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0年, 1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0-06-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陈百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从农村社区更新的内涵出发 ,阐述了从传统发展观念到可持续发展观念过程中人类社会的理念所经历的3个阶段 ,从而认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农村社区更新的强大推动力 ;继而提出农村社区更新的4条基本原则 ,分析归纳了农村社区更新两类4种模式 ,指出当前农村社区更新工作的重点 ,最后阐述了农村社区更新的立法问题 ,包括立法原则 ,立法的管理对象、管理目标及管理内容 ,立法模式及框架等
  • 论文
    陈安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伦理和经济两个方面论述了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价值 ,分析了履行可持续利用的两个内在矛盾 :代际资源分配缺乏权利制衡和对可持续利用投入具有“搭便车”倾向 ,重点讨论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机制与伦理约束。
  • 论文
    摆万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的基础上 ,将城镇用地细化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 ,并将它们与耕地和工业投资、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水资源状况等主要驱动力纳入统一的总体结构中 ,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定量地描述它们的动态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模拟结果显示 ,城镇用地的长期变化趋势是一种“S”型的增长规律 ,从1980年至2030年是城镇用地变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在城镇用地的变化过程中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在总的城镇用地中所占的比例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波动后 ,大约从2020年开始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耕地的变化趋势是持续下降 ,并逐渐消失
  • 论文
    陈崇成, 涂平, 黄绚, 李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福清市土地利用分布为例 ,在完成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适宜性参评因子空间数据库基础上 ,集成土地适宜性综合指数模型和地块紧凑度模型 ,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利用控制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土地适宜性多因子空间分析 ,模拟大农业 (耕地、林地、园地 )各目标用地条件下各地块土地使用适宜度 ,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 ,得到单目标土地改造方案 ;再经模型优化和综合比较得出多目标土地利用改造规划可选方案。计算结果表明 ,福清市土地资源中开发改造为新耕地的潜力极有限 ,而用于开发改造新林地和园地的土地尚有226 80km2 和36 34km2 ,为福清市土地利用改造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定量依据。
  • 论文
    仝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指出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从产值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相比较的角度出发 ,设置了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的度量指标 :单位工业增加值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并以中国为例 ,分别以重量与能值为尺度 ,计算以上所设置指标的指标值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思考。
  • 论文
    王建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0年2月25日的北京 ,阳光灿烂 ,大地回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四届第二次在京理事会在中国科学院原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会议室召开。上午九点 ,会议正式开始 ,与会者共28人。会议伊始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传友研究员向在京理事传达了中国科协五届五次全委会的文件精神 ,重点学习了全委会题为《认清形势 ,把握大局 ,面向未来 ,开拓进取 ,全面推进世纪之交的科协工作》的工作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科协1999年工作回顾、关于存在的问题和认识及2000年的主要工作3个部分。从而使学会有了清晰的大局观和指导思想 ,明确了学会今后的发展方向。接着陈传友秘书长作了题为《跨世纪的
  • 论文
    王维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是全球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我国亦然。因此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现已引起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然而 ,我国现行的垃圾对策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作根本性调整。经过调查研究 ,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对策应为避免垃圾产生 ,即源头消减 ;其次是资源化和减量化 ,第三是无害化。
  • 论文
    杨玉盛, 陈光水, 谢锦升, 俞新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三代杉木林全株、全木和传统收获及传统和全木收获后火烧清理迹地林分营养元素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杉木林采用全株收获和全木收获的营养元素损失量分别是传统收获的1 99倍和1 64倍 ;采伐剩余物火烧导致林地生态系统中N和P2O5 大量损失 ;采用传统收获及随后火烧清理采伐剩余物 ,N和P2O5 损失量比仅采用全株或全木收获的均高。若缩短轮伐期 ,则可能导致立地N和P2O5 的严重亏缺 ;全株或全木收获导致大量盐基离子移出林地 ,可能导致土壤较为严重的酸化趋势。
  • 论文
    李贵宝, 尹澄清, 孙克刚, 焦有, 白乐高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河南省1995年取得的1130个土样进行了土壤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测定 ,并同第二次土壤普查 (1985年 )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河南省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02 6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下降了30 4mg/kg,年平均下降3 04mg/kg;以豫东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最多 ,为46 5 % ,豫中区下降最少 ,仅为6 8 %。土壤缓效钾含量低的仅为177 5mg/kg,高的达2553mg/kg,平均为863mg/kg。土壤全钾平均含量为17 2g/kg,也下降了10 4 % ;下降幅度最大的为潮土达16 9 % ,褐土下降最低为0 5 %。
