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明松, 张甘霖, 李德成, 等. 苏中平原南部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J]. 地理科学, 2013, 33(1): 83-89.
[2] 王学锋, 章衡. 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 [J]. 土壤, 1995(2): 85-89.
[3] 薛正平, 杨星卫, 段项锁, 等.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数研究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18(4): 6-9.
[4] 阎波杰, 潘瑜春, 赵春江. 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及合理采样数确定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S2): 260-264.
[5] 赵倩倩, 赵庚星, 姜怀龙, 等. 县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合理采样数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8): 1382-1391.
[6] 张志霞, 许明祥, 刘京, 等. 黄土高原不同地貌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与合理取样数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2): 2103-2113.
[7] 胡克林, 李保国, 林启美, 等. 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 [J].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15(3): 33-38.
[8] 王军, 傅伯杰, 邱扬, 等.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J]. 生态学报, 2002, 22(8): 1173-1178.
[9] 蒋勇军, 袁道先, 谢世友, 等. 典型岩溶流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J]. 生态学报, 2007, 27(5): 2040-2047.
[10] 韩丹, 程先富, 谢金红, 等. 大别山区江子河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J]. 土壤学报, 2012, 45(2): 403-408.
[11] 赵明松, 张甘霖, 王德彩, 等. 徐淮黄泛平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J]. 土壤学报, 2013, 50(1): 1-11.
[12] 齐雁冰, 常庆瑞, 刘梦云, 等. 县域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合理样点数确定 [J].土壤通报, 2014, 45(3): 556-561.
[13] 姜怀龙, 李贻学, 赵倩倩. 县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合理采样数的确定 [J].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4): 143-146.
[14] 宋莎, 李廷轩, 王永东, 等. 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土壤, 2011, 43(1): 44-49.
[15] 张世文, 黄元仿, 苑小勇, 等. 县域尺度表层土壤质地空间变异与因素分析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6): 1154-1164.
[16] 史文娇, 岳天祥, 石晓丽, 等. 土壤连续属性空间插值方法及其精度的研究进展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1): 163-175.
[17] CRESSIE N, HAWKINS D M. Robust estimation of the variogram: I [J].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 Geology, 1980, 12(2): 115-125. [18] 胡伟, 邵明安, 王全九. 黄土高原退耕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尺度性研究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8): 11-16.
[19] 宋同清, 彭晚霞, 曾馥平, 等. 喀斯特木论自然保护区旱季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1): 98-104.
[20] SHI W J, LIU J Y, DU Z P, et al. Surface modelling of soil pH [J]. Geoderma, 2009, 150(1/2): 113-119. [21] SHI W J, LIU J Y, DU Z P, et al. Surface modelling of soil properties based on land use information [J]. Geoderma, 2011, 162(3): 347-357. [22] 郭龙, 张海涛, 陈家赢, 等. 基于协同克里格插值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土壤属性空间预测比较 [J]. 土壤学报, 2012, 49(5): 1037-1042.
|