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19, Vol. 34 ›› Issue (3): 487-500.doi: 10.31497/zrzyxb.20190304
收稿日期:
2018-09-15
修回日期:
2019-01-10
出版日期:
2019-03-28
发布日期:
2019-03-28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诺(1954- ),男,辽宁大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E-mail: wangnuodl@126.com
基金资助:
WANG Nuo(), ZHANG Jin, WU Di, ZHAO Wei-jie
Received:
2018-09-15
Revised:
2019-01-10
Online:
2019-03-28
Published:
2019-03-28
摘要:
基于1990-201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场理论研究世界煤炭资源流动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其成因,揭示近30年来世界煤炭资源的流动状态及其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2016年世界煤炭的输出总量达12.25亿t,比1990年增加了10.13亿t,年均增长6.98%,其中澳大利亚、印尼和俄罗斯等是主要的煤炭输出国,印度、日本、中国和韩国是主要的煤炭输入国;(2)以场理论的位势、流场分布、流动迹线角度分析,世界煤炭资源的流动以北美洲、中南美洲和非洲为源流场,以欧洲及欧亚大陆、中东和亚太为汇流场,在澳大利亚—东亚、印尼—东亚/印度之间形成主要运输航线;(3)资源空间分布、供需匹配程度、空间距离、市场因素和国家政策等是煤炭资源流动的主要动因。研究发现:虽然中国煤炭储量丰富,但是煤炭消费数量庞大,仅可维持72年,必须重视煤炭的进口和储备工作。该研究对于中国科学制定产业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王诺, 张进, 吴迪, 赵伟杰. 世界煤炭资源流动的时空格局及成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3): 487-500.
WANG Nuo, ZHANG Jin, WU Di, ZHAO Wei-ji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and causes of coal resource flow in the world[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9, 34(3): 487-500.
表1
各地区煤炭流动比"
地区 | 流量/亿t | 年份 | |||||
---|---|---|---|---|---|---|---|
1990 | 1995 | 2000 | 2005 | 2010 | 2016 | ||
北美洲 | 输出量/输入量 | 0.76/0.16 | 1.14/0.18 | 0.95/0.33 | 0.73/0.56 | 1.20/0.38 | 0.95/0.23 |
流动比 | 4.75 | 6.33 | 2.87 | 1.30 | 3.15 | 4.13 | |
中南美洲 | 输出量/输入量 | 0.02/0.10 | 0.22/0.17 | 0.39/0.21 | 0.60/0.23 | 0.72/0.28 | 0.85/0.38 |
流动比 | 0.20 | 1.29 | 1.85 | 2.60 | 2.57 | 2.23 | |
欧洲及欧亚大陆 | 输出量/输入量 | 0.14/0.72 | 0.83/1.55 | 1.15/2.19 | 1.48/2.76 | 1.74/2.29 | 2.21/2.33 |
流动比 | 0.19 | 0.53 | 0.52 | 0.53 | 0.75 | 0.94 | |
中东 | 输出量/输入量 | 0/0.01 | 0/0.03 | 0/0.10 | 0/0.11 | 0/0.12 | 0/0.11 |
流动比 | 0 | 0 | 0 | 0 | 0 | 0 | |
非洲 | 输出量/输入量 | -/- | -/- | 0.71/0.06 | 0.76/0.10 | 0.72/0.08 | 0.77/0.12 |
流动比 | - | - | 11.00 | 7.60 | 9.00 | 6.41 | |
亚太 | 输出量/输入量 | 1.19/1.45 | 1.99/1.99 | 3.06/2.95 | 4.49/4.23 | 6.38/6.63 | 7.47/8.60 |
流动比 | 0.82 | 1.00 | 1.03 | 1.06 | 0.96 | 0.86 |
表1
各地区煤炭流动比"
地区 | 流量/亿t | 年份 | |||||
---|---|---|---|---|---|---|---|
1990 | 1995 | 2000 | 2005 | 2010 | 2016 | ||
北美洲 | 输出量/输入量 | 0.76/0.16 | 1.14/0.18 | 0.95/0.33 | 0.73/0.56 | 1.20/0.38 | 0.95/0.23 |
流动比 | 4.75 | 6.33 | 2.87 | 1.30 | 3.15 | 4.13 | |
中南美洲 | 输出量/输入量 | 0.02/0.10 | 0.22/0.17 | 0.39/0.21 | 0.60/0.23 | 0.72/0.28 | 0.85/0.38 |
流动比 | 0.20 | 1.29 | 1.85 | 2.60 | 2.57 | 2.23 | |
欧洲及欧亚大陆 | 输出量/输入量 | 0.14/0.72 | 0.83/1.55 | 1.15/2.19 | 1.48/2.76 | 1.74/2.29 | 2.21/2.33 |
流动比 | 0.19 | 0.53 | 0.52 | 0.53 | 0.75 | 0.94 | |
中东 | 输出量/输入量 | 0/0.01 | 0/0.03 | 0/0.10 | 0/0.11 | 0/0.12 | 0/0.11 |
流动比 | 0 | 0 | 0 | 0 | 0 | 0 | |
非洲 | 输出量/输入量 | -/- | -/- | 0.71/0.06 | 0.76/0.10 | 0.72/0.08 | 0.77/0.12 |
流动比 | - | - | 11.00 | 7.60 | 9.00 | 6.41 | |
