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文华.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 张彪, 李文华, 谢高地, 等. 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及其计量方法[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3): 529-534.
[3] 李文楷, 李天宏, 钱征寒.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3): 440-446.
[4] 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等.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2): 189-196.
[5] 秦嘉励, 杨万勤, 张健. 岷江上游典型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及价值评估[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 15(4): 453-458.
[6] 李晶, 任志远.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的时空变化[J]. 生态学杂志, 2008, 27(2): 240-244.
[7] 马雪华. 森林水文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8] 邓坤枚, 石培礼, 谢高地. 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与价值的研究[J]. 资源科学, 2002, 24(6): 68-73.
[9] 张三焕, 赵国柱, 田允哲. 长白山珲春林区森林资源资产生态环境价值的评估研究[J]. 延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 27(2): 126-134.
[10] 根伟, 石培礼. 长江上游森林涵养水源效益及其经济价值评估[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2(4): 17-20.
[11] 肖寒, 欧阳志云, 赵景柱.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4): 481-484.
[12]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生态补偿: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7-38.
[13] LY/T 1721 ─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S].
[14] 侯元兆, 张颖, 曹克瑜. 森林资源核算: 上卷[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5] 刘海斌. 黄土高原已治理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解析与评价.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16] 强虹. 泥河沟流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17] 温仲明, 焦峰, 赫晓慧, 等. 纸坊沟流域黄土丘陵区土地生产力变化与生态环境改善[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8): 91-95.
[18] 江忠善, 郑粉莉. 纸坊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沙效益评价[J]. 泥沙研究, 2004(2): 56-61.
[19] 张彩霞, 谢高地, 杨勤科, 等.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纸坊沟流域为例[J]. 资源科学, 2008, 30(12): 1910-1915.
[20] 何友军, 李锡泉, 田育新, 等. 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植被恢复过程中径流和泥沙含量动态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9): 1824-1828.
[21] 康文星, 田大伦, 文仕知, 等. 杉木人工林蒸散规律的研究及乱流扩散法应用的探讨[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2(4): 336-345.
[22] 温远光, 刘世荣.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降水截留规律的数量分析[J]. 林业科学, 1995, 31(4): 289-298.
[23] 李玉山. 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对陆地水循环影响的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5): 427-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