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19, Vol. 34 ›› Issue (10): 2200-2208.doi: 10.31497/zrzyxb.20191015
收稿日期:
2019-03-30
修回日期:
2019-07-01
出版日期:
2019-10-28
发布日期:
2019-10-28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林坚(1969- ),男,福建福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城市与区域规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E-mail: jlin@urban.pku.edu.cn
基金资助:
LIN Jian1,2,3(), WU Ting1, ZHANG Ye-xiao1, ZHAO Ye1
Received:
2019-03-30
Revised:
2019-07-01
Online:
2019-10-28
Published:
2019-10-28
摘要:
近年来,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部署层面,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极其重要的改革任务。在系统梳理1949年以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演变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中国以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主要特点,结果发现:贯彻落实用途管制制度,关键是把握好规划编制、实施许可、监督管理三大环节,统筹陆域、海域两类国土空间,差别化管理建设与非建设两种活动。结合制度建设的前提,提出构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建议:(1)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控制线体系;(2)构建丰富有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手段体系;(3)确立统一明晰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体系;(4)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林坚, 武婷, 张叶笑, 赵晔. 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思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0): 2200-2208.
LIN Jian, WU Ting, ZHANG Ye-xiao, ZHAO Ye. Thoughts on unifying the regul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us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9, 34(10): 2200-2208.
表1
各类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依据和实施方式"
依据 | 用途管制实施方式 | ||||
---|---|---|---|---|---|
法律法规 | 规划 | 审批 | 制度设计 | ||
土地用途管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 建设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审批、土地征收审批 | 总量控制、占补平衡 | |
城乡建设规划许可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 | “一书三证” | |
草原用途管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 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 | 草原征用使用审批 | 草原自然保护区管理 | |
林地用途管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建设项目需征占用林地定额计划 | 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 | 总量控制、占补平衡 | |
湿地用途管制 |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 | 湿地保护规划 | 占用、征收或临时占用湿地审批 | 名录管控、占补平衡 | |
水资源用途管制 | 《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河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强水资源用途管制的指导意见》 | 水功能区划 | 水功能区影响论证审批、水资源用途变更审批等 | 水功能区管理,河湖水域岸线分区管控 | |
矿产资源用途管制 |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 | 矿产资源规划 | 矿业权设置方案等 | 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布局 | |
海域用途管制 | 《海域使用管理法》 | 海洋功能区划 | 用海预审、海域使用审批 | 围填海总量控制 |
[1] | 杨惠. 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研究.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 2010. |
[YANG H.Study on land use control legal system. Chongq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and Law, 2010.] | |
[2] | 黄征学, 祁帆. 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2018, 40(12): 95-105. |
[HUANG Z X, QI F.A study of improving territorial spatial regulation. Macroeconomics, 2018, 40(12): 95-105.] | |
[3] | 魏莉华. 美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其借鉴. 中国土地科学, 1998, 12(3): 42-46. |
[WEI L H.American land use control system and its reference. China Land Sciences, 1998, 12(3): 42-46.] | |
[4] | 林坚, 吴宇翔, 吴佳雨, 等. 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 兼析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监管的关系. 城市规划, 2018, 42(5): 9-17. |
[LIN J, WU Y X, WU J Y, et al.Construction of the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With discuss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planning, territorial spatial regula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s supervision.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8, 42(5): 9-17.] | |
[5] | 唐璨. 行政督察是我国行政监督的重要新方式: 以土地督察和环保督察为例.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4): 105-109. |
[TANG C.Administration ombudsman is an important new pattern of administration supervi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Anhu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2010, 1(4): 105-109.] | |
[6] | 林坚, 许超诣. 土地发展权、空间管制与规划协同. 城市规划, 2014, 38(1): 26-34. |
[LIN J, XU C Y.Land development rights, space control, and synergetic planning.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4, 38(1): 26-34.] | |
[7] | 余亮亮, 蔡银莺. 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一个分析框架.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8): 1445-1456. |
[YU L L, CAI Y Y.Research on spatial regula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7, 32(8): 1445-1456.] | |
[8] | 林坚, 刘松雪, 刘诗毅. 区域—要素统筹: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关键.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6): 1-7. |
[LIN J, LIU S X, LIU S Y.Region-element coordination: The critical issue concer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for developing and protecting territorial space. China Land Sciences, 2018, 32(6): 1-7.] | |
[9] | 张建平. 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 中国土地, 2018, 32(4): 12-15. |
[ZHANG J P.Construction of land use regulation system in China. China Land, 2018, 32(4): 12-15.] | |
[10] | 刘丽, 张新安. 提升国土治理能力的战略思考. 国土资源情报, 2014, 15(3): 16-23. |
[LIU L, ZHANG X A.Strategic thinking to enhance the land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2014, 15(3): 16-23.] | |
[11] | 周璞, 刘天科, 靳利飞. 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几点思考. 生态经济, 2016, 32(6): 201-204. |
[ZHOU P, LIU T K, JIN L F.Thinking on control system of improving territorial space use. Ecological Economy, 2016, 32(6): 201-204.] | |
[12] | 纪学朋, 黄贤金, 陈逸, 等.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以辽宁省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3): 451-463. |
[JI X P, HUANG X J, CHEN Y, et al.Comprehensiv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 the perspective of land-ocean co-ordination: A case study of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9, 34(3): 451-463.] | |
[13] | 马永欢, 吴初国, 苏利阳, 等. 重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7): 757-765. |
[MA Y H, WU C G, SU L Y, et al.Reshaping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 32(7): 757-765.] | |
[14] | 祁帆, 贾克敬, 邓红蒂, 等. 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研究. 国土资源情报, 2017, 18(9): 11-18. |
[QI F, JIA K J, DENG H D, et al.Research on the use control regul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2017, 18(9): 11-18.] | |
[15] | 李祎恒, 邢鸿飞. 我国水资源用途管制的问题及其应对.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19(2): 84-88, 92. |
[LI Y H, XING H F.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se control of China's water resources.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7, 19(2): 84-88, 92.] |
[1] | 谷树忠, 吴太平. 中国新时代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理论构想[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02-1816. |
[2] | 张晓玲, 吕晓.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改革逻辑及其规划响应路径[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261-1272. |
[3] | 谢花林, 程玲娟. 地下水漏斗区农户冬小麦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北衡水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2): 2012-2022. |
[4] | 蔡虹, 李文军. 不同产权制度下青藏高原地区草地资源使用的效率与公平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8): 1302-1309. |
[5] | 肖建红, 王敏, 刘娟, 张然. 基于生态标签制度的海洋生态产品生态补偿标准区域差异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3): 402-412. |
[6] | 贡布泽仁, 李文军. 草场管理中的市场机制与习俗制度的关系及其影响:青藏高原案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10): 1637-1647. |
[7] | 李赞红, 阎建忠, 花晓波. 大渡河上游种植制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与2011年的跟踪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0): 1750-1761. |
[8] | 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 中国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性与限制度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0): 1637-1648. |
[9] | 张立波, 娄伟平. 气候变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热量资源分布的影响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8): 1361-1372. |
[10] | 张俊华, 李国栋, 南忠仁, 肖洪浪, 赵丽萍. 耕作历史和种植制度对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2): 196-203. |
[11] | 谭 荣. 制度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7): 1218-1227. |
[12] | 叶涛 史培军 . 从深圳经济特区透视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3): 434-444. |
[13] | 李文华, 李芬, 李世东, 刘某承.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5): 677-688. |
[14] | 沈大军, 崔丽娟, 姜素梅.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制度原因及对策[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2): 293-299. |
[15] | 王金霞, 黄季. 滏阳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4): 424-4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