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6年, 1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6-12-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牛文元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项基本约束条件为前提,从广义上(时间上的可持续约束、空间上的可持续约束、资源管理上的可持续约束)和狭义上(粮食增长速率和人口增长速率的同调对应)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实际上的计算。并将中同从1952~1995年划为8个时段,分别作了可持续发展分析并寻求其背景原因,作出了相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最后,对于未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基本的监控指标。
  • 论文
    王松霈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工业和生态三个革命,当前正进入生态化社会和建设新的生态文明。新的时代要求人们自觉用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思想为指导,规范自己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引导农业走持续发展道路。为此,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明确以农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而不是最大)作为基准点,指导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其内涵包括:①积极利用;②节约利用;③充分利用。以此为基础,在生产实践中推进农业资源的广度利用、深度利用和适度利用。
  • 论文
    李荣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土资源食物生产潜力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认为中国只要举国上下支持、保护和发展农业,强化国家对农业的主导作用,建立食物安全保障体系,认真执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加大对农业特别是对科技的投入力度,面向国土,开发国土,充分、合理利用国土,并相应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耕地、草地、林地、海洋和野生生物资源的食物来源的五大生产体系、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消费体系、节粮体系以及推行人口计划控制政策,虽农业发展具有艰巨性,但前景依然是光明的。跨越新世纪,中国人定能养活中国人,中国人不会使世界挨饿。
  • 论文
    陈雪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和国家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为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探讨了我国森林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 论文
    赵建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开发利用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资源利用的价格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建设与发展中十分重要。在我国,卡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资源利用价格问题研究的基础,但需要吸收其它成功的尤其是西方的理论与实践之处。对于资源价格问题,不仅需要研究其市场因素,而且要研究其非市场因素;同时,在资源价格机制研究中,政府功能的问题也十分重要。
  • 论文
    方创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资源垃圾化与垃圾资源化是技术进步与变异的产物,技术进步在产生经济翻番和垃圾翻番的同时,使垃圾成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本文从自然资源垃圾化与垃圾资源化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垃圾资源基本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与方向,提出了我国垃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旨在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创建健康、清洁、富裕的生存环境。
  • 论文
    黄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30a的气象资料和8种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原理分析中国红黄壤地区作物生长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春播作物全生育期温、光、降水适应性隶属度分别呈低、高、低,低、一般、高,高、一般、低的形式;夏播作物分别呈低、高、低,高、一般、低,低、低、低的形式;秋播作物分别呈一般、高、低、高,高、低、低,低、较高、一般的形式。提出了优化管理的对策。
  • 论文
    刘玉洪, 张克映, 马友鑫, 张一平, 李佑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哀牢山北段东、西坡山地不同海拔8个气象站的同期湿度资料,研讨了该山地空气湿度资源的年变化、东坡与西坡差异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湿度最大值在7月出现,最小值在2~3月出现;西坡的湿度资源优于东坡,尤其是干季,西坡的增湿效应最显著;年均湿度随高度变化一般呈线性分布,水汽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相对湿度仅在雨季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而在干季则与海拔高度相关性最差。
  • 论文
    陈晓玲, 朱大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采集了大量的地面高程数据以及1951~1988年间近万个气象、水文、社会经济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苏北低地的涝灾进行了类型划分和机制分析。文中强调了灾害管理的重要性。
  • 论文
    雷孝章, 黄礼隆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长江上游环境背景特征研究,探讨了防护林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并进行防护林体系配置,由此设置生态效益监测体系,以流域为单元,分层研究防护林体系的综合效益。研究表明:防护林体系配置后,坡面径流减少62%,径流含沙量减少69%,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活性均比荒坡高4~5倍;林地地温和气温均比农耕地低2~3℃,相对湿度提高30%~40%;流域的年地表径流减少,森林覆被率每增加1%,年地表径流减少4.1mm,年产沙量可减少5%~7%。生物措施可减少25%的泥沙,工程措施减少29%的泥沙。营建防护林后,经济效益明显:在中、低山区,林地直接经济效益净增值为921.5~992.4元/hm2·a,四川盆地净增值为850.3~1438.6元/hm2·a。
  • 论文
    沈大军, 陈传友, 苏人琼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评价拉萨河水资源和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预测拉萨河水资源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供需分析,提出了拉萨河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案。
  • 论文
    陆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对旅游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通过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旅游对旅游地影响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本文在较详尽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以皖南旅游区为研究案例,尝试进行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以期较准确地了解皖南旅游区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态度。为皖南旅游区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咨询。并希望以此为国内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