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9年, 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9-09-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谢高地, 成升魁, 丁贤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和耕地、草地、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数量增减和相互转化。该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人—地关系平衡模型,对1970~1995年和未来50年全球人口增长胁迫下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25年来,在人口增长了546%的情况下,耕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减。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以扩大灌溉面积和大量投入化肥为标志的农业技术进步使土地生产率提高了639%,从而抵消了人口增长胁迫耕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森林面积相应减少的压力。②未来50年当中,人口将增加74%,达到100×10,人均耕地、草场和森林面积将分别减少到低于013hm、034hm和037hm,在此情况下,由于将耕地面积扩大74%不大可能,现有全球土地利用(覆盖)格局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使耕地生产率提高74%以上。③由于在原有维持土地覆盖变化相对稳定的机制中,扩大灌溉面积和大量投入化肥在未来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假定现有耕地面积保持不变,现有耕地生产率水平不变,到2050年,耕地仍能养活比届时地球上预测生存人口还
  • 论文
    王良健, 陈浮, 包浩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大纲》中提出的五大目标,即生产力、生产的稳定性、资源的保护性、经济的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选择54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了梧州市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运用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对梧州市不同年份的土地经营管理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目前梧州市的土地经营管理仍处在初步可持续管理的前期阶段。评估方法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论文
    沈宏, 曹志洪, 王志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讨论了土壤活性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表明:不同农田土壤活性碳含量为049~499mg/g、CPMI为516~165。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CPMI的影响为绿肥(GM)>厩肥(FYM)>FYM+NPK>参考(REF)>NPK>对照(CK);对水稻土为:稻草(RSC)>FYM>FYM+NPK>REF>NPK>CK。黄棕壤GM、FYM和FYM+NPK处理的CPMI分别比REF提高了50%、459%和219%,NPK和CK下降了6%和381%。潮土施肥10年的CPMI与施肥5年相比,FYM和FYM+NPK提高了284%和197%,而NPK和CK下降87%和179%。相关分析表明,CPMI与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相关或极相关。这表明CPMI可灵敏地反映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论文
    方修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曾经是发达的原始农业区,农牧交错带的形成是该地区原始农业文化衰落、牧业文化兴起的产物。本文的分析表明,标志全新世暖期结束的气候变化事件所导致的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变化是原始农业文化衰落、农牧交错带形成的原因。
  • 论文
    张纪林, 季永华, 王建, 陈竹君, 沈帮勤, 高国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江苏沿海地区农田林网的经营类型、造林树种、林带配置进行了技术经济学分析和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择优。结果表明:农田林网经营类型宜选择复合经营的果材兼用型林网。造林树种可选择速生丰产的杨树等用材树种和经济效益高的桃树等果树。林网配置在海堤河岸上选择用材树种,营造基干林带,筑起大网格框架;在道路沟渠上立体配置林果树种,营造主林带和副林带,构建中网格;在脱盐排水沟上添加果树辅助林带,建立小网格,形成多树种多林种合作、大中小网格配套、多道防线联防、多效益多产品产出的复合配置模式。
  • 论文
    黄明斌, 康绍忠, 李玉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森林小流域和自然草地小流域的水文效应,并利用实测资料和模型计算结果比较了两流域的水循环特点,结果发现在郁闭度相同的情况下,森林小流域较自然草地小流域有较小的径流量、较大的蒸散量和较低的3m土层平均含水量,也就是说森林的覆盖增强了水分小循环,削弱了水文大循环,并导致土壤含水量降低。同时也发现森林的上述水文效应仅当其郁闭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表现出来。通过比较两类生态系统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环境条件和水分利用率,认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在大力发展林业时应以沟谷为主
  • 论文
    谢宗强, 陈伟烈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峡库区共有药用植物1129种,隶属于603属,174科。菊科、百合科、蝶形花科等19个大科的种数达总种数的494%,蓼属、铁线莲属等26个大属的种数达185%。中国特有种类占372%,显示出其在库区的丰富性。根茎类药用植物占421%,提示我们应适度采挖,做到永续利用。以林地为生境的药用植物占489%,表明森林是库区药用植物的资源库。三峡水库对库区药用植物资源的淹没损失不大,但其间接影响巨大。保护天然林是保护库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途径。
  • 论文
