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近16 a(1995—2010 年)中国八大区域碳排放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采用LMDI分解方法,将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分解为人口规模效应、经济发展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探讨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变化的原因与规律。结果表明:①八大区域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②东北、京津和东部沿海地区碳排放比重逐年下降,其它地区正好相反或维持不变;③经济发展效应对碳排放有最强正影响,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有最强负影响;④人口规模效应对包含直辖市的区域碳排放有较大的正影响,经济发展效应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碳排放正效应弱于其它地区,能源强度效应对经济结构调整活跃地区的碳排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源结构效应受宏观经济形式与能源政策影响,对碳排放的影响有较大波动。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山东作为工业大省,碳排放总量居全国第一。因此,如何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以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是山东省日益紧迫的重大课题。论文采用LMDI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1994—2010 年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LEAP模型预测2030 年之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山东碳排放的贡献。得出以下结论:①1994—2010 年产业结构效应为351.39×104 t 标煤,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度为3.91%;②工业比重上升或下降1 个百分点所对应的CO2排放量增加或减少78.6×104~83.7×104 t 标煤;③在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下,到2030 年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对CO2 排放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约为-5.3%和-10.4%。这表明,与此前产业结构变动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的情形相反,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通过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的实地调查,并对四子王旗气象数据与调研得到的牧户感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牧民对气温变化的感知较对降水变化的感知准确度高,对风沙的感知与实际差距较大。在灾害造成的影响感知方面,牧户对干旱造成的影响感知最为深刻。牧户为适应气候变化已自主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在实地调研中识别出至少22 种自主适应措施,采用较多的适应措施是多储备草料、减少牲畜存栏、建暖棚、借款和不让后代养羊,其中最重要的适应措施是多储备草料。自主适应行为的评估和筛选结果显示:多储备草料、建暖棚、减少牲畜存栏、引进新品种、借贷款、外出打工是牧民认为较好的自主适应措施。与之相配套的政策需求为:贷款支持、青贮窖补贴、暖棚补贴、更精确的天气预报和病虫害预报、牧业保险、新品种的技术培训、新品种的市场对接、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强牧民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减缓牧民生计脆弱性。
基于植被变化视角,以中国656 个建制城市的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选择1992、2000 和2010 年DMSP/OLS 夜间灯光数据和植被数据,选用城市建成区内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均值反映建成区植被的状况;用建成区内NDVI均值和背景区内NDVI均值的比值(NDVI比值)衡量人为因素对城市建成区植被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①同一年份,城市规模越大,建成区植被越差;近20 a 来,除小城市植被变差外,其他等级城市植被总体在变好。②同一年份,规模小的城市人为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近20 a 来,人为因素对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植被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减小,而中等城市基本不变,小城市则变大。③同一年份,从湿润半湿润森林带、半干旱草原带到干旱荒漠带的城市建成区内的植被逐渐变差;近20 a 来,干旱荒漠带的建成区植被状况略微变差,其余植被带内建成区植被变好。④同一年份,从湿润半湿润森林带、半干旱草原带到干旱荒漠带人为因素对建成区植被的不利影响逐渐减小;近20 a 来,湿润半湿润森林带内人为因素对建成区植被的不利影响在减小,而其他植被带内,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在增加。
采用2000、2005 和2010 年三个不同时期的工业、农业、环保、自然条件和人口等相关数据,通过大量数理统计分析对近10 a 来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的氮收支演变与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过去三个不同时期,珠三角地区氮的年输入、输出量有升有降,但是氮盈余总量却呈现出较显著的增加趋势,单位面积氮盈余量也从2000 年的43.43 kg/(hm2·a)增加到2010 年的51.92 kg/(hm2·a)。整个珠三角地区的负荷氮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偏高,但尚低于同样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平均水平。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对珠三角地区氮收支变化具有较大影响,且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内部区域差异,深圳、东莞、佛山和广州等城市均面临较为严峻的氮污染潜势。
