|
[81] |
文超祥, 刘健枭. 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空间规划研究综述与展望. 规划师, 2019, 35(7):5-11.
[
|
[82] |
周傲雪. 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重构.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
|
[83] |
姜忆湄, 李加林, 马仁锋, 等. 基于“多规合一”的海岸带综合管控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2):34-39.
[
|
[84] |
李迅. 海岸带空间规划和管理研究: 以滨海城市龙海市为例. 厦门: 厦门大学, 2014.
[
|
[85] |
张春花. 基于“三生空间”的海岸带利用冲突测度及优化研究: 以大连庄河为例.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6.
[
|
[86] |
林小如, 王丽芸, 文超祥. 陆海统筹导向下的海岸带空间管制探讨: 以厦门市海岸带规划为例. 城市规划学刊, 2018, 62(4):75-80.
[
|
[87] |
李杨帆, 向枝远, 杨奕, 等. 基于韧性理念的海岸带生态修复规划方法及应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130-140.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