  • 论文
    黄明斌, 李玉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长期冬小麦潜势试验和肥料试验的基础上 ,建立了作物光温水肥产量模型 ,从光温生产潜力、旱作产量潜势、现阶段施肥水平下光温水肥产量潜力和目前试区产量现状共4个层次 ,对黄土塬区旱作冬小麦的增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 ,目前黄土塬区冬小麦实际产量仅达到了光温潜力的41 6 %、旱作产量潜势的49 3 %、试区施肥水平下光温水肥产量潜力的78 6 %。因此 ,采用合理施肥方式和加强田间管理 ,黄土高原塬区旱作冬小麦还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 论文
    千怀遂, 魏东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南省位于亚热带与温带的气候过渡带 ,小麦产量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气候对小麦产量影响的南北过渡性很明显。文中用正交多项式的方法分离小麦产量 ;用积分回归的方法分析气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首先根据降水量、温度和日照时数对小麦产量影响的区域分布 ,分别把河南省分为4个降水量影响区、4个温度影响区、5个日照影响区 ;然后 ,采用滑动积分回归的方法 ,分别分析了亚热带和温带3个影响因子对小麦产量影响的变化 ;最后 ,讨论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 论文
    张春光, 赵亚辉, 康景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胭脂鱼为我国特有鱼类 ,已知仅分布于长江和闽江。目前胭脂鱼在长江水系中的资源量明显减少 ,数量已较国家一类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中华鲟和达氏鲟为少 ;闽江胭脂鱼种群几近绝迹。造成胭脂鱼资源下降的原因主要与其自身繁殖力低 ,发育时间长 ,以及过度捕捞和水域污染等因素有关。人工放流是恢复长江胭脂鱼资源的重要手段。
  • 论文
    孙武, 南忠仁, 李保生, 张勃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内外指标体系在指标选取与数据获得 ,分级量化与准确性校验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 ,认为目前荒漠化的分等定级有相当多的成分是用土地的绝对景观状态代替相对退化 ,影响了荒漠化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和防治效益的准确评估。土地退化生态基准初始面与终极面的恢复和确定 ,是建立规范科学指标体系的前提 ,由此提出了设计指标体系系统的三原则 :不同的生物气候带对应的生态基准面决定不同指标体系的地带性原则 ;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传感器的分辨率决定不同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原则和以基于3S景观类型为核心指标的原则
  • 论文
    陈利顶, 傅伯杰, 刘雪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保护为实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认为在进行景观要素设计之前,应先进行景观适宜性评价,之后进行核心斑块、缓冲区和廊道的设计。①核心斑块 :不仅要考虑斑块的景观适宜性,而且斑块的面积应能维持一定物种数量 ;②缓冲区 :在考虑距离对目标物种影响的同时,还应考虑缓冲区的范围应该覆盖所有的核心斑块 ;③廊道 :需要辨识两种情况,其一是对现存生境廊道的保护,为了避免不同核心斑块被隔离,必须严格保护现存的生境廊道。其二是对潜在生境廊道的建设,在条件允许时,通过植被重建,建立适宜的生境廊道。
  • 论文
    张佳华, 王长耀, 符淙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遥感信息参数和植物生理生态参数出发 ,建立了遥感—光合作物产量机理模型(RSPCYM) ,其中包括直接以遥感信息获取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APAR),将用以完整表示作物生育期中光合时间的作物光合同化势 (CPAP)引入到遥感—光合作物产量模型中,同时利用遥感信息求算作物光合速率 ,进而建立遥感—光合作物产量模型。将建立的模型用于典型区域的冬小麦作物产量估测研究中 ,表明发展的模型有可比的精度。
  • 论文
    马志福, 谭芳, 熊建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光照、温度模式 ,该模式可以预测出塔里木盆地无资料地区各网格点的日照时数和冬季(1月)、夏季 (7月 )平均气温。在此基础上 ,应用统计学导出的极值分布和正态分布概率模式 ,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各站上述要素不同概率的设计值。首次揭示了塔里木盆地无资料地区光照时间、温度分布规律。该模式为塔里木油田石油工业总体规划和大型工程设计及农业合理布局等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 论文
    刘圣勇, 张全国, 杨群发, 张相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对粉煤灰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 ,揭示出粉煤灰的不同成分和形貌对其资源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初步完成了消除不利于粉煤灰资源化的有害成分———碳的优化实验工作 ;进行了脱炭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等方面的试验研究 ,并在路面修复工程中应用脱炭粉煤灰完成了试验路修筑工作。结果表明 ,将粉煤灰进行脱炭处理 ,应用于混凝土工程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实际道路运营和技术性能符合路面工程的要求 ,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论文
    蒋定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黄土高原蓬勃发展的窖灌农业 ,提出3种水窖配置模式 :峁顶光头式 ;路旁葡萄串式和场、院、凹地单点式。为了高效利用水窖集蓄的雨水资源 ,文中推荐自压微灌、外动力加压微灌、坑灌和水肥穴灌等4种窖水高效利用技术。
  • 论文
    刘小勇, 吴普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干旱、人口增长、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人们对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而且已初步显示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文中对雨水的汇集、蓄存、利用技术,雨水利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雨水资源的评价,雨水利用的效益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 ,同时 ,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论文
    胡跃高, 李志坚, 赵环环, 曾昭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绿色饲料生产发展趋势及绿色饲料生产已经探索形成的若干有效模式 ,以黄淮海平原青刈黑麦研究为例 ,从青刈黑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加工技术研究、生产系统评价等方面阐述了青刈黑麦的生产与研究进展 ,为我国绿色饲料产业化建设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