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夏军, 朱一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承载力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关系,论文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包括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需求量的计算,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水资源承载力分量的测度等。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地区,因此,论文就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生态需水研究等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水文基础与水资源、社会经济学科的综合研究,促进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区域差异研究。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刘彦随, 吴传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前期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走向国际贸易一体化和进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人口持续增长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贸易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国内体制和制度的转型,使中国人地矛盾更趋尖锐、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这无疑对中国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和农产品的供需平衡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食物安全。论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水土资源态势及其对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影响,指出水土资源总量短缺及其空间上的不匹配状况将直接影响着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到2030年中国粮食缺口可能在760×108kg左右;实现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应立足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点选择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和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并须在优化制度环境、完善保障体系和突破结构制约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陈家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界的水与其它矿产资源的不同,是具有利和有害的二重性。水既有可资利用以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一面,又有因水带来的危害,如洪涝、干旱现象以及水致疾病的传播的一面。因此,为加强水的安全保障作用,需采取一系列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所建立的系统,并在实施该系统时注意以下方面,包括:在确保水源不受损害的条件下为各类用水要求提供适当保证程度的供水,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前提下,采用适当标准进行江河治理,以努力减轻各类因水引起的灾害损失;千方百计增加可利用水量,开辟新水源;大力推行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技术;非常重视保护环境,特别是保护生态系统,以维护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持续发展。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谷树忠, 姚予龙, 沈镭, 吕耀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外对资源安全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但系统研究此问题还是近年的事情。在此,对资源安全问题的由来、基本属性、研究框架等进行系统论述。认为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资源安全具有数量、质量、结构、均衡和价格等方面的含义;并对资源安全按过程、主体和类别等进行了分类;提出应树立开放、动态、持续和系统的资源安全观;资源安全研究应主要包括资源安全概念与属性、资源安全测度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国家资源安全态势、国家资源安全战略等内容。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刘钟龄, 朱宗元, 郝敦元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中心的一道生态防线。20世纪后半叶绿洲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景观结构急剧恶化,黑河的供水量逐年下降,由50年代的12.25×108m3下降到90年代的7.24×108m3。地下水位也相应降低,土地盐化也在加剧。各种禾草草甸严重退化,并多已演替成为苦豆子群落。为了维护我国西北的这一生态屏障,论文认为必须坚持以恢复与保护自然绿洲为主,恢复胡杨林、沙枣林、红柳灌丛与梭梭林的覆盖率;建立人工草地,改善土地覆盖,建设自然—人工复合绿洲。在绿洲建设与保育工程中必须保证供水,保持地下水位的临界高度,调控水盐动态,发挥生物—景观多样性的系统耦合效应,实现绿洲生态系统健康与资源—环境安全。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虞孝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长江干流地区生态环境特征、问题及其生态功能将其划分成5个生态区段,分别指出各自存在的重大生态安全问题,并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新颖的管理模式是确保长江生态安全的关键措施。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封志明, 张蓬涛, 宋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据西北五省区制定的规划或计划,到2010年将累计退耕400×104hm2,约占现有耕地面积的1/4。按照目前的单产水平和粮食作物比例,西北地区将减少粮食产量近400×104t,相当于1996年西北地区粮食总产量的1/8。同时,退耕对当地的粮食生产存在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①退耕节省下来的生产要素的转移可以带来未退耕耕地粮食产量提高;②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以及局地小生境的改善可以促进粮食生产、降低灾害风险。此外,农业科技进步和工程设施建设的加强,会对保留耕地上的粮食生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西北五省区粮食单产的预测并结合人口预测可知,2010年西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可达4516.9×104t,在人均400kg、425kg和450kg水平下粮食需求分别为3936.1×104t、4182.1×104t和4428.1×104t。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就西北地区整体而言将不会出现粮食短缺,但粮食盈余水平较低;而就具体省区而言,陕西、甘肃和青海三省区必须通过粮食调入才能满足本省区需求,而新疆和宁夏粮食则有一定盈余。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倪绍祥, 谭少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苏省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但在耕地安全上存在不少问题,如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的反差日益明显,非农建设对耕地保护的强烈冲击,耕地肥力降低和退化加剧,耕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种植业收入与成本倒挂,城镇与农村居民点建设失控,此外,也有政策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为实现江苏耕地安全,应全方位地改善农业生产的软环境,正确处理和协调城镇、乡村居民点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城镇与农村土地的管理力度,并加强全民土地安全意识。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朱鹤健, 程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闽东南的资源优势,把发展亚热带水果作为特色农业。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必须寻求特色农业生产的最佳模式。