论文以藏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15N 同位素标记技术,野外原位定量研究高寒藏嵩草草甸7 个主要植物种对土壤有机氮(甘氨酸)和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吸收,以证明不同植物对土壤氮素吸收的生态位分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高寒藏嵩草草甸7 种植物δ15N天然丰度值为0.840‰~5.015‰,变异范围为4.175‰,地上组织氮浓度为14.38~23.31g·kg-1;② 从7 种植物吸收土壤甘氨酸、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看,草地早熟禾偏好吸收土壤有机态氮,其体内氮的36%来源于土壤甘氨酸。冷地早熟禾和雅毛茛吸收土壤无机氮的能力最强,其体内氮的41%~43%来源于铵态氮。溚草偏好吸收土壤硝态氮,其体内氮的35%来自于硝态氮。③ 优势植物藏嵩草、华扁穗草和黑褐苔草对15N-Gly、15N-NO3-和15N-NH4+的吸收均较低,仅为0.085~0.475 μmol 15N·g-1 DW,表明这3 种莎草科植物不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甘氨酸和无机氮源。④ 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种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存在差异和多元化的特点,其中莎草科植物对土壤氮的利用较低,而早熟禾、溚草禾本科牧草及双子叶植物雅毛茛以土壤无机氮和可溶性有机氮作为氮源。
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传统承载力研究中评价标准相对单一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海洋生态承载力概念,探讨其内涵和基本特征,建立计量模型,提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方法。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构建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评价标准,对2000—2010 年的海洋生态承载力水平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生态承载力指数呈波浪式上升,其健康等级从不健康升到亚健康。其中资源承载力长期处于亚健康;生态弹性力从不健康到亚健康,2010 年达到健康;人类活动潜力则一直处于不健康状态,最近两年有所好转。今后应加强海洋生态承载力各指标的优化,提高生态承载力水平和健康等级,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审查验收要点散见于相关政策要求和技术规程中,地方在落实基本农田方案时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等现象,在实践层面缺乏一套对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体系。论文从“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调整划定原则出发,尝试构建一套数量、质量兼顾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约束指标是以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为评价准则进行分值修正,质量控制指标是以调整划定前的现状为基准,通过对比分析后修正指标分值。而后基于约束指标和质量控制指标得分对调整划定后的方案进行评价,并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县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在数量、质量方面符合相关规定,验证了方法体系的可行性。
利用西南地区338 个气象站点1961—2009 年9—11 月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REOF对秋绵雨进行气候分区,运用线性趋势、滑动t 检验、Yamamoto 检验、Mann-Kendall 检验、复Morlet 小波等数学方法,分析各分区秋绵雨日数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周期性特点,结果发现:西南地区秋绵雨东多西少,四川东南部、重庆西南部和贵州北部秋绵雨最多,年发生率在80%以上,年均日数在10 d 以上;西南地区秋绵雨可分为4 个气候区,即四川盆地东部区、黔南区、四川盆地西部区和滇东北区;其中四川盆地东部区、黔南区、四川盆地西部区秋绵雨日数有减少趋势,滇东北区有增加趋势,但均不显著;黔南区秋绵雨日数在1988 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滇东北区秋绵雨日数则在1985 年和1995 年发生了两次相反的突变;各分区秋绵雨日数的年代际振荡周期差异较大,从10 a 到27 a 不等,年际振荡周期四川盆地东部区和黔南区为2~5 a尺度,四川盆地西部区和滇东北区为2~3 a尺度。
根据中亚5 国100 个气象站1901—2000 年月平均温度和降水资料,运用Miami、Thornthwaite Memorial 模型对中亚地区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 法、并结合ArcGIS 和SPSS 对其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中亚地区100 a 降水气候生产潜力(Yr)和蒸散气候生产潜力(Ye)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温度气候生产潜力(Yt)趋势相反,Yr 和Ye 均发生了4 次突变,Yt 没有发生突变;②气候生产潜力区域差异明显,其中,Yt 呈从西南向东北减少的趋势,Yr 和Ye 变化比较复杂,大致具有东部大于西部的规律;③增温增湿的气候变化趋势有利于中亚气候生产潜力的提高,中亚气候生产潜力对增湿的响应更敏感。
流域是地球陆地表层生态系统最为发达的地域组成单元。作为流域生态系统发育的关键要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决定着包括人文系统在内的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发育的基本走向和命运。中国是世界上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且在建的水电大坝工程有数十座。2008 年中国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强度已经达到了25.9%,高出全球同期平均水平9 个多百分点。其中淮河、海河和黄河三大流域的开发强度值为最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能力已荡然无存。受流域水资源结构、需求变化、资源开发环境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未来中国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强度应保持在35%左右为宜,其中水资源的开发强度大体可在25%,水电资源的开发强度大体可在50%。