    何池全, 赵魁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川西北高寒湿地的自然概况及其形成原因,分析该区湿地的主要生物多样性价值,分布有具有世界意义的特有物种(黑颈鹤)和珍稀濒危物种,并且还分布有许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但近几年来,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如泥炭开采、过度放牧而破坏植被,再加上本区气候因素的特殊性,局部地区已引起沙化,使本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由此而提出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协调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严控载畜量,发展人工草场;发挥本地优势,利用泥炭治沙;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立法
  • 论文
    刘培贵, 袁明生, 王向华, 孙佩琼, 杨雪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国产松茸群的分类地位、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其在松、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资源现状及其日趋减少的原因分析。重点讨论了松、栎类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及人类活动对松茸群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是影响松茸群生长繁衍生存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概括有二:①森林大面积的无度连续砍伐,导致生态系统环境的恶化,地下菌丝明显减少;②掠夺性的采集方法使有序的地下菌丝及其正常分化与发育受到严重干扰。建议建立特种自然保护区,将松茸类增写到《中国植物红皮书》中;采取实施人工接种于林地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中地下菌丝蕴藏量和补充菌丝不足、促进发育与分化以增加自然生物量,林木砍伐采用间伐与菌根育苗造林相接合以及科学的采集方法等是合理永续利用和有效保护的根本途径。
  • 论文
    邓振镛, 仇化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旱作垅种(小麦)沟盖(玉米)地膜带田优于目前推广的沟种(小麦)垅盖(玉米)带田种植形式。在作物共生期相互调水作用更趋合理,平衡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供需矛盾,作物的生态条件更加适宜,群体结构更加协调,提高了作物的生产量,前者比后者增产90%~125%。
  • 论文
    高德明, 梅旭荣, 陆建飞, 蔡典雄, 杜建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分析了晋东丘陵旱农地区(寿阳)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通过秸秆过腹还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粪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培肥土壤的定位试验;及其旱地水分利用效率等研究,获得秸秆过腹还田、农田休闲期秸秆覆盖、作物生育期秸秆覆盖和直接还田等4种利用途径的有关参数。以秸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运用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对北方旱地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论文
    王晓栋, 崔伟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准确把握县级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状况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包头市郊区县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系统”,介绍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县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集成理论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遥感发现了全县土地利用变化靶区的962%;GPS的数据采集方法、“假54”解算方法和“2D异常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和处理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方法,整个系统带来了20多倍的质量—经济效益。最后讨论了建立地区RS判别模型、多时态地理信息系统等问题。
  • 论文
    骆期邦, 曾伟生, 贺东北, 包拓华, 林文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杉木、马尾松、阔叶树3个树种(组)的样本资料,研究提出了一套建立立木生物量模型及其在区域性森林生物量资源清查中应用的有效方法,解决了总量与各维量间相兼容和生物量估计与森林蓄积量清查的立木材积估计相兼容的问题,而且使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相对于传统的二元立木生物量模型有明显提高。
  • 论文
    邓坤枚, 韩裕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6县的林业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保护为主,综合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设想。
  • 论文
    何大明, 苟俊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跨境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协调管理,已成为当今国际区域经济发展、跨境资源和市场共享、世界生态维护的合作主题,成为下世纪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避免地区冲突的一个关键因素,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从边界变化、国际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可持续发展等全球趋势对此主题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 论文
    陈光伟, 李来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盟是各个成员国之间为消除贸易的环境障碍,首先在环境保护的共同标准上进行协商和签订条约,所以乃是以环境为中心,覆盖资源保护问题。现在欧盟已成为超国家的地区主权的实体。欧盟的环境保护局已经成了一个大袋子,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甚至与工农业生产有关的问题都包括了进去。它的好处就是有利统一协调。欧盟的环境保护在40多年中,走过了从各成员国自行负责到形成共同的法律和行动,从工业环境为主到全面生态环境保护,从治理污染到主动预防,从国家到区域到全球行动,在环境保护行动中欧盟将变得更为活跃和日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