亚太 | 输出量/输入量 | 1.19/1.45 | 1.99/1.99 | 3.06/2.95 | 4.49/4.23 | 6.38/6.63 | 7.47/8.60 |
流动比 | 0.82 | 1.00 | 1.03 | 1.06 | 0.96 | 0.86 |
表2
主要国家煤炭流动比"
国家 | 流量/亿t | 年份 | |||||
---|---|---|---|---|---|---|---|
1990 | 1995 | 2000 | 2005 | 2010 | 2016 | ||
美国 | 输出量/输入量 | 0.44/0.01 | 0.79/0.07 | 0.63/0.11 | 0.45/0.28 | 0.87/0.17 | 0.65/0.09 |
流动比 | 44.00 | 11.28 | 5.72 | 1.60 | 5.11 | 7.22 | |
哥伦比亚 | 输出量/输入量 | 0.02/0 | 0.18/0 | 0.34/0 | 0.54/0 | 0.71/0 | 0.83/0 |
流动比 | ^ | ^ | ^ | ^ | ^ | ^ | |
德国 | 输出量/输入量 | 0.05*/0.11* | 0.01/0.15 | 0.01/0.23 | 0.01/0.35 | 0.01/0.39 | 0.06/0.53 |
流动比 | 0.45 | 0.06 | 0.04 | 0.02 | 0.02 | 0.11 | |
俄罗斯 | 输出量/输入量 | -/- | 0.16/- | 0.44/0.26 | 0.80/0.22 | 1.16/0.16 | 1.66/0.20 |
流动比 | - | - | 1.69 | 3.63 | 7.25 | 8.30 | |
南非 | 输出量/输入量 | -/- | -/- | 0.70/0.01 | 0.75/0.02 | 0.71/0 | 0.77/0.02 |
流动比 | - | - | 70.00 | 37.50 | ^ | 38.50 | |
澳大利亚 | 输出量/输入量 | 1.08/0 | 1.36/0 | 1.87/0 | 2.34/0 | 3.02/0 | 3.91/0 |
流动比 | ^ | ^ | ^ | ^ | ^ | ^ | |
中国 | 输出量/输入量 | 0.06/0.01 | 0.29/0.02 | 0.55/0.02 | 0.72/0.26 | 0.19/1.65 | 0.09/1.83 |
流动比 | 6.00 | 14.50 | 27.50 | 2.76 | 0.11 | 0.04 | |
印度 | 输出量/输入量 | 0/0.06 | 0/0.13 | 0.02/0.21 | 0.02/0.39 | 0.01/0.72 | 0.01/1.93 |
流动比 | 0 | 0 | 0.09 | 0.05 | 0.01 | 0 | |
印尼 | 输出量/输入量 | 0.04/0 | 0.32/0 | 0.58/0 | 1.29/0 | 2.91/0 | 3.11/0 |
流动比 | ^ | ^ | ^ | ^ | ^ | ^ | |
日本 | 输出量/输入量 | 0/1.08 | 0/1.26 | 0/1.45 | 0/1.81 | 0/1.85 | 0/1.90 |
流动比 | 0 | 0 | 0 | 0 | 0 | 0 | |
韩国 | 输出量/输入量 | 0/0.24 | 0/0.44 | 0/0.64 | 0/0.77 | 0/1.19 | 0/1.35 |
流动比 | 0 | 0 | 0 | 0 | 0 | 0 |
表2
主要国家煤炭流动比"
国家 | 流量/亿t | 年份 | |||||
---|---|---|---|---|---|---|---|
1990 | 1995 | 2000 | 2005 | 2010 | 2016 | ||
美国 | 输出量/输入量 | 0.44/0.01 | 0.79/0.07 | 0.63/0.11 | 0.45/0.28 | 0.87/0.17 | 0.65/0.09 |
流动比 | 44.00 | 11.28 | 5.72 | 1.60 | 5.11 | 7.22 | |
哥伦比亚 | 输出量/输入量 | 0.02/0 | 0.18/0 | 0.34/0 | 0.54/0 | 0.71/0 | 0.83/0 |
流动比 | ^ | ^ | ^ | ^ | ^ | ^ | |
德国 | 输出量/输入量 | 0.05*/0.11* | 0.01/0.15 | 0.01/0.23 | 0.01/0.35 | 0.01/0.39 | 0.06/0.53 |
流动比 | 0.45 | 0.06 | 0.04 | 0.02 | 0.02 | 0.11 | |
俄罗斯 | 输出量/输入量 | -/- | 0.16/- | 0.44/0.26 | 0.80/0.22 | 1.16/0.16 | 1.66/0.20 |
流动比 | - | - | 1.69 | 3.63 | 7.25 | 8.30 | |
南非 | 输出量/输入量 | -/- | -/- | 0.70/0.01 | 0.75/0.02 | 0.71/0 | 0.77/0.02 |
流动比 | - | - | 70.00 | 37.50 | ^ | 38.50 | |
澳大利亚 | 输出量/输入量 | 1.08/0 | 1.36/0 | 1.87/0 | 2.34/0 | 3.02/0 | 3.91/0 |
流动比 | ^ | ^ | ^ | ^ | ^ | ^ | |
中国 | 输出量/输入量 | 0.06/0.01 | 0.29/0.02 | 0.55/0.02 | 0.72/0.26 | 0.19/1.65 | 0.09/1.83 |
流动比 | 6.00 | 14.50 | 27.50 | 2.76 | 0.11 | 0.04 | |
印度 | 输出量/输入量 | 0/0.06 | 0/0.13 | 0.02/0.21 | 0.02/0.39 | 0.01/0.72 | 0.01/1.93 |
流动比 | 0 | 0 | 0.09 | 0.05 | 0.01 | 0 | |
印尼 | 输出量/输入量 | 0.04/0 | 0.32/0 | 0.58/0 | 1.29/0 | 2.91/0 | 3.11/0 |
流动比 | ^ | ^ | ^ | ^ | ^ | ^ | |
日本 | 输出量/输入量 | 0/1.08 | 0/1.26 | 0/1.45 | 0/1.81 | 0/1.85 | 0/1.90 |
流动比 | 0 | 0 | 0 | 0 | 0 | 0 | |
韩国 | 输出量/输入量 | 0/0.24 | 0/0.44 | 0/0.64 | 0/0.77 | 0/1.19 | 0/1.35 |
流动比 | 0 | 0 | 0 | 0 | 0 | 0 |
表3
煤炭主要源地流量及流向"
源地 | 1990年 | 2016年 | |||
---|---|---|---|---|---|
输出量/亿t | 输入国家 | 输出量/亿t | 输入国家 | ||
