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而达,等.气候变化影响的最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3):125~13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 TANG Guo-ping, LI Xiu-bin, Guenther Fischer, et al.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s on China’s agricultur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0,55(2):129-138.
[4] 陈峪,黄朝迎.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影响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8, 9(3):314~320.
[5] 马树庆.气候变化对东北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适应的对策[J].气象学报,1996,54(4):484~492.
[6] 信乃诠,王世耆.气候变化与粮食生产[J].气候与环境,1990,3(13):11~12.
[7] 金之庆,等.东北平原适应全球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J].作物学报,2002,28(1):24~31.
[8] 方修琦,王媛,徐锬,等.近20年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增产的贡献[J].地理学报,2004,59(6):820~828.
[9] 邹立尧,赵秀兰.黑龙江省农业气候背景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0,19(1):34~38.
[10] 吴金栋,王石立,张建敏.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地区水热条件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资源科学,2000,22,(6):36~42.
[11] 周秀杰,等.黑龙江省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J].气象,2004,30(11):47~50.
[12] 祖世亨.黑龙江省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对策[J].黑龙江气象,1996,15(4):42~44.
[13] 袭祝香,马树庆,王琪.东北区低温冷害风险评估及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03,12(2):98~102.
[14] 王石立,庄立伟,王馥棠.近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农业生产水热条件影响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3,14(2):152~164.
[15] 李亚滨,尹真花.近年来黑龙江省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影响[J].黑龙江气象,2002,21(3):30~31.
[16] 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1987-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2001.
[17]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
[18] 谢云.中国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波动响应的敏感性分析[J].资源科学,1999,21(6):13~17.
[19] 周天刚.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性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15(2):35~36.
[20] 陆彩兰,吉万年.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中R_D经费投入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4,32(3):102~104.
[21] 翟建松,任力.我国农业科研投入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1999,(9):19~20.
[22] 吴宜进,等.历史时期湖北省干湿气候的时空变化[J].武汉大学学报,2002,48(6):715~719.
[23] 张丽娟.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1998,14(4):105~108.
[24] 丁一汇.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530~535.
[25] 云雅如.过去20年我国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格局变化同气候变暖之间的关系.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