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14, Vol. 29 ›› Issue (5): 830-838.doi: 10.11849/zrzyxb.2014.05.010
王允1, 刘普幸1, 曹立国2, 高原1, 雍国正1
WANG Yun1, LIU Pu-xing1, CAO Li-guo2, GAO Yuan1, YONG Guo-zheng1
摘要: 基于西南地区108 个气象站点1960—2011 年逐日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 模型计算出潜在蒸散量以及地表湿润指数,并结合气候倾向率、ArcGIS 反距离加权插值、滑动t 检验、Morlet 小波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表干湿状况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近52 a 来,西南地区湿润指数在波动中呈降低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005/10 a,趋于干旱,其中变湿增幅以1990 年代最大,距平值为0.106,变干增幅却以21 世纪最显著,为-0.052,特别是在2002 年以后,湿润指数大幅下降,最低值出现在2009 年,为1.41;年湿润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自南向北递减,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西部为低值中心,高值中心在四川盆地西部;变干地区多于变湿地区,且各年代变干幅度大于变湿幅度。突变和Morlet 小波功率谱分析表明,西南地区地表干湿状况在1990、2003 年发生突变,且存在10.638 a的周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