美国 | 0.44 | 日本、加拿大、巴西 | 0.65 | 荷兰、巴西、印度、日本 | |
加拿大 | 0.32 | 日本、韩国 | 0.30 | 日本、韩国、中国、印度 | |
哥伦比亚 | 0.02 | 西班牙、葡萄牙、芬兰 | 0.83 | 土耳其、荷兰、美国 | |
波兰 | 0.08 | 芬兰、联邦德国 | 0.09 | 捷克、德国 | |
俄罗斯 | - | - | 1.66 | 韩国、日本、中国 | |
哈萨克斯坦 | - | - | 0.24 | 俄罗斯 | |
南非 | - | - | 0.77 | 印度 | |
澳大利亚 | 1.08 | 韩国 | 3.91 | 日本、中国、韩国、印度 | |
中国 | 0.06 | 日本 | 0.09 | 韩国、日本 | |
印尼 | 0.04 | 日本、马来西亚、中国香港 | 3.11 | 印度、中国、韩国、日本 | |
合计 | 2.04 | 11.65 | |||
占世界比例/% | 96.16 | 95.10 |
表3
煤炭主要源地流量及流向"
源地 | 1990年 | 2016年 | |||
---|---|---|---|---|---|
输出量/亿t | 输入国家 | 输出量/亿t | 输入国家 | ||
美国 | 0.44 | 日本、加拿大、巴西 | 0.65 | 荷兰、巴西、印度、日本 | |
加拿大 | 0.32 | 日本、韩国 | 0.30 | 日本、韩国、中国、印度 | |
哥伦比亚 | 0.02 | 西班牙、葡萄牙、芬兰 | 0.83 | 土耳其、荷兰、美国 | |
波兰 | 0.08 | 芬兰、联邦德国 | 0.09 | 捷克、德国 | |
俄罗斯 | - | - | 1.66 | 韩国、日本、中国 | |
哈萨克斯坦 | - | - | 0.24 | 俄罗斯 | |
南非 | - | - | 0.77 | 印度 | |
澳大利亚 | 1.08 | 韩国 | 3.91 | 日本、中国、韩国、印度 | |
中国 | 0.06 | 日本 | 0.09 | 韩国、日本 | |
印尼 | 0.04 | 日本、马来西亚、中国香港 | 3.11 | 印度、中国、韩国、日本 | |
合计 | 2.04 | 11.65 | |||
占世界比例/% | 96.16 | 95.10 |
表4
煤炭主要汇地流量及流向"
汇地 | 1990年 | 2016年 | |||
---|---|---|---|---|---|
输入量/亿t | 输出国家 | 输入量/亿t | 输出国家 | ||
巴西 | 0.10 | 美国、波兰、澳大利亚、加拿大 | 0.22 | 澳大利亚、美国、哥伦比亚 | |
法国 | 0.05 | 澳大利亚 | 0.13 | 澳大利亚、俄罗斯、哥伦比亚、南非 | |
意大利 | ^ | 澳大利亚 | 0.17 | 俄罗斯、哥伦比亚、南非、美国 | |
德国 | 0.11 | 波兰、澳大利亚 | 0.53 | 俄罗斯、哥伦比亚、美国、澳大利亚 | |
荷兰 | 0.07 | 澳大利亚 | 0.29 | 哥伦比亚、俄罗斯、德国、美国 | |
英国 | 0.05 | 澳大利亚 | 0.08 | 哥伦比亚、俄罗斯 | |
中国 | 0.01 | 澳大利亚 | 1.83 | 澳大利亚、印尼、蒙古、朝鲜、俄罗斯 | |
印度 | 0.06 | 澳大利亚 | 1.93 | 印尼、澳大利亚、南非 | |
日本 | 1.08 | 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 1.90 | 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 | |
韩国 | 0.24 | 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 1.35 | 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 | |
合计 | 1.77 | 8.43 | |||
占世界比例/% | 72.54 | 71.56 |
表4
煤炭主要汇地流量及流向"
汇地 | 1990年 | 2016年 | |||
---|---|---|---|---|---|
输入量/亿t | 输出国家 | 输入量/亿t | 输出国家 | ||
巴西 | 0.10 | 美国、波兰、澳大利亚、加拿大 | 0.22 | 澳大利亚、美国、哥伦比亚 | |
法国 | 0.05 | 澳大利亚 | 0.13 | 澳大利亚、俄罗斯、哥伦比亚、南非 | |
意大利 | ^ | 澳大利亚 | 0.17 | 俄罗斯、哥伦比亚、南非、美国 | |
德国 | 0.11 | 波兰、澳大利亚 | 0.53 | 俄罗斯、哥伦比亚、美国、澳大利亚 | |
荷兰 | 0.07 | 澳大利亚 | 0.29 | 哥伦比亚、俄罗斯、德国、美国 | |
英国 | 0.05 | 澳大利亚 | 0.08 | 哥伦比亚、俄罗斯 | |
中国 | 0.01 | 澳大利亚 | 1.83 | 澳大利亚、印尼、蒙古、朝鲜、俄罗斯 | |
印度 | 0.06 | 澳大利亚 | 1.93 | 印尼、澳大利亚、南非 | |
日本 | 1.08 | 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 1.90 | 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 | |
韩国 | 0.24 | 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 1.35 | 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 | |
合计 | 1.77 | 8.43 | |||
占世界比例/% | 72.54 | 71.56 |
表5
主要国家煤炭储量"
国家 | 无烟煤和烟煤 | 次烟煤和褐煤 | 储量合计/亿t | 占世界份额/% | 储采比/年 |
---|---|---|---|---|---|
美国 | 2214 | 301.82 | 2515.82 | 22.08 | 381 |
中国 | 2300.04 | 140.06 | 2440.10 | 21.42 | 72 |
俄罗斯 | 696.34 | 907.30 | 1603.64 | 14.08 | 417 |
澳大利亚 | 683.10 | 765.08 | 1448.18 | 12.71 | 294 |
印度 | 897.82 | 49.87 | 947.69 | 8.32 | 137 |
德国 | 0.12 | 362.00 | 362.12 | 3.18 | 206 |
乌克兰 | 320.39 | 23.36 | 343.75 | 3.02 | >500 |
哈萨克斯坦 | 256.05 | - | 256.05 | 2.25 | 250 |
