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11, Vol. 26 ›› Issue (7): 1156-1165.doi: 10.11849/zrzyxb.2011.07.008
叶彩华, 栾庆祖, 刘勇洪, 权维俊, 高燕虎
收稿日期:
2010-06-30
修回日期:
2011-01-21
出版日期:
2011-07-20
发布日期:
2011-07-20
作者简介:
叶彩华(1968- ), 女,福建南平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气象、遥感应用和生态气象。 E-mail: YCH681012@126.com
基金资助:
中国气象局业务建设项目"城市生态安全气象环境综合评价业务系统"。
YE Cai-hua, LUAN Qing-zu, LIU Yong-hong, QUAN Wei-jun, GAO Yan-hu
Received:
2010-06-30
Revised:
2011-01-21
Online:
2011-07-20
Published:
2011-07-20
摘要: 论文通过选择北京大城市生态系统中与生态安全密切相关的气象环境因子,建立了包括生态环境状态指标、大气质量指标、气象致害指标和人体健康气象指标等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相应的18个二级评价指标在内的大城市生态安全气象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不同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化方法,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线性加权综合法进行生态安全气象环境综合值的计算与评价。应用上述方法对北京地区近9 a生态安全气象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城市生态安全气象环境排名前4位的是延庆、怀柔、密云和门头沟,排在后4位的是城区、丰台、海淀和朝阳,这符合北京城市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分布,说明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中图分类号:
X171.1
叶彩华, 栾庆祖, 刘勇洪, 权维俊, 高燕虎. 城市生态安全气象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以北京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7): 1156-1165.
YE Cai-hua, LUAN Qing-zu, LIU Yong-hong, QUAN Wei-jun, GAO Yan-hu.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n 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of Urban Ecologic Security—A Case Study of Beijing[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1, 26(7): 1156-1165.
[1] 邹长新, 沈渭寿.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19(1): 56-59. [2] 杨京平, 卢剑波. 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3] 崔胜辉, 洪华生, 黄云凤, 等.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5, 25(4): 861-868. [4] 陈星, 周成虎. 生态安全: 国内外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6): 8-20. [5] 董伟, 张向晖, 苏德, 等. 生态安全预警进展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30(12): 97-99. [6] 汪朝辉, 田定湘, 刘艳华. 中外生态安全评价对比研究[J]. 生态经济, 2008, 7: 45-48. [7] 张浩, 马蔚纯, HO Hon Hin. 基于LUCC的城市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7, 27(5): 2109-2117. [8] Tong C. Review on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research [J].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0, 13(4): 53. [9] Allen H.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on environmental policy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ashington D C, USA: World Resource Institute, 1995. [10] 肖笃宁, 陈文波, 郭福良. 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3): 354-358. . [11]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ies [M]. New York: Divi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1. [12] Toppen F, Prastacos P. Proceedings of the 7th Conference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 AGILE 2004, 29 April-1 May, Crete, Greece, Cret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91-402. [13] 沈兴菊, 陈治谏, 张金山. 重庆市农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2): 18-21. [14] 赵清, 张珞平, 等.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以厦门为例[J]. 海洋环境科学, 2009, 28(1): 93-95, 112. [15] 张向晖, 高吉喜, 董伟, 等. 生态安全研究评述[J]. 自然生态保护, 2005: 48-54. [16] 刘红, 王慧, 张兴卫, 等.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述评[J]. 生态学杂志, 2006, 25(1): 74-78. [17] 万利, 陈佑启, 谭靖, 等. 北京郊区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2): 239-244. [18] 肖荣波, 欧阳志云, 韩艺师, 等. 海南岛生态安全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6): 769-775. [19] 施晓清, 赵景柱, 欧阳志云. 城市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方法[J]. 生态学报, 2005, 25(12): 3239-3245. [20] 孙儒泳, 李博, 诸葛阳, 等. 普通生态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21] 中国气象局. 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规范(试行)[S]. 2005. [22] 刘勇洪, 等. 基于卫星数据的北京市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方法研究[J]. 气象, 2007, 33(2): 42-48. [23] 沈清基.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8. [24] 周文华, 王如松.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生态学杂志, 2005, 24(7): 848-852. |
[1] | 刘玉, 蒋治, 王浩森. 北京农业地域功能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0): 2444-2459. |
[2] | 魏怡然, 邵玲, 张宝刚, 徐佩琦, 秦菁敏. 北京市虚拟水消费与贸易[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9): 1962-1973. |
[3] | 曲衍波, 魏淑文, 刘敏, 展凌云, 李雅楠. 农村居民点多维形态空间格局与耦合类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673-2686. |
[4] | 秦道清, 赵岩, 王红瑞, 邓彩云, 赵勇. 基于站点观测和模式模拟的北京市土壤湿度[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 191-204. |
[5] | 孟士婷, 黄庆旭, 何春阳, 杨双姝玛. 区域碳固持服务供需关系动态分析——以北京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7): 1191-1203. |
[6] | 张彪, 史芸婷, 李庆旭, 谢高地. 北京湿地生态系统重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8): 1311-1324. |
[7] | 吕晨, 蓝修婷, 孙威. 地理探测器方法下北京市人口空间格局变化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8): 1385-1397. |
[8] | 郝玥, 余新晓, 邓文平, 贾国栋, 娄源海, 白艳婧. 北京西山大气降水中D和18O组成变化及水汽来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7): 1211-1221. |
[9] | 张丹, 伦飞, 成升魁, 高利伟, 刘晓洁, 曹晓昌, 秦奇, 刘尧, 白军飞, 许世卫, 喻闻. 城市餐饮食物浪费的磷足迹及其环境排放——以北京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5): 812-821. |
[10] | 张彪, 王硕, 李娜. 北京市六环内绿色空间滞蓄雨水径流功能的变化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9): 1461-1471. |
[11] | 李双双, 杨赛霓, 刘宪锋. 1960—2013年北京旱涝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6): 951-962. |
[12] | 王彩艳, 王瑷玲, 王介勇, 刘志高. 基于面向对象的北京市区城市内部用地信息提取[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4): 705-714. |
[13] | 邓羽. 北京市土地出让价格的空间格局与竞租规律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2): 218-225. |
[14] | 朱鹤, 刘家明, 陶慧, 张娟. 基于网络信息的北京市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及空间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2): 2081-2094. |
[15] | 王崴, 许新宜, 王红瑞, 陈午, 范琳琳. 基于PSR与DCE综合模型的水资源短缺程度及变化趋势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0): 1725-17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