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重要方式。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释放出一定的运能,促进铁路煤炭运输能力的提升。文章以江苏省为实证区域,针对江苏省铁路运煤特点,构建计算方法,估算了长三角高速铁路建设之前,京沪、沪宁等高速铁路通车后,以及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初步形成后江苏省主要铁路运煤线路的运输能力。结果表明:在长三角高速铁路建设之前,江苏铁路运煤线路受制于大量开行高等级旅客列车、线路技术等级低、施工维护等因素,煤炭运输压力巨大;随着长三角高铁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铁路运煤线路运能得到释放;今后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形成,“客货分线”得以实现,加上规划新建的铁路,铁路运煤能力将有较大提升。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测度2005 年和2010 年安徽省17 个城市旅游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利用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模型计算2005 年至2010 年安徽省各个城市的旅游效率变动情况;分析2010 年安徽省城市旅游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总体上呈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分化的分布,采用变异系数(CV)分析城市旅游综合效率地域分异成因,城市旅游规模效率变异系数(0.266)小于旅游技术效率的变异系数(0.342),城市旅游技术效率是制约安徽省城市旅游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综合旅游资源、城市规模、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和接待能力等因素,分析皖北、皖中和皖南三大地区城市旅游效率差异原因;最后,根据DEA模型的投入优化目标值,探讨提高各城市旅游效率的对策措施。
为了了解冀北山地退化植被——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灌丛的生态恢复潜力,采用种子萌发法对其可萌发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群落类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绣线菊灌丛种子库的种子密度为4 013.33 粒/m2,低于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4 646.67 粒/m2),但高于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灌丛(1 713.33 粒/m2)和天然次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746.67 粒/m2);绣线菊灌丛土壤种子库以草本植物为主,没有发现乔木和灌木种子。各群落类型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有随土壤深度的增加以及坡位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绣线菊灌丛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与其他3 种群落类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低于其他三种群落之间的相似程度。由此得出结论,绣线菊灌丛具有数量庞大的草本植物种子库,群落草本层恢复潜力巨大,但木本植物,尤其是乔木较少,这是限制绣线菊灌丛向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限制因素,需要通过人工的方法引入乔木树种,加速群落的演替,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记录了华夏农耕文明更多的生活经验,论文以这些城市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全国尺度选取典型群体110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为样本,并定义农业水文地质适宜度指标,对各类水文地质与农业活动的空间关系进行了量化。从研究结果来看:各富水程度的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是农业适宜性较强的水文地质类型;碳酸盐岩类含水岩组的农业适宜性也较强;而岩浆岩类含水岩组以及变质岩类含水岩组等则是农业适宜性较弱的水文地质类型,其中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的农业水文地质适宜度是岩浆岩类含水岩组以及变质岩类含水岩组的2~3 倍。
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开展分散式中水可行性研究,需要考虑中水原水与回用需求的数量、空间分布及平衡关系。论文以南京市住宅区为例,探索了基于IKONO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估算中水回用空间分布的方法。通过引入单位面积用水定额,将遥感和GIS 分析得到的用地信息与中水原水产量和回用需求关联起来,计算了研究区域中27 个地块的中水原水产量和回用需求量,并分析了两者在空间上的水量平衡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较大的中水原水供给潜力3.52 L/(m2·d)和较大的利用需求5.37 L/(m2·d)。住宅小区的单位面积原水产量与其建筑容积率成正比;以中高层住宅区为主的地区,中水原水产量能够基本满足本地区的中水回用需求。因此,在这些地区建立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减少废污水排放,节约自来水取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虚拟水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一种途径。投入产出法是研究虚拟水的主要方法之一,可分为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SRIO)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鉴于SRIO 和MRIO单独应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论文提出同时运用单区域投入产出表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研究虚拟水,即:利用SRIO 计算完全用水系数,并直接利用单区域投入产出表区分本地水足迹与外来水足迹,再根据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广东省的案例研究显示:①2007 年广东省水足迹为333.9×108 m3,其中本地水足迹223.6×108 m3,外来水足迹110.3×108 m3;②广东省同年虚拟水输出量445.4×108 m3,输入量454.1×108 m3,其虚拟水的外部来源主要是湖南、广西和浙江。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可全面计算完全用水系数,有效区分本地水足迹与外来水足迹,揭示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关系,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方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