本研究设计果农草牧复合系统作为特色农业的生态模式。试验表明:生态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泥沙流失量仅是传统模式的26.3%和48.4%,0~2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增加3.8g/kg和5.5g/kg。土地单位面积能量总产出是传统模式的5.1倍。本生态模式显示生产良好循环,取得有效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胡汝骥, 樊自立, 王亚俊, 姜逢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形成和分布及其利用状况,重点讨论了该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与赋存特征。该区平原地下水资源是山区水资源(包括降水和雪冰融水)在平原区内的转化;山区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和平原地下水的惟一补给来源;盆地平原地下水和地表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独立的水文单元和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充分了解干旱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链的特征,正确认识干旱区“三水”转化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三水”,对该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汤奇成, 张捷斌, 程维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西部1980年和1990年两次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的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3个时段进行预测,借助可供水量、需水量、缺水量和缺水率的变化,系统分析了西部地区水资源供需关系变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预测时段分为对2010年的预测及对2030年和2050年的展望,这些预测和展望可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基础性依据。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谢小立, 王凯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洞庭湖丘岗地区是我国南方丘陵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板块。雨水资源对生态系统水环境、水平衡具有不可替代性。生态系统水环境要素的定位观测和小流域水平衡监测研究表明:该地区雨水资源呈季节性配置,系统水平衡过程有明显盈(季节性水富余311.3mm)、亏(季节性水亏缺134.7mm)现象。本地区自然降雨大约有76%产生派生资源参与系统水分循环,其余部分主要以径流形式溢泄入下游水域;雨水侵蚀使该地区每年流失或向洞庭湖水域输送水1.31×1010m3、泥沙1.64×106m3、养分(N、P、K)0.89×104t。集雨利用是本地区农业雨水管理的基本形式,据研究估测,可利用的集雨水量为现今农业可用地灌溉水需求量的2.41倍;可集雨水量和农业集雨需求量的比值与系统尺度有关。影响生态系统水平衡和农业集雨利用有两大因子,即人工蓄调雨水的局限性和坡地生态系统构建。因此,雨水资源的生态管理重在坡地系统构建———地表植被植物群落的组配和土壤生产力持续性保护。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王国梁, 刘国彬, 常欣, 许明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被恢复后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情况,得出如下结论:①草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乔木林地;②选用乡土树种油松造林对土壤的干化程度较轻,选用刺槐造林时要考虑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林草隔带种植可以减轻土壤干化程度;③灌木林下阴坡土壤干层并不比阳坡干层程度轻。土壤干化程度和植被种类直接相关。此外,受种植密度及人为干扰影响;④和以前人们的认识不同,天然草本植被也会形成土壤干层,其中白羊草和长芒草形成有利于自身群落稳定的干层,但茭蒿形成的干层则对自身稳定不利,在植被建设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何书金, 李秀彬, 朱会义, 张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渤海地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城镇迅速扩张和耕地不断减少。根据环渤海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土地概查、土地详查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对环渤海地区近20年的耕地变化态势及非农业人口增加、非农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退耕与灾毁、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和土地管理政策等影响耕地减少的主要动因进行了探讨。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汪宇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桂林正在由国际性观光型旅游目的地向观光度假型旅游目的地转型。在实现转型的过程中,桂林应进一步优化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建构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区、联动区与辐射影响区,促进旅游产品质量升级与结构调整,提高桂林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中国资源安全学术研讨会”专栏
    陈晓宏, 陈永勤, 赖国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建立了一个以东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为目标,考虑防洪、供水、航运、压咸等约束,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运用逐步宽容约束法及递阶分析法,通过三大水库与河道、区间径流联合调度,进行自流域至供水行业的多层次优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特枯水年来水情况下,对2020年水平年水资源进行优化调配,得出各个用水户两种不同初始条件下的配水结果。说明只有在三大水库初始蓄满的条件下,才能满足特枯年各个用水户2020水平年的需水要求。
  •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
    朴世龙, 方精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生态学过程模型,利用1982~1999年间NOAA-AVHRR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其相匹配的温度、降水和太阳辐射等气象数据,结合植被和土壤质地等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植被的总NPP为0.21PgC·a-1(1Pg=1015g),约占全国植被NPP总量的12.43%。NPP的总体分布趋势是,自东南至西北递减,这与水热条件的分布趋势一致。18年来,青藏高原植被的NPP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从1982年的0.19PgC增加到1999年的0.24PgC,年平均增加速率约为1%;其中,青海省的东南部、西宁地区和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西藏东部的横断山区和雅鲁藏布江南部的部分地区的NPP增加显著。除10月和12月的月平均生产力呈减少趋势外,大部分植被类型的其它月份大都呈增加趋势。
  • 研究方法
    葛小东, 李文军, 朱忠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旅游区的游径往往是这种影响的集中体现地。游径的构建方式、空间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但目前景观生态学中相关的廊道指标不能对此做出有效的评价。论文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研究地,克服现有廊道指标只单一考虑空间特性的局限,将廊道的空间格局与生态功能结合起来,采用运筹学的方法,提出网络有效性这个新的指标。在九寨沟案例研究地的应用表明,与传统景观生态学指标连通度和环通度相比,网络有效性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游径的利用状况,也能够较好地反映旅游的环境影响程度,从而为旅游管理提供依据。
  • 研究报道
  • 研究报道
    李景保, 朱翔, 蔡炳华, 李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洞庭湖区湿地垦殖强度大,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恶果。研究表明:控制人口总量,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由此认为,如何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