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Vol. 24 ›› Issue (7): 1155-1162.doi: 10.11849/zrzyxb.2009.07.003
王振龙|章启兵|李瑞
WANG Zhen-long, ZHANG Qi-bing, LI Rui
摘要: 淮北平原淮南市、淮北市及宿州市(简称两淮一宿),由于煤矿井大量开采,已形成了大面积的积水洼地,最大积水面积为10.5km2,平均积水面积2.0~2.5km2,总积水面积达100km2,积水库容2.4×108m3,且在近15~20年内,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平均积水深度3~5.5m,积水最深达13m多。论文分析了淮北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研究以蓄水为主和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特征蓄水位及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及蓄水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沉陷区作为湿地开发的三种构造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源供水保证程度和配置能力,同时可促进水生态修复和改善人居环境,在同类地区有参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