印尼 | 173.26 | 82.47 | 255.73 | 2.24 | 59 |
波兰 | 187.00 | 54.61 | 241.61 | 2.12 | 184 |
合计 | 7728.12 | 2686.57 | 10414.69 | 91.41 | |
世界合计 | 8162.14 | 3231.17 | 11393.31 | 100.00 | 153 |
表5
主要国家煤炭储量"
国家 | 无烟煤和烟煤 | 次烟煤和褐煤 | 储量合计/亿t | 占世界份额/% | 储采比/年 |
---|---|---|---|---|---|
美国 | 2214 | 301.82 | 2515.82 | 22.08 | 381 |
中国 | 2300.04 | 140.06 | 2440.10 | 21.42 | 72 |
俄罗斯 | 696.34 | 907.30 | 1603.64 | 14.08 | 417 |
澳大利亚 | 683.10 | 765.08 | 1448.18 | 12.71 | 294 |
印度 | 897.82 | 49.87 | 947.69 | 8.32 | 137 |
德国 | 0.12 | 362.00 | 362.12 | 3.18 | 206 |
乌克兰 | 320.39 | 23.36 | 343.75 | 3.02 | >500 |
哈萨克斯坦 | 256.05 | - | 256.05 | 2.25 | 250 |
印尼 | 173.26 | 82.47 | 255.73 | 2.24 | 59 |
波兰 | 187.00 | 54.61 | 241.61 | 2.12 | 184 |
合计 | 7728.12 | 2686.57 | 10414.69 | 91.41 | |
世界合计 | 8162.14 | 3231.17 | 11393.31 | 100.00 | 153 |
表6
各地区煤炭供需变化"
地区 | 1990年 | 2016年 | |||||||
---|---|---|---|---|---|---|---|---|---|
生产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消费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生产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消费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
北美洲 | 10.09 | 21.15 | 8.50 | 18.67 | 7.29 | 9.77 | 7.05 | 9.45 | |
中南美洲 | 0.30 | 0.64 | 0.31 | 0.69 | 1.02 | 1.36 | 0.69 | 0.93 | |
欧洲及欧亚大陆 | 19.17 | 40.18 | 19.19 | 42.14 | 11.62 | 15.58 | 11.63 | 15.59 | |
中东 | 0.01 | 0.02 | 0.06 | 0.14 | 0.02 | 0.02 | 0.19 | 0.25 | |
非洲 | 1.83 | 3.83 | 1.34 | 2.94 | 2.64 | 3.54 | 1.70 | 2.28 | |
亚太 | 16.31 | 34.19 | 16.13 | 35.43 | 52.02 | 69.73 | 53.34 | 71.51 |
表6
各地区煤炭供需变化"
地区 | 1990年 | 2016年 | |||||||
---|---|---|---|---|---|---|---|---|---|
生产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消费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生产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消费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
北美洲 | 10.09 | 21.15 | 8.50 | 18.67 | 7.29 | 9.77 | 7.05 | 9.45 | |
中南美洲 | 0.30 | 0.64 | 0.31 | 0.69 | 1.02 | 1.36 | 0.69 | 0.93 | |
欧洲及欧亚大陆 | 19.17 | 40.18 | 19.19 | 42.14 | 11.62 | 15.58 | 11.63 | 15.59 | |
中东 | 0.01 | 0.02 | 0.06 | 0.14 | 0.02 | 0.02 | 0.19 | 0.25 | |
非洲 | 1.83 | 3.83 | 1.34 | 2.94 | 2.64 | 3.54 | 1.70 | 2.28 | |
亚太 | 16.31 | 34.19 | 16.13 | 35.43 | 52.02 | 69.73 | 53.34 | 71.51 |
表7
主要国家煤炭供需变化"
国家 | 1990年 | 2016年 | |||||||
---|---|---|---|---|---|---|---|---|---|
生产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消费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生产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消费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
美国 | 9.34 | 19.57 | 7.97 | 17.50 | 6.61 | 8.86 | 6.49 | 8.70 | |
德国 | 4.27 | 8.96 | 4.22 | 9.26 | 1.76 | 2.36 | 2.41 | 3.24 | |
波兰 | 2.15 | 4.51 | 1.69 | 3.72 | 1.31 | 1.76 | 1.05 | 1.41 | |
俄罗斯 | - | - | - | - | 3.85 | 5.17 | 1.77 | 2.37 | |
南非 | 1.75 | 3.66 | 1.18 | 2.58 | 2.51 | 3.37 | 1.49 | 1.99 | |
澳大利亚 | 2.13 | 4.47 | 0.63 | 1.38 | 4.93 | 6.61 | 0.72 | 0.97 | |
中国 | 10.80 | 22.64 | 10.05 | 22.06 | 34.11 | 45.72 | 35.95 | 48.20 | |
印度 | 2.23 | 4.68 | 2.31 | 5.06 | 6.92 | 9.28 | 8.66 | 11.60 | |
