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兴健, 邵全琴, 杨帆, 李愈哲, 汪阳春, 王东亮. 无人机遥感调查黄河源玛多县岩羊数量及分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1054-1065. |
[2] |
孙超, 刘永学, 李满春, 赵赛帅, 周旻曦. 近25 a来江苏中部沿海盐沼分布时空演变及围垦影响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9): 1486-1498. |
[3] |
刘军会, 高吉喜, 马苏, 王文杰, 邹长新.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区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0): 1607-1616. |
[4] |
冯平, 魏兆珍, 李建柱. 基于下垫面遥感资料的海河流域水文类型分区划分[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8): 1350-1360. |
[5] |
闫业超, 岳书平, 张树文. 降雨资料时间序列长度对降雨侵蚀力平均值置信度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2): 321-327. |
[6] |
王文娟, 张树文, 方海燕. 东北典型黑土区坡沟侵蚀耦合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12): 2113-2122. |
[7] |
张红卫, 陈怀亮, 张弘. 基于GIS的河南省风能资源时空分布及利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6): 1021-1029. |
[8] |
张树文, 杨久春, 李颖, 张养贞, 常丽萍. 1950s中期以来东北地区盐碱地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3): 435-442. |
[9] |
马兴旺, 朱靖容, 李保国. 绿洲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3): 466-475. |
[10] |
马兴旺, 吕贻忠, 李保国, 朱靖蓉. 绿洲土地利用影响下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模拟模型的构建[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2): 268-275. |
[11] |
闫业超, 岳书平, 张树文, 罗庆洲. 黑土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价值估算及其特征分析——以黑龙江克拜东部黑土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2): 2135-2146. |
[12] |
张慧, 张华, 王延松, 沈渭寿, 万忠成. 风景区旅游设施景观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 177-184. |
[13] |
杨存建, 冯凉, 徐育建, 程熙, 贾月江. 基于ARCGIS的四川省分级退耕还林还草空间决策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6): 986-993. |
[14] |
潘兴瑶, 夏军, 李法虎, 刘洪禄, 马明, 王翠哲, 李荣新. 基于GIS的北方典型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4): 664-671. |
[15] |
张国坤, 邓伟, 吕宪国, 宋开山, 李恒达, 张洪岩. 新开河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2): 204-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