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15, Vol. 30 ›› Issue (8): 1332-1342.doi: 10.11849/zrzyxb.2015.08.008
毛熙彦1, 2, 刘颖1, 2, 贺灿飞1, 2*, *
MAO Xi-yan1, 2, LIU Ying1, 2, HE Can-fei1, 2
摘要: 受制于生产过程对资源的依赖性,资源禀赋条件被视为资源性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主要原因。随着资源枯竭、环境能源压力上升,以及交通条件改善、技术进步和贸易条件改善等外部因素的变化,资源性产业有条件摆脱资源依赖,导致资源性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研究借助空间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并通过进一步细分产业与地理空间,刻画了中国1998—2007年资源性产业的集聚变化特征,结果发现:① 资源性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总体表现平稳,但其背后隐含着显著的空间格局变动。采掘业由于生产投入要素在空间上的灵活性较弱,故集聚程度整体高于资源性加工业,但采掘业集聚中心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分散化特征。② 采掘业的空间格局与资源分布特征紧密相关,主要在内陆地区集聚。资源性加工制造业则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或与其较好的制造业基础有关。虽然采掘业和资源性加工制造业空间均存在显著动态变化,但并未打破这一分异格局。产业亦未表现出沿港口集聚的特征。而资源型城市仍以采掘业集聚为主,资源性加工制造业的集聚特征并不显著,反映出资源型城市转型仍面临较大压力。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