印尼 | 0.11 | 0.22 | 0.07 | 0.15 | 4.34 | 5.82 | 1.26 | 1.69 | |
日本 | 0.08 | 0.17 | 1.41 | 3.10 | 0.01 | 0.02 | 2.18 | 2.92 | |
韩国 | 0.17 | 0.36 | 0.49 | 1.07 | 0.02 | 0.02 | 1.64 | 2.20 |
表7
主要国家煤炭供需变化"
国家 | 1990年 | 2016年 | |||||||
---|---|---|---|---|---|---|---|---|---|
生产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消费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生产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消费 /亿t | 占世界 份额/% | ||
美国 | 9.34 | 19.57 | 7.97 | 17.50 | 6.61 | 8.86 | 6.49 | 8.70 | |
德国 | 4.27 | 8.96 | 4.22 | 9.26 | 1.76 | 2.36 | 2.41 | 3.24 | |
波兰 | 2.15 | 4.51 | 1.69 | 3.72 | 1.31 | 1.76 | 1.05 | 1.41 | |
俄罗斯 | - | - | - | - | 3.85 | 5.17 | 1.77 | 2.37 | |
南非 | 1.75 | 3.66 | 1.18 | 2.58 | 2.51 | 3.37 | 1.49 | 1.99 | |
澳大利亚 | 2.13 | 4.47 | 0.63 | 1.38 | 4.93 | 6.61 | 0.72 | 0.97 | |
中国 | 10.80 | 22.64 | 10.05 | 22.06 | 34.11 | 45.72 | 35.95 | 48.20 | |
印度 | 2.23 | 4.68 | 2.31 | 5.06 | 6.92 | 9.28 | 8.66 | 11.60 | |
印尼 | 0.11 | 0.22 | 0.07 | 0.15 | 4.34 | 5.82 | 1.26 | 1.69 | |
日本 | 0.08 | 0.17 | 1.41 | 3.10 | 0.01 | 0.02 | 2.18 | 2.92 | |
韩国 | 0.17 | 0.36 | 0.49 | 1.07 | 0.02 | 0.02 | 1.64 | 2.20 |
表8
澳大利亚煤炭输出量变化情况"
年份 | 亚太 | 欧洲及欧亚大陆 | 中南美洲 | 其他 | |||||||
---|---|---|---|---|---|---|---|---|---|---|---|
输入量/亿t | 比例/% | 输入量/亿t | 比例/% | 输入量/亿t | 比例/% | 输入量/亿t | 比例/% | ||||
2012 | 2.94 | 91.19 | 0.19 | 5.89 | 0.04 | 1.19 | 0.06 | 1.73 | |||
2013 | 3.35 | 93.13 | 0.18 | 4.91 | 0.04 | 1.24 | 0.03 | 0.72 | |||
2014 | 3.59 | 92.53 | 0.19 | 4.95 | 0.06 | 1.61 | 0.03 | 0.90 | |||
2015 | 3.50 | 90.27 | 0.23 | 5.99 | 0.10 | 2.47 | 0.05 | 1.27 | |||
2016 | 3.53 | 90.21 | 0.23 | 5.89 | 0.11 | 2.74 | 0.05 | 1.17 |
表8
澳大利亚煤炭输出量变化情况"
年份 | 亚太 | 欧洲及欧亚大陆 | 中南美洲 | 其他 | |||||||
---|---|---|---|---|---|---|---|---|---|---|---|
输入量/亿t | 比例/% | 输入量/亿t | 比例/% | 输入量/亿t | 比例/% | 输入量/亿t | 比例/% | ||||
2012 | 2.94 | 91.19 | 0.19 | 5.89 | 0.04 | 1.19 | 0.06 | 1.73 | |||
2013 | 3.35 | 93.13 | 0.18 | 4.91 | 0.04 | 1.24 | 0.03 | 0.72 | |||
2014 | 3.59 | 92.53 | 0.19 | 4.95 | 0.06 | 1.61 | 0.03 | 0.90 | |||
2015 | 3.50 | 90.27 | 0.23 | 5.99 | 0.10 | 2.47 | 0.05 | 1.27 | |||
2016 | 3.53 | 90.21 | 0.23 | 5.89 | 0.11 | 2.74 | 0.05 | 1.17 |
[1] | 丁松炎. 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分析及对策探讨. 北方经贸, 2017, (1): 41-42. |
[DING S Y.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in China's coal market. 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2017, (1): 41-42.] | |
[2] | 王成金, 莫辉辉, 王姣娥. 中国煤炭资源的流动格局及流场规律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8): 1402-1411. |
[WANG C J, MO H H, WANG J E.Regularity and pattern of Chinese coal resources flow field.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9, 24(8): 1402-1411.] | |
[3] | 于良, 金凤君, 张兵. 中国煤炭运输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铁道经济研究, 2006, (5): 38-41. |
[YU L, JIN F J, ZHANG B.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 coal transportation. Railway Economics Research, 2006, (5): 38-41.] | |
