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才钰, 许有鹏, 刘鹏飞, 王强, 王杰. 东部湿润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的土壤水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90-500. |
[2] |
李帅, 张勃, 马彬, 候启, 何航. 基于格点数据的中国1961—2016年≥5 ℃、≥10 ℃有效积温时空演变[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216-1227. |
[3] |
薛海, 张帆. 降水量与城市大气环境关系——以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937-949. |
[4] |
赵自国, 赵凤娟, 夏江宝, 王月海. 地下水矿化度对黄河三角洲柽柳光合及耗水特征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588-2600. |
[5] |
任冉冉, 夏江宝, 张淑勇, 赵自国, 赵西梅. 黄河三角洲柽柳光合作用及树干液流对潜水埋深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615-2628. |
[6] |
王浩, 罗格平, 王伟胜, PACHIKINKonstantin, 李耀明, 郑宏伟, 胡伟杰.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锡尔河中下游农田土壤水分反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717-2731. |
[7] |
安乐生, 赵宽, 李明. 表征全吸力范围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评估及其转换函数构建[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732-2742. |
[8] |
张钦弟, 卫伟, 陈利顶, 杨磊.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水分和物种多样性沿降水梯度的分布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8): 1351-1362. |
[9] |
江叶枫, 孙凯, 郭熙, 叶英聪, 饶磊, 李伟峰, 李婕, 王澜珂. 南方红壤区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 149-160. |
[10] |
王学春, 李军, 王红妮, 郝明德. 黄土高原冬小麦田土壤水分与小麦产量对降水和气温变化响应的模拟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8): 1398-1410. |
[11] |
彭海英, 童绍玉, 李小雁.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及其水文过程对灌丛化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4): 642-653. |
[12] |
霍高鹏, 赵西宁, 高晓东, 王绍飞, 潘燕辉. 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利用与竞争[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2): 2043-2054. |
[13] |
位贺杰, 张艳芳, 董孝斌, 鲁纳川, 王雪超. 渭河流域植被WUE遥感估算及其时空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8): 1275-1288. |
[14] |
杨国敏, 王力. 黑岱沟露天矿区排土场2种典型植物的水分来源及利用策略[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3): 477-487. |
[15] |
郭正, 李军, 张玉娇, 曹裕, 张丽娜, 范鹏. 黄土高原不同降水量区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和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与比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1): 135-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