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16, Vol. 31 ›› Issue (2): 187-201.doi: 10.11849/zrzyxb.20150142
• 资源经济 • 下一篇
郝丽莎1, 3, 赵媛1, 2, 3, *
HAO Li-sha1, 3, ZHAO Yuan1, 2, 3
摘要: 效率导向的石油资源利用布局使我国的原油生产格局与加工利用格局之间形成显著错位。鉴于石油资源利用的根本目的应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论文基于区域投入产出表,构建增加值拉动乘数和增加值推动乘数两个投入产出系数,测算并对比了我国不同区域石油资源利用的区域综合经济效应,指出:1)我国石油资源利用的区域经济效应分异小于其直接经济效应分异,表明各区域的石油资源利用均通过区内产业链传导,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2)区域的资源禀赋、经济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我国石油资源利用的区域经济效应分异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资源型和精加工型产业结构在实现石油资源利用的区域经济效应方面各具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区域经济效应的“资源地优胜”现象;3)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石油资源的东、中、西分区配置格局,强化石油资源利用能力和水平在三大地带间的“U”型分布态势,重点在主要石油资源地和进口地加强石油炼化发展,发挥井口和口岸的资源、产业优势;以其为中心,石油资源的利用规模和能力应大体上沿主要石油运输通道向外逐层递减,以控制资源流动成本。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