[4] | 赵媛, 于鹏. 我国煤炭资源空间流动的基本格局与流输通道. 经济地理, 2007, 27(2): 196-200. |
[ZHAO Y, YU P.The spatial pattern of coal flow and flowing channel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2): 196-200.] | |
[5] | 刘敬青, 李宏. 世界煤炭贸易及我国煤炭进口的新趋势. 综合运输, 2013, (1): 44-57. |
[LIU J Q, LI H.The world coal trade and the new trend of China's coal import.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2013, (1): 44-57.] | |
[6] | 郝晓晴, 安海忠, 陈玉蓉, 等. 基于复杂网络的国际铁矿石贸易演变规律研究. 经济地理, 2013, 33(1): 92-97. |
[HAO X Q, AN H Z, CHEN Y R, et al.Research on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iron ore trade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theory.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1): 92-97.] | |
[7] | 董瑜, 谢高地. 资源场理论及其在资源流动中的应用. 地理科学, 2001, 21(5): 407-411. |
董瑜, 谢高地. 资源场理论及其在资源流动中的应用. 地理科学, 2001, 21(5): 407-411. | |
[DONG Y, XIE G D.Theory of resource fiel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source flow.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21(5): 407-411.] | |
[DONG Y, XIE G D.Theory of resource fiel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source flow.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21(5): 407-411.] | |
[8] | 赵冰, 王诺. 物流场理论及其在物资流动中的应用. 商业研究, 2011, (4): 188-191. |
赵冰, 王诺. 物流场理论及其在物资流动中的应用. 商业研究, 2011, (4): 188-191. | |
[ZHAO B, WANG N.Theory of logistics fiel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terial flow. Commercial Research, 2011, (4): 188-191.] | |
[ZHAO B, WANG N.Theory of logistics fiel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terial flow. Commercial Research, 2011, (4): 188-191.] | |
[9] | WANG W W, ZHANG M, LI P.Explor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global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4, 30(2): 943-949. |
WANG W W, ZHANG M, LI P.Explor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global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4, 30(2): 943-949. | |
[10] | 王培宏. 我国煤炭生产—消费的地区性差异研究. 经济地理, 2012, 32(8): 97-101. |
王培宏. 我国煤炭生产—消费的地区性差异研究. 经济地理, 2012, 32(8): 97-101. | |
[WANG P H.Regional variation of coal production-consumption in China based on panel-data model.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8): 97-101.] | |
[WANG P H.Regional variation of coal production-consumption in China based on panel-data model.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8): 97-101.] | |
[11] | 王宜强, 赵媛. 中国煤炭资源流源、汇地空间格局演变与内部空间差异研究. 地理科学, 2014, 34(10): 1153-1160. |
王宜强, 赵媛. 中国煤炭资源流源、汇地空间格局演变与内部空间差异研究. 地理科学, 2014, 34(10): 1153-1160. | |
[WANG Y Q, ZHAO Y.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and inner differences of source-sink regions of China's coal resources flow.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10): 1153-1160.] | |
[WANG Y Q, ZHAO Y.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and inner differences of source-sink regions of China's coal resources flow.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10): 1153-1160.] | |
[12] | 徐增让, 成升魁, 谷树忠, 等. 资源区域流动的驱动因子分析与流动潜力测度: 以晋煤输出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5): 773-780. |
徐增让, 成升魁, 谷树忠, 等. 资源区域流动的驱动因子分析与流动潜力测度: 以晋煤输出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5): 773-780. | |
[XU Z R, CHENG S K, GU S Z, et al.Driving forces of resource flow among regions and measurement of resource flow potential: Taking coal flow from Shanxi to other provinces as a case.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8, 23(5): 773-780.] | |
[XU Z R, CHENG S K, GU S Z, et al.Driving forces of resource flow among regions and measurement of resource flow potential: Taking coal flow from Shanxi to other provinces as a case.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8, 23(5): 773-780.] | |
[13] | 杨青龙, 刘培. 2003-2012年国际资源性商品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 以煤炭、焦炭为例.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4): 16-29. |
杨青龙, 刘培. 2003-2012年国际资源性商品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 以煤炭、焦炭为例.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4): 16-29. | |
[YANG Q L, LIU P.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of resource commodities based on the 2003-2012 trade data of coal and cok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2015, 31(4): 16-29.] | |
[YANG Q L, LIU P.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of resource commodities based on the 2003-2012 trade data of coal and cok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2015, 31(4): 16-29.] | |
[14] | 彭云艳, 孔凡玲, 闫静怡. 基于政策导向视角下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路径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5): 267-269. |
彭云艳, 孔凡玲, 闫静怡. 基于政策导向视角下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路径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5): 267-269. | |
[PENG Y Y, KONG F L, YAN J Y.Research on China's coal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orientation.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2015, (15): 267-269.] | |
[PENG Y Y, KONG F L, YAN J Y.Research on China's coal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orientation.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2015, (15): 267-269.] | |
[15] | HIRATA H.Method of flow-based modelling for large-scale systems: The basic id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1988, 19(2): 351-363. |
HIRATA H.Method of flow-based modelling for large-scale systems: The basic id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1988, 19(2): 351-363. | |
[16] | MARIC I.Flow measurement system model with distributed resources. Flow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2001, 12(4): 283-289. |
MARIC I.Flow measurement system model with distributed resources. Flow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2001, 12(4): 283-289. | |
[17] | 康凯, 苏建旭, 张会云. 技术创新扩散场: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0, 29(2): 27-31. |
康凯, 苏建旭, 张会云. 技术创新扩散场: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0, 29(2): 27-31. | |
[KANG K, SU J X, ZHANG H Y.Diffusion field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 new method of research on spatial diffus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0, 29(2): 27-31.] | |
[KANG K, SU J X, ZHANG H Y.Diffusion field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 new method of research on spatial diffus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0, 29(2): 27-31.] | |
[18] | 董锁成. 经济地域运动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4: 64-66. |
董锁成. 经济地域运动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4: 64-66. | |
[DONG S C. Economic Regional Movement.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4: 64-66.] | |
[DONG S C. Economic Regional Movement.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4: 64-66.] |
[1] | 李德山, 赵颖文, 李琳瑛. 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效率及其环境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18-633. |
[2] | 孙永胜, 佟连军.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34-645. |
[3] | 曲衍波, 刘敏, 朱伟亚, 展凌云, 平宗莉. 农村居民点多功能空间格局与协调性优化模式[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59-673. |
[4] | 李艳红, 张立娟, 朱文博, 张静静, 徐帅博, 朱连奇. 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方红豆杉地域分布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83-792. |
[5] | 李凯, 侯鹰, Hans Skov-Petersen, Peter S. Andersen. 景观规划导向的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基于“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性”研究范式[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35-448. |
[6] | 佟彪, 党安荣, 周宏宇. 无定河流域城镇聚落的历史演变与人地耦合[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38-54. |
[7] | 刘晶晶, 王静, 戴建旺, 翟天林, 李泽慧. 黄河流域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核算及时空变异[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48-161. |
[8] | 王帅, 赵荣钦, 杨青林, 肖连刚, 杨文娟, 余娇, 朱瑞明, 揣小伟, 焦士兴. 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及其空间格局——基于河南省65个村庄的调查[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092-2104. |
[9] | 李明珍, 李阳兵, 冉彩虹. 土地利用转型背景下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响应——基于草堂溪流域的样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283-2298. |
[10] | 周佳宁, 毕雪昊, 邹伟. “流空间”视域下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发展驱动机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81-1896. |
[11] | 牛善栋, 方斌, 崔翠, 黄仕辉. 乡村振兴视角下耕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格局及路径分析——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908-1925. |
[12] | 柳冬青, 曹二佳, 张金茜, 巩杰, 燕玲玲. 甘肃白龙江流域水源涵养服务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7): 1728-1743. |
[13] | 任正超, 朱华忠, 史华, 柳小妮. 最后间冰期至未来2070s中国潜在自然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484-1498. |
[14] | 燕守广, 李辉, 李海东, 张银龙. 基于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以南京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09-1118. |
[15] | 杜腾飞, 齐伟, 朱西存, 王鑫, 张瑜, 张蕾.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山地丘陵区自然资源空间精准识